人大附中梁月婵春秋战国的政治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春秋战国的政治》教学设计教学基本信息课题春秋战国的政治学科历史学段:高中年级高二相关领域中国古代史学校人大附中授课教师梁月婵13810460942liangyuechan@rdfz.cn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本课采取教师讲授和问题探究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阐释重要的历史现象和历史过程,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突破教学重点,化解教学难点,体现了新课程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教学背景分析教学内容:春秋时期的历史概况,春秋时期的社会变化;战国时期的历史概况,战国时期的历史变化及其实质;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转型。学生情况:人大附中实验班的优秀学生,知识面广,求知欲强,思维活跃,理解和接受能力强,具有较强的探究能力。缺乏系统的通史知识。教学方式:教师讲授和问题探究相结合。教学手段: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分析阐释;历史资料的呈现和研读;电脑投影设备的使用技术准备:电脑,投影仪,教学软件和办公软件教学目标(内容框架)知识与能力: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概况,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深化对从宗法分封到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变化的认识。过程与方法:探究重大历史时间和历史现象的发展演进过程。反思自己认识历史现象,提高思维能力的过程。运用阅读和分析材料的手段,掌握探究问题的方法。体会自主思考,比较概括,论从史出的方法。不同的历史时空的比较研究的方法。态度情感价值观:认识春秋战国时期中国从封建割据走向一统的历史进程,深化统一的中国的认识,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重点与难点重点:春秋时期旧制度的破坏,战国时期的各国变法和新制度的建立。难点:春秋时期分封宗法制破坏的原因,战国时期各国变法的实质,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变化的历史趋势。教学过程(文字描述)板书提纲春秋战国的政治1.春秋时期:旧制度的崩坏①西周末年王室的衰微②春秋初期的礼崩乐坏③争霸战争及其影响2.战国时期Ⅰ:新制度的萌生①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②变法运动的兴起及其实质3.战国时期Ⅱ:走向统一①商鞅变法②大一统帝国的建立【导入新课】我们都知道,春秋战国时代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重大的社会变革期,春秋、战国两个时段都体现“变”的主题,然而,这两个时段的“变”又有什么不一样呢?其实本课的提纲就对这一问题给出了提示:春秋时期更侧重于旧制度的破坏,战国时期更侧重于新制度的确立。也就是说不论是旧制度的崩坏还是新制度的诞生,都不是一刀切的,而是一个过程。接下来我们就进入第一个问题。1.春秋时期:旧制度的崩坏首先,请学生思考一个问题:“旧制度”指的是什么?学生回答:西周的宗法分封制度。教师解释:那么旧制度的崩坏,即宗法分封制度的崩坏,而这种局面直接源于西周末年王室的衰微。①西周末年王室的衰微为什么西周末年王室会衰微呢?我们来看一段学者的论述:西周分封,诚然有其巧妙之处,却也有先天带来的弊病,分封越多,宗周越弱;时间越久,亲情越疏。于是西周晚期,厉王幽王两代,即使中间夹了一代力求振作的宣王,终究因为天灾人祸,内忧外患,纷至沓来,宗周灭亡,王纲解组,那一个庞大的网络,一旦崩散。——许倬云《我者与他者》教师提问:这段材料是怎样论述西周末年王室的衰微呢?学生回答:分封制的先天弊病:分封越多,宗周越弱;时间越久,亲情越疏。教师解释:这两点之中,后者很好理解,但是前者,我们可能会有疑问,第一,为什么分封越多,周王室越弱?第二,我们前面学习过,西周分封并非常制,也就是从周武王到昭穆时期有一到两次集中的分封,为什么这里会提到“分封越多”?我们先解决第一个问题——分封越多,周王室越弱。这个问题其实与王畿大小直接相关。图片:周初形势图让学生找到王畿所在,并了解其大概面积,周初的王畿面积大于任何一个诸侯国的面积,面积大,而且地理位置好,关中地区农业发达,十分富庶,所以那时的周王室很强大。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王畿面积随着分封的增加而不断缩小,周王室的实力也就不断衰弱。那么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分封呢?接下来我们解决第二个问题——何为“分封越多”?为什么王畿面积不断缩小?王畿之内,分封近支王子及贵族,但是王畿面积有限,子弟亲戚,人数有增无减。王畿西北两方,都不断有外来族群,渗入宗周王畿。为了抵抗外力侵入,周王室又常调动东土武力,西入王畿,他们也往往留驻不去。——许倬云《我者与他者》教师解释:材料中所说的这种分封其实和周初为了屏藩王室大封诸侯的分封完全不是一个等级,这种分封更多的带有赏赐、笼络的性质,而且一直持续到东周时期。大家可以思考一下,此时的这种分封只能在哪个区域进行?只能是王畿之内,因为经过扩张,诸侯国已经把王畿之外挤满了。所以,王畿越封越小,周王室也就越来越弱。另外,材料还提到了外来族群渗入王畿,为了对付这些族群,王室又调动东土武力,结果他们也驻留不去,这些因素都不断消耗王畿的资源,削弱周王室的力量。那么,我们还回到这段材料:西周分封,诚然有其巧妙之处,却也有先天带来的弊病,分封越多,宗周越弱;时间越久,亲情越疏。于是西周晚期,厉王幽王两代,即使中间夹了一代力求振作的宣王,终究因为天灾人祸,内忧外患,纷至沓来,宗周灭亡,王纲解组,那一个庞大的网络,一旦崩散。——许倬云《我者与他者》教师提问:刚才我们分析了这段材料表述的西周末年王室衰微的两点原因,许倬云把它们总结为分封制的先天弊病。我们回顾前面所学知识,除了这两点,分封制还有什么先天的弊病吗?回答: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享有高度独立的权利。教师:那么,这种高度独立的权利有什么标准吗?学生:诸侯独立掌握了地方的行政、财政、军事三方面的权力。教师解释:到此,我们可以把刚才讨论的问题总结成一个表。②春秋初年的礼崩乐坏教师解释:礼、乐,即礼乐制,它彰显了宗法分封的等级。那么,礼崩乐坏其实就是宗法分封、礼乐制的破坏。这种破坏还是和春秋时其周王室的进一步衰微有直接关系。我们还是来看王畿。张鸣:东迁之后的周王室,地位骤跌,所辖地区不断缩小。关中故地大片丧失,先为犬戎所占,后为秦人所有。王畿面积比过去大大缩小,它以洛邑为中心,东不过荥阳,西仅至潼关,南不越汝水,北仅抵沁水南岸,方圆不过六百余里。(《中国政治制度史导论》)王家范:东迁洛邑之后,周王还经常用王畿的土地来赏赐功臣。不久,王畿从方圆六百里逐渐缩小至一二百里,地盘日小和人口日少,王室的财政也日见拮据,不得不向诸侯求助。史书中就有周王向诸侯“求赙”(丧葬费)、“告饥”、“求车”、“求金”的记载。(《大学中国史》)教师解释:平王东迁之后,王畿原本就小,再加上一些分封,王畿面积进一步缩小,所以,王室日渐财力拮据,竟然向诸侯要钱花,这是非常明显的礼乐等级的破坏。我们来从地图上看一下此时的王畿。图片:春秋早期形势地图请学生找出王畿所在,教师指出与材料中“六百里”和“一二百里”大致相应的范围。可以看到,此时的王畿面积非常小,还不及一个小的诸侯国。这种情况下,诸侯们就开始欺负周王了。我们可以看一个有名的事例。郑武公、庄公为平王卿士。王贰于虢,郑伯怨王。王曰:“无之。”故周郑交质。王子狐为质于郑,郑公子忽为质于周。王崩,周人将畀虢公政。四月,郑祭足帅师取温之麦。秋,又取成周之禾。周郑交恶。——《左传》隐公三年教师对这个历史故事进行解释。这件事情到此并未结束,此后周郑矛盾不断加剧,郑庄公逐渐不去朝见周桓王,周桓王于是召集军队讨伐郑国,却在战争中,被郑国的将军一箭射中肩膀,史称“射王中肩”。从周郑交质到周郑交恶再到“射王中肩”这一系列事件并不单纯是一些历史故事,它们的意义非常重大。射王中肩极大地刺激了诸侯,原来他们心里看不起周天子,但是表面上也不说什么,但是此时一个小小的郑国竟然敢如此欺负周天子,那么比郑国强大许多的诸侯们再也不必有什么面子上的顾忌,纷纷开始抢人抢地,那么这种抢夺战争就是——春秋争霸战争。③争霸战争及其影响首先,我们来整体了解一下春秋时期的历史进程。整个春秋时代大约300年左右,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从公元前770年平王东迁到公元前680年齐桓霸业,这90年间基本没有什么大事,我们把这一段时间定义为“前争霸时代”。值得关注的就是在最后阶段的周郑交恶、周郑交质、射王中肩,在这一系列事件之后,马上就出现了第一位霸主——齐桓公,所以说,它们是春秋争霸战争的序曲。第二,从齐桓霸业到公元前546年弭兵会盟,这是中原争霸时代。这一时期出现五位霸主,他们的国家都属于中原大国(楚国在不断向中原发展,文化上也与中原文化不断融合)。弭兵会盟的意义非常重大。请学生回答弭兵的意思,即为停止战争。为什么此时要停止战争?很简单,因为大家都打不动了,于是当时的主要对手晋国和楚国在宋国会盟,共为霸主。从此,中原地区基本停战,各国得以改革内政,发展经济,争霸转入东南地区。第三,从公元前510年开始,进入吴越争霸时代。图片:春秋列国形势图我们可以从地图上了解一下当时各国的态势。教师指出几大强国所在。图片:春秋时期车兵的战斗队形我们再从这张图了解一下春秋时期的作战情况。春秋时期的战争以车战为主,但是战车作战并不是直接的战车对战车的厮杀,而是如图所示,一辆战车指挥约70人的兵阵进行战斗。接下来我们要思考一个问题:我们知道争霸战争极大地破坏了宗法分封制度,但是,应该如何理解这种破坏呢?春秋时代,王室已不能号令天下。列国内部,有什么问题;以及相互之间,有什么争端,都由霸主出来声罪致讨,或调停其事。霸主为会盟征伐之主。往往能申明约束,使诸侯遵守。列国对于霸主,也有朝贡等礼节;霸主虽有此威力,仍未能“更姓改物”。所以对于周天子,表面上仍甚尊重。——吕思勉《中国通史》争霸战争如何破坏了宗法分封格局?教师解释:大家看看材料中霸主的行为,是否觉得熟悉?如果觉得熟悉,那么原来在哪里见过呢?学生回答:霸主调停诸侯的争端,还能会盟讨伐诸侯,诸侯听命于霸主,向霸主纳贡。这些都是分封制下周天子的待遇,也就是诸侯应对周天子尽的义务,现在变成了对霸主尽义务,这种转变就是典型的破坏宗法分封制,而霸主因何成为霸主?争霸战争。教师解释:回到这个问题——争霸战争如何破坏了宗法分封格局?我们可以从分封制下诸侯的义务和权利两个层面来理解这个问题。首先,从诸侯的义务来看,刚才我们已经通过材料进行了分析,春秋时期,诸侯开始向霸主尽义务,此即孔子所说的从“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变成“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这明显是对宗法分封的破坏。其次,诸侯原来通过分封制度授(受)土授(受)民,现在通过争霸战争获得土地和人民,既然如此,那就更说不上嫡长子继承了。举个例子:齐桓公并国三十,启地三千里晋献公并国十七,服国三十八秦穆公益国十二,开地千里,遂霸西戎楚庄王并国二十六,开地三千里那么,对于这样的争霸战争,我们又该如何评价呢?可以看看古人和今人的论述。《孟子·尽心下》:“春秋无义战。”让学生判断孟子对于春秋争霸战争的态度。显然,孟子持否定态度,认为这些战争并不正义。但是,我们从今天的角度,从历史进程来看春秋争霸战争,可能又会得出不同的结论。争霸战争加快了统一中国的步伐。大国在争霸和兼并战争中,开拓了疆土,扩大了地盘,比如山东诸小国为齐国所并,河北、山西诸小国为晋国所并,江淮、汉水诸小国为楚国所并,西北诸小国为秦国所并。这就使春秋初年为数众多的国家缩减成几个大国,实现了区域性的局部统一,为以后全国的统一起了奠基的作用。——王凤美等《春秋史与春秋文明》学生能很清楚地看出作者的态度,他认为春秋争霸战争是值得肯定的,因为争霸战争实现了当时中国区域性的局部统一,为后来全国统一奠定了基础。举个例子:图片:楚国从西周到战国扩大形势图从图上我们能很清楚地看到楚国再不断地兼并他国,逐渐实现了对江淮地区的统一,并挤进了中原地区。那么,除了促进全国统一,争霸战争还有别的积极意义吗?我们看一段材料:从历史发展的总趋势看,春秋争霸客观上加快了历史发展的进程。首先,争霸促进了中国的统一。春秋初期,黄淮江汉这一中心区域见于文献记载有140余国,及至春秋末,这一地区只剩下大小20余国。其次,争霸促进了华夏与所谓蛮夷戎狄之间的融合。最后,争霸促进了各国社会制度的改革。——摘编自沈长云《先秦史》如何看待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通过分析材料,学生很快得出答案:促进中国统一;促进民族交融;促进各国改革。

1 / 1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