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集群知识管理研究述评1国内外产业集群知识管理研究现状英国著名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马歇尔(AlfredMarshall)首次系统全面地研究了产业集群他认为,一定区域内集中的企业,将会产生技能纯熟的劳动力市场和比较先进的配套产业以及专业化的服务机构,通过对基础设施的改进,进而形成了外部规模经济。从此产业集群理论便受到了学者们的追捧,不断地发展和演变,出现了工业区位理论,产业集群最佳规模理论[1]。80年代末,保尔·克鲁格曼(PaulKrugman,1991)打破约束,用一种动态思想理论解释了经济产业集群与地理区域集聚的相互促进,城市化与生产、贸易的扩张过程,把空间问题引进到经济分析中。他认为报酬递增、空间集聚和路径依赖是经济活动的核心线索[2]。学者西尔(Hill,2000)认为产业集群是地区经济发展的动力,是一种路径依赖[3]。StenEngelstoft(2006)通过研究丹麦产业集群,认为企业之间的竞合关系是他们能够实现共担风险、共享利润、相互扶持,有利于企业之间的相互悬系和创造力的提升,有利于集群保持竞争优势和市场垄断地位[4]。产业集群的竞争力是多样化的,MayerStamer(2008)将其分为宏观、中观、微观和兆观四个方面:分别是企业层面、集群层面、国家层面和全球层面[5]。国内对产业集群的研究就十多年的历史,浙江大学魏江教授(2004)系统研究了集群创新系统,提出“集群创新系统”的概念并对其构成要素、结构,以及集群创新系统与企业创新系统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和阐述。对于产业集群知识管理的研究,目前还比较少,而且研究的内容比较单一,主要集中于对产业集群知识管理的模式,产业集群的知识流动和知识转移,产业集群的知识共享,产业集群的知识创新,产业集群的知识网络的形成,知识溢出以及企业之间的相互学习,产业集群的知识产权管理的研究上。1.1产业集群知识流动、知识转移的研究魏江(2003)在对小企业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的研究中,对其中的知识溢出效应进行了分析。他认为知识溢出效应之所以在产业集群中存在特别的作用,其前提条件是相关企业在地理上的集聚[6]。地理上的集聚所导致的信息交流是产业集群外企业所不能分享的,而知识流动又成为产业集群创新发展的根本动力。为了平衡知识溢出的双面效应,解决成员企业对自身知识溢出的控制问题,该学者从知识载体的角度界定了知识溢出的路径,包括人员流动,物质流动和信息流动等,以期帮助企业采取相应策略对知识流动通道进行有效的监控。魏江,魏勇(2003)从分析产业集群的不同层次流程的学习机制入手,发掘了产业集群内部知识溢出作用[7]。产业集群成员之间人员交换与流动不是最主要的产业集群学习机制,但工程师和中高层管理人员又是知识溢出的重要作用者,由此得出员工之间正式或非正式的面对面交流可能是产业集群学习的主要途径。魏江,申军(2003)从知识观的角度看,产业集群实际上是一种内部知识的互动,这种互动过程包含两个方面:静态知识基础积累和动态知识互动[8]。静态知识基础积累,指产业集群内部的知识基是全部产业集群成员企业及其个人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所获取的知识经验,以各自习惯的方式为基础进行的积累;动态知识互动是指储存于知识基中的知识要素在产业集群内部流动和扩散,以此来提升产业集群内企业的技术竞争优势。谢洪明,金占明,陈盛松在分析产业集群中企业行为与企业竞争力的实证研究过程中,从知识管理理论的四个流通过程入手,研究了产业集群内企业的知识流动及其效果对产业集群内企业竞争力的提升作用。产业集群内,企业由于地理上的接近与互动,使得彼此间的交易更容易,获取的知识资源也更多;产业集群的聚集程度越高,企业间互动得越频繁的结论,同时企业间的互动、知识流动机制也有利于核心竞争力的提升。近年来学者对于知识流动在产业集群中的应用加入了多元化要素,Baptista(2004)建立了产业集群的地理集中和知识流动速度的关系模型,通过对模型的经验检验表明新知识的流动在技术知识资源密度高的地理区域内速度相对较快[9]。Andersson,Forsgren和Holm(1996)对来自于13个瑞典跨国公司的20个行业中的97个子公司进行分析,构建了跨区域的产业集群知识流动模型,认为优势产业集群的外部网络作为战略性资源,有助于通过技术嵌入来提高区域中跨国公司子公司技术产品和工艺能力的发展,从而对于产业集群的绩效具有积极的影响[10]。Albino(1999)对集群中的知识转移进行了研究,将其分为集群外的知识引进和知识内的知识解释、翻译过程,后者包括获得、沟通、应用、接受和消化五个环节,并且指出集群中的组织间关系和领导企业对集群知识转移的效果具有重要作用[11]。Dianne(2001)的相关研究指出在不信任的情况下,知识转移会受到阻碍甚至失败,而如果同时存在组织制度信任与人际信任将会发生更多的知识转移。Forsman&Solitander(2003)从管理学和经济地理相结合的视角研究了集群和网络中的知识转移,认为地理临近和企业之间的网络是影响集群知识转移效果的重要因素[12]。Roge和Yushan(2003)指出信任为高水平的知识转移创造了必要的条件[13]。Cummings&Teng(2003)认为接受方的文化和优先性是影响知识转移的九个因素之一,同时他提出转移主体间的组织距离、物理距离、知识距离和规范距离影响着知识转移的效果[14]。Dhanaraj(2004)指出信任对合作伙伴间的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转移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15]。但是,Duan(2010)新近的一些研究却发现在中国这样特殊的文化环境下,虽然信任对于知识转移的成功至关重要,但其作用并没有预想的高[16]。1.2产业集群企业合作创新研究现状李京文,任伶(2009)认为,合作创新为企业提供了知识交流和融合的平台,且创新过程中的知识转移还为企业核心能力的发展提供了传动支持,通过知识转移,合作创新为企业提升核心能力提供便捷途径[17]。沈静,蔡建峰,曾令炜(2009)建立了企业合作创新知识转移模型,并对企业合作创新每个阶段涉及的知识转移影响因素作了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企业合作创新知识转移机制[18]。费钟琳(2009)在国家创新体系框架下分析了产学研合作创新的内涵,指出产学研合作创新是产、学、研两方或三方联合创新的行为;是系统性的创新行为;是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统一体[19]。1.3产业集群与创业人才的研究现状Acs等学者2004年首次提出创业人才通过实现知识资本化从而推动区域发展,引起了热烈的讨论(Aesetal,2004,2005),但较少学者把这一理论放入产业集群环境中,对产业集群内创业人才推动集群发展的路径特性与作用方式等进行研究[20,21]。Feldlman和Francis(2005)提出了产业集群形成的三阶段模型,在这个三阶段模型中创业人才对集群进化和成功升级发挥了关键作用,创业人才将知识转化为资本,并推动知识经济的作用也越来越被证实是决定集群发展的关键力量[22]。PamelaMueller(2006)指出:拥有创业精神的科学家是能够把研究成果实现商业化转变的沉睡巨人。Mueller的研究发现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里超过四分之一以上拥有专利的科学家们创立了自己的公司。这类科学家创业人才就如同知识的过滤器一样,在研究开发的基础上,成功实现创新成果商业化,最终推动经济的发展[23]。因此Mueller指出新公司的创立是知识资本化的一个重要机制,具有高水平创业活动的地区也会有更多的知识经济效益。1.4产业集群知识共享研究学术界主要提出了知识转化和知识转移等模式。知识转化模式强调通过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之间的转化来实现知识共享过程中知识总量增长的螺旋式上升过程。日本学者野中郁次郎和竹内广孝提出的知识转化螺旋模型(SECI模型)是这个领域最为成熟的理论模型[24]。知识转移的共享模式则强调知识所有者向他人传递自己的知识,它是知识从个体拥有向群体拥有的转变过程。IrmaBecerra-Fernandez,TeWeiWang,Gulagha和ThantSin(2005)认为,知识定位系统(ELS)的是知识管理系统的一种特殊类型,用来帮助定位智力资本,进而构建了基于社会情报方面的知识共享模型[25]。根据Etzkowitz和Leydesdoff的研究分析,创新体系的演变过程是大学和产业关系的路径选择问题,反映大学、产业、政府关系的制度安排[26]。这些不同制度安排体现了三螺旋模型在不同阶段的不同互动关系和组织架构。HenryEtzkowitz(2002)提出了三螺旋模型在知识共享与创新中的基本步骤,如图1所示。第一,每个螺旋体都有其内在的角色变换与知识共享作用。对于科研院所(在本文中主要是指大学和各种研究院所)而言大学而言,除了培养人才,还在于促进科技创新,并通过有效的机制促进技术创新及其产业化,使得学术和企业的边界变得模糊,功能互补增强,技术的产业化也是大学知识螺旋角色转换的重要方面。第二,知识螺旋体的交叉影响与知识共享。更加强调每个螺旋体对其他每个螺旋体的重要影响,这种影响是互动的、持久的,体现在观念创新、知识共享、资源整合等各个层面。第三,知识螺旋体的三层网络和混合组织所产生的多边联系,促进各知识螺旋体自身的组织融合和区域集中与资源整合,在融合区域形成三层网络和混合组织结构。第四,知识螺旋体对其他螺旋体产生递归效应。知识的商品化不但改变了大学教授对他们研究成果的认识,同时也改变了大学与企业和政府的关系。这种递归效应进一步加强了三螺旋主体之间的知识共享。图1.三螺旋模型知识共享过程1.5产业集群知识溢出的研究知识溢出和集聚之间的逻辑关系是显而易见的。知识溢出的存在促进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空间集聚提高了经济主体交换思想以及意识到最初重要知识价值的可能性,特别是降低了科学发现和科学商业化的成本,进而促进集群的发展和创新产出的增长(Audretsch,1996)[27]。这些研究初步对知识溢出与集聚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存在的问题是,知识溢出和集聚的讨论是分离进行的,缺乏对二者之间内生决定关系的深入研究。这导致两方面的不足:一是在经验研究中产生估计误差;二是如果对知识溢出作为集聚来源的重要性没有恰当地评估,任何旨在提高集聚和知识溢出福利效果的政策很可能存在误导(Jun,2005)[28,29]。最近的研究在这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Forni和Paba(2002)通过对产业三层网络混合组织角色变换递归效应交叉影响多边关系政府知识螺旋体科研院所知识企业知螺旋螺旋体体内和产业间知识溢出的分离实证发现,知识溢出与投入产出关系紧密相关,通常在上下游产业部门之间发生,知识溢出在产业内与产业间的动态联系促进了产业集群[30]。Keely(2003)发展了一个动态框架,将知识溢出看作是异质性熟练工人交互作用的结果,随着交互作用范围的增大,形成工人之间的集群以及技术集群的分布,在这个过程中伴随着集群间的知识溢出。模型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知识溢出与集聚之间的内生互动关系,但模型中的集群是以知识的革新和共享为基础的特定集群,缺乏一般性[31]。Berliantetal(2006)建立了一个一般均衡搜寻理论模型,考察知识交换及其对集聚活动的交互关系。拥有差异化知识的个体通过搜寻搭档以交换思想并创造新知识,进而实现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由此导致人口的集聚。在存在内生人口移民的条件下,较高的技术水平将提高生产效率并进一步促进集聚,而较大规模的人口为知识溢出与集聚活动提供了更多的渠道,知识交换的模式更加专业化、更有效率。这一模型的发展不仅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知识溢出发生机制的微观基础,而且对二者之间的内生互动关系进行了较为完善的模型化研究[32]。2国内外汽车产业集群知识管理系统研究现状随着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国际汽车产业如雨后春笋般的涌现,这些企业的出现于自身所处的汽车产业集群是分不开的,国内外的学者开始重视对汽车产业集群的研究探讨。但是,目前关于汽车产业集群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比较片面。国外的汽车产业集群发展较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