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十大题材一、写景抒情诗A山水田园诗山水诗源于南朝(宋)谢灵运,田园诗源于晋代陶渊明,以唐代王维、孟浩然为代表。这类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以描写为主,多用白描手法(写景、写人、写场景)。1.思想情感类型:①对现实不满,厌恶官场黑暗,寄情山水,表达自己绝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②流露隐逸避世之情③寄寓诗人生活的感悟④表明对恬淡闲适自由生活的向往⑤表达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趣2.常用到的术语思想内容——热爱自然向往自由归(退)隐闲适淡泊悠然自得表现手法——借景抒情、融情于景、寓情于景、以乐景写哀情、白描、动静、虚实、烘托、远近、高低俯仰等语言特点——清新自然质朴自然清新洗练3.典例分析移居(其二)陶渊明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此理将不胜,无为忽去兹。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吾欺。【注】将:岂。纪:经营【问题】本诗表现了诗人在田园生活中感受的乐趣,具体说明表现了什么乐趣?这种乐趣是怎么表现的?【分析】这是一首田园诗,最明显的特点,是诗人注意选取农村生活中有典型意义的场面和细节进行描写,比如:斟酒品尝、躬耕农田、披衣相访。这些生活场面,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充分表现了农村的自由自在的生活气氛。【答案】第一问:感受到一种美好的人际关系,即人与人之间充满了纯真而质朴的友情。第二问:这种乐趣主要是通过“过门更相呼”至“言笑无厌时”六句对具体生活情景的白描表现出来的。B即景抒情诗指的是寓情于景,借助客观景物的描写来抒发诗人主观感情的诗作。诗人在诗中不是直接抒发感情,而是移情于物,融情于景,将自己的感情转移到景物上去,使景物带上感情色彩。诗人带着有情之眼去观察景物,以有情之笔去描写景物,使感情附着于景物,景物浸染上感情,景生情,情生景,情景交融,浑然无隔。借景抒情诗往往是含而不露,蕴藉悠远,情丰意密,深切动人。1.鉴赏方法:鉴赏借景抒情类诗歌,要掌握以下三个原则:第一,要体会诗中情景交融的意境。自然景物一经诗人摄入笔端,就必然会带上诗人的感情色彩,为表达诗人的特定情感服务。第二,要领会诗人写景所表现的情感。第三,要注意赏析诗歌的写作技巧和语言特色。写景的方法很多,概而言之,要留意作者观察和描写景物的角度;要把握和分析作者描写景物的方法;要理解和说明描写景物的技巧等等。2.典例分析(2007全国一卷12题)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望江南超然台①作苏轼2014年中考冲刺综合复习指导北京地区试题广东地区试题江苏地区试题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寒食②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注〗①超然台: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城北。当时苏轼任密州地方官。②寒食:清明前一或二日。旧俗寒食节不举火,节后举火称新火。【问题】(1)从词中的“咨嗟”、“休对”、“且将”这些词语看,你认为作者在词中要表现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2)请从“情”和“景”的角度对这首词作一赏析。【答案】(1)体现的是一种作者始终无法排遣的郁郁不得志的苦闷,又极力想把这种苦闷暂时排遣的心情。(2)“情”的角度:作者把他的细腻难以察觉的郁郁之情巧妙的融合在景物与动作的描写中,使全词勾勒的画面都隐隐浮现出一种淡淡却无法排遣的情感;“景”的角度:细风、斜柳,烟雨中春水和城中之花,这些景物无不与本词所表现的感情所契合,体现了作者深厚的寓情于景的功力。二、托物言志1.特点:①一般以所咏之物为题,有时加上一个“咏”字②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特征,着意描摹③写法上由物到人,物我合一,由实到虚,写出某种精神品格,求其“神似”④常用手法术语:托物言志、借物抒情、比喻、拟人、象征、对比、衬托2.鉴赏方法:①首先,要抓住所咏之物的特征,然后想想这些特征可以和哪些品质、精神联系起来。(注意诗中对这一“物”的描写,然后从中概括出其特征)②其次,要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所借之物,即使作者的理想、旨趣、节操的化身,更是作品主旨和形象的载体。)③第三、要分析咏物诗的写作技巧。④牢记意象的特定象征意义3.思想情感类型:①一般的咏物诗就物论物,表达对物的喜爱之情。②托物言志咏物诗往往从物象上升到人的某种品格、志向。4.典例分析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海棠(宋)苏轼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濛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惜牡丹花(唐)白居易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注]崇光:美艳的光彩。(1)苏轼《海棠》诗的前二句描写了海棠花的哪些特点?后二句抒写情感时使用了什么手法?(4分)(2)苏轼的《海棠》与白居易的《惜牡丹花》同样写夜里赏花,二者所抒发的感情有何不同?(2分)【答案】(1)前二句描写了光彩正艳、香气正浓的海棠花在春风中、月色下的朦胧美;后二句用了拟人手法,以花比人。(2)苏诗爱花之盛开,白诗惜花之将谢。画眉鸟欧阳修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1)这首诗写了几种画眉鸟?是怎样写画眉鸟的?(2)作者写画眉鸟,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1)这首诗写了两种画眉鸟,一是林中的,一是笼中的。作者用对比的手法写画眉鸟。前者在林中“随意移”、“自在啼”,自由自在;后者锁于金笼之中,完全没有自由。(2)这首诗借鸟咏怀,表达了对自由的赞美之情和对束缚个性、窒息性灵的憎恶之意。三、边塞战争1.形式特征:题目中常出现:征、塞、军、边疆地域名称2.方法点拨:①要弄清边塞诗词的立意,深挖它含蓄的主旨,从总体上对作品进行把握。(特别说明:欣赏边塞诗,一定要注意了解背景,知人论世。一般说来,盛唐时期,人们认为出征远戍是光荣的,因此这个时期的边塞诗格调高昂,充满了报国的雄心壮志。而到宋代,诗人流露出的多是报国无门的愤懑。)②弄清景物描写与所抒之情的关系。(要特别注意诗中反映边塞特色的意象,有的需要弄清其象征意义。如:关山、戍楼、大漠、征人、旗、鼓、干戈、号角、战车、辕门、烽火、羌笛、胡笳、琵琶,《折杨柳》、《梅花落》、《关山月》等。③要弄清诗中哪些地方是对战争场面的描写。(对于战争,绝大多数诗人都采用侧面描写,这就要抓住与战争有关的器物,如旗、鼓、干戈、号角、战车、辕门、烽火等;还要抓住与战争有关的地点和人、事、物,如楼兰、阴山、瀚海、凉州、长城、受降城、玉门关,单于、吐谷浑,羌笛、胡笳、琵琶,《折杨柳》、《梅花落》、《关山月》等,然后展开丰富的联想,进行深入的揣摩。)3.思想感情内容分类:①展示边塞的山川景物和风土人情,描绘雄奇壮阔、苍茫渺远的边塞景致。②表现从军边塞,杀敌报国的壮志豪情。③讴歌边塞将士不畏辛苦,保卫边陲的战斗精神。④抒发御敌建功的愿望和安边定远的理想抱负。⑤描写将士和亲人相互思念的深沉情感。⑥企盼罢战和平的的美好愿望,同情百姓将士不幸命运,强烈反对战争⑦讽刺并劝谏拓土开边,穷兵黩武的统治者,不要再大兴战事,动用大量民力、物力,应体恤民情。⑧表现报国无门,壮志难酬,无处杀敌的愤懑之情。4.典例分析阅读下面一首唐代的边塞诗,然后回答问题。征人怨柳中庸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1)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结合诗句具体说明。(2)诗题为“征人怨”,通篇虽无“怨”字,但句句有“怨情”,请作简要赏析。【答案】(1)诗句中有金河、玉关、青冢、黄河、黑山等边塞地名,写了征人的戍边生活。(2)①怨年年岁岁频繁调动,②怨时时刻刻练兵备战,③怨气候酷寒,④怨景色单调。陇西行陈陶(唐)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注释】①陇西行:乐府旧题。陇西,指今甘肃宁夏陇山以西的地方。②匈奴:此处借指当时入侵西北边境的少数民族。③无定河:黄河中游支流,在陕西北部。(1)“貂锦”一词使用了的修辞方法。(2)试分析后两句的表达效果和作者的态度。【答案】(1)借代(2分)(2)写闺中妻子不知征人(或丈夫)已战死,仍在梦中想见已成白骨的丈夫,盼他早日归来团聚,使全诗产生震撼心灵的悲剧力量。(2分)诗中包含了诗人深沉的感慨,表达了对战死者及其家人的无限同情。(2分)四、怀古咏史1.鉴赏要点①内容多写古人往事,且多用典故,手法委婉,在诗题中往往含有“咏史”、“怀古”、“览古”等字样,有的直接以历史地域或人物为题。②诗歌有着极强的现实针对性,诗歌里面的“人、事、景、物”,只是作者抒发感慨、寄寓自己对历史的思索的“传媒”和宣泄物而已。因此,鉴赏这类诗歌的重点应落在“借古”而“讽今”、“伤今”上。③常用手法:借古讽今、借古伤今、以古谏今、对比、类比2.方法点拨:①首先,要弄清史实,知人论世。便于准确理解诗歌寄寓情感的方向。②要了解作者的简历、史实、创作该篇时的背景,以便感悟诗情,这对咏史诗词尤其重要。③其次,要体会作者的意图及思想感情。④再次,要分析写法,把握表达技巧2.思想感情内容分类:①对历史理性的冷静的剖析,揭示自己对历史事件的观点看法。②缅怀前贤,抒发对古人的景仰之情。③把历史事实和现实联系在一起a写古人关照自己,感慨个人的身世境遇。表达像古人那样建功立业的愿望,悲叹年华易逝,壮志难酬。b感故伤今,抒发昔盛今衰的感慨和伤感,暗含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是批判。例如刘禹锡《乌衣巷》姜夔《扬州慢》c借古讽今,以古谏今。(古今不同,古今相同)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希望统治者能引以为戒。同时,同情下层百姓的疾苦,担忧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李清照《绝句》、《六国论》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湖北卷〗华清宫吴融四郊飞雪暗云端,惟此宫中落便干。绿树碧檐相掩映,无人知道外边寒。过华清宫李约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玉辇升天人已尽,故宫惟有树长生。⑴两首诗描写了不同时期的华清宫,请指出二者主要运用了哪种相同的表现手法,并作简要说明。⑵两首诗各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答案】⑴两首诗都运用了对比(或对照、映衬)手法。第一首诗宫内宫外(或空间)对比:宫外飞雪阴云,分外寒冷;宫内绿树掩映,温暖如春。第二首诗今昔(或时间)对比:昔日霓裳羽衣,歌舞升平;今朝杂树丛生,宫殿荒凉。⑵第一首诗通过写景状物,鞭挞无视人民疾苦、沉溺于享乐的统治者。第二首诗通过咏史抒怀,讽刺统治者荒淫误国,感叹王朝的兴衰。五、赠友送别1.特点:①题目中一般有“送某人”,内容一般表现朋友之间的挚爱深情,离情别绪。或留恋,或安慰,或嘱咐,或祝愿;,有伤感,有期待等。②感情基调:大多缠绵凄切、低沉惆怅、哀婉伤感(但也有例外)。③艺术手法上大多是采用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抒情方式,也借助于想象、联想塑造形象,虚实结合拓展诗歌意境,突显思想感情。2.常见意象:长亭饮酒、古道相送、折柳赠别、夕阳挥手、芳草离情,都是千百年来送别诗中常用的意象。送别诗常用意象植物:柳、浮萍、孤蓬动物:杜鹃、鸿雁送别场所:南浦、长亭、短亭灞桥、劳劳亭送别环境:酒、流水、夕阳、月、春草、孤舟3.方法点拨:①首先要正确理解诗中的情感内容。(特别提示:不是所有的送别诗都表达一种凄切的离情别绪,有的刚好相反,显得潇洒、豁达,要注意辨别清楚。)②其次要掌握诗中情感的表达方式。(主要看抒情方式,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直接抒情即“直抒胸臆”,间接抒情有多种形式:以喻显情、借景抒情、借酒抒情、借事抒情)4.思想感情类别:①直接抒发离别之情,重在表现离愁别恨,朋友情深,依依不舍②借离别一吐胸中的激愤,融合了个人的身世之感,宦海沉浮,前途未卜③重在劝勉、鼓励、安慰、嘱咐④借离别进行自我表白,”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⑤送别诗中翻新意:表现豁达、洒脱5.典例分析(江苏卷)阅读下面首宋词,完成下面两题。(8分)鹧鸪天送人辛弃疾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l)“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蕴含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