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与哲学》第四单元复习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警告:标题可以作为理论范围,一定要加倍注意!(历史唯物主义或唯物史观)1、社会发展规律(第11课第一框)2、群众史观(第11课第二框)3、人生价值的知识(第12课)4、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3)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4)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社会发展的实现方式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的特点(5)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概念(课本小字)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6)人生价值价值和价值观价值观的导向作用(7)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客观依据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阶级性价值冲突及评价标准(8)价值的创造与实现价值的实现方式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两对关系及两个基本规律3、关于“改革”的知识4、人民群众的地位、作用及其方法论5、价值观的导向作用6、如何树立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标准或客观依据或正确性)7、人生价值的含义(或内容)8、人生价值的创造和实现(如何)?选择题:理论+技巧+心理主旨范围主体情境设问(连接句)抓关键字、词、句进一步明确题意、范围、主体题干(材料)题肢(选项)根据课本或常识判断正误排误排不符事实排重排反向选择中正向观点排正误混杂排异排倒排不符范围审(一)择优即第二次排除确定最佳选项(三)直选比较排除(八排法)(二)依干取肢(关键)1.价值观对人生选择(或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正确的导向作用。()2、人生价值是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3、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必须以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为基础。()4、索取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贡献是矛盾的次要方面。()5、理想对人生、对社会有着重大的指导和促进作用。()6、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作用的人们。()7、凡是唯物主义都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8、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起促进作用。()9、人民群众的实践经验是一切精神财富产生的源泉。()10、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使经济基础适应上层建筑的发展()11、奉献社会的目的是为了彰显自我价值()12、奉献和索取是人生价值的基本标志()13、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是人生价值的基础和源泉。()14、体力劳动者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脑力劳动者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15、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承认让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16、当上层建筑为经济基础服务时,就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进步。()17、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贯穿阶级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先审设问——范围、题型(3W)、主体、客体、情境、分值后审材料—①抓中心②审主体→客体→行为→结果③分层、层意和层间联系,④抓关键字、词、句⑤标点符号:分号、句号⑥显性信息和隐性信息审题(提取有效信息)联想教材知识时政语言梳理三言:教材、材料、时政语言五化:段落、序号、要点、术语、前置化二意:进一步、挨着来解答主观题一般思路标志性词语哲学观点人民,农民,农民工,老百姓,群众利益,弱势群体,改善民生,以人为本,人权,尊重群众首创精神等人民群众地位和作用及方法论,立场,最高价值标准和最高价值追求针对、根据、立足于……,从……实际出发,提出……计划、方案、战略、路线、方针、政策;从……中得到经验、总结教训等;在……理论、思想、政策、精神的指导(指引、影响)下,取得了什么结果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上层建筑(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各种思想观点和社会意识形态)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改革(P92)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2011山东考试说明)进城务工人员为社会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理应得到社会的充分肯定。简要说明价值选择的最高标准与价值创造和实现的途径。【参考答案】价值选择的最高标准是人民群众的利益,应该以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自己最高的价值追求。个人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和实现价值,对社会的贡献越多,自身的价值就越大。2、(2011青岛二模)材料:山东省近年来根据水利建设具有周期长、投资风险大、公益性的特点,把农田水利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任务,重视发挥政府在水利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大力提高水利保障能力。统筹治水,初步实现全省地表水、地下水和外调客水的统一配置和科学调度;科学用水,探索出24项重大节水科研成果并大力推广,年节水能力达30多亿立方米;依法管水,建立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在全国率先颁布实施《农村公共供水管理办法》、《用水总量控制管理办法》,完善各级政府责任制,提高水资源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以上材料中山东省提高水利保障能力的措施,体现了唯物史观的哪些道理?(7分)考生如果答出“生产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政府重视水利建设,加大水利投入,提高水利保障能力,有利于维护我国的经济安全、农业安全、粮食安全,”或者答上“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历史的创造者。政府加大水利投入,提高水利保障能力,是惠及民生之举。”等合理观点,每个要点可得2分,但本问最高不得超过7分。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水利建设具有周期长、投资风险大、公益性的特点决定了发挥政府在水利建设中主导作用。(3分)②树立正确价值判断必须自觉遵循社会发展规律,自觉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政府加大水利投入,坚持科学治水、依法治水是一种符合水利发展规律、利国利民的正确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2分)③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探索推广节水科研成果,提高了节水能力。(2分)3、(2011临沂一摸)郭明义,鞍钢矿业公司一名普通的采场公路管理员。他为希望工程、身边工友和灾区群众捐款达12万元,几乎占了他收入的一半,先后资助了180多名困难学生;15年中,累计献工15000多小时;义务献血50多次,达6万毫升,是其自身血液的10倍多……有人说他傻。他说:“给人温暖就是给自己幸福。每做一件好事,就有一股幸福感涌上心头,越做越有劲!”。这就是郭明义的幸福观。请运用价值观的有关知识对郭明义的幸福观进行解读。(6分)【思路点拨】该题要求学生对价值观的知识必须形成体系,并熟练记忆,能结合材料灵活运用。【参考答案】①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郭明义把维护人民利益作为自己最高的价值追求,做出了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2分)②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劳动和奉献的人是幸福的,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郭明义正是通过劳动和奉献,满足社会和他人的需要,从而创造和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郭明义是幸福的。(4分)4、(2011烟台)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知识,说明在制定“十二五规划”的过程中征求民意、尊重民智的正确性。5、1978年,安徽省小岗村的18位农民,按下了18个红手印,搞起了“大包干”,掀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这一改革被认为是1952年全国完成土地改革“实现耕者有其田”之后的农业生产力的第二次大解放。从1978年到2007年,全国农民的人均纯收入由134元增加到4140元,全国农产品彻底告别了短缺时代,广大农民不仅解决了温饱问题,而且过上了富裕的生活。若让你写一篇有关农村改革的总结文章,请根据材料写出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唯物史观依据。(9分)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社会经济局势的发展要求农村经济体制必须改革。(3分)②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我国农村经济体制的一次重大变革,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遵循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3分)③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要求我们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小岗村农民首创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表明了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3分)哲学备考需要注意的问题1、在大哲学观的题目中,优先使用“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尽量不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在唯物史观的题目中,只能使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在唯物论的题目中只能使用“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2、“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与“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关系”一般情况下要同时使用。3、“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与“意识的能动作用”可以同时使用,但有所侧重,因为并不是所有意识都是价值观。4、“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与“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可以同时使用,但有所侧重,因为并不是所有物质的东西都是人的实践。5、“矛盾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的辩证关系”与“矛盾特殊性”:可以同时使用,优先且必须使用矛盾特殊性,“矛盾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的辩证关系”的使用要视材料(标志词)而定。6、“一切从实际出发”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使用。二者可以同时使用,材料分析基本一致,但世界观与方法论不要搞混。7、大切口的哲学题,如“哲学生活、哲学道理、哲学依据、哲学意义”,唯物论、辩证法、历史唯物主义、认识论四个方面全考虑(依照此顺序),切忌单一化,抓其一点,不及其余;同样,唯物辩证法的内容联系观、发展观、矛盾观、辩证否定观尽量每个方面都涉及。8、严格区分理论范围:辩证唯物主义≠辩证的唯物论≠唯物辩证法≠历史唯物主义(认识社会和价值选择或唯物史观)≠认识论。切忌:把唯物辩证法答成唯物论,把辩证法答成认识论。9、世界观+方法论+材料(缺一不可,一一对应)。10、要高度重视标志性词语:材料中的关键词要敏感;要加强积累;要牢牢记住和理解。11、夫妻知识点回答不全(虽不一定全用,但以防万一最好全答)。如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关系、实践与认识的关系等都是。例如由“政策”想到意识,由意识扩展到两个方面(即夫妻知识点)——物质决定意识;意识的能动作用。12、哲学与经济、文化、哲学的综合模块考查题,通常要综合运用两块理论答题。13、重抓主要知识点,少用次要知识点,摒弃非必要知识点。这是做题、审题中的难点,此种能力要逐步通过做题进行培养。内外因、绝对运动和相当静止的统一、联系构成发展、创新的作用等,这些不常用知识点尽量少用或不用。例如根据新形势和新情况……14、几个理论的综合运用(1)联系具有普遍性、多样性、客观性,这就要求我们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的看问题,把握客观事物固有的联系。(大切口题中合并使用即可,只考联系观的小切口题中五个原理必须单列并一一结合材料使用)。(2)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原理与掌握系统优化法理论有时可以混用,但最好把两者单列,分开使用,要多根据已积累的一些特殊标志词判断是否使用系统优化法。(3)联系或发展的总的原理与方法论,只要在材料中能看出来,几乎两者必用。(4)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和正确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标准可以结合在一起使用。(5)看到关于“人民”的标志词,则群众史观、立场、两个“最高”可以结合在一起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