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等部门关于促进工业设计、海洋工程装备、游艇、文教体育用品、通信设备、机器人、高效照明等7个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的通知鲁政办发〔2010〕14号各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等部门《关于加快工业设计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促进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促进游艇制造业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促进文教体育用品产业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促进通信设备制造业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促进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促进高效照明产业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已经省政府第64次常务会议研究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二○一○年三月十八日关于加快工业设计发展的指导意见省经济和信息化委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我省工业设计发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促进转方式、调结构,推动创新型省份建设,特提出如下意见。一、充分认识加快工业设计发展的必要性工业设计是技术创新的重要内容和关键环节,其核心是产品设计,对于提升产品附加值、增强产品竞争力、塑造企业品牌形象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几年来,我省工业设计得到迅速发展,据统计,“十五”以来,我省工矿企业授权专利总量为38804件,其中实用新型21415件、外观设计14537件;授权专利总量、实用新型、外观设计分别年均增长19.91%、24.13%、10.95%;完成新产品、新技术开发7万多项,年均增长17%;在我省45所本科院校中,有28个设置了工业设计专业;涌现出了像海尔、海信、九阳、金王、福田雷沃等一批工业设计优秀企业。但是我省工业设计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工业设计整体实力不强,工业设计产业化程度低,企业专利与市场和生产结合不够紧密,高级专业设计人员匮乏,特色品牌不多,扶持政策不够完善等。当前,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正处在一个十分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加快推进工业设计发展,是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速工业调整振兴的关键措施,是打造国际知名品牌、增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环节,是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山东制造”向“山东创造”跃升的迫切要求和重要手段,必须集中力量,全力推进,努力提升我省工业设计创新能力,推进工业强省建设。二、进一步明确工业设计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和原则(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转方式、调结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加强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的密切合作,以机械及装备制造业、纺织服装、轻工、家电、电子信息、交通运输装备为主要领域,研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业设计创新成果,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国内领先水平的工业设计中心,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工业设计示范基地,大幅提高我省工业设计整体水平,加快工业设计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使工业设计成为具有规模实力的新兴产业。(二)主要目标。力争3—5年,在机械及装备制造业、纺织服装、轻工、家电、电子信息、交通运输装备以及工艺美术、软件、动漫等领域,加强工业设计产业发展,使优势产业工业设计达到国际或国内先进水平,主导产业实现产品的升级换代,重点企业创出设计品牌,建设100家具有国际或国内领先水平的工业设计中心、100家工业设计示范基地,打造100个工业设计创新品牌,工业设计新产品投产率达到85%以上,引进和培养100名高层次工业设计专家,集聚各类设计专业人才10000名。(三)基本原则。1.坚持统筹规划和重点推进相结合。依照我省工业设计产业发展现状,在全面规划工业设计发展思路的基础上,紧密结合我省产业优势,有选择地确定重点发展领域,突出抓好重点创新成果、设计中心、示范基地建设,推动工业设计全面发展。2.坚持资源整合和特色发展相结合。积极整合调动各方面资源和力量,形成推进工业设计发展的合力;以先进技术促进特色行业领域的工业设计产业发展与更新;大力引进国内外著名设计机构,形成工业设计产业集聚地,培育具有山东特色的工业设计品牌企业、品牌基地和优秀设计师。3.坚持政府引导和企业主体相结合。在政府的引导下,根据产业发展规律,不断激发企业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形成政府大力推进、市场有效驱动、企业主体作用充分发挥的工业设计发展新格局。4.坚持工业设计与产业化相结合。以满足我省支柱产业、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的发展需求为导向,把工业设计与产业化一体化推进,加快工业设计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加速培育新的产业增长点。三、重点任务(一)围绕提升产业技术水平,研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业设计创新成果。立足我省实际,选择我省工业设计基础较好的机械及装备制造业、纺织服装、轻工、家电、电子信息、交通运输装备以及工艺美术、软件、动漫等产业作为工业设计的重点发展领域,有计划、有步骤地每年组织实施一批市场前景好、技术含量高、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花色等工业设计创新项目。机械及装备制造业主要发展数控机床设计、工程建筑机械设计、农业机械装备设计、纺织机械设计、轻工机械设计、内燃机设计、船舶及零部件设计、机械工具设计等;纺织服装主要发展服装设计、床上用品等家居设计、新型面料设计、毛纺制品设计和化纤制品设计等;轻工行业主要发展食品外包装、家居产品、休闲旅游产品、日用工具、体育用品设计等;家电行业主要发展彩电、空调、电冰箱(电冰柜)、洗衣机、热水器(电热、太阳能)、中央空调、小家电等七大类产品设计;电子信息主要加快计算机、服务器、软件、网络通讯产品、集成电路、新型元器件等产品的设计开发;交通运输装备主要发展重型车、客车、专用车、轻型车、三轮汽车及低速汽车、新能源汽车、发动机及零部件设计等;工艺美术重点发展抽纱刺绣、草柳织品、地毯、艺术陶瓷及工艺玻璃、金属工艺及首饰、龙山黑陶和特艺品七类产品的设计。通过创新设计申报专利,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引领行业技术发展,提升产业技术水平。(二)围绕增强工业设计创新能力,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国内领先水平的工业设计中心。按照高起点定位、高水平研发、高层次人才聚集的原则,瞄准国际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以省内的行业和企业技术中心、高校和科研院所、专业设计机构为依托,围绕我省工业调整振兴规划,分领域、分专业推进工业设计中心建设,着重发展与工业结构调整重点产业关联度高、涉及面广、基础优势明显的设计中心。以农业机械、工程机械、数控机床、船舶和精密零部件设计为主建设机械及装备制造业设计中心;以现代服装和面料设计为主建设现代纺织面料服装设计中心;以食品外包装、家具、体育用品等设计为主建设轻工行业设计中心;以各类家电整机、小家电设计为主建设现代家电产品开发设计中心;以整车造型、发动机和关键零部件设计为主建设交通运输装备及零部件设计中心;以各类现代工艺美术品设计为主建设工艺美术设计中心;以平面、三维造型和动画设计为主建设动漫设计中心;以重大基础软件和应用软件产品设计为主建设软件开发设计中心等。支持和推动有条件的设计中心与国际著名工业设计公司共建设计中心,鼓励创新能力强、国际化程度较高的设计中心到海外建立分中心;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工业设计机构、著名高校工业设计中心,在省内创办研发设计中心和分支机构,加速我省工业设计水平与世界一流水平接轨。(三)围绕促进工业设计成果转化,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工业设计示范基地。借鉴国外工业设计发展的成功经验,以工业设计基础较好的重点企业为依托,以自主开发工业设计创新成果并实现成果转化为目标,以培育自主知识产权为重点,着力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工业设计骨干企业。以技术先进、竞争力强、外向度高的高端产业聚集区为依托,以集聚设计创意企业、提升设计创意环境为主要方式,以提供信息、融资、人才、商务、技术服务为主要内容,建设研发设计、平面设计、形象设计、建筑设计、环境设计、展示设计、服装设计、装饰设计直至传统手工艺设计等为发展重点的工业设计产业发展集聚区,努力打造具有显著特点的工业设计园区。选择一批基础好、产业链条长、技术水平高的工业设计机构,加强与高校设计机构、行业设计机构和兄弟省市同行业设计机构的密切合作,构建基于区域集聚联动发展的工业设计产业链,最大限度地综合利用创意资源,促进我省工业设计产业快速稳定发展。四、加快工业设计发展的工作措施(一)加强宏观指导。充分发挥省工业调整振兴联席会议作用,强化部门之间的协作沟通,研究解决全省工业设计产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推进重大项目实施,指导工业设计产业发展。各市要制定具有本地特色的工业设计发展意见,建立和完善支持工业设计发展的相关政策,形成全省上下共同推动工业设计发展的工作机制。制定出台《山东省工业设计创新成果、设计中心、示范基地认定管理办法》,组织好工业设计创新成果、设计中心、示范基地认定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工业设计产业统计制度及统计指标体系,及时准确地跟踪监测和分析研究全省工业设计产业发展状况。(二)加大工业设计投入。一是省级科技自主创新、应用技术研发、产业技术研究和技术创新开发等专项资金,要积极支持重大工业企业设计创新成果开发、具有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的设计中心和示范基地建设,以及举办重大工业设计相关活动。二是引导企业加大对工业设计的投入,企业列支的技术开发费,要有专项资金用于工业设计。凡获得省工业设计重大创新成果、设计中心、示范基地认定的企业每年科技活动经费支出占销售收入比例必须达到5%以上。三是积极拓宽工业设计发展融资渠道,联合国内外风险投资机构、金融机构及民营资本、债权基金,配合政府财政资金,加大对工业设计的支持,培育专业性强、成长性好的设计企业,扶持市场前景好、技术含量高的工业设计项目。四是积极落实好国家财税政策,为企业的自主设计提供税收支持,促进工业设计发展。(三)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培育、吸引和集聚一大批工业设计专门人才,特别是海内外高端人才,增强工业设计的内生动力和辐射能力。一是建设工业设计人才校企培养基地。鼓励高校、职业培训院校、社会培训机构与工业设计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对接,开展多层次、多类型的工业设计专业教育,有针对性地设立与工业设计产业相关的专用学科,支持院校与企业联合建设工业设计产业实训基地和订单式人才培养基地,加快培育工业设计紧缺人才。二是完善工业设计人才流动机制。鼓励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和相关企业开展工业设计人才的国际交流,在输送人才学习国际先进经验的同时,注重引进海内外高级工业设计人才。教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部门要对工业设计人才海外培训、海外专家开展工业设计研发和交流活动给予立项、经费资助等方面的支持。三是健全人才激励机制。积极构建以人才评价、培养、激励、流动为主要内容的人才政策体系,努力营造有利于人才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允许工业设计人员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分享创新收益,对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按照规定实施期权、技术入股和股权奖励等激励。(四)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一是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立知识产权协调机制,统筹协调全省工业设计知识产权管理和保护工作。建立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相衔接的工作机制,严厉打击各种侵犯工业设计知识产权的行为。二是完善知识产权服务机制。鼓励工业设计自主创新所形成的成果及时申请注册登记,强化知识产权社会中介服务,帮助企业建立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形成贯穿于工业设计产品创作、生产、流通和消费全过程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三是保护和推广工业设计著名商标。积极鼓励和支持工业设计企业申报著名商标认定,被认定为山东省著名商标的工业设计商标可按有关规定受到或申请特殊保护。(五)优化工业设计发展环境。充分发挥舆论的导向作用,加强宣传推广力度。通过开展各类有利于工业设计发展的活动,增强全社会工业设计创新意识,营造良好的工业设计创新氛围。一是联合有关部门,举办具有山东特色的工业设计大奖赛,设立山东省优质产品工业设计奖;组织开展“山东省工业设计优秀人才”评选,对发展我省工业设计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个人按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二是举办我省工业设计创新成果展及论坛。借鉴产学研展洽会的成功经验,不定期举办全省工业设计成果展,倡导原创设计和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