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设计 人教版】2012年高考第一复习资料 1-2-1 第一节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考纲展示考点解读考向预测大气受热过程理解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以及对地面的保温作用;理解地面是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理解风的形成原理。1.利用区域地图,考查各种气候类型的特征、地理分布及影响因素,并结合多种形式的图表资料,考查气候与其他地理要素的关系及影响,归纳和描述气候特征的分布及变化规律。2.通过气压、气温、降水等值线图、柱状图及相关变式图等考查学生对图形语言的解读和应用能力、知识迁移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3.以社会热点和生活常识作为背景材料,提供隐性信息,综合考查学生对天气系统、气候的形成及影响因素等主干知识的理解和综合应用能力。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理解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原因,熟练画出全球气压带、风带示意图;理解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类型的形成产生的重大影响;理解季风的形成、分布及对气候的影响;掌握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成因、分布及特点。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掌握锋面、低压、高压、反气旋、气旋的概念,并能够画出示意图;知道在不同的天气系统下产生的天气状况。第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基础导学大气的受热过程热力环流大气的水平运动想一想:地球上为什么会出现冷热不均现象?核心突破气温的时空变化规律1.气温的日变化规律一天中气温的变化规律,主要由大气得到热量和失去热量的差值决定。地面的热量主要来自太阳辐射;大气(对流层)的热量主要直接来自地面,如图所示。北半球某地7月份气温日变化平均情况示意图(1)太阳辐射最强时为当地地方时12时(B点)。(2)地面辐射日出后,太阳辐射量逐渐增多。地面所获得的太阳辐射热量大于地面损失的辐射热量时(A点),地面热量盈余,温度升高,地面辐射增强。当地大约午后1时左右,地面热量由盈余转为亏损的时刻,地面温度为一天中最高值,地面辐射最强(C点)。(3)大气温度当地大约午后2时左右,地面已经通过辐射、对流、传导等方式把热量传给大气,此时气温达到最高值(D点)。随后,太阳辐射继续减弱,地面热量持续亏损,地面温度不断降低,气温随之也不断下降。至日出后,地面热量由亏损转为盈余的时刻,地面温度达到最低值,气温也随后达到最低值。因此,气温最低值总是出现在日出前后。2.气温的年变化规律由于地面吸收、储存、传递热量的原因,气温在一年中的最高、最低值,也并不出现在辐射最强、最弱的月份,而是有所滞后,具体如下表:半球高低项目北半球南半球最低最高最低最高太阳辐射12月6月6月12月陆地气温1月7月7月1月海洋气温2月8月8月2月3.全球气温水平分布规律(1)气温从低纬向高纬递减。太阳辐射是地面热量的根本来源,并由低纬向高纬递减。但是受大气运动、地面状况等因素影响,等温线并不完全与纬线平行。(2)南半球的等温线比北半球平直。南半球海洋面积广阔,气温变化和缓。(3)北半球1月份大陆等温线向南(低纬)凸出,海洋上则向北(高纬)凸出;7月份正好相反。在同一纬度上,冬季大陆比海洋冷,夏季大陆比海洋热。同一纬度的陆地与海洋,热的地方等温线向高纬凸出,冷的地方等温线向低纬凸出。(4)7月份,世界最热的地方是北纬20°~30°大陆上的沙漠地区,撒哈拉沙漠是全球炎热中心;1月份,西伯利亚是全球的寒冷中心,世界极端最低气温出现在南极大陆上。4.下面是气温的水平分布与等温线特征之间规律表:等温线特点反映的气温规律影响因素数值南北变化气温的纬度分布规律纬度因素(太阳辐射)东西变化气温的经度分布规律海陆位置延伸方向与纬线平行该纬线经过的地区气温相同太阳辐射与等高线平行该地气温随地势而变化地形、地势的走向与海岸线平行反映了经度分布规律海陆位置弯曲方向等温线向高纬(或数值低处)凸出凸出处的气温高于该纬度其他地方的气温①夏季陆地;冬季海洋②陆地内部:地势低等温线向低纬(或数值高处)凸出凸出处的气温低于该纬度其他地方的气温①冬季陆地;夏季海洋②陆地内部:地势高局部闭合中间低,四周高该处气温低于周围地区山地、山顶、山峰中间高,四周低该处气温高于周围地区盆地、洼地、山谷1.下图是“沿36°纬线某月平均气温曲线图”,读图完成(1)~(2)题。(1)该月平均气温,图中②地高于附近地区的原因是()A.海拔低,太阳高度大,日照时间长B.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晴天多C.受沿岸暖流影响,增温增湿显著,大气逆辐射强D.位于山间盆地,海洋影响小,日照及地面辐射强(2)有关图示地区的气温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气温日较差⑤地比④地小B.气温年较差①地比③地大C.该月等温线图中,①地附近等温线凸向北方D.该月等温线图中,③地附近等温线凸向赤道解析:(1)由经度知该图是36°N北美大陆某月平均气温曲线。图中②地气温高于同纬度地区,是地形地势、日照及地面辐射共同作用的结果。A项错在“太阳高度大”,同纬度太阳高度相同。(2)本题可用排除法。①处太平洋沿岸,③位于内陆,①较③气温年较差小。该月由于气温大多在20℃以上,是夏季,①较同纬度气温低,等温线凸向南方。③处内陆,较同纬沿海及海洋气温高,等温线凸向北方。故B、C、D三项均错。答案:(1)D(2)A热力环流1.图解热力环流的形成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称为热力环流。热力环流的形成可用以下关系式说明:冷热不均――→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大气垂直运动――→上升下降气压差异――→直接原因大气水平运动―→热力环流2.常见的热力环流热力环流是一种最简单的大气运动形式。海陆热力性质不同、山谷山顶冷热不均、人类活动等都有可能导致热力环流的形成。(1)海陆风:白天在太阳照射下,陆地增温快,气温比海洋上高,空气膨胀上升,高空气压比原来气压升高,空气由大陆流入海洋;近地面陆地形成低气压,而海洋上因气温低,加之有空气流入形成下沉空气,形成高气压,使下层空气由海洋流入大陆,形成海风。夜间与白天大气的热力作用相反而形成陆风,如图:(2)山谷风:白天因山坡上的空气增热强烈,于是暖空气沿坡上升,形成谷风(如下图a);夜间因山坡空气迅速冷却,密度增大,因而沿坡下滑,流入谷地,形成山风(如下图b):``(3)城市风:由于城市人口集中并不断增多,工业发达,居民生活、工业生产和交通工具消耗大量的燃料,释放出大量的人为热,导致城市气温高于郊区,形成“城市热岛”。当大气环流微弱时,由于城市热岛的存在,引起空气在城市上升,在郊区下沉,在城市和郊区之间形成了小型的热力环流,称为城市风(如下图)。(风向不随昼夜更替而变化)市区与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2.读“高空等压线图”,完成下列要求。(1)A、B两处相比,气压较高的是_____处,C、D两处相比,气温较低的是________处。(2)A、B、C、D之间的热力环流呈________(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流动。(3)若C、D两处的温度差为5℃,B、D两处之间的垂直高度为500米,当C处气温为6℃时,则B处的气温应为________℃。解析:解答该题关键要把握以下三点:第一,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及其造成的气压分布;第二,明确等压面分布及其对气流的影响;第三,会运用气温垂直分布规律进行计算。结合以上三点即可得出本题结论。答案:(1)AD(2)顺时针(3)-2大气的水平运动1.大气的水平运动(风的形成)受力分析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地转偏向力与风向垂直,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只改变风向,不改变风速摩擦力方向与风向相反运动规律高空受地转偏向力影响,风向相对于水平气压梯度力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在高空,摩擦力可以忽略不计,风向偏转90°,最终与等压线平行近地面风向偏转角度小于90°,最终斜穿等压线,指向低气压图示2.等压面的判读与应用热力环流形成过程中,因地面冷热不均,等压面发生弯曲,其特点为:高压区的等压面向上凸,低压区向下凹;近地面气压与高空气压高低值相反,呈轴对称分布,如下图所示:依据上图所示的等压面的弯曲状况,我们可以得出:(1)判断近地面的冷热分布及气温高低状况:近地面等压面上凸的为受冷地区,气温较低,等压面下凹的为受热地区,气温较高。(2)判断水平气流运动方向:气流由等压面上凸的地方流向等压面下凹的地方。(3)判断近地面的天气状况:近地面等压面上凸的地方多晴朗天气,等压面下凹的地方多阴雨天气。3.右图为“北半球某气压场受力平衡时的风向图”,图中气压单位为百帕,其中代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和风向的字母依次是()A.a、b、c、dB.a、b、d、cC.b、a、d、cD.c、b、a、d解析:图中与等压线垂直且由高压指向低压的箭头a肯定代表水平气压梯度力,互为相反方向的箭头c、d必是风向和摩擦力,与该组箭头垂直的b为地转偏向力;再根据风肯定由高压吹向低压可知,c代表风向,d代表摩擦力。答案:B热点考向1等温线的判读及应用【案例】(2010·全国卷Ⅰ)自某城市市中心向南、向北分别设若干站点,监测城市气温的时空分布。监测时间为8日(多云)9时到9日(晴)18时。监测结果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1)~(3)题。(1)图示的最大温差可能是()A.4℃B.12℃C.16℃D.18℃(2)监测时段被监测区域气温()A.最高值多云天高于晴天B.白天变化晴天比多云天剧烈C.从正午到午夜逐渐降低D.白天变化比夜间变化平缓(3)下列时间中热岛效应最强的是()A.8日15时左右B.8日22时左右C.9日15时左右D.9日18时左右命题立意:该题考查了等温线的判读及应用、城市热岛效应等内容,考查学生调动知识与读图获取信息的能力。解题思路:第(1)题,由图中等温线的分布来看,在该时段内,最低气温出现在9日6点左右、市中心北部约6千米附近,最低温度5~7℃;最高气温出现在9日15点左右、市中心附近,温度最高21~23℃,所以最大温差取值为14~18℃,故题中16℃正确。第(2)题,由图可知,在监测时段内被监测区域气温最高值晴天高于阴天,A项错;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下午14时左右,所以从正午到午夜气温整体先升高后降低,C项错;等温线的疏密反映了气温的变化幅度,由图可知,白天变化比夜间变化剧烈,D项错;白天变化晴天比多云天强烈,B项正确。第(3)题,解决该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中两个重要信息,一是下午时间;二是热岛效应最强的时间。因热岛效应最强时市中心与郊区的温差应最大,也就是在某个时间段市中心和郊区等温线弯曲度最大的地方,应该为8日22时。答案:(1)C(2)B(3)B方法技巧:等温线图的判读(1)判断气温差异:等温线密集气温差异大,等温线稀疏气温差异小。(2)判断地势高低和地形:位于同一纬度的两地,等温线向高纬凸出,表示气温高,地势低;等温线向低纬凸出,表明气温低,地势高。等温线向高温凸出的方向为山脉的走向。在等温线呈封闭状曲线图中,若线内气温数值低于四周,表明地形为山地;反之为盆地。(3)判断南北半球:等温线数值从南向北递减,表明该区域位于北半球;反之为南半球。因为世界上气温分布规律是从低纬向高纬逐渐降低。(4)判断海陆分布和季节:如果知道季节,可以根据等温线的弯曲方向判断海陆分布。反过来,如果知道海陆分布状况就可以判断季节:大陆等温线向高纬凸出,海洋上等温线向低纬凸出,为当地的夏季;反之为冬季。(5)判断洋流的流向和性质:海水等温线的凸出方向表示洋流的流向。等温线向高纬凸出,表示暖流;反之表示寒流。有时候如果条件比较充分的话,还可以判断出具体的洋流名称。1.下图为我国某地区1月、7月等温线图。回答(1)~(3)题。(1)造成甲、乙两地1月等温线闭合且数值低于周边的主要因素是()A.纬度位置B.地形C.人为因素D.距海远近(2)影响7月等温线分布的主要因素是()A.纬度位置、地形B.地形、海陆差异C.人为因素、海陆差异D.纬度位置、人为因素(3)下列四组地方,气温年较差相差最大的是()A.甲地、黄河口附近B.石家庄附近、黄海沿岸C.丙地、乙地D.甲地、丁地解析:读图可知,1月等温线在甲、乙两地闭合,且比周围偏低,其主要原因是甲、乙两地均为山地地形;7月等温线在沿海地区基本上与海岸线平行,在太行山地区大致与山脉的走向平行,且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逐渐降低,这说明影响该地区7月等

1 / 2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