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企业成本控制的基本理论第二节企业成本分析的方法及内容一、成本控制的概念所谓成本控制,是企业根据一定时期预先建立的成本管理目标,由成本控制主体在其职权范围内,在生产耗费发生以前和成本控制过程中,对各种影响成本的因素和条件采取的一系列预防和调节措施,以保证成本管理目标实现的管理行为。二、成本控制的目标成本控制目标必须首先是全过程的控制,不应仅是控制产品的生产成本,而应控制产品寿命周期成本的全部内容。此外,企业在进行成本控制的同时还必须兼顾产品的不断创新,特别是保证和提高产品的质量,绝不能片面地为了降低成本而忽视产品的品种和质量。三、成本控制的内容企业的成本控制包括成本的分配与成本控制两大环节。成本分配解决如何归集、分配产品或服务的成本问题,其核心内容是成本核算;成本控制所面临的问题是如何使企业达到成本最小化,包括企业所做出的一切降低成本的努力。四、成本控制的原则(一)经济原则因推行成本控制而发生的成本不应超过因缺少控制而丧失的收益。(二)因地制宜原则不完全照搬,适合特定企业。对大型企业和小型企业,老企业和新企业,发展快和相对稳定的企业,这个行业和那个行业的企业,以及同一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管理重点、组织结构、管理风格、成本控制方法和奖励形式都应当区别。(三)领导重视与全员参与原则1、领导重视2、员工参与3、通力合作4、充分调动全体员工成本控制的积极性五、成本控制的基础工作1、定额制定2、标准化工作3、制度建设一、成本分析概述二、产品成本分析的方法三、产品成本分析的内容四、技术经济指标变动对成本影响的分析成本分析是按照一定的原则,采用一定的方法,利用成本计划、成本核算和其他有关资料,控制实际成本的支出,揭示成本计划完成情况,查明成本升降的原因,寻求降低成本的途径和方法,以达到用最少的劳动消耗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的目的。成本分析的定义◦评价企业成本计划的执行情况◦认识和掌握成本变动的规律1、全面分析与重点分析相结合的原则;2、专业分析与群众分析相结合的原则;3、纵向分析与横向分析相结合的原则;4、事后分析与事前、事中分析相结合的原则。1、成本计划完成情况分析包括:商品产品成本计划完成分析主要产品单位成本分析2、降低成本措施的分析3、技术经济指标变动对成本影响的分析(一)对比分析法由于标准数(基数)不同,对比分析法通常有以下几种模式:成本的实际指标与成本的计划或定额比较本期实际数与前期(上期、上年同期、历史最好水平)实际数比较本期实际数与其他企业先进水平(国内外行业先进水平)比较某项目本年节约“三材”的目标为100000元,实际节约120000元,上年节约95000元,本企业先进水平节约130000元。(1)问题将本年实际数与本年目标数、上年实际数、企业先进水平对比。(2)分析与解答计算出本年实际数的差异:实际数比目标数和上年实际数均有所增加,但是本企业比先进水平还少1万元,尚有潜力可挖。指标本年目标数上年实际数企业先进水平本年实际差异数与目标比与上年比与先进比三材节约额120000115000138000130000+10000+15000-8000实际成本与目标成本、上年指标、先进水平对表首先确定影响某个经济指标的因素确定各因素的替代顺序按顺序计算各因素变动对指标变动的影响程度和方向例:某一经济指标N由A、B、C三个因素相乘组成计划指标N0=A0×B0×C0实际指标N1=A1×B1×C1实际指标与计划指标的差异总额例:某一经济指标N由A、B、C三个因素相乘组成计划指标N0=A0×B0×C0实际指标N1=A1×B1×C1N2=A1×B0×C0例:某一经济指标N由A、B、C三个因素相乘组成计划指标N0=A0×B0×C0实际指标N1=A1×B1×C1因素A变化对N的影响N2=A1×B0×C0N3=A1×B1×C0因素B变化对N的影响因素C变化对N的影响连环替代法、连环置换法某施工项目经理部在某工程施工过程中,将标准层的商品混凝土的实际成本、计划成本情况进行比较,数据见下表。要求:用因素分析法分析成本增加的原因。分析成本增加的原因:①分析对象为浇筑某层商品混凝土的成本,实际成本与目标成本的差额为12226元。该指标是由产量、单价、损耗率三个因素组成。②以目标300×800×1.04=249600(元)为分析替代的基础。第一次替代产量因素:310×800×1.04=257920元第二次替代单价因素:310×820×1.04=264368元第三次替代损耗率因素:310×820×1.03=261826元③计算差额:第一次替代与目标数的差额=257920-249600=8320元第二次替代与第一次替代的差额=264368-257920=6448元第三次替代与第二次替代的差额=261826-264368=-2542元④产量增加使成本增加了8320元,单价提高使成本增加了6448元,而损耗率下降使成本减少了2542元。◦相关指标比率分析◦构成比率分析◦动态比率分析(五)趋势分析法(四)相关分析法1、全部商品产品成本计划完成情况分析成本降低额成本降低率=成本降低额/计划总成本实际产量实际总成本=×—计划单位成本=计划总成本-实际总成本2、可比产品成本降低计划完成情况分析(1)可比产品成本降低计划完成分析可比产品成本实际降低额可比产品实际成本降低率实际产量实际总成本=×–上年实际单位成本=-实际总成本全部可比产品的实际产量按上年实际单位成本计算的总成本实际产量本年实际单位成本=×(—)上年实际单位成本=×100%实际降低额实际产量×上年实际单位成本可比产品成本计划降低额可比产品计划成本降低率计划产量本年计划单位成本=×(-)上年实际单位成本=×100%计划降低额计划产量×上年实际单位成本(2)影响可比产品成本降低任务完成的因素产量变动的影响单纯产量变动只影响成本降低额,不影响成本降低率产量变动对成本降低额的影响=产量增减百分比×计划降低额=(×)×计划降低率实际产量上年实际单位成本-(×)×计划降低率计划产量上年实际单位成本产品品种变动的影响品种结构变动对成本降低额的影响=-按实际产量实际品种调整后的计划降低额按实际产量调整后的计划降低额按实际产量实际品种调整后的计划降低额=×(-)实际产量上年实际单位成本计划单位成本品种结构变动对成本降低率的影响=-按实际产量实际品种调整后的计划降低率计划降低率单位成本变动的影响单位成本变动对成本降低额的影响=-实际成本降低额按实际产量实际品种调整后的计划降低额=×(-)实际产量计划单位成本实际单位成本单位成本变动对成本降低率的影响=单位成本变动对成本降低额的影响实际产量×上年实际单位成本单位成本完成情况的分析是根据“产品单位成本表”上的有关数据资料以及其他有关资料,首先分析单位成本实际数与基准数的差异,确定单位成本是升高还是降低了,升降幅度是多少;然后再按成本项目分别进行比较分析,考察每个项目的升降情况;最后,可针对某些主要项目的升降情况,作进一步深入的分析,查明引起成本项目升降的原因。对单位产品成本中材料费用影响的基本因素,是单位产品材料耗用量和材料单价。它们对单位产品影响的计算公式如下:(1)材料耗用量变动的影响=Σ(实际单位耗用量-基准单位耗用量)×基准价格(2)材料单价变动的影响=Σ(实际单价-基准单价)×实际耗用量上式中的“基准数”指的是计划数、定额数、上年实际平均、历史或行业先进水平等数值。对单位产品成本中工资费用影响的因素,是单位产品工时消耗量和小时工资额。它们对工资费用升降的影响可用下列计算公式:(1)工时消耗量变动的影响=Σ[(实际单位工时消耗量-基准单位工时消耗量)×基准小时工资额](2)小时工资额变动的影响=Σ[(实际小时工资额-基准单位工资额)×实际单位工时消耗量]对产品成本中制造费用影响的基本因素,是单位产品工时消耗量(或其他分配标准)和小时费用分配率(或其他分配率)。其分析的计算公式为:(1)工时消耗量变动的影响=Σ[(实际单位工时消耗量-基准单位工时消耗量)×基准小时费用分配率](2)小时费用分配率变动的影响=Σ[(实际小时费用分配率-基准小时费用分配率)×实际单位工时消耗量]分析产量变动对成本的影响,有必要根据生产费用与产量之间的依存关系,将企业全部生产成本区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两大类。固定成本的总额在相关范围内保持不变,所以,随着产量的提高,单位产品分摊的固定成本的份额将相应地减少。这样,提高产量就成为降低成本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实际工作中,分析产量变动对产品单位成本的影响,可按下列两种方式计算:1.直接计算2.按公式计算【例】某企业产量、生产费用的计划数和实际数如表所示:将有关数字代入计算如下:(1)直接计算:(2)公式计算:根据公式,掌握了产量与成本水平的依存关系,可以在成本管理工作中提高预见性。(1)等级系数变动对成本的影响当企业生产的产品可以划分为等级品时,其质量水平一般是通过“等级系数”来表现。如果等级系数提高,说明折合为一级品的产量越多,产品成本水平就相应地降低;反之,如果等级系数降低,说明折合为一级品产量越少,产品成本水平就上升。可用下列方法测算产品等级系数变动对成本的影响。【例10-3】某企业计划和实际的产量、成本指标如表7所示。等级系数越接近1越好,上面计算结果说明实际等级系数提高了,说明产品质量提高。折合为一级品产量的计划单位成本=折合为一级品产量的实际单位成本=说明由于等级系数提高(有0.82提高到0.9),使单位成本降低了8.9%。废品率的高低对产品成本的升降有着直接的影响。废品不计入产量,但废品所发生的耗费,即废品的成本扣除可利用价值后的余额,却包括在合格品的产品成本内,由合格品负担。因此,加工过程中废品率越高,最终产品应负担的废品损失越多,产品成本也越高;反之,就越低。它与成本的依存关系,可用下列公式表示:(式中r代表废品可回收价值占废品原消耗费成本的百分比)每单位产品废品成本占单位成本的比:整理即得:【例】某企业生产甲产品100件,单位成本100元,经检验发现该产品的废品率为10%,废品可回收价值占原耗费的50%。废品形成后对成本的影响程度是多大?计算企业合格品的数量为:90件合格品应该负担的总成本为:90件合格的单位成本为:直接计算废品对成本的影响程度可得::由以上计算可见,没有废品时的单位成本为100元,废品形成后的单位成本为105.56元,即由于出现废品,使单位成本上升了5.56%。原料在产品成本占很大的比重。影响产品单位成本中材料费用的因素可概括为“用量”核“价格”两个方面。从成本管理的角度看,降低单位产品的原材料用量,是降低产品单位成本的主导方面。要降低单位产品的原材料用量,必须加强原材料的有效利用,其主要途径是:提高原材料的利用率,合理进行材料代用,加强原材料的综合利用。原材料利用率是反映在产品生产过程中材料利用情况的指标。它是投入生产的原材料重量和加工后产品的净重之间的比例关系。其计算公式是:企业在产品生产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会形成各种形式的损耗,投入生产的原材料数量总是大于加工后产品的净重。两者之间的差异越小,说明在加工过程中材料利用得越充分,材料利用率就越高,产品成本负担的材料费用越少;反之,材料利用率就越低,产品成本负担的材料费用就越多。原材料利用率的提高对产品成本的影响程度,则可按下式计算:通过原材料利用率变动对成本影响的分析,可以具体了解原材料利用对成本的影响程度,从中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不断降低原材料的耗费水平。【例】某企业加工生产用甲零件,上期每件甲零件平均耗用金属材料1.6公斤,金属材料4元/公斤,其原材料利用率为60%,甲零件的单位成本为12元,(其中:材料6.40元,工资2.40元,费用3.20元);本期由于改进了生产操作方法,是原材料利用率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