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品德与社会教材分析及建议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下)品德与社会教材分析及建议郭店镇东城实小李剑华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共分三个单元。第一单元《在集体中成长》,第二单元《我们生活的地方》,第三单元《爱护我们的生活环境》。教科书的编写特点主要有:1.以学生的社会生活为主线,以主题构建教科书体系。教科书不以学科知识条块或生活区域条块统整个相关学科知识内容,而是以学生生活为主线,设计综合性的学习活动主题,体现教科书内容的生活化和综合性。在主题构建上,一是体现综合交叉、螺旋上升。二是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在不同年级恰当地安排主题内容。2.重视德育的时效性,使儿童在多元的价值中做出正确的、合理的选择。教科书把学生置于特定的情景中,让问题在情境中提出,呈现生活化的学习情境。学生的学习越是处在真实的情境中,越是能够拉近学习与生活的距离。教科书不是用大量文字抽象地描述概念、原理,而是将知识和技能镶嵌于真实的情境与活动之中,力求使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在实际的调查、访问、体验、研究活动中得以实现。3.重视从活动中体验意义,加强合作、分享与互动。教科书着重于学生生活的实践,小至生活习惯的养成,大至体验地球村多元文化情怀的培养,都包含在教科书之中教科书从国家、世界着眼。由自我、家庭、学校、家乡着手,设计贴近学生真实生活的活动,体验或感悟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4.注重方法引导,追求学习方法的多元化。教科书以问题解决式学习、探究性学习和体验性学习为基本的学习方式,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加强交流与合作。5.体现地域特色,强调个性化。在充分研究和分析本地文化背景和条件的基础上,充分挖掘地方课程资源,体现课程的地域性和个性化。教科书充分关注本省的社会发展特点,突出地域特色,以小见大,以点带面。6.把教科书做成能够与儿童进行对话的文本,营造教科书的儿童文化。教科书基本做到了从儿童的世界出发,让儿童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世界,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教科书所倡导的是快乐的、积极的、有意义的教学生活,使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得幸福而有意义。第一单元在集体中成长本单元共分三课:1.我们是一个集体2.快乐的集体生活3.大家都是好朋友。每一课又设计了不同的活动主题。单元内容结构图如下:单元设计思路1.以学校生活为基础构建学习主题,延伸到社会生活,体现综合性,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2.学习主题呈现的内容,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充分体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3.注意强化教科书的文化底蕴,增加名言警句等内容,扩大学生的知识信息量。4.注重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感悟和体验,使学生各方面得到综合性和谐发展。单元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1.热爱集体,培养集体责任感。2.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正确对待生活中的问题、压力、冲突与挫折。行为与习惯1.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2.面对困难不退缩,主动解决困难,善于自我调节。知识与技能1.知道怎样做才能建立同学间真挚的友谊。2.培养学生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1.经历和体验调查、讨论探究的完整过程。2.创设思辨情境,引发辩论。单元课时建议:13——15课时教学建议1.“我们是一个集体”是本单元的第一个活动主题。从了解集体的构成、集体的活动以及集体成员间的相互关系三个方面着手设计了三个主题活动:“我们的班集体”“集体有纪律”“我为班级争荣誉”。(1)“我们的班集体”从学生最为熟悉的班级入手,了解到班集体主要是由班主任老师和几十名同学组成。本主题活动宜采用观察、讨论的方式进行。活动一:说说我们的班集体让学生说说班集体是由哪些人员组成的,各个成员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在此基础上,了解班主任、班委会成员,明确他们的职责,充分认识他们在班集体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活动二:模拟活动观看课本插图“登山活动”,引导学生思考:“假如你是其中的一员,你会怎么做呢?”让学生体会同学之间应该互帮互助,友好相处。“如果你们小组出外活动,你有何打算?你们的目标是怎样的呢?”让学生在小组内展开讨论,制订出本组的目标。(2)“集体有纪律”这一主题活动,是在认识集体的基础,向学生进行自觉遵守纪律的教育。本主题活动适宜采用讨论、故事会等方式进行。活动一:模拟体验:他怎么还没来?设置活动情境:同学们自愿组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可以假定有一个重要的参观活动,但其中一个同学到了规定的时间还没有来,这时,你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呢?最后,小组达成协议,总结出最好的解决办法。活动二:故事会:“遵守纪律的楷模,我学习的榜样”课前,布置学生搜集一些遵守纪律的人物故事。课上,召开“遵守纪律的楷模,我学习的榜样故事会”,并引导学生谈谈自己今后的打算,使纪律教育落到实处。(3)“我为班级争荣誉”这一主题活动是根据课标“知道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关心集体、参加集体活动、维护集体荣誉,对自己承担的任务负责”的要求设置的。本主题宜采用调查、采访、汇报交流等方式进行。a.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调查、采访所得。可以将图片等资料用投影仪展示。b.举行“我为班级争荣誉”演讲活动。c.在舒缓的音乐声中,全班学生现场采访班级中热爱集体的典型人物4—5名,使学生在交谈中受到熏陶和感染。2、“快乐的集体生活”是本单元的第二个活动主题,是学生在认识了“我们是一个集体”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积极地参加集体组织的活动,为学生的生活增添情趣,陶冶情操,增长知识,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在这一活动主题下,设计了两个主题活动:“我喜欢集体活动”“集体的力量”。(1)“我喜欢集体活动”展示集体活动图片,设置讨论情景,通过辩论会的形式,使学生喜欢集体活动。本主题宜采用辩论、讨论等方式进行。活动一:说一说喜欢的集体活动a.课前,布置学生搜集集体活动的图片及文字资料。b.利用实物投影或其它手段,展示学生搜集的资料。c.谈谈自己喜欢哪些集体活动,并说出这些活动给自己带来的好处。活动二:小小辩论会a.设置讨论情境。b.分正反两方,举行“小小辩论方”。c.学生谈谈本次辩论会的收获。(2)“集体的力量”这一主题活动所隐含的内容是:集体活动只有靠集体的力量才能取得成功。本课适宜采用观察、讨论、体验等活动方式进行。学生可以在校园中,通过自己参与或了解校园内依靠集体的力量完成任务的事例,先在小组内交流,最后向全班同学汇报并且谈谈对自己的启发与影响。学生还可以通过各种媒体,搜集团结力量大的各种录像、图片、名人名言等资料。整理搜集的资料(也可以是教科书上的内容),以解说的形式向全班同学汇报。学生通过交流以上资料及感受,唤起学生热爱集体的情感。3.“大家都是好朋友”是在“我们是一个集体”“在集体中快乐生活”的基础上,再来介绍同学间的友情,从题目上看,它是显性的,使学生明白同学间应该真诚相待。在这一活动主题下,设计“同学之间”“有了矛盾怎么办”“交更多的朋友”三个主题活动。(1)“同学之间”这一主题活动设置情境,展现同学的优点,图片对话展示同学间该怎样相处,总结出同学间相处的几条标准。本主题宜采用观察、采访、调查等方式进行。活动一:找优点a.观察每一位同学,看看能不能从她身上找到优点。b.把你找到的同学的优点,说给你的同桌听,同桌对其说法进行评议。c.推荐人选,把优点多的同学的事迹介绍给全班同学。制作一期壁报栏。活动二:同学之间该如何相处a.设置讨论环境:讨论同学之间该如何相处?b.讲讲你和同学之间相处的事例。c.针对你听到的故事,谈谈你的观点。(2)“有了矛盾怎么办”是在第一个主题活动的基础上构建的。教科书设置同学间发生矛盾的情境,结合自己处理矛盾的经验,相互交流如何处理矛盾,学会宽容待人。本课适宜采用讨论、体验等活动方式进行。活动一:我做评判员a.设置同学之间产生矛盾的情境(可以通过课件演示或学生表演等形式),说说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b.小组内人人做评判员,谈自己的看法。c.通过研究讨论,得出结论,并记录下来。d.全班交流讨论。活动二:记人之善,忘人之过a.课下,搜集同学之间产生矛盾并且妥善解决的资料。b.讨论交流资料,得出如何化解矛盾的方法。c.学习应用:把学到的方法应用于和同学的交往中。d.记录所搜集资料中的相关格言,以此来激励自己:与人为善,宽容待人。(3)“交更多的朋友”是在“有了矛盾不计较”的基础上构建的一个主题活动,只有不计较和朋友之间的矛盾,才能交更多的朋友。本主题适宜采用谈话、讨论、主题班会等方式进行。活动一:认识我的好朋友a.师生谈话,向学生了解我的好朋友,并了解我们成为好朋友的理由。b.同学之间互相介绍自己的好朋友,并说出是怎样成为好朋友的。c.讨论交流:怎样才算是真正的好朋友呢?可以列举事例加以说明。活动二:广交朋友a.设置讨论环境;应该和哪些人交朋友?怎样和他们交朋友?b.学生到讲台前谈自己想要交的朋友,并说明原因。活动三:主题班会“在集体中成长”主题班会。第二单元我们生活的地方本单元共有两课:1.欢迎到我家乡来2.家乡的故事。单元内容结构图如下:单元设计思路1.以学生的社会生活为基础构建活动主题,本单元的两个活动主题的探究内容均来源于学生的现实生活,需要学生从不同方面了解家乡的变化、优秀人物。2.学习过程活动化。活动以探究为核心。两个活动主题都需要学生亲自去看地图或地球仪,调查、访问、搜集与整理、分析资料来获取一定的知识与技能,培养起良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注重活动过程完整化。每个主题活动结束,都强调以一定的形式反映活动结果,同时使学生的热爱家乡的情感得以升华。4.内容设计具有开放性。教科书中留有很多空白,需要学生自主探究填写,也使教学具有很大的弹性空间。5.活动呈现方式范例性。教科书中学生的活动呈现方式只是起到范例引路的作用,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可根据实际选择合适的活动方式。6.注重学生探究活动的体验与感悟,强调学生品德形成的自主生成,而不是灌输。7.教科书版式设计灵活,形式多样,具有较强的可读性,适合本年龄段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单元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的情感,树立为家乡建设和发展服务的志向。知识与技能1.在家乡地图上查找本地、本省及省会城市的位置,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2.了解识图常识,能辨认简单的图例、方向、比例尺,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3.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和经济特点,及其与人们生活的关系。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尝试不同的方法,如调查、访问、搜集与整理、分析资料等进行探究活动。教学建议1.“欢迎到我家乡来”为本单元第一个活动主题,包含两个主题活动“看地图找家乡”和“我做小导游”。(1)“看地图找家乡”设置找家乡的情境,通过让学生在地图上找家乡,知道家乡的位置及相邻的省市。同时让学生了解读图、识图常识,辨认简单图例、方向、比例尺等。本主题的组织和实施方法如下:a.布置学生查找地图,了解有关地图的一些常识。b.出事一张中国地图,请学生说说对地图的了解,交流信息。c.了解行政管理区域的划分,写一写,填一填。d.分别出示家乡省政区图、县(市、区)地图或社区地图,说说家乡的地理位置。(2)“我做小导游”与“看地图找家乡”紧密联系,是前者的延伸。这一主题活动以做导游的活动形式介绍家乡的位置、交通路线和家乡的风景名胜等。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思考,熟练运用看图知识,正确介绍家乡的行政区划、方位等,能从多方面去介绍家乡。本主题活动的组织和实施方法如下:a.搜集地图:布置学生在课前搜集家乡的各种地图。b.观察地图:将搜集到的地图悬挂在教室墙壁上,让学生分组选择地图,仔细观察,在组内交流怎样介绍家乡。c.介绍家乡:请各组选派一至两名小代表,用地图介绍家乡情况,其他同学可以补充。d.整理信息:听完各组的介绍后,综合信息,整理成“我的家乡”解说词。要求表达清楚,语言流畅。e.说说收获:请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教师进行小结。2.“家乡的故事”是根据课标中有关“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和经济特点及其与人们生活的关系、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编写而成的,旨在引导学生通过实地考察、调查访问、搜集资料等方式了解家乡的发展变化。(1)“家乡的变化可真大”这一主题活动让学生通过收集照片进行今昔对比,访问一些人,听他们讲述过去的生活,去统计局查找资料(或寻找反映家

1 / 2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