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第一课化石一、填空:1、化石可分(实体化石)、(特殊化石)、(遗迹化石)、(模铸化石)、(化学化石)等几种。其中琥珀昆虫化石是(特殊化石),恐龙蛋化石是(遗迹化石),苔藓化石、三叶虫化石是(模铸化石)。2、课本第4页的恐龙头骨化石分别是(暴龙)和(圆顶龙)头骨化石。牙齿尖锐的动物一般是(肉食性)动物,牙齿扁平的动物一般是(草食性)动物。从牙齿的特点可以看出(暴龙)是肉食性恐龙,(圆顶龙)草食性恐龙。3、(中华龙鸟)是由爬行动物恐龙向鸟类进化的代表性动物。4、人们通过(化石)来了解远古时期的生物。5、科学家根据(化石的标本)借助现代科技复原古代生物的外形。6、活化石:我国现在还存在的(银杏)、(苏铁)、(大熊猫)、(白鳍豚)、(中华鲟)等,这些生物几千万年甚至亿年后还是老样子,与原来的生物很相似,变化不大,被称为活化石。二、问题:1、什么是化石?答:在漫长的地质历史中,经过自然界的作用,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遗迹埋藏在地下变成了跟石头一样的东西,这些东西就是化石。2、化石有什么作用?答:1、研究化石可以了解生物的演化并能帮助确定地层的年代。2、科学家根据化石的标本,借助现代技术可以复原古代生物的外形,使我们更清楚地了解到古生物的原貌。3、化石的形成需要哪些条件?答:①、生物必须被沉积泥沙覆盖,②、被覆盖的生物必须与空气隔绝,③、必须在高温和高压下经过漫长的时间才能形成化石。4、化石是怎样形成的?(列举植物化石或鱼化石的形成过程。)答:植物化石的形成:原始森林毁灭,植物倒入湖中堆积;植物被沉积的泥沙层层覆盖;被覆盖的植物在地下与空气隔绝,经过漫长的变化,形成了化石。鱼化石的形成:古代的鱼死后,沉入水底,被沉积的泥沙覆盖。由于与空气隔绝,鱼的尸体不会腐烂。经过亿万年的变化,在高温高压作用下,便形成像石头一样坚硬的东西,这就是鱼化石。5、请你论述中华龙鸟与现代鸟之间的关系。答:中华龙鸟翼端的趾逐步退化为现代鸟发育完全的翅膀;中华龙鸟口中的牙逐步退化为现代鸟的角质喙。所以说现代鸟由中华龙鸟进化而来。26、你见过或知道哪些具体的生物化石,请至少写出四种。答:苔藓化石、琥珀昆虫化石、三叶虫化石、尖齿特尔马叶化石。7、你还知道哪些古生物?这些古生物的外貌是怎样的?答:我还知道的古生物有猛犸象,他身上有厚厚的毛,象牙又弯又尖。三叶虫身上有条纹,像一片片树叶。尖齿特尔马叶又细又长。第二课时探索动物的发展史一、填空:1、生物的进化趋势是由(水生)到(陆生);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2、最早的马叫(始祖马),出现在(5000万年)前,体型像(狐狸),牙齿适于取食(树叶),前肢有(四趾),中趾长,后肢有(三趾),生活在(森林)。3、约3000万年前,出现了(渐新马),前肢都有(三趾),中趾较发达,生活在(森林)里。4、约2000万年前,出现了(中新马),它由森林生活改变为(草原生活),适于取食干草,前后肢都是(三趾),但中趾特别发达,第二、四趾(退化),适合在草原上(奔跑)。5、700万年前,出现了(上新马),前后肢仅剩下发达的(中趾),第二、四趾(只留遗迹)。6、现代马出现在(300万年前)。7、(化石记录)表明,从始祖马带现代马的进化过程中,曾出现过许多分支,但在长期(生存斗争)过程中大都(灭绝)了,只剩下现代马这一支生存下来并得到发展。8、现代的马是由马的祖先逐渐(发展)、(进化)来的。二、简答:1、什么是生物的进化?答:生物从古到今都在不断发生变化,科学家把生物的这种变化趋势叫进化。2、现代马比它的祖先们更适应温带草原生活吗?这表现在哪些方面?答:现代马比它的祖先们更适应温带草原生活。表现在:①现代马只剩下发达的中趾,体型高大健壮,适合在草原上奔跑。②牙齿适应于取食干草。3、写出相应不同时代马的名称和出现的时间。名称:始祖马、渐新马、中新马、上新马、现代马时间:5000万年前、3000万年前、2000万年前、700万年前、300万年前34、从始祖马到现代马,马的前肢发生了什么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答:前肢越来越长,脚趾数由四趾逐渐变成一趾,第二、第四趾只留痕迹,只剩下发达的中趾。变化的原因是发达的中趾适合在草原上奔跑,更适应温带草原生活。第三课谁能生存下来一、填空:1、“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是生物自然发展的规律。2、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1859年出版了《物种起源》一书,他在书中提出的主要观点是(适者生存——生物进化学说),他认为:生物的繁衍是在自然选择的过程中发生的,同一物种内哪些个体更能适应环境,它们就比其他个体更容易生存和繁衍下来。3、距今1.3亿年前,地球上有称霸一时的动物叫(恐龙),它们繁殖很快的主要条件是(当时地球上气候温暖,动植物丰富,很适合他们的生存)。二、简答题:1、按达尔文自然选择的学说,讨论现在的长颈鹿为什么颈部这么长?答:古代的长颈鹿有的颈长,有的颈短。在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时,如缺乏青草的时候,短颈的长颈鹿吃不到高处的树叶,生存下来的机会小,颈长的长颈鹿可以吃到高处的树叶,就容易生存下来,由于自然环境的选择作用,一代代选择颈部变得更长的长颈鹿更容易存活,导致现在的长颈鹿颈部这么长。2、说说导致恐龙灭绝的原因?答:因为恐龙不能适应气候环境变化和地质变化。一是气候变冷(草食性恐龙饥寒交迫死去,肉食性恐龙自然随之死去)二是地壳活动频繁(地震、火山喷发、大洪水)等因素导致三是宇宙中的新星爆炸,恐龙又一次大量死亡;四是小行星撞击地球,发生爆炸,恐龙灭绝。43、猎豹和羚羊都是跑得最快的动物,推想一下它们为什么会成为跑得最快的动物?答:猎豹奔跑的速度快是为了获取食物,羚羊时时遭遇猎豹的威胁,为了生存下来,能够更好的躲避天敌,从而适应环境变化,一代代繁衍下来,羚羊就成为跑的最快的动物了。4、达尔文的《物种起源》提出了什么学说?主要观点是什么?答:达尔文的《物种起源》提出了生物进化学说,他认为生物的繁衍是在自然选择的过程中发生的,同一物体内,哪些个体更能适应环境,它们就比其它个体更容易生存和繁衍下来。5、请你用达尔文的生物进化学说解释为什么有的地雀能生存下来,有的则不能?答:我的解释:干旱季节,种子的数量大大下降,只剩下一些耐干旱植物的外壳坚硬的种子,喙大而强壮的地雀能咬破种子,适应环境,能生存下来。喙小而不坚固的地雀不能咬破种子,不能适应环境,不能生存下来。这就是达尔文进化学说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6、请你设计模拟实验探究、证明适者生存、自然选择所蕴含的科学道理、•(1)、实验材料:红、黄、绿、黑四色豆子各30颗•(2)学生站在距草丛10米处。•(3)实验现象:统计捡回来的各色豆子的数量。发现红色、黄色的豆子捡回的多些,绿色、黑色的捡回的少些。•(4)实验结论:生物只有适应环境才能生存。肤色与生活环境相同或相近的动物,能更好地防御敌害,捕捉食物。•(5)你的体会或感受:如今的社会到处充满了竞争和挑战,为了适应社会,赢得竞争,必须要好好学习,掌握过硬的本领。第四课时月球上有什么一、填空:1、月球是地球的(卫星),也是离地球(最近的天体),平均距离地球(38.44万)千米,直径(3476)千米,体积相当于地球的(1/49).52、月球表面最显著的特征是(星罗棋布的环形山),其中最大的环形山的直径达(235千米).观察发现,环形山的形状很像火山口和陨星坑。3、月球表面高低起伏,较亮的地方是(高原),较暗的地方是(广阔的平原)4、月球上没有(空气)和(水分),昼夜温差大,白天的最高温度可达(127℃),夜间的最低温度可降到(-183℃),因此月球上没有(生命)的存在。5、月球表面的引力比地球(小),只相当于地球表面引力的(1/6)。6、根据从月球带回的岩石标本,测定月球的年龄约有(50亿)年,比地球古老。二、简答:1、你认为月球上众多环形山是怎样形成的?答:一是陨星撞击的结果(小天体碰撞),二是火山活动。2、一个大力士在地球上所举起的重物,在月球上小学生也能将它举起,这是什么原因?答:月球表面的引力比地球小,只相当于地球表面引力的1/6。3、月球上有像地球上的风雨雷电吗?答:没有。因为地球上的各种天气现象是大气和水循环运动的结果,月球上没有空气和水分,所以不能产生各种天气现象。4、月球上有花草树木、鸟兽鱼虫吗?答:没有。因为月球上不具备生物生存需要的空气和水等条件。5、月球上有什么?答:月球上有高原、有广阔的平原、有星罗棋布的环形山。6、环形山形状及形成的可能的原因(1)月球上环形山的特点:环形山大小不一,像火山口和陨星坑,并且数量很多。6(2)我猜测形成的原因:由陨星撞击形成的(3)模拟实验的材料:沙、木槽、大小不一的铁球。(4)模拟实验的过程及现象:①把沙放在木槽中铺平。②用铁球撞击沙面,我发现从不同高度扔铁球离地面高的地方砸出的坑就深一些,离地面低的地方砸出的坑就浅一些,从同一高度扔铁球,大的铁球砸击的坑就大一些,小的铁球砸击的坑就小一些。(5)实验结论:陨星撞击可能形成大小不一,深浅不同的环形山。第五课时观察月球一、填空:1、月相变化与月球的运动规律:①、月球(明暗两部分不断变化的状况)叫做月相的变化,两次月圆之间大约相隔29.5天。②、月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一圈大约需要(27.3)个地球日,公转的方向也是(自西向东),公转一圈大约需要(27.3)个地球日。③、月相变化是月球在不停地(围绕地球公转)的过程中发生的。2、各时间段月相名称:月球明暗两部分不断变化的状况叫做月相的变化。月相的变化是周期性的。农历初一,地球上看不到月亮,叫“新月”;农历初二、初三在西部天空露出的像娥眉一样的月亮叫“娥眉月”;农历初七、初八看到的明暗各半的月亮叫“上弦月”;农历十五前后看到的圆月叫“满月”;农历二十二左右看到的明暗各半的月亮叫“下弦月”;农历二十七、二十八黎明前挂在东方天空的月牙叫“残月”。3、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与月相的变化都是(周期性)的,有(规律)的。二、分析简答1、谈谈在一个月中,不同日期的同一时刻,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怎样变化?月球明亮部分的形状和方向怎样变化?答:一个月中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自西向东移动,上半月月球的明亮部分由小变大,直至满月,明亮部分朝西;下半月由大变小,直至看不见,明亮部分朝东,月球的明亮部分始终向着太阳的方向。2、分析月球怎样围绕地球转动?公转一周大约多少天?答:因为一个月中,月球在天空中逐渐向东移动,所以我认为月球自西向东绕地球公转,公转一周大约30天。3、同一天晚上的不同时刻,月球的位置是怎样变化的?它的形状有变化吗?7答:同一天晚上的不同时刻,月球的位置是自东向西移动,这是地球自西向东自传引起的。明亮部分的形状没有明显变化。4、一个月中月亮的明亮部分是怎样变化的?请你画出来。初一初三初八十五二十二二十八第六课时月相的成因一、填空:1、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它在不停地围绕(地球)公转,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2、月球本身不会(发光),我们看到的月光是月球反射的(太阳光)。3、月相变化是月球在不停地围绕(地球自西向东公转)的过程中发生的。4、当月球在地球和太阳之间时,我们看到的月相是(新月),发生的时间是(农历初一)。5、当地球处于太阳和月球之间时,我们看到的月相是(满月),发生的时间是(农历十五或十六)。二、问答;1、月相变化是怎样形成的?月球是地球的天然卫星,它在不停地围绕地球公转,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的;月球本身不会发光,我们看到的月光是月球反射的太阳光;月相变化是月球在不停地围绕地球公转的过程中发生的。2、模拟月相成因的实验过程是什么?(1)实验材料:篮球、电灯、白色涂料、黑色涂料、粉笔。8(2)实验过程:①用篮球代表月球,一半涂黑、一半涂白。②在靠近墙处挂一盏灯表示太阳。③在地上画一个圆圈表示月球绕地球公转的轨道。④一名同学拿着“月球”在沿轨道逆时针方向慢慢转动,使白色的一半始终对着“太阳”。其他同学站在圆圈内观察亮面大小的变化(3)、实验现象:月亮亮面大小呈周期性变化,上半月月球的明亮部分由小变大,直至满月,明亮部分朝西;下半月由大变小,直至看不

1 / 2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