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成本管理会计第二讲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企业成本管理会计中英合作商务管理与金融管理证书系列教材第二讲第三章:成本性态3.1成本性态的重要性成本性态当业务量水平变化时成本变化的方式。其中,业务量水平可能与企业的不同方面联系起来,包括下面的部分或全部:①生产产品的数量。②销售产品的数量.③接受订单的数量。④生产过程中耗用燃料的数量。见教材举例业务量水平:一.成本性态的重要性成本性态是指当业务量水平变化时成本变化的方式。•1.)生产产品的数量、•2.)销售产品的数量、•3.)接受订单的数量、•4.)生产过程中耗用燃料的数量…可能与企业的不同方面联系起来,包括下面的部分或全部:3.2成本形态的表现形式3.2.1固定成本定义通常可以被定义为不受业务量水平影响的一种成本。但,从长远看,固定成本也可能发生变化。然而,固定成本与特定时期有关,因此,也称为期间成本。图3-1固定成本起始于成本轴上,并且不随业务量的增加而变化。这意味着,即使产量为零,企业也会发生固定成本。因此,其表现为一条水平直线。固定成本包括的内容固定成本包括以下内容:①支付给高层管理人员的工资。②为现有厂房支付的租金或税金。③机器设备的购置成本以及企业提取的相关折旧费3.2.2阶梯成本定义:阶梯成本是那些看上去固定但会受限于一定业务量水平的成本。图3-2表示了不同业务量水平下的固定成本。一旦达到一定的业务量水平,就有必要通过增加更多的设备或扩大厂房来提高生产能力。从而需要更多的资金投入,固定成本也随之上升。3.2.3变动成本定义变动成本是指直接随着业务量的变化而变化的成本,会计师通常会假设对于任何业务量,单位变动成本都保持不变。因此,不论产量规模如何,单位变动成本都是一样的。图3-3图3-3变动成本线起始于原点,表示如果产量为零,则变动成本也为零。当业务量上升时,变动成本以固定的速度上升,表现为一条直线。图3-4获得批量购买的折扣图3-5完成目标产量才会支付奖金奖金3.3半变动成本定义半变动成本是既有固定成本特性又有变动成本特性的成本,因此它在某种程度上受业务量水平的影响。主要内容包括:(1)收取固定服务费的同时也按耗用的数量支付变动费用的物业费等。(2)包括公路税、保险费等固定费用,以及燃料、维修费及服务费等变动费用。图3-6半变动成本中固定成分和变动成分的计算(高低点法)单位变动成本=(最高点业务量的总成本一最低点业务量的总成本)/(最高点业务量一最低点业务量)固定成本=最高点业务量的总成本一(最高点业务量*单位变动成本)3.4成本性态的其他类型图3-7批量采购对单位成本的影响图3-8采购量超过约定业务量水平才会取得折扣图3-9成本达到最高值后,成本不再随业务量增加图3-10成本在业务量达到一定水平时,开始随业务量增加而增加。图3-11单位变动成本表现为一条平行于横轴的直线图3-12平均固定成本随业务量增加而持续减少,最初减少值大,随后减少值逐渐减小。图3-13平均总成本随业务量增加而持续减少,最初减少值较大,随后减少值变小。图3-14规模报酬递增图3-15规模报酬递减3.5影响业务量与成本高低的因素业务量变化对成本的影响程度可能受以下因素的影响:①企业在多大程度上作为劳动密集型制造商进行运营。②管理方式会影响成本增加的程度。③企业在多大程度上满负荷或接近满负荷地运营。④一些外部因素,如经济状况产生的影响。⑤员工的素质及态度是企业成本的主要影响因素。1.企业类型:业务量变化对成本的影响程度可能的影响因素:•企业类型、•管理方式、•生产能力利用程度、•外部因素、•员工的素质及态度…•资本密集型:业务量增加,可能带来相对较低的成本增加。•劳动密集型:业务量增加,会极大地增加成本(工资)3.生产能力利用程度:2.管理方式:如果管理层致力于使成本降低他们可能会降低间接成本•有剩余能力:业务量增加,可能带来较低的成本增加。•无剩余能力:业务量增加,会导致成本大幅上升。5.员工素质及态度:4.外部因素:例如,经济状况产生的影响:失业率、通胀…都可能会影响到业务量增加时的成本增长幅度。•低素质、积极性不高的员工:业务量增加,可能会导致成本大幅上升。•高素质、积极态度的员工:业务量增加,可能带来较低的成本增加。本章小结及作业详见本教材章节后第4章成本要素4.1概述直接材料直接人工间接费用4.2材料成本4.2.1存货企业所持有的存货包括以下部分或全部内容:原材料、在产品、闲置的零部件或消耗的材料、完工产品。4.2.2存货控制系统存货控制系统包括以下内容的控制:①预订存货②购买存货③收取存货④储存存货⑤将存货发送给销货商并保持合适的存货水平。必须对存货持有量进行控制,主要原因在于:①持有大量的存货.成本昂贵且浪费,因为企业本来可以将这些存货占用的资金用于其他方面。②如果企业存货耗尽,生产将受到干扰,会造成潜在的利润损失。③储存存货会增加企业额外的成本。④长时间持有的存货可能会变质或报废,从而导致大量浪费。(另外,控制购入存货的质量同样重要:因为劣质的存货将带来劣质的完工产品,从而使企业的声誉和形象受损。)持有存货的主要原因有:①确保有足够的存货满足完工产品的意外需求。②在各个生产步骤之间提供一个缓冲。③能够获得可能的批量采购折扣。④能够应对材料供应方面的季节性波动。⑤能够解决原材料使用量或生产需求量方面的差异。⑥有利于保证生产过程的平稳。⑦作为生产过程的一个重要部分。(如,葡萄酒需要储藏一段时间才能发酵。)⑧在通货膨胀时期,可以作为对未来价格上涨的一个对冲。与购买和持有存货相关的成本包括:(1)持有成本包括下列要素:①储存存货的成本以及监测存货水平的成本。②用于购买存货的借入资金产生的利息费用。③为保护存货而发生的保险费用。④如果存货报废而发生的成本。⑤如果存货变质毁损而发生的成本,包括浪费成本和处置成本。(2)订货(获得)成本包括:①与订货或接收订单有关的管理与办公费用。②运输货物发生的运输费。③企业自己生产存货的成本,而不是从外部供应商那里采购。(3)缺货成本是指当企业存货耗尽而发生的相关成本。包括:①企业销售量受到损失而发生的成本。②不得不紧急订货以补充存货的成本。③生产停工损失.例如机器不得不进行额外维护的成本。④工人停工带来的成本。⑤企业声誉和形象受损所带来的成本。最常用的存货量控制包括:①再订货点(ROL)是指决定再次订货时现有存货的持有水平。公式:再订货点=每日存货的最高耗用量*收到订货的最大间隔时间最大间隔时间是指从发出订单至收到订货之间的时间间隔。②最低(缓冲)持有量是指为避免缺货允许存货持有的最低水平。公式:最低持有量=再订货点-(平均耗用量*平均间隔时间)③再订货量是指企业达到再订货点时需要采购的存货量。在一个简单的存货控制系统中,它是最高持有量与最低持有量之间的差。公式:再订货量=最高持有量-最低持有量在更复杂的存货控制系统中:再订货量,是按经济订货量理论确认的存货采购量。④最高持有量是指存货持有量达到了造成企业资源潜在浪费的水平。它与企业储备能力的增加有关,会导致额外成本的增加。公式:最高持有量=再订货点+再订货量-(最低耗用量*最低间隔时间)⑤平均存货量是指企业在多数时间内持有的存货量。公式:平均存货量=缓冲持有量+1/2再订货量假设存货水平在最高持有量与最低持有量之间平稳地波动,再订货量是两者之差。经常使用的一种固定再订货量的方法是计算经济订货量。这种机制假设平均存货量总是等于再订货量的一半,那些持有安全储备存货的企业不适用于这种机制。这种机制通过考查存货持有成本与订货成本之间的关系来确定最低存货总成本。如果订货量较小且订货频繁,则订货成本会增加,但存货持有成本较低。如果订货量较大而订货次数较少,则订货成本较低,但储存成本会上升。上图中,存货持有成本单调上升,而订货成本是下降的。在两条线的交点处,存货持有成本等于订货成本,此时,存货总成本达到最低,因此这一点就是经济订货量。(是指能使存货的(相关)总成本最低的订货量。)经济订货量可以通过下列公式加以推导:其中:C=单次订货成本;D=一定时间内的存货需求量;H=一定时间内单位存货的持有成本A类存货:严格管理B、C类存货:简化管理当存货量降到60单位时,将订购30单位的存货,使存货水平恢复到90单位的最高水平。其他存货控制系统对存货的订货周期进行定期评估90-60-30技术:这是一种对低成本存货控制的一种简化方法:将采购的存货放入两个箱子,当其中一个箱子中的存货耗尽时开始订货。两箱系统:ABC分类法:统计发现:80%的存货价值,其数量只占20%。因此,企业应该将精力集中于高价值存货的有效控制。帕累托(80/20)分类法:4.2.3存货计价方法通常,按照历史成本计价期末,重新估价,以便反映出真实而公允的存货价值。方法:多数情况下,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的原则对存货进行计价。会计师可以选择多种方法计算发出材料的成本,但是最常用的有先进先出法(FIFO)、后进先出法(LIFO)以及加权平均法。(1)先进先出法假设所有发出的存货都是按照最先购买的存货最先发出的原则进行计价。先进先出法的优点①先发出旧存货符合逻辑,这样可以避免其变质或报废。②容易理解。③剩余存货的计价将更接近于可能的重置成本。先进先出法的缺点①应用该方法比较耗费时间,尤其是当企业多批次按不同价格购入存货时。②管理入员发现按不同价格计算同类材料的成本,决策变得困难起来。③如果存在较高通货膨胀,发出存货的价值将与当前市场价值相差甚远。(2)后进先出法假设所有发出的存货都是按照最后收到的存货最先发出的原则进行计价。后进先出法的优点①发出存货将按照更接近于当前市场价值的价格进行计价。②管理者会对当前价格更加了解,因为发出存货的成本更接近于当前价格。这可能会更有利于进行有效决策。后进先出法的缺点①对这种方法理解起来略有困难,因为可能会发出多批存货以满足总需求。②决策可能会更加困难,因为存货价格的不同以及存货物理上的转移,即最旧的存货会先发出的事实与成本计价方法不同。(3)加权平均法该方法要求对企业持有的所有存货计算平均成本。每当收到新的存货时,就需要重新计算一次平均成本.发出的存货与剩余存货的单位成本相同。计算平均成本的公式存货的平均成本=收到的存货总成本/收到的存货总数量加权平均法的优点①材料价格的任何波动都会被平滑掉,从而简化决策。③比先进先出法和后进先出法更简单,因为不需要确认存货的不同批次。加权平均法的缺点①计算出的价格与实际成本不符,并且当价格波动较大时会变得更加复杂。②如果存在通货膨胀,平均成本的计算滞后于实际价格波动,不利于核算的及时性。发出存货按企业将购买的下一批存货的价格计价。其他存货计价方法按重置成本对发出存货计价。从而保证了发出存货的价值与市场价格更加一致。发出存货按现有存货的最高价格计价。高进先出法次进先出法优点:使存货价值更新更快;缺点:管理起来非常复杂。重置成本法缺点:•对管理层来说比较困难;•不符合国内税务局的有关规定。

1 / 4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