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心理学概述目录页记忆概述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特点学前儿童记忆的培养学前心理学概述文本文本文本文本欣欣2岁半了,一首儿歌她虽然不懂什么意思,但她跟着家长念几遍就记住了。但是,过几个宁宁6岁了,有一次,他在1分钟之内正确记住了17位数字:81726354453627189。原来他是经过思考抓住了这些数字之间的规律性联系进行记忆的。他发现,每两个数字之和都是9,去掉最后一个9引例问题:为什么欣欣和宁宁会出现这样的行为呢?在进行学前教育时都应采取哪些对策、学前心理学概述记忆概述一、记忆的概念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的知识经验的反映。从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看,记忆是人脑对信息的保存、加工和提取的心理过程。一个正常的人对经历过的事物,并不会因为时过境迁就失去所有的印象,这些经历过的事物或多或少都会在头脑中留下一些痕迹,并且在特定的条件下,这些痕迹会以各种形式重新出现。记忆和感知觉都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但记忆是更为复杂的心理现象。感知觉是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对象的反映,具有直观性;记忆则是对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具有概括性。学前心理学概述二、记忆的基本过程(一)识记记忆概述人脑对过去经验的反映,包括识记、保持、再认和再现(回忆)三个环节。1.识记的定义识记是指反复认识某种事物并在头脑中留下印象,以巩固个体经验的过程。识记是记忆过程的开端,是保持和回忆的前提。学前心理学概述二、记忆的基本过程(一)识记1、识记识记是一种反复认识某种事物并在脑中留下痕迹的过程,也就是把所需信息输入头脑的过程。分类(1)无意识记与有意识记根据提取记忆过程中有无明确的目的,可以把记忆分有意记忆和无意记忆。无意识记又叫不随意识记。没有自觉的识记目的,不需任何识记方法,也不需作出意志努力的识记。有意识记,是指个体有预定目的,需要意志努力的识记。学前心理学概述二、记忆的基本过程(一)识记无意识记具有选择性并不是所有接触过的事物都能被记住,而是只有那些在生活中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引起人浓厚兴趣并能激发人的情感的事物,才容易记住。人的日常生活经验和零碎的知识,就是通过无意识记获得的。无意识记是学前期儿童记忆的主导形式它对学前儿童获得许多前科学概念、知识和技能具有重要意义。无意识记虽然对人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有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它缺乏意识性和目的性,是一种偶然而又被动的识记,所以它不能帮助人积累起系统的科学知识和技能。学前心理学概述二、记忆的基本过程(一)识记机械识记根据材料的外部联系或表现形式,采取简单重复的方式进行的识记。俗称“死记硬背”。机械识记的特点,是对识记的材料很少进行加工,基本上是按照材料呈现的时空顺序进行逐字逐句的识记。机械识记的效果不如意义识记,但机械识记在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又是不可缺少的。有时可将需要机械识记的内容,人为地赋予其意义,以提高识记的效果。教学中应以意义识记为基础,机械识记为补充,将两种识记方式结合使用.学前心理学概述二、记忆的基本过程(一)识记意义识记意义识记通过理解材料的意义,把握材料内容的识记。它是建立在更高智力水平上的记忆。意义识记的基本条件是对材料的理解和进行思惟加工。有些材料,如科学概念、范畴、定理、法则和规律、历史事件、文艺作品等,都是有意义的。意义识记的全面性、牢固性、精确性及迅速有效性,依赖于主体对材料理解的程度。大量实验表明,意义识记的效果优于机械识记。学前心理学概述二、记忆的基本过程(二)保持和遗忘记忆概述1.记忆的保持保持是记忆的中心环节,是识记过的事物进一步在大脑中保存、巩固的过程,也是对材料进一步加工、编码和储存的过程。保持在头脑中的记忆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质变和量变。质变是指新获取的知识对旧知识的加工改造之后,形成新的知识形态;量变则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记忆的保持量会呈现减少的趋势,即知识的遗忘。学前心理学概述二、记忆的基本过程(二)保持和遗忘记忆概述2.记忆的遗忘遗忘就是记忆的内容不能再认和回忆,或者再认和回忆时发生错误的现象。瞬时记忆与短时记忆的信息保持时间极短,若不经过进一步的编码,信息就会丢失。即便是输入长时记忆的信息有时也会发生遗忘。遗忘是保持的相反过程,正是因为有了遗忘,才需要对记忆的保持。遗忘有不完全遗忘(能再认不能回忆)、完全遗忘(不能再认也不能回忆)、暂时性遗忘(一时不能再认或重现)和永久性遗忘(永久不能再认或回忆)等。学前心理学概述二、记忆的基本过程(二)保持和遗忘记忆概述2.记忆的遗忘心理学研究表明,遗忘是有规律的。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最早对遗忘现象作了比较系统的实验研究。他以自己为试验对象,以无意义的音节作为记忆材料,用重学材料时所节省的时间或次数为指标测量了遗忘的进程。实验表明,在学习材料记熟后,间隔20分钟重新学习,可以节省58.2%的时间;1天后再复习可节省33.7%的时间;6天后再复习时,节省时间就下降到25.4%左右。根据实验的结果,艾宾浩斯绘制成了一条著名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学前心理学概述二、记忆的基本过程(三)回忆记忆概述1.再认再认是对曾经感知过的事物再度感知时,我们觉得很熟悉并且能够确认是以前感知过的现象。例如,当别人吟诵起我们以前背过的诗词时,我们也能跟着背诵下去。又如,做选择题时,我们看到选项就能判断出正确答案。学前心理学概述二、记忆的基本过程(三)回忆记忆概述2.再现再现即回忆,是过去感知过的事物没有出现在眼前而是在大脑中呈现的过程。例如,考试做简答题时,你看到题目脑海中就立刻显现出答案。在心理学里,再认和再现被认为是评价记忆巩固水平的重要指标。再认和再现都是对过去经验的提取过程,但在程度上有所差异。第一,识记的精确度和巩固性。第二,新旧事物之间的相似度。学前心理学概述三、记忆的分类(一)根据记忆的内容划分记忆概述1.形象记忆形象记忆是以感知过的事物的具体形象为识记内容的记忆。当我们感知过的事物离开我们后,事物的具体形象会留在我们的头脑中。形象记忆形式主要有视觉的、听觉的、嗅觉的和触觉的。例如,我们对见过的画面、听过的音乐、闻过的气味、触摸过的物体等的记忆都属于形象记忆。学前心理学概述三、记忆的分类(一)根据记忆的内容划分记忆概述2.运动记忆运动记忆是以过去做过的动作为识记内容的记忆。动作记忆是运动、生活和劳动技能形成及熟练的基础,对形成各种熟练的技能技巧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动作记忆形成之后往往能保持很长时间。个体对体操、舞蹈动作的记忆等都属于动作记忆。学前心理学概述三、记忆的分类(一)根据记忆的内容划分记忆概述3.情绪记忆情绪记忆是以体验过的情绪或情感为识记内容的记忆。个体对过去受教师夸奖时的记忆、对过去做错事受批评时的记忆等都属于情绪记忆。一般情况下,情绪记忆的印象会比其他记忆的印象表现得更为持久、深刻,甚至终身不忘。在某种条件下,情绪记忆还能引起习惯性恐惧等症状。例如,某人小时候被狗咬过,便形成一种对狗的恐惧感,之后再见到狗总是绕着走。学前心理学概述三、记忆的分类(一)根据记忆的内容划分记忆概述4.逻辑记忆逻辑记忆是以概念、判断和推理等抽象思维为识记内容的记忆。逻辑记忆是人类所特有的,是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定义、定理、公式和法则等的记忆形式,具有高度的理解性和逻辑性。例如,我们对词语概念的记忆,对数学、物理学中的公式和定理等的记忆都属于逻辑记忆。逻辑记忆对我们学习抽象知识有着重要作用。学前心理学概述三、记忆的分类(二)根据记忆保持的时间长短划分记忆概述现代认知心理学依据从信息输入到提取经过的不同时间,以及信息编码的不同方式,将记忆分成三个系统,并提出了三级信息加工的模型。约一秒钟以内信息丢失约一分钟以内信息丢失遗忘注意复述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刺激记忆的三级信息加工模型学前心理学概述三、记忆的分类(二)根据记忆保持的时间长短划分记忆概述1.瞬时记忆瞬时记忆又称感觉记忆,是个体通过视觉、听觉、嗅觉和触觉等感觉器官感觉到刺激时所引起的短暂记忆。当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刺激消失时,感觉并不随之消失,而是会在头脑中保留一定的时间,但如果不对瞬时记忆中的信息进一步加工,信息就会很快消失。学前心理学概述二、记忆的分类(二)根据记忆保持的时间长短划分记忆概述2.短时记忆短时记忆又称工作记忆或操作记忆,是指记忆信息在头脑中保持的时间不超过1分钟的记忆。例如,我们有时会拨打新的号码,当通话结束之后,就会马上忘记刚刚拨过的号码。短时记忆的编码以听觉编码为主,也存在视觉编码和语义编码。一般来说,短时记忆的信息容量为7±2个组块。通过复述,保持在短时记忆中的材料会向长时记忆转移。学前心理学概述二、记忆的分类(二)根据记忆保持的时间长短划分记忆概述3.长时记忆长时记忆是指信息的保持时间超过1分钟,甚至终生保存的记忆。长时记忆的信息主要来自对短时记忆阶段加以复述的内容,也可以由于印象深刻一次获得。长时记忆的容量没有限制,它的信息是以组块的状态被贮存起来的。存储在长时记忆中的信息可分为词语和表象两类,分别对应言语编码和表象编码两种信息组织方式。言语编码是通过词语来加工信息,按意义、语法关系、系统分类等方法把言语材料组成组块,用来帮助记忆的方法;表象编码是利用视形象、声音、味觉和触觉形象组织材料来帮助记忆的方法。两种编码方式各有其特点,一般人在长时记忆中,往往采用将两种编码方式结合起来使用的方法来对长时记忆进行保存。但也存在个体差异,有些人会偏好于用其中一种方式进行编码。学前心理学概述一、记忆的产生与发展(一)0―3岁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特点有研究表明,刚出生一周的婴儿已经能辨认母亲和其他人的气味,说明这时的婴儿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记忆能力。新生儿记忆的主要反映形式是条件反射。当眼前的事物从2―3个月的婴儿的视野中消失的时候,他们就会四处寻找,表明这时的婴儿已经有了短时记忆;到6个月时,婴儿已经能够辨认自己的妈妈和平时玩的玩具,这个过程就是再认,并且这个时期的婴儿对不熟悉或没见过的人,表现出“怕生”的现象;到了1岁时他们就能知道一些熟悉的事物经常摆放的位置;1岁以后,语言的出现使儿童的记忆进一步发展,他们这时能回忆起几天前去了什么地方,并且有意记忆也开始出现,如儿童3岁时已经记住了洗手和刷牙的步骤。学前心理学概述一、记忆的产生与发展(二)3―6岁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特点学前儿童记忆保持时间的长短可以从再认和再现的潜伏期来看。记忆的潜伏期是指儿童从识记到能够再认或者再现之间的时间。学前儿童再认和再现的潜伏期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的:1岁时,他们最多只能对几天前见过的事物再认;到3岁时,儿童已经能对几个月前的事物进行再认,并且再现能力也有了较大的提高,能再现几个星期前见过的事物;到7岁时,儿童再认的潜伏期由几个月增长到了3年,再现的潜伏期也由几个星期增长到1―2年。1.记忆保持的时间逐渐延长学前心理学概述一、记忆的产生与发展(二)3―6岁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特点学前儿童记忆保持时间的长短受很多因素干扰,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学前儿童对记忆对象的感知程度。要使记忆保持的时间较为长久,这就要求儿童对记忆对象有很清楚的感知,这样才能留下深刻的印象。第二,学前儿童自身的知识经验和对识记材料的理解程度。凡是与儿童已有的知识经验相关的和在他们理解范围内的材料就比较容易被记住,也易于长期保持。第三,学前儿童是否对被记忆对象感兴趣。儿童往往会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投入更多的注意力,能够形成更为深刻的印象。1.记忆保持的时间逐渐延长学前心理学概述一、记忆的产生与发展(二)3―6岁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特点学前儿童记忆保持时间的长短受很多因素干扰,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学前儿童对记忆对象的感知程度。第二,学前儿童自身的知识经验和对识记材料的理解程度。第三,学前儿童是否对被记忆对象感兴趣。1.记忆保持的时间逐渐延长学前心理学概述一、记忆的产生与发展(二)3―6岁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特点苏联心理学家斯米尔诺夫认为:“记忆的发展是以有意识记效果的增长为特征的。”儿童在学前期时神经系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