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roeconomics目录第一章导言第二章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第四章企业和生产理论第五章成本理论第六章完全竞争和完全垄断市场中价格和产量的决定第七章垄断竞争市场与寡头垄断市场中价格和产量的决定第八章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第九章要素价格与收入分配第十章一般均衡与福利经济学(※)第十一章微观经济政策目录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第十三章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第十四章货币、利率和国民收入第十五章国民收入的决定:IS-LM模型第十六章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第十七章国民收入的决定:总需求-总供给模型(※)第十八章通货膨胀与失业第十九章经济增长及经济发展与经济周期第二十章国际经济学初步(※)课程教学要求本科经济学定位——理论经济学;基础理论体系、规律;思维方式;分析方法的认知与初步应用课程考核——平时成绩;期末卷面成绩;基本题型关于教材参考书目经济学的普及参考资料1、《经济学》[第19版],[美]保罗·萨缪尔森、威廉·诺德豪斯,华夏出版社。2、《经济学原理》,[美]格里高利·曼昆,北京大学出版社。3、《微观经济学》》[第6版],[美]罗伯特·平狄克;丹尼尔·鲁宾费尔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4、《西方经济学》,高鸿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5、《西方经济学》,梁小民,北京大学出版社。6、学术期刊:《经济研究》等CSSCI中文核心期刊7、网络: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1、《经济学》[第19版],[美]保罗·萨缪尔森、威廉·诺德豪斯,人民邮电出版社,2012年。保罗·萨缪尔森(PaulA.Samuelson)1915年的5月15日,萨缪尔森出生在印第安纳州的盖瑞市,父亲是一位来自波兰的犹太移民。1935年,萨缪尔森毕业于芝加哥大学,随后获得哈佛大学的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并一直在麻省理工学院任经济学教授。他发展了数理和动态经济理论,将经济科学提高到新的水平,继承凯恩斯的经济学说,并做补充发展,为新古典综合派。1947年成为约翰·贝茨·克拉克奖的首位获得者,1948年,萨缪尔森的巨著《经济学》问世,流传颇广,每三年更新一次,被译成40多国语言,成为许多国家制订经济政策的理论根据。在中国,其著作更是改革开放后国人了解西方经济学的一扇必须要打开的门窗。1964,萨缪尔森指导肯尼迪政府制定了著名的“肯尼迪减税方案”,造就了美国经济的高增长。1970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是美国第一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2009年的萨缪尔森将第18版的内容删去了十分之一以上,更新了30%以上的数据和内容。2009年12月13日逝世,享年94岁。“在提升经济理论的科学分析水平上,萨缪尔森的贡献超过当代其他任何一位经济学家。事实上,他是以简单的语言,重写了经济学理论的相当部分。”2、《经济学原理》》[第5版],[美]格里高利·曼昆,梁小民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N·格里高利·曼昆(N.GregoryMankiw)•1958年2月3日出生。•1980年于普林斯顿大学获得文学士学位。后于麻省理工大学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1985年开始在哈佛大学任教,1987年晋升为终身教授,讲授宏观经济学和经济学原理。•2003—2005年,任小布什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3、《西方经济学》》[第5版],高鸿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InformationSites辽宁统计信息网LiaoningStatisticalinformationnet经济学的普及经济学理论所分析的是整个经济系统内各种因素的相互关系,是经济各领域内具体操作技巧的理论基础。萨缪尔森的《经济学》,其实是美国大学公共课的教科书——不是经济系、管理学院学生的公共课教科书,而是整个大学文理工科全体学生的公共课教科书。他们要求每一名大学生具有一些经济学基础知识。经济学与每一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就理论性知识与实践性知识关系来说,许多人一生可能只有在学校的几年有机会读一些基础理论知识。许多理论是需要甚至只能在课堂上由老师传授的,或者说,“自学的成本”会大得多。而实践性知识今后还会有很长的时间在实践中逐步学。有了基础理论知识和方法的训练,再学实践性知识也容易很多。失去了学习理论、打基础的机会,今后可能很难再提得很高。早早地让大家去学实践性知识,是一种对下代不负责任的“短期行为”。第一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知识回顾最早的“经济”一词的含义?——“oikonomia”-“家庭管理”-公元前355年-古希腊-色诺芬-《经济论》广义“经济学”——研究经济生活中有关物质资料的生产、交换、消费、分配的一门科学。——研究如何实现对稀缺资源有效配置利用的学科。——研究经济社会中一切经济行为与经济现象的学科。一、经济资源的稀缺性和经济学的产生1.经济资源的稀缺性(Scarcity)自由物品(freegoods):无需努力即可获得,数量无限.经济物品(economicgoods):须付代价方可得到,数量有限.稀缺性——相对于人的无穷无尽的欲望而言,“经济物品”以及生产这些物品的资源总是不足的。稀缺规律——经济学的出发点第一章导论(西方经济学体系)2、经济学的产生稀缺性带来选择(Choose)问题---人的欲望是无穷的---满足欲望所需要的资源是稀缺的∴选择是必要的,其要解决的基本经济问题是:生产什么?(what)如何生产?(how)为谁生产?(forwhom)何时生产?(when)资源有限欲望无穷选择的必要产生经济问题如何解决经济问题经济学的产生+3、经济学(Economics)的定义——经济学是研究人们和社会如何作出选择,来使用可以有其他用途的稀缺的经济资源在现在或将来生产各种物品,并把物品分配给社会的各个成员或集团以供消费之用的一门社会科学。——经济学就是研究稀缺资源在各种可供选择的用途中如何进行配置的科学。经济学的双重主题——稀缺与效率由于满足欲望[Wants]的资源永远是稀缺[Scarcity]的,就一项经济活动而言,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如何最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效率[Efficiency]——“最有效地使用社会资源以满足人类的愿望和需要。”“经济学的精髓在于承认稀缺的现实存在,并研究一个社会如何进行组织,以便最有效地利用资源。这一点是经济学独特的贡献。”[美]保罗萨缪尔森:《经济学》二、机会成本与生产可能性边界1、机会成本(OpportunityCost)——当把一定经济资源用于生产某种产品时,所放弃的另一些产品生产上的最大收益,就是这种产品生产上的的机会成本。一个机会成本的例子某人拥有1000美元资金:1.存入银行,一年可得利息50美元;2.开小吃店,一年可得利润200美元;3.买债券,可得利息60美元。开小吃店的机会成本==60美元开小吃店失去了存银行或买债券的机会,在这两个机会中,最大的收益是60美元,60美元即为开小吃店的机会成本。存入银行的机会成本=200美元买债券的机会成本=200美元∴经济活动行为决策通常选择机会成本最小的方案。生产可能性边界(ProductionPossibilityFrontier)——在既定的经济制度、经济资源和生产技术条件下,所能达到的各种产品最大产量的组合。可能性X产品Y产品A015B114C212D39E45F50生产可能性边界的例子假设:一个经济社会在一定的劳动力、厂房、设备、土地、水、自然资源等既定的经济资源和生产技术水平下,只生产两种产品X和Y,有如下6种生产的可能性——YXBACDE15141295012345FGH•A、B、C、D、E、F均处于生产可能性边界上:——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其中对某一点的选择即为微观经济学要解决的资源配置问题。•G处于生产可能性边界内:——存在闲置资源,失业、生产的低效率;•H处于生产可能性边界之外:——目前资源和生产技术下无法达到。图:生产可能性边界0151296334512ABCDEFHG面包坦克生产可能性边界(供社会选择的清单)可能性坦克面包A015B114C212D39E46F50对位于生产可能性边界上的若干点的选择问题(例如选择B或E),就是资源配置问题。∴生产可能性曲线图涉及2个问题:1.经济资源是否充分利用?2.经济资源是否合理配置?——经济资源配置和利用的方式即经济体制问题三、资源配置和经济体制经济资源——劳动、土地、资本、企业家才能经济体制的划分——(经济资源配置和利用方式的划分)自给经济计划经济市场经济混合经济自给经济——资源配置与利用由居民的直接消费所决定,效率低下。(自然经济-极少商品交换-市场范围狭小-生产力水平低)计划经济体制[CentralityPlannedEconomySystem]——通过中央政府的计划及相应的行政命令来解决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生产资料的归属、产品生产、价格、消费、分配、投资均由中央决定-《三十年前的中国百姓:回顾我国改革的起点》-茅于轼)《三十年前的中国百姓:回顾我国改革的起点》-茅于轼1978年改革开放前的计划经济体制极端平均主义-收入分配平等=不公平-无激励工资低、物价不涨、物资极度匮乏凭票供应---布票、粮票、肉票、细粮供应有限、搭粗粮副食半斤肉/人、月;4斤蛋/户;花生瓜子2两/人(过节才有)住房-居住条件差-三代同堂-3平米/人(1972年)计划经济体制——用计划解决资源配置和利用问题产品的数量、品种、价格、消费、投资比例、投资方向、就业、工资水平,均由中央当局指令性计划决定,产品由国家统一分配。——实践证明,计划经济体制不能解决资源配置问题,效率较低,由此产生社会主义国家经济体制改革。转型经济(前苏联“休克疗法”、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中国)转型经济1986年,戈尔巴乔夫成为苏联领导人,开始对共产主义制度进行改革,最终导致解体。东欧卫星国家也都发生变化,保加利亚,捷克斯洛伐克,东德,匈牙利,波兰,罗马尼亚开始实行将国家从计划经济向更具有市场导向的体制或混合经济转变的政策。在漫长痛苦的历程中,所有前社会主义国家都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获得了资金支持,并从IMF的新古典经济学家那里得到了关于经济转型的建议。IMF的休克疗法包括:价格自由化、价格由市场机制决定,取消政府以前提供给公有企业的补贴、允许私有企业自由建立运作,国有企业私有化,对外开放投资,政府运用货币政策创造稳定宏观环境。市场经济体制[MarketEconomySystem]——通过市场上的价格机制调节来解决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产权清晰、决策分散、——看不见的手指引,由自由竞争的市场中的价格机制解决资源优化配置利用,增进社会福利——《国富论》“每个人都力图利用好他的资本,……。他所追求的仅仅是他个人的利益和所得。但在他这样做的时候,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引导着他去帮助实现另一种目的,这种目标并非是他本意所要追求的东西。通过追逐个人利益,他经常增进社会利益,其效果比他真的想促成社会利益时所能够得到的那一种要更好。”--亚当.斯密《国富论》“经济学之父”——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1776年)•AnInquiryintotheNatureandCausesoftheWealthofNations(AdamSmith)1723—1790年亚当·斯密(1723—1790)1737年,14岁进入格拉斯哥(Glasgow)求学。学习道德哲学、伦理学、数学、自然法学、政治经济学1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