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做一名合格的机关干部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怎样做一名合格的机关干部机关干部是加强机关建设的组织基础。有一支得力的机关干部队伍,是机关发挥指挥部职能作用的必要条件。要当好机关干部扮演的角色,履好职尽好责,关键是能办事、会办事、办成事。这既是对机关干部角色意识的根本要求,也是检验机关干部职责角色意识的重要标准。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没有过硬的队伍就不可能打出漂亮的胜仗。这就是我要讲这个问题的主要动因。下面,我想结合自己在机关工作的实践谈点粗浅的体会和看法。一、靠本分做人,凭本事立身所谓本分与本事,主要指的是德与才,一个合格的机关干部必须是德才兼备,缺一不可。有德有才是圣人、有德无才是君子、有才无德是小人、无才无德是庸人,先用圣人再用君子,宁用庸人不用小人。也就是说德与才二者之间,德又是第一位的,首先要学会做人,不忘本分,牢记操守。这个道理基本人人都懂,但要真做到却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因为在当前各种错误思潮、错误观念比较多的大环境下,人们很容易随波逐流,由一个堂堂正正的人变成一个看破红尘、老于事故、‘‘过于明白”的人,最终导致不守本分。究竟是守本分好,还是随大流好?究竟是守本分吃亏还是不守本分吃亏?对于这个问题关键是怎么看。我认为,如果能“风物长宜放眼量”、向自己一生负责的话,我看还是本分一些好。守本分的人纵然飞不高,起码跌不着。不守本分的人,能糊弄一时,糊弄不了历史,“大风吹例梧桐树,自有他人论短长”。过去有个典型介绍了两条经验,就是做老实人不吃亏,办老实事不后悔。我觉得人家讲的很有道理。《增广贤文》上讲过这么两句话:“平生不做皱眉事,半夜敲门心不惊。”做老实人,办老实事的人心境什么时候都是坦然的。反之,有病怕鬼叫。原27团保卫干事褒国权到炮五连调查丢手榴弹的问题,找董副连长谈话,董不知有丢手榴弱的事情,就把自己与渔村妇女发生两性关系的问题交待出来了。胡长清、成克杰胡作非为,聚敛了万贯家产,他们钱多能买到好房,能买到好床,但就是买不到好觉,他们的苦恼只有他们自己知道。所以说,玩物丧志、玩人丧德、玩火自焚,什么时候都不能做那些玩世不恭的事情。(不要认为钱多是好事,钱多钱少都有烦恼)要进步,走正路。什么是正路?军区张文台政委给我们指出了一个方向:出路千万条,素质最重要。目前,各级机关都出现了人才短缺的现象,只要素质好自有出头之日。因此,我们一定要少琢磨人,多琢磨事,少搞点应酬,多搞点学习,多办点具体事,少搞花圈绣腿,多一点埋头苦干,少一点夸夸其谈。作为机关干部,一定要形成图钉式的知识结构,就是说本职的要精,周围的要通,既是青霉素一一专治一门,又是万金油一一百病见效。要做到这一点,没有捷径可走,必须要加强学习。左手拿着电话本,右手拿着手机,晚上握着遥控器是办不到的,手机、遥控器能找到频道、找到用户,就是找不到出路。我还有一个观点,就是用烟熏出来的机关干部什么时候都比用酒浸出来的机关干部值钱。职务是一时的,岗位是可变的,唯有本事是长久的。有了本事什么都好办了,没有本事就没有后劲,也许就没有以后。尽管眼下用人上存有不正之风,但就是搞不正之风的领导他也需要人干活,不然,他连喝酒的时间也腾不出来。乾隆离不开和坤,但同样也离不开刘罗锅。不求天长地久,但求经常拥有,奋斗了,努力了,就是不能“终成正果”,起码可以留下个好的名声。(热爱本职愿干事)二、积极出大主意,认真办小事情机关干部的一条重要职责,就是为领导当好参谋,遇事能拿出主意和办法来。干工作最愁的就是拿不出主意和办法。在古代国家与国家弱肉强食的纷争中,一条妙计避免了一个国家生灵涂炭的事例屡见不鲜:在今天市场经济的竞争中,一条建议救活了一个厂子、一个企业的情况也比比皆是。在我们要塞区的部队建设中,机关提出的“双学互能”、“五项达标”、“三实五往”等措施实行以后,都给部队建设带来了很大的推动。所以说,将在谋而不在勇,手上磨出茧子,不如大脑想出点子。我们讲实干,但实干不是死干。当机关干部一定要善于动脑,决不能像猿人一样,一天到晚什么也不想,饿了就爬到树上摘个果子吃。机关不动脑,领导就难当了。从历史上看,政绩突出的皇帝,往往背后都有一个足智多谋的宰相。刘邦之所以厉害因为有萧何,刘备之所以厉害因为有孔明,李世民之所以厉害因为有魏徵。假如他们换掉了手下这几个人,什么汉家基业、三分鼎立、贞观之治,都将有可能不复存在。刘备在三顾茅庐的时候,诸葛亮就给他把土意出好了:先夺荆州,后取西川,联合东吴,抗击北魏。二人有个《隆中对》,所以后来才有一个三国鼎立的局面。这是诸葛亮给刘备出的最大一个主意。出大主意光动脑还不行,而且要有战略眼光。俗话讲:“不谋万事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作为机关干部,出主意不能仅仅着眼于一科一室,而要从全局上来把握。只重微观,不重宏观,就出不了大主意,当不了好参谋。三国时期周瑜比鲁肃聪明,一步三计,文武兼备,但周瑜不是战略家,而鲁肃是战略家;东吴可以没有周瑜,但不能没有鲁肃。由于着眼点不同,周瑜有很多办法都是小办法,鲁肃点子不多却都是大主意。机关干部不仅要出主意,而且还要抓落实,也就是说要注意做小事情。出主意是图纸,做小事情就是搞施工。你出的主意被领导采纳了,就等于图纸在建筑部门盖了章了,接下来便要一砖一瓦地去施工。图纸很美观,施工不认真,照样建不成漂亮的楼房。如你建议开一个会,领导也同意了,你就必须要把材料、会场、食宿等事情一件一件地去安排好。就是写一篇材料,也有个打印、校对、装订的问题。·后续的小事情千不好,前边的大主意也是空的。就目前我们政治部的情况看,有些同志是出不了大主意的,但出不了大主意,更要注意做好小事情。象海防三团的王呈远,这个同志没有多少思想,但他能准时敲钟,能把摆放不整齐的自行车一辆一辆地摆齐,每天早晨都能准时把钟敲响。出操结束了,不仅讲评机关干部,而且还能讲评领导。他那个工作干得是认真细致,诚惶诚恐。出不了大主意,能认真把小事干好也很好。作为一名机关干部,如果大主意出不了,小事情又干不好,那就只能让他“还俗”了。(着眼全局谋大事、精通业务会办事)三、走在领导后头,想在领导前头机关干部是领导的影子,而且这个影子的位置是不断变化的,有时在领导的后头,有时又要跑到前头,所以这鞍前马后的工作是不容易干好的。古人讲:伴君如伴虎。不该到前头的时候你到前头去了,该到前头的时候你又没有去,天长日久,总是这样,就会在领导的心目中留下阴影,甚至直接被领导把影子抹去。那么,究竟什么时候在前,什么时候在后?对于这个问题,只能大致上作一区分,就是实的事情要在后,虚的事情要在前。如随领导外出,陪领导散步,享受上主席台的待遇等这些实实在在的事情,都要走在领导后头。包括喝酒也不能有急躁情绪,你站起来太.早了,领导会让你坐下,(领导夹菜你转桌、领导讲话你插话、领导开门你上车、领导年轻你装哥)。如出思想、定路子、提建议凡属思维范畴的活动,跑到前边去基本没有错。这是就一般而言,但也不能一概而论,如抢险救灾等虽然也是实的,但仍需要跑到领导前边去。靠前尽量往前一点,问题似乎不大,但靠后却不能离得太远,以致跟不上领导的步伐。如下部队让领导给要车,开会让领导找你,这样未免太靠后了。走在领导后头,因为是实的,比较容易做到。但想在领导前头,因为是虚的,往往难以做好。怎样才能想到前头?一是要有点超前意识。无论领导交办什么事情,都要把涉及到的事项想周到。外出,首先要想到吃住行;开会,首先要想到坐次、讲稿及应带的文件:下部队首先要想到通知等等。提前想不到,就容易出闪失。(如原钱司令在26当军长参谋不知路拿着地图看、再如在领导检查工作离开的时候上车要快不要人人握手,把参谋丢掉)二是要注意延伸领导意图。有时领导交待工作往往很简单,领导可以点到为止,但我们却不能干到为止。因为领导对这一问题未必进行过深思熟虑,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领导未考虑的问题考虑到(某英模报告团残疾人坐轮椅上主席台)。三是要注意把握领导特点。把握领导特点,不是让你去投机钻营,投其所好,而是为了运用恰当的方式方法,让领导接受你的建议,进而把事情办好。(幸副政委机关讲话领导拿点什么)一个领导一个特点,有的领导好伺候,有的领导就不好伺候;有的领导希望你帮助他想点事情,有的领导则反感下边多嘴多舌。汉武帝刘彻雄才大略,基本上是他出主意别人干,所以他对选拔自己的幕僚不很重视,而对选拔郡县那些独当一面的领导却特别用心。司马迁就是因为多说了几句话,被他把生殖器给割掉了。三国时期的杨修也是这么被曹操杀掉的。先是析字改门,继而“一盒酥”,再就是梦中杀人,最后是鸡肋。曹操感到杨修过于聪明,坏我大事,就把这个善于动脑的人给杀了。这就是说走在领导后头,想在领导前头,还要根据领导的特点去,这也是物竟天择,适者生存,运用之妙、存平一心。(开动脑筋勤想事)四、学好北京话,说好地方话机关干部的大脑应当是一个加工厂,他们基本功能就是能把北京话翻译成地方话,以期达到不离上级谱,唱活地方戏的目的。当前,我们的工作之所以缺乏生机和活力,原因有三:一是吃不透上级精神,二是把握不好下边情况,三是缺乏创造性地加工。那么怎样才能把北京话普及到地方上去,我认为要注意做到三点:一是力戒跟着感觉走。干工作象下棋一样,支士飞相,不离老将。“老将”是谁?工作中的“老将”就是上级的指示精神。不吃透上级精神,盲目筹划自己的工作,就很容易导致“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的境地。现在,我们有些机关干部很不重视学习上级的文件,有时看—下也是浮光掠影,似是而非,这是很不好的现象。毛主席说:“一天不看看报纸是缺点,三天不看报纸就是大错误。”当了和尚就要念经文,当了巫婆就要学跳神,当了机关干部就必须把上级的精神把握准。只有按照上级的指示精神筹划工作、安排工作,才能防止近视眼看秤一一麻了大花。二是要力戒上下一般粗。也许是教育方面的原因,中国人普遍缺少创新精神。80年代为学习外国的技术而引进了一套设备,人家因工艺不过关出现了砂眼,我们在制作新设备时专门制作上一个砂眼。类似于这种专门制造砂眼的机械性的工作现象,在我们机关甚为普遍。下的通知是翻印的,发的文件是套版的,仅仅是文件纸的质量差一些。太阳虽高不影响蜡烛发光,我们就没有一点自己的思想?原来三团有个股长给领导写了一篇讲话,完全是抄了书上的,领导讲完了嫌质量太低,这个股长就拿出书来请领导校对,领导一句话也没有了。如果不想出政绩,搞上下一般粗倒不失为一种好办法,与上级完全保持一致,什么时候也不会犯错误。三是力戒老一套。出远门最好是轻车熟路,不至于迷失方向:但干工作却不是这样,最好独辟蹊径。有新意然后才能有生机,老态龙钟的老太婆嫁给谁都不会有什么作用。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部队工作尽管周而复始,年年差不多,但只要肯动脑、善于创造,也是可以大有作为的,照样能唱出像豫剧、越剧、黄梅戏这些们受全国人们青睐的地方小戏来。(一专多能多干事)五、见了大官不小,见了小官不大这里讲的是一个机关干部应当具有什么样的人格问题,也就是说如何处理好对上与对下的摆位问题。这个问题看似小事一桩,但却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我们的形象。怎么办才算恰如其分?笼统地讲,就是要不卑不亢,见了大官不能小,见了小官不能大。具体地讲:一是到基层不要气指颐使。原来有个机关干部到海防二团炮四连去,连部打死了几个苍蝇没有扫出去,这个同志立即给这个连队作了结论:党支部没有战斗力。事实就是连个苍蝇都扫不出去。有的同志给机关工作组下了一个定义:什么叫工作组?工作组;紧急通知+下边忙得脚后跟打后脑勺+几个肥胖的人指手画脚转一圈。人家为什么给我们下这样的定义?主要是我们有些机关同志下去之后太不谦虚、太不谨慎了。还有个同志晚上喝醉了酒,半夜起来命令连队匍匐前进,第二天问他,他把错误记在了酒的帐上。现在我们常讲,连队第一,士兵至上,他们真的有这么个地位?我看不过是个“理论地位”。究竟是个什么地位?他们自己最清楚。我觉得基层官兵很可怜,有的被领导机关卖了还在帮着领导机关数钱,如这几年学技术问题,名额由机关控制,思想问题由基层教育,教育不好由连队负责,真是碰死都找不着块硬的地方。在当前气候下,也不能全怪领导、怪机关,都很难办,但对他们起码要有一颗同情的心。他们

1 / 1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