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AS系统常见问题(一)系统无法正常登录时应如何处理?1.用户首先要确保客户端软硬件已完成正确的安装配置。用户首先需要完成PSAS系统客户端(PC机)的配置、网络连通性验证,下载PSAS系统首页推荐的谷歌浏览器并完成安装,最后要购买USB-KEY,申请数字证书,完成USB-KEY管理工具、数字证书根证书的安装,联系相应的管理员用户完成用户数字证书的绑定和数据权限的设置。2.用户先插上USB-KEY,在浏览器地址栏输入地址后,系统提示用户输入USB-KEY访问密码。用户输入USB-KEY访问密码后,系统会自动显示用户编号,等待用户输入密码。若无法自动显示用户编号则说明数字证书没有绑定或没有正确绑定,此时需联系所在地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处重新绑定数字证书。3.用户输入密码后,系统提示用户已锁定。表明用户因密码输入错误三次以上,用户被自动锁定。此时需联系所在地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处进行用户解锁。注意:用户密码为6到20位,且必须为字母和数字的组合。(二)如何进行查询操作?以查询2013年5月31日全部银行的大额业务量并将报表以Excel格式导出为例,一个完整的PSAS系统报表查询流程我们可以分为九个步骤,如下图4-2-1至4-2-10所示:(图4-2-1PSAS系统查询流程图)第一步:登录PSAS系统(图4-2-2登录PSAS系统截图)第二步:选择报表模块(图4-2-3选择PSAS系统报表模块截图)假设在“S1报表管理”中点击报表模块“S1300业务量”,接着进入业务系统类型选择界面。第三步:选择业务系统类型(图4-2-4选择PSAS系统业务系统类型截图)假设在“业务系统类型”中点击“大额支付系统”,接着进入“报表类型”选择界面。第四步:选择报表类型(图4-2-5选择PSAS系统报表类型截图)假设在“报表类型”中点击“业务量汇总”,接着进入“统计范围”选择界面。第五步:选择统计范围(图4-2-6选择PSAS系统统计范围截图)假设在“统计范围”中点击“参与主体”,接着进入“统计口径”选择界面。第六步:选择统计口径(图4-2-7选择PSAS系统统计口径截图)假设在“统计口径”中点击“按(间接)参与者”,接着再次点击“确定”键,跳转到“报表参数选择”界面。第七步:报表参数选择(图4-2-8选择PSAS系统报表参数截图)假设在“报表参数选择”中均填写查询的“起始日期”、“截至日期”为“20130531”,“业务种类”和“参与主体”全部空着不选(全部不选默认为全选),接着再次点击“确定”键,跳转出报表。第八步:统计报表跳转(图4-2-9PSAS系统报表跳转截图)报表跳转出来后,假设利用报表工具进行“文件导出”。第九步:报表工具运用(图4-2-10PSAS系统报表工具运用截图)(三)如何选择不同的报表模块?如何选择报表模块,主要在于要清楚明白每个报表模块的特点以及其所包含的报表类型的内容。如人民银行某省会分支机构业务主管部门用户想查询辖内支付业务量,根据不同需求,可选择不同的报表模块。如果是出于日常的管理需要,简单的了解一下辖内业务量的总数或者平均数,而不需要了解辖内具体的每个系统参与者或地市、县市发起了多少业务,可以选择固定报表模块进行查询统计。如果是想了解具体的每个支付系统参与者或每个地市、县市发的业务量,甚至每个业务类型或业务种类的业务量,这个时候固定报表模块将不能满足需求,应该选择业务量模块进行查询统计。如果是想了解辖内的业务数据中金额在5万-100万之间的有多少笔、占全部业务的比值是多少,则应该选择灵活查询模块进行查询统计。此外,在选择报表模块时用户还需要注意:当用户长时间打开一个、特别是打开多个报表模块而不进行下一步操作的情况下,系统有时会弹出对话框“未绑定报表信息,请先在配置页面进行报表信息绑定”(如下图4-3-1所示),这时只要关掉已打开的报表模块,重新选择即可。(图4-3-1报表模块异常情况截图)如果需要进一步了解每个报表模块的特点及其所包含的报表类型,见本手册“二、报表说明”部分内容。(四)如何选择不同的业务系统类型?用户需要查询大额支付系统相关的报表数据,就选择“大额支付系统”,查询小额支付系统相关的报表数据则选择“小额支付系统”。如下图4-4-1所示:(图4-4-1业务系统选择“小额支付系统”时的截图)选择“支付系统(大小额)”,表明报表数据仅包括大额支付系统数据和小额支付系统数据,不包括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数据以及支票影像交换系统数据;而“支付系统(大小额、网银)”则表示报表数据包括大额支付系统数据、小额支付系统数据和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数据,不包括支票影像交换系统数据。(五)如何选择不同的报表类型?为方便快捷地查询统计到所需要的数据,用户在选择相应的报表模块和相应的业务系统后,还应选择相应的报表类型。用户通常可根据报表类型的名称就可以判断出报表统计的内容。如“即时转账(按特许发起参与者统计)”、“多边轧差净额(按特许发起参与者统计)”表明此两个报表是从发起报文的特许参与机构的角度,统计其发起的业务量,报表中不出现资金的收、付款行。对于一些比较特殊或者用户在使用时需要注意的报表类型,手册已在“二、报表说明”部分进行了说明。用户也可以访问PSAS系统的在线帮助文档了解相关信息。(六)如何选择不同的统计范围?统计范围是指支付业务数据的区域范围或主体范围的统计指标,是用户期望查看的数据范围。统计范围通常分为“行政区划、系统区划、参与主体、所属行别、所属法人”。其中“行政区划”和“系统区划”对应的就是系统的地区维。“参与主体、所属行别、所属法人”对应的就是系统的参与者维度。如果用户选择统计范围“行政区划”,就表示支付业务数据的范围来源于以行政区划进行划分的地域范围,如省、自治区及直辖市(及其下属的地级市、县)。此时,用户期将要看的数据范围是来源于某一、某几个或者全部省、自治区及直辖市(及其下属的地级市、县)。如果用户选择统计范围“系统区划”,就表示支付业务数据的范围来源于以系统区划进行划分的地域范围,如北京CCPC、上海CCPC。此时,用户将要查看的数据范围是来源于某一、某几个或者全部CCPC。如果用户选择统计范围“参与主体”,就表示支付业务数据的范围来源于以系统参与者(对应粒度是:行别、法人机构、直接参与者、间接参与者)进行划分的主体范围,如行别A、行别B及其下辖的法人A1、法人B1等。此时,用户将要查看的数据范围是来源于某一、某几个或者全部系统参与者。如果用户选择统计范围“所属行别”仍表示支付业务数据的范围来源于以系统参与者进行划分的主体范围。但此时系统参与者对应的粒度只有两层,分别是行别、参与者,如行别A、行别B及其下辖的参与者A1、参与者B1等。如果用户选择统计范围“所属法人”仍表示支付业务数据的范围来源于以系统参与者进行划分的主体范围。但此时系统参与者对应的粒度只有两层,分别是法人、参与者,如法人A、行别B及其下辖的参与者A1、参与者B1等。(七)如何选择不同的统计口径?统计口径是指定支付业务数据某钻取维度级别的统计指标,是报表支持钻取的最小粒度。因此,统计口径有两层含义:一是统计口径指定了支付业务数据某钻取维度级别,即统计口径限定了用户只能在某一维度上进行钻取。如统计口径选择“按地市”,则决定了报表数据将只能在地区维“行政区划:全国、省份、地(市)、县(市)”上进行钻取。二是统计口径是报表支持钻取的最小粒度。因此统计口径如果选择了“按地市”,表明报表可由“省份”依次往下钻取到“地市”,但无法往下钻取到“县(市)”。同时,统计口径是报表数据统计和展示的主体,如统计口径选择“按(间接)参与者”,报表数据统计和展示的主体将是系统参与者,而不是省市或者CCPC,报表初始默认的展示将是“行别”(如下图4-7-1所示),并支持由“行别→法人机构→直接参与者→间接参与者”依次向下钻取到“间接参与者”。(图4-7-1统计口径选择“按(间接)参与者”时的报表截图)统计范围的选择通常将会决定统计口径的选项。如统计范围选择了“行政区划”,统计口径可以选择的范围包括:“按县(市)”、“按地(市)”、“按(间接)参与者”和“按直接参与者”,但是不可能出现“按CCPC”。统计范围选择了“参与主体”,则统计口径可以选择的范围包括:“按县(市)”、“按地(市)”、“按CCPC”、“按(间接)参与者”和“按直接参与者”。(如下图4-7-2所示)但是统计范围选择了“参与主体”时,统计口径不可能出现“参与者(所属行别)”或“参与者(所属法人)”,因为“参与者(所属行别)”或“参与者(所属法人)”分别属于“所属行别-参与者”与“所属法人-参与者”两条与参与主体并列的统计范围。(如下图4-7-3所示)(图4-7-2统计范围选择“参与主体”时的统计口径截图)(图4-7-3统计范围选择“所属行别”时的统计口径截图)需要注意的是选择同一个统计范围的情况下,选择不同的统计口径,报表数据跳转的速度会出现巨大差别。如统计范围选择“参与主体”,如果统计口径选择“按县(市)”时,查询统计报表的所需时间将会比统计口径选择“按地(市)”更长,因为“县(市)”粒度更细,系统查询统计时需调用的程序更多,计算量更大。同理,统计口径选择“按直接参与者”时,报表查询的时间远比选择“按(间接)参与者”查询少。同时,部分统计口径后面如加上了“基于汇总表”(后期会优化改为“快速查询汇总表”),表明此统计口径对应的报表进行了汇总优化,将不支持向下钻取等功能,但报表所需查询时间却大大缩短。(如下图4-7-4所示)(图4-7-4统计口径选择“基于汇总表”时的报表截图)(八)如何填写报表参数?用户在进行报表参数选择时,通常需要填写用户所需查询报表的“起始日期、截止日期”或者“起始月份、截止月份”,选择“业务种类”以及选择“数据权限”。(如下图4-8-1所示)(图4-8-1统计口径选择“参与主体”时的报表截图)PSAS系统提供的是历史数据的查询统计,因此“截止日期”或者“截止月份”的填写通常为系统工作日前一日或当月,具体以登录PSAS系统后首页显示的“ETL日期”为准。如系统首页显示“ETL日期:2013-06-10”,表明PSAS系统只支持查询2013-06-09(含)或2013年6月(含)以前的统计数据,其中当2013年6月的数据实际为2013-06-01至2013-06-09的业务数据。报表参数选择中对于“业务种类”、“参与主体”等提供了复选框进行选择。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报表参数选择中将复选框“一个都不选择,默认为进行全部选择”。因此,如上图所示,用户在“业务种类”处,如果想选择全部“大额”业务种类(可以依次往下展开为报文类型、业务类型和业务种类,下图4-8-2所示),可以一个都不选择,将复选框全部空着。(图4-8-2报表参数选择“业务种类”展开时的报表截图)同理,用户如果想查询全部支付系统参与者的业务数据,在“参与主体”处一个都不选择,则系统默认为全选。同时,在此处用户要注意行号后的期限,(如下图4-8-3中所示的)“[102]中国工商银行[20020925-29991231]”,[20020925-29991231]即为此条行号的有效期限。只有查询统计的日期期限在行号的有效期限内,才能查到该行号对应的业务数据和信息。(图4-8-3报表参数选择“参与主体”展开时的报表截图)另外,假设工商银行用户在2013年2月1日以后使用PSAS系统时,发现存在一条行号记录“[102]中国工商银行[20020925-20130201]”,则表示“[102]中国工商银行”行号信息于2013年2月1日进行了参与者归属关系变更,此条行号信息的有效期仅截止至2013年2月1日,此时,如果选中此条行号记录,查询中国工商银行的报表数据,将只能查询2013年2月1日之前的数据,之后的数据为零。正常情况下,参与者发生归属关系变更后,会同时产生一条新的行号信息“[102]中国工商银行[20130201-29991231]”,如果用户没有在“参与主体”中看到新的行号信息,表明用户相应的管理员用户在参与者发生归属关系变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