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课程体系优化与教学改革途径研究【摘要】专业建设对于高校的改革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是高校人才培养需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也是最重要的基本建设环节,决定着人才培养格局和办学水平。针对辽宁省实际情况,科学、合理、规范、有序的建设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促进教学健康发展,需要对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发展方向、教学途径进行研究,形成相关参考。【关键词】数字媒体艺术途径建设?|宁省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未来调整和发展主要重心应在于以下几个方面:主动适应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需求的变化,充分挖掘现有教学资源,充分利用企业教学资源,积极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新方法,努力推进工学结合的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正确处理好思想与业务、理论与实际、学习与健康的关系,处理好人文教育与技能教育的关系,努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注重整体优化。以培养本专业合格毕业生为导向,立足教学过程全局,对教学模块的选择配置、有效组合、合理排序,实现专业教学的整体优化;持内涵与外延并重的专业建设,紧密依靠学校优势专业,关注学科背景,全面提高教学水平。一、专业建设与课程规划制定本专业建设规划,从而保证有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专业建设工作。专业建设规划包括5年整体建设规划和分年度工作计划。整体建设规划主要在专业定位、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要求、办学规模、服务面向、师资队伍、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规范建设的内容和目标。主要研究社会对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各专业人才需求的现状和趋势。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积极探索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为基本要求,以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重点,培养学生的全面综合素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即实验、实训、实习三个关键环节。二、实践环节建设的重要性对于产学结合这种培养方式是要多关注实训基地的作用的。优异的实习实训条件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保证。积极探索校企合作方式,推动校外实习基地建设,规范校外实习管理工作。使每个招生专业都要有比较稳定的实习场地,为学生校外实习工作创造必要的环境。在进行专业培养培养方案调整的过程中关注实践环节的调整,适当加大实验和动手能力的培养。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根据学院专业的布局,同类专业统一规划,建立科学的专业体系。注重优化课程体系,加大课程改革与整合的力度。注重设置综合性课程,使课程由单一学科的完整性向多学科的综合性转化。分散几门专业课程来完成的现状。综合专业理论课程与专业技能(含实践课),适当合并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建立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一体化课程。在课程内容安排上,要认真分析职业岗位(群),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课程标准,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按照实际的任务、过程和情景开发出课程模块,建立起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的课程内容体系,实现教、学、做一体化。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还应进一步关注对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和培育。创新性和创新能力的提高也是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进行深化改革的关注点,会在课程的设置和成绩评价方式以及创新创业课题的实施过程中进行加强和深化。三、教学能力的提升与监管部门的重要性师资与教学能力的提升也十分重要,专业教师应定期召开教研会议,交流教学心得,探讨教学方法,经常性的对专业建设整体计划进行了探讨。相关学校学院也应进一步加强师资能力的提升。进一步采取“引进与培养相结合,长期聘任与短期聘用相结合,学历进修与到企业实习相结合”等灵活多样的措施,以适应专业建设和发展的需要。监督部门的严格监审也是促进专业发展的重要环节,学校学院应完善由学院领导、企事业单位专家、有关部门教育专家及数字媒体艺术技术人员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组成的专业教学改革建设的领导小组。全面负责专业教学改革建设工作,并协调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下进一步设置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建设项目小组,由教研室主任牵头,选调一批有丰富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经验的教学骨干和行业的专家等参与专业教学改建设方案的研究。此外,学校和学院应加大对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资金投入,多投入实习实训基地设备的完善配置、师资培训和课程建设;进一步充实完善实训设备,逐步配齐各实训设施,确保学生获得足够多的实训时间并发挥对外辐射的功能;针对专业建设的推进,补充一些专业设备,完善教学、实训、研发、社会培训环境和机制。参考文献:[1]何克抗.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05).[2]李琳.混合学习应用于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08.[3]倪建宁.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艺术设计专业网页设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