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环节间的衔接技巧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课堂教学环节间的衔接技巧1新知与旧知间衔接性语言的技巧在新知与旧知间设计必要的衔接,不仅使新知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本,为新知找到发源地(生长点),而且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在新授课的教学中,必须设计精当的衔接性的语言,以使主体明确学习的方向,从而唤发其研究性学习的欲望。不仅使学生学会知识,而且学会探求知识的方法,达到培养科学人文精神之目的。2新知与新知间衔接性语言的设计有的课型新知不止一个,那么在新知与新知间设计必要的简短的过渡性的语言便是研究教材、设计教法中的细功夫。问题并非高不可攀,但颇具挑战性,易激起学生的好胜心。其实,衔接性语言的设计中已暗示着求通项公式的一种方法(归纳猜想方法),这也正是课前设计之目的。实践证明学生不会仅满足于此,定会主动探究新途径(叠加法等)。这样的设计既揭示了新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又使公式的产生显得那样的较松与自然。3新知与例题间衔接性语言的设计学习数学的目的在于应用,数学知识的理解、深化与拓展也只有在应用中才能得以实现。因此,新知与例题间的衔接普遍存在,是呆板地“搬出”例题、或毫无感召力地说出:“下面给出新知的应用”,还是有目的、有计划地设计衔接性的语言使整课结构环环相扣、严谨有序呢?这便是每个数学教育工作者无法回避、必须回答与思考的问题。4例题与例题间衔接性语言的设计选择例题目标明确是设计良好衔接性语言的必要条件,“拼盆”式的例习题教学、就题论题苍白无力的讲解,必然谈不上精当的衔接。,5方法与方法间衔接性语言的设计例题多种解(证)方法的教学既是发挥例题功能的重要形式,又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挖掘创新潜能、形成探究意识的重要途径。让学生成为解题方法的发现者、教师成为解题方法的欣慰评价者,便是此种设计的总目标。6例题与练习间衔接性语言的设计为巩固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基本思想和基本能力,熟练技法、形成观念、培养意识,课堂教学中必然要配置各类训练或测试题。在配置练习题之前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例题教学中蕴含的数学思维方法进行深入总结,设计出总括性的衔接语。、值得指出的是,数学课堂教学环节间衔接性语言的设计远不止于此,如练习与讲评间衔接性语言的设计、讲评与作业间衔接性语言的设计等;即使是同一个环节间也存在着知识层次、方法层次、思维层次等方面的衔接问题。因此,衔接性的语言充满课堂教学的始终,作为教师要当好“导演”、做好“促进者”、学会“欣赏”学生,就必须在遵循“趣味性、启发性、过程性、探索性、发散性、总括性”等原则的基础上,做好衔接性语言的设计工作。设计生动的“衔接性语言”使课堂教学浑然一体、一气呵成,为课堂教学增色添彩;设计精当的“衔接性语言”使学生明其意、思其源、想其果,为学生的思维插上联想的翅膀;设计探究式的“衔接性语言”使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乃至深化的过程暴露无遗,为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研究性学习的课堂渗透提供坚强的后盾……。总之,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改革课堂教学结构,使课堂教学各环节间成为密切相连的有机整体,那么在课堂教学的各环节间设计衔接性的语言是不可或缺的。

1 / 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