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第13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2)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江西省宜春市宜春中学高中历史第13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学习目标】概述我国创办经济特区、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上海浦东的史实,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了解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认识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重点难点】重点:对外开放格局是如何初步形成的难点: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导】导入新课,引起学生求知的兴趣。【思】完成“预习案”和“探究案”,构建本课内容的知识与框架。预习案【知识梳理】一、经济特区的创办过程(1)1980年,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成为我国第一批经济特区(2)1988年设置海南经济特区特点国家政策国家给予特区较大的经济管理权限所有制形式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导的多元化经济所有制形式运行机制经济活动以市场调节为主对外政策以利用外资为主,对外商投资给予优惠和方便影响(1)在发展外向型经济方面,成为全国排头兵(2)特区改革,为全国提供了宝贵经验[图文解读][学思之窗]说明了国家首先在广东、福建两省实行对外开放的原因:①自然交通条件方面,都在南方,在对外交通运输方面处于有利位置。②地理位置上,距港、澳、台较近,有利于吸收港、澳、台的资金。③都是著名侨乡,历史上与海外有密切交往。这一举措的实行,也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对外开放事业的进行,促进了我国的经济发展,为以后我国的进一步改革开放提供了重要借鉴。提示:引进外资、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进而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促进社会生产力的进步。二、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开放沿海港口城市目的加快利用外资、引进技术的步伐概况1984年,开放天津、上海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概况1985年以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相继开放结果到1992年,沿海经济开放区已形成从南到北的沿海经济开放地带意义进一步深化了对外开发,对促进本地区经济发展,带动内地开发,都有深远影响设立经济技术开发区范围在沿海和其他地区的开放城市中,划出一定的区域目的引进外资,生产高新技术产品和加工出品产品特点具有知识密集的特点[图文解读]本目[历史纵横]介绍了沿海经济开放地带的范围和优势。结合《沿海对外开放示意图》,直观了解其范围,注意沿海经济开放区是沿海经济开放地带的一个组成部分,并据此加深对沿海经济开放地带优势的认识。[思维点拨]结合所学知识,说出经济特区、开放城市和开放区等与港、澳特别行政区的区别。提示经济特区等开放区只是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特殊”,不享有自治权;而港、澳特别行政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除外交权和国防权由中央人民政府行使外,享有高度自治权。三、浦东的开发和开放四、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1.体系形成:我国已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沿江开放港口城市、沿边开放城镇、内地省会开放城镇的开放体系。2.特点: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图文解读]本目[历史纵横]介绍了浦东开发开放的可能性及必要性。其可能性主要是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其必要性是指其交通不便、经济落后、亟待开发。探究案探究一: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新中国诞生时,旧中国遗留下来不多的工业70%集中在占全国面积不到12%的东部沿海地带,内地和西部几乎没有像样的工业。“一五”期间,苏联援建的156项大型项目中80%在内地,694项重点工程,中西部占68%。材料二:1956年,中央明确提出:“第三个五年计划必须立足于战争,从准备大打,早打出发,把国防建设放在第一位,加快三线建设,逐步改变工业布局。”在此期间,国家投资2000多亿元,兴建2000多个大中型骨干企业,大部分集中在内地和西部。时间1990年目的以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经济的新飞跃意义(1)浦东新区成为上海新的经济增长点(2)成为中国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材料三: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邓小平提出发展我国区域经济新战略: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带动其他人,其他地区富起来,20世纪90年代,邓小平又提出:沿海地区利用有利条件较快地先发展起来,内地要顾全这个大局。反过来发展到一定的时候又要帮助内地发展,沿海也要顾全这个大局。――《中国当代史研究》2001年第三期请回答:①据材料一、二,概括新中国建立后至20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工业布局的特点。分析这种布局形成的主要原因。答案布局特点:大中型企业大部分集中在内地和中西部。原因:原来的布局不合理,旧中国的企业大部分集中在沿海地区;对付未来战争的需要。②材料三中邓小平提出“让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主要指哪一地区?这一地区先发展起来的有利条件有哪些?答案地区:沿海地区条件:政策优惠,有利于引进外资;有较好的经济,文化基础,交通便利;便于对外经济交流。③为了“帮助内地发展”,在世纪之交中央政府采取了什么重大措施?答案重大措施:实行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探究二:我国对外开放格局是怎样逐步形成的?答案:(1)首先建立经济特区,在广东、福建两省的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建立经济特区,实行特殊优惠政策。(2)1984年国家进一步开放天津、上海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1985年又设立4个沿海经济开放区,1988年海南岛成为经济特区,1991年上海浦东也成为对外开放区。(3)逐步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沿江开放港口城市——沿边开放城镇——内地省会开放城市”这样一个多层次、全方位、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新格局。【议】小组合作,议疑解惑【展】教师提问,学生展示思索、议论的结果【评】结合学生回答,给予适当纠正、点评【检】达标检测课堂检测1.我国五个经济特区中,设立最早和最晚的分别是()A.珠海、汕头B.深圳、珠海C.厦门、海南D.深圳、海南解析深圳是中国最早的经济特区。1988年,海南经济特区设立,成为最晚设立的经济特区。答案D2.在《春天的故事》里有这样几句歌词:“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1979年画的这个圈是指()A.深圳经济特区B.海南经济特区C.建立长江三角洲经济特区D.开辟香港、澳门为经济特区解析从时间“1979年”判断应为A项深圳经济特区,B、C两项在时间上不符合题干要求,D项说法错误,香港、澳门是特别行政区而不是经济特区。答案A3.1980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在四个城市设置经济特区,其中有一个是在1842年的中英《南京条约》中被开放的通商口岸,这个城市是(A.广州B.C.D.解析:该题主要考查对重要史实的记忆能力。1980年起,我国先后建立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五个经济特区。而中英《南京条约》中被开放的通商口岸是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两者对照,可以判定答案为B答案:B4、改革开放后天津市政治、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这得益于党中央国务院的优惠政策,1988年以后经国务院批准天津成立了()A.沿海开放城市B.经济技术开发区C.经济特区D.滨海新区【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基础知识识记能力。开放14个沿海城市是在1984年,A错误;深圳、珠海、厦门、汕头和海南省是我国1980年设立的经济特区,C错误;滨海新区与题干无关联,可以排除。5.下列对我国对外开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目的是为了发展社会主义经济B.基本原则是坚持平等互利C.开放城市都是沿海港口城市D.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解析我国的对外开放经历了由沿海到内地的渐进过程,是全方位的对外开放,并不仅仅局限在沿海地区。答案C课后练习1.深圳、珠海等地是我国的第一批经济特区,其特殊性表现在()A、突破了计划经济的限制B、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C、对外关系可以独立自主D、具有特别的行政权力【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准确阐释历史概念的能力,做题的关键是从“特区”概念的内涵入手考虑,“特区”“特”就特在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但它在政治上仍然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央政府完全行使主权的行政区。“特区”的含义即指国家划出一定的范围,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体制的地区,这就打破了以往的计划经济体制。答案:A.2.1979年春,广东省委书记习仲勋提出:“我请求中央允许在毗邻港澳边界的深圳、珠海与重要的侨乡汕头市各划出一块地方,搞贸易合作区。”这个建议的背景是()A.农村经济改革刚刚拉开序幕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正在启动C.对外开放的格局初步形成D.中央开始推进企业自主管理解析1979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开始之年,农村首先进行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尝试,A项正确。B、D两项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C项形成于20世纪90年代。答案A3.观察下图,属于1984年国家开放的14个沿海城市的是()A.①②B.②③C.①④D.①③解析本题考查对沿海开放城市的识记能力。①为福州,④为北海。答案C4.下表为某同学编制的《中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表》。表格出现残损,你认为其中三格已标明数字序号①②③的内容应该是()A.汕头特区、海南省;宁波、温州;沿海经济技术开发区B.潮州特区、汕头特区;杭州、宁波、温州;沿海经济开放区C.福州特区、汕头特区;杭州、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开放区D.汕头特区、海南省;宁波、温州;沿海经济开放区解析:潮州和福州不是经济特区,排除B、C两项;③应是沿海经济开放区,由此排除A项。答案D5.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相互联系,中国在新时期的发展过程中也是不断地深化对外开放。下列区域中不具有对外开放特征的是()A.经济特区B.沿海开放城市C.特别行政区D.经济技术开发区解析C项是政治方面的行政区,不具有经济改革意义上的对外开放特征。答案C6.据下图判断中国进出口总额开始出现较快增长的年代,与此同步发生的重大事件是()1980~1988年中国进出口总额走势图A.设立四个经济特区B.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C.开发上海浦东地区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赏析本题考查我国对外开放的重大成就。图表强调了1980~1988年我国进出口总额的变化。1979年我国设立了“出口特区”,1980年定名为“经济特区”,排除A项;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是在1984年,正是示意图中进出口总额迅速增长的原因,B项正确;开发上海浦东是在1990年,加入世贸组织是在2001年,均不符合图表时间。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后了,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闭关自守。建国以后,人家封锁我们,在某种程度上我们也还是闭关自守,这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困难。三十几年的经验告诉我们,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的。材料二“我一直认为入世后既不会遭遇洪水猛兽也不会一夜之间发生经济奇迹。”“打开窗户,新鲜空气进来了,但有时难免会飞进一两只苍蝇。”——中国入世谈判的最后一任团长龙永图材料三中国近代重要城市分布示意图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分别指出近代、当代中国经济发展与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的关系。(2)有研究者指出,中国近代重要城市的分布成弓箭状。观察材料三(上图),指出图中“弓”上的城市哪些是改革开放时的经济特区,哪些是1984年国家决定开放的沿海港口城市。(3)据此谈谈你对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认识。答案(1)近代世界工业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中国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被迫开放,卷入世界市场;当代世界经济走向全球化,中国逐步过渡到市场经济,主动开放,融入世界经济。(2)经济特区:汕头。开放城市:天津、烟台、青岛、南通、上海、宁波、福州、广州。(3)①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决定实行对外开放,对外开放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②对外开放的实行有利于中外文化交流;有利于吸引外资;有利于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和经营管理经验;有利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对发展社会主义经济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应该加以鼓励和肯定。③但同时还应注意,随着对外开放的实行,中国必将面临新的挑战和问题,中国应该勇于面对困难,迎接挑战。

1 / 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