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液治疗护理实践指南与实施细则》题库一、填空题1.输注胃肠外营养液及脂肪乳的输液器应每隔(12h)更换一次,输全血或成分血的输血器可以每(4h)更换一次。2.采用外周静脉留置针(短导管)输液达(72-96)h,植入外周静脉导管(中等长度导管)达(7-49)d的成年患者须拔管。3.PICC全称是(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CVC全称为(中心静脉导管),PORT全称为(植入式输液港)。4.CVC拔出后患者要静卧至少(30)min。5.导管堵塞有最基本的两种类型,分别是(血栓性导管堵塞)和(非血栓性导管堵塞)6.植入式输液港可采取两种方法(经皮穿刺导管植入法)和(切开式导管植入法),导管末端位于(中心静脉)7.动脉穿刺置管首选的血管是(桡动脉),次选的血管可有(股动脉)(肱动脉)(足背动脉)8.中心静脉置管是指经皮穿刺(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股静脉),使导管尖端到达中心静脉上、下腔的方法。9.中心静脉导管禁用范围(预穿刺局部皮肤有破损或感染)(有出血倾向者)10.留置中心静脉血管常选用(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股静脉)11.用中心静脉输液完毕用(125U/ml肝素盐水)封管(5)ml,可有效防止输液管堵塞12.中心静脉置管猝死的主要原因:(呼吸、心脏骤停与操作中过重压迫颈动脉窦有关)(置管时损伤重要脏器及血管)(气栓的形成)。13.中心静脉与深静脉置管有关的并发症(感染)(血栓形成和堵塞)(导管堵塞)。14.(植入式输液港)是一种可置于皮下长期留置在体内的静脉输液装置。15.冲、封导管和静脉推注药液时必须选用(10ml)以上的注射器。16.导管夹闭综合征临床表现(抽血困难)(输液时有阻力)(输液时或者采血标本时需要患者改变体位)。17.由经过培训的医生依不同的治疗方式和患者体型来悬着输液港植入的途径(大静脉植入)(大动脉植入)(腹腔内植入),输液座放于皮下。18.动脉导管穿刺时,成人通常选择(22G),婴儿和儿童选择(24G)19.动脉导管置管后(1)周内,尽量减少屈肘、屈腕动作,固定上肢保持外展掌侧向上位置。20.输液器经(环氧乙烷)消毒灭菌。21.特殊药物(如紫杉醇)不能使用PVC材质的输液器,以免PVC输液器中的增塑剂(释出)。22.正压封管后,小夹子应尽量靠近(穿刺点端)。23.PICC严禁使用小于(10)ml的注射器,因较小注射器科产生较大压力,如遇导管阻塞可致导管破裂。24.输液港在一段较长时间不使用时,应每(4)周冲管、封管一次。25.儿科患者应使用(1-10U/ml)浓度的肝素盐水封管。26.封管液的最小量应为(导管和附加装置容量的2倍)。27.预防导管内血栓形成,应尽量避免留置导管的肢体(下垂)。28.静脉炎分为(5)级,其中(4)级最严重,表现为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和(或)水肿,有条索状物形成,科触及条索状静脉,长度大于(2.5)cm,有脓液流出。29.用75%的乙醇棉签消毒时应避开(穿刺点),以免引起化学性静脉炎。30.液体外渗中,皮肤发白,水肿范围最大直径在2.5-15cm,皮肤发凉,伴有或不伴有疼痛,为(2)级液体外渗。31.在我国,一次性精密过滤输液去能滤过的最小微粒直径为(2-5um)。32.水平层流工作台的维护中,高效过滤器只可以进行(更换),不可(清洗)。33.导管堵塞是指血管内置导管(部分)或(完全)堵塞,致使液体或药液的输注受阻或受限。34.由机械性堵塞所致,如导管位置不当、导管发生移位,药物或矿物质沉淀、肠外营养的脂类聚集等造成的导管堵塞被称为(非血栓性导管堵塞)35.(输液渗出)是指在输液过程中由于多种原因致使输入的药液或液体渗出到正常血管通路以外的周围组织。36.(输液外渗)是指在输液过程中由于多种原因造成输入的发疱剂及刺激性药液或液体进入了周围组织。37.发疱剂及刺激性药物外渗后,该(肢体的远端)不能再留置导管。38.临床上将药液渗出分为5级,其中外渗在渗出临床表现与分级中属于第(4)级39.导管相关性感染主要有三种类型,包括(导管相关局部感染)、(隧道感染)、(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40.在急诊留置的外周导管(48h)内更换。41.婴幼儿输液或患者躁动时可以放置(臂板)以便液体的输入。42.一次性精密过滤输液器能滤过的最小微粒直径为(2-5um).输血用去白细胞过滤器能过滤的最小微粒直径为(0.2um).43.当应用流速控制设备输入发疱剂及刺激性药物时,应选择(低压输液设备)44.当在动脉通路上应用流速控制设备时,应选择(高压输液设备)。45.对血液和液体加温设备进行常规的质量控制检测并配置报警系统,包括声音报警和可视温度表。温度以(25-35)摄氏度为宜。46.水平层流工作台最终要达到局部(百级)的操作环境。47.经上肢的贵要静脉、头静脉、肘正中静脉、下肢的隐静脉等外周静脉穿刺置管,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下1/3处)或(右心房连接处)的中心静脉导管。48.静脉输注脂肪乳剂肠内营养需(2周)以上的患者,可以选用中心静脉。49.周围静脉使用营养液患者,要求渗透压以(600-900mOsm/L)为宜,以避免对静脉造成伤害。50.单独输入的脂肪乳剂应于(12h)内输完。51.通常10%脂肪乳剂在最初(15-30min)内的输入速度不得超过1ml/min,0.5h后可逐渐加快速度。52.输血可以(补充血容量)(改善循环功能)(改善携氧能力)(提高血浆蛋白)(增强免疫力和凝血功能),在临床医疗中是一项重要措施。53.如果患者需要输血治疗,应选用合适的血液成分进行输注,即进行(成分输血)。54.洗涤红细胞用于对(血浆蛋白)有过敏反应的贫血患者。55.输血完毕后,将输血记录单(交叉配血报告单)贴在病历中,并将血袋送回输血科,至少保存(24hr)。56.在输液或输血时,不可避免地会将液体中的(细菌)、(微粒)或(气泡)以及(全血)或(成分血)的微粒团、(微血块)或(白细胞)输入人体,造成包括过敏反应在内的不良反应。57.《中国药典》(2000版)规定大输液制剂的不溶性微粒,每毫升中≥10μm以上的微粒不得超过(20)个;≥25μm以上的微粒不得搞过(2)个。58.正常成人毛细血管直径为(6-8)μm,儿童特别是婴幼儿的血管比成人更细,为(3)μm。59.输液或输血时,需根据(输入药液)的不同选择合适的输液器。60.用于输全血及成分血的过滤器必须每(4)小时更换一次。61.流速控制设备能精确控制输送药液的(流速)和(流量)。62.流速控制设备的使用越来越普遍,相应的不良反应也很多,最长见的是(输液过量)。63.临床上输液温度过低,机体调节不及时,造成(血管收缩)、(血压升高)等不良反应。64.为防止(交叉感染),止血带应一人一带。65.(采用空气净化技术)是提高输液环境空气的洁净度、避免液体微粒污染的有效方法。66.在静脉输液中,避免使用(外周静脉)输注化疗药。67.研究认为,加温输液扩容治疗是(休克复苏)的重要措施,对于预防大量输液后导致(冷休克)非常必要。68.液体增温的标准应根据治疗用药的(理化性质)和(患者的感受)来调整,静脉输液温度稳持在(25-35)℃为宜,温度过高会引起(血管内膜损伤)及(细胞变性)。69.肠外营养是指通过(中心静脉)或(周围静脉)插管的途径,输入静脉营养液的一种方法。70.经中心静脉输注的PN,中心静脉置管途径以(锁骨下静脉)为首选。71.颈内静脉因为(靠近口咽分泌区),比锁骨下静脉置管有更高的感染机会,为中心静脉置管次选。72.更换脂肪乳剂输液器时,应遵循(无菌技术)和(标准预防措施)。73.输血可以(补充血容量改善循环功能),(增加携氧能力),(提高血浆蛋白),(增强免疫力)和(凝血功能)。、74.扎止血带(40-120s)进行静脉穿刺为最佳的穿刺时间。75.手卫生包括(洗手)、(手消毒)、(外科手消毒)、和(手部皮肤保护)。76.皮肤消毒是指皮肤表面致病微生物的去除或杀灭,但不包括(芽孢)。77.医疗废弃物分为(感染性废物)、(损伤性废物)、(病理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及(化学性废物)。78.输液架一般只用(清水)擦拭,当被传染患者的血液、体液污染后,必须用(1%的含氯消毒液)擦拭,15min后用(清水)擦拭后方可使用。79.静脉炎分为(机械性静脉炎)、(化学性静脉炎)、(细菌性静脉炎)和(血栓性静脉炎)。80.止血带仅影响(静脉)血流而对(动脉)血流无影响。81.医疗机构凡开展肠外营养疗法,临床使用危害药物的,应建立在肠外营养液或危害药物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实行(集中调配)和(供应)。82.更换肠外营养的输液器时,应遵循(无菌技术)和(标准预防措施)。83.一般情况下,PN开始输注的速度低于(40ml/h),以后按(20ml/(h·d))递增,直到所需的速度,通常不超过(120ml/h)。84.对于单独输入的乳液应于(12h)内输完,如果考虑到输入液量较大需要更多时间,那么应该在(24h)内输完。85.将冷库存血(0-4℃)输入手术患者体内科导致体温下降,凝血功能障碍,同时低温可抑制(心肌收缩),导致(血压下降)及(外周循环障碍),严重时可引起(心搏骤停)。86.不能在(输液的同侧手臂)、(不要在做过乳腺手术)或(腋窝淋巴结手术的一侧手臂)采血。87.无菌输液器具应放置在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物架上,距地面高(20-25cm),距墙壁(5-10cm),距天花板(50cm)88.无菌输液器具应遵循(先近期再远期)的原则89.医务人员配药时,应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90.外周静脉导管,穿刺部位建议使用的消毒剂有(碘酊)、(75%乙醇)和(复合碘制剂)。91.符合无菌原则治疗区的具体条件包括:(治疗环境条件)、(消毒灭菌条件)。92.执行PICC穿刺者,应为临床工作5年以上的主管护师,同时经过相关知识培训并取得(培训合格证书)。93.输液治疗时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流程,执行(标准预防)措施。9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一次性无菌物品去除包装进入无菌物品存放区,物品存放架应距地面高度(20-25cm),离墙(5-10cm),距天花板(50cm)。95.胃肠外营养液如在冰箱内保存,应在输注前(1)h从冰箱内取出,以在输入时接近室温。96.在患者使用前或同一个患者长期使用期间,应清洁和消毒医疗仪器设备,以预防(交叉感染)和(疾病传播)。97.根据治疗的目的、时间、潜在并发症,头皮钢针给予短期单次﹤(4)h的静脉输液治疗。98.对于接受了乳腺手术和腋下淋巴结清扫的术后患者,外周静脉置管首选(健侧上肢)。99.外周导管材质首选(聚氨酯)和(聚亚氨酯)材质的导管,材质应为(不透X射线)。100.成人外周中长导管保留时间为(7-49)d。101.PICC的固定方法包括使用(胶布)和(缝合)。102.中心静脉导管的常见并发症:(感染)、(导管栓塞)。103.中心静脉置管时首选(锁骨下静脉)。104.植入式输液港的导管植入方式是:(切开式导管植入法)、(经皮穿刺当植入法)。105休克、机械通气患者建议采用(动脉置管)。106.静脉输液治疗并发症有:(静脉炎)、(渗出)、(导管堵塞)、(血流感染)。107.纱布敷料常规每(48h)更换一次,输液器每隔(24h)更换一次,怀疑污染或完整性受到破坏时应立即更换。108.单纯的脂肪乳输注建议在(12)小时内输完,最长也不能超过(24)小时。109.肝素帽每次使用前应用(75%乙醇)或(碘伏消毒)。110.导管内血栓分为:(腔内血栓)、(导管顶端血栓)、(纤维素鞘)。111.PICC在治疗间歇期至少每7d维护一次,包括:(更换接头)、(冲洗导管)、(更换敷料)。112.置管期间如出现不明原因的发热或冲管后患者出现烦躁、寒战等现象,可能为导管内感染,须立即(抽血做血培养),从(外周血管)抽血。113.如果短期中心静脉导管插管部位化脓,为(感染)的指征,应(立即拔除)。114.正确的冲管手法是(间歇推注法),也称(正压脉冲)。115.外周动脉导管通常穿刺桡动脉或股动脉,可进行连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