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创建时期1、“一大”(1921、7、23,上海),中国共产党成立(1)内容:①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②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党纲: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斗争目的是消灭阶级,废除资本私有制,以及联合第三国际。③中心工作是组织和领导工人运动。④大会选举产生了由陈独秀、张国焘、李达组成的党的领导机构——中央局,以陈独秀为书记。(2)意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就有了可以信赖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中国革命就有了坚强的领导力量。2、“二大”(1922,上海),制定了党的革命纲领内容——①中共二大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人民指出了明确的斗争目标。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它在当前阶段的纲领应当是: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民主共和国。②开始采取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的政党和政治派别没有采取过、也不可能采取的革命方法,即群众路线的方法。③中共二大提出“联合全国一切革命党派,联合资产阶级民主派,组织民主的联合战线”。3、“三大”(1923),1923年6月中共三大正式决定全体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建立统一战线。▶土地革命时期1、八七会议(1927、8、7,汉口)(1)内容:①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选出了以瞿秋白为首的中央临时政治局。②通过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③毛泽东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重要思想。④还提出“整顿改编自己的队伍,纠正过去严重的错误,而找着新的道路”。(2)意义:是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兴起的转折点。2、遵义会议(1935)(1)内容:①集中解决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②会议增选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③成立了由周恩来、毛泽东、王稼祥组成的新的三人团,全权负责红军的军事行动。(2)意义: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在革命的关键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3、瓦窑堡会议(1935)(1)内容:①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制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②批评了党内长期存在的“左”倾冒险主义、关门主义的错误倾向。(2)意义:为抗日战争的到来作了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准备。▶抗日战争时期1、洛川会议(1937)①制定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②强调要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关键在于实行全面抗战路线(即人民战争路线)。③会议强调,必须坚持统一战线中无产阶级的领导权,在敌人后方发动游击战争,在国民党统治区发动抗日群众运动。2、“七大”(1945,延安)(1)内容:①毛泽东作《论联合政府》报告,提出废除国民党一党专政,建立民主的联合政府。②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③确定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2)意义: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解放战争时期1、七届二中全会(1949,河北平山县西柏坡)(1)内容:①规定了党在全国胜利后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应当采取的基本政策。②指出了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方向。③提出了“两个务必”的思想,即“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④分析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状况和基本矛盾。提出中国从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并解决了土地问题以后,中国还存在着两种基本的矛盾:国际上是新中国同帝国主义的矛盾,国内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1949、9,北平)内容:①制定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共同纲领》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②会议通过了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选举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主席。新中国成立后的会议1、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54)内容:①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②选举国家主席,任命国务院总理。2、八大(1956)内容:①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②提出党和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③在经济建设上,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在政治建设上,提出要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在执政党建设上,强调提高全党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水平,健全党内民主集中制。④陈云提出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想。3、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1)内容:①冲破了长期左的错误的严重束缚,彻底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②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并且断然否定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指导思想;③做出了把全党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的战略决策,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④全会恢复了党的民主集中制的优良传统,审查解决了历史上遗留的一批重大问题和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2)意义: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会议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中央领导集体,揭开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序幕。以这次全会为起点,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4、十二大(1982)①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命题的提出。②制定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纲领。5、十三大(1987)①突出贡献:比较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②大会制定了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任务和奋斗目标。③大会制定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6、十四大(1992)①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②大会确立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7、十五大(1997)①邓小平理论,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道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修改后的《中国共产党党章》。②确立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③大会明确了中国跨世纪发展的战略部署,并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和公有制实现形式,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等问题提出了新的论断。8、十六大(2002)①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②大会总结概括了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③大会明确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9、十七大(2007年)(1)对改革开放历程和经验的总结:①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最显著的成就是快速发展,最突出的标志是与时俱进。②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2)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识的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行了概括。(3)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出新要求。毛概中的17个“第一次”,希望各位2016考研的小伙伴们牢记这些“第一次”。1、第一次提出从思想上建党的著作:《井冈山的斗争》2、第一次明确出密切联系党的政治路线进行党的建设的代表作:《共产党人发刊词》3、第一次提出党风科学概念的著作:《整顿党的作风》4、第一次把党的优良作风概括为三大作风的著作:《论联合政府》5、第一次正式提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命题的会议:六届六中全会6、第一次提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的根本思想原则“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的文章:《共产党人发刊词》7、第一次提出“思想路线”概念的文章:《反对本本主义》8、第一次最完整系统地阐述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著作:《改造我们的学习》9、第一次完整的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著作:《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10、最早论述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思想的文章:《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11、第一次公开使用“人民民主专政”的文章:《将革命进行到底》12、第一篇系统阐述毛泽东思想的文献:中共七大刘少奇做的《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13、第一次提出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乡村到城市的文献:在中共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做的报告14、第一次提出建设一项伟大的工程:《共产党人发刊词》15、第一次系统总结党的三大优良作风:《共产党人发刊词》16、第一次明确指出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思想““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报告:《论十大关系》17、第一次明确指出执政党建设问题:中共七届二中全会。这几天从网上看到,觉得很有用,一起跟大家分享,祝大家考试成功,加油!1、哲学世界观的理论形态,或者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2、世界观对人与世界关系的根本看法、根本观点。3、方法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方法论与世界观是统一的,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4、哲学基本问题存在和思维、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哲学基本问题有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思维和存在谁是第一性的问题,这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哲学派别的依据;第二方面是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依据。5、唯物主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机械唯物主义、现代辩证唯物主义。6、唯心主义在哲学基本问题上,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哲学派别。唯心主义有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两种形式。7、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无产阶级世界观的理论体系。8、一元论与二元论对世界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而形成的哲学派别。认为世界本原是一个的是一元论哲学,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是一元论哲学。认为世界有物质和意识两个独立自存的本原的是二元论哲学。9、可知论与不可知论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的不同回答而形成的哲学派别。凡认为思维和存在有同一性的哲学派别都属于可知论哲学,认为思维和存在没有同一性的哲学是不可知论哲学。10、物质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物质的根本特征是客观实在性。11、运动物质的存在方式,是标志物质世界一切事物和过程的变化的哲学范畴。12、时间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它的特点是一维性或不可逆性,即时间只能沿着过去、现在、将来的方向进行。13、空间运动着的物质的广延性,指事物的体积、形态、位置、距离和排列次序等。空间的特点是三维性,即任何物体都有长、宽、高三个方向。14、意识自然界和社会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15、人工智能又称机器思维,本质上是对人的思维的模拟。16、唯物主义一元论凡是把世界万物的本原归于物质的,都是唯物主义一元论。17、唯心主义一元论以不同形式把世界的本质归结为精神、意识的,是唯心主义一元论。19、实事求是本义是指严谨好学、务求真谛的一种认真的治学态度。毛泽东对之作出马克思主义解释,并用之来概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即“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规律,“求”就是去研究。20、实践人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对象性活动。实践是人与世界关系的中介,是自在世界向人类世界转化的基础。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21、主体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人。22、客体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客观事物。23、自在世界人产生前的自然界和人类实践活动尚未深入到的自然界。24、人类世界又称属人世界,在人类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人化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统一体。25、辩证法关于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学说,是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矛盾的观点来考察世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法有三大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肯定否定规律。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