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成均:在部落联盟时期,凡宗教仪式和公众集会都必有音乐,音乐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贵族显贵重视音乐修养,他们的子弟均受乐教。乐师主管音乐事务,日常演奏歌唱之地,亦为实施乐教之地,这个场所称为成均。成均不是劳动场所,所进行的教育也不是以劳动生产为内容的教育,而是在生产过程之外进行的独立性的活动。教者和学者都已脱离生产劳动,成为专门从事教或者专门从事学的人,这已具有条件可被认为是古代学校的萌芽。2、庠:在氏族公社中,教育年轻一代的任务,通常是由具有丰富生活经验的老人承担。这种活动要就老年人的方便,一般在养老的地方进行,所以庠也兼为教育的场所。庠这种机构,兼有两方面的重要活动,即养老和教育,而教育的任务重在德教。3、成均和庠都是原始社会末期开展多种活动的机构,包括当时的教育活动在内。它们虽然还不是正式的学校,但开始进行有目的、有组织的活动,为以后专门教育机构的产生奠定了基础。4、西周的教育。在文化教育上的特征是“学在官府”(或称“学术官守”),即在宫廷设立学校,用典章作教材,聘官吏为教师(即“官师合一”)。(1)惟官有书,而民无书。(2)惟官有器,而民无器。(3)惟官有学,而民无学。5、六艺教育。西周学校以“六艺”为基本教育内容。所谓“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之中,又有“大艺”、“小艺”之分,礼、乐、射、御作为大艺,是大学的课程,书、数作为小艺,主要是小学的课程。六艺教育起源于夏代,商代又有发展,西周在继承商代六艺教育的基础上,使它更为发展和充实。影响:西周的教育内容可以总称为六艺教育,它是西周教育的特征和标志。六艺教育包含多方面的教育因素。它既重视思想政治教育,也重视文化知识;既注重传统文化,也注意使用技能;既重视文事,也重视吾辈;既要符合礼仪规范,也要求内心情感修养。六艺教育有符合教育规律的历史经验,可供后世借鉴。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有的教育家想借助六艺教育的经验,解决当时教育的某些弊端,因此把六艺教育当做理想模式来强调,为自己的主张做历史论证。特别是在儒家思想居于支配地位时期,六艺教育被奉为标准。凡有所主张,要从六艺教育寻找论据;有所批判,则指斥异端背离六艺教育传统。由此可见,六艺教育思想产生的深远历史教育。6、私学的历史特点。(1)私学是建立在土地私有的个体经济基础上,其阶级基础以新兴地主阶级为主,包括农工商等自由民。(2)私学是根据社会或个人的需要而设立,它是分散的,即“学在四方”,而非“学术官守”。(3)私学是政教分离,有独立的组织机构,政治活动和教育活动分开。(4)私学向平民开放,教育对象广泛,促进了文化知识的下移。(5)私学是官师分离,教师成为一种专门的职业,以传授知识技能和培养人才为谋生的途径。(6)私学是学术繁荣和百家争鸣的园地,各学派自由讲学,各有所宗。(7)私学的教育内容并不局限于“六艺”教育,它可以传授各学派的政治观点和道德思想,乃至新的知识和技能。(8)私学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并不要求固定的场所,可以自由流动,设备也简单。(9)私学培养目标多样化,培养多种规格人才。7、孔子的教育思想。(1)论教育的作用。教育对经济、政治的影响,他把教育看作是治国治民最重要的因素,孔丘认为教育对社会发展有重要的作用,是立国治国的三大要素之一;教育对个人的身心发展的影响,孔子认为个性差别主要是由于人们的后天环境习染各不相同之故,教育是一种特殊的环境影响,力量更大,这就肯定了教育的必要性。(2)论教育对象。“有教无类”是孔子私学的办学方针,“有教无类”打破了贵贱、贫富和种族的界限,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平民阶层,满足了平民受教育的愿望,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有力地推动了春秋以来的学术下移运动,促进了各民族文化的融合与发展。“有教无类”与奴隶制社会“学在官府”、“礼不下庶人”的教育等级制有本质的区别,是一种划时代的进步。(3)论教育目的。孔子的学生子夏提出“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比较准确地概括了孔子关于教育目的的主张。“学而优则仕”口号的提出在教育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它为平民从政开辟了道路,成为推动当时人们积极学习的巨大力量。同时,也是对奴隶制世袭制的巨大冲击,有利于封建官僚制度的形成。“学而优则仕”还是科举制的理论来源,二者有密切联系。(4)论教育内容。在孔子的教育内容体系中,包含两大部分,即道德教育和知识教育,而以前者为重心。孔子在教学中所用的教材,主要是经过他亲自整理的《诗》、《书》、《礼》、《易》、《乐》、《春秋》六种,即后世所称的“六经”,而事实上,由于《乐》的失传,后世的儒家教育便只剩下了“五经”。“六经”在汉代以后也常被称为“六艺”,孔子传授“六经”,是想借此来传递儒家的修己治人之道,但其中保存了中国古代大量的文化资料,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孔子教学内容结构图:基本内涵——四教:文、行、忠、信;课程设置——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教材名称——六经:诗、书、乐、易、春、秋。(5)论教学方法。1、学、思、行结合。“学而知之”是孔子进行教学的主导思想,也是求知的唯一途径。这种学、思、行并重的思想对后来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产生了深远影响。2、启发诱导。3、因材施教。4、好学与实事求是的态度。要有好学、乐学的态度,要有不耻下问的态度,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5、博约兼顾(或由博返约)。(6)论道德教育。孔子主张以礼为为道德规范,以仁为最高道德准则。1、立志。2、克己。孔丘主张应着重在要求自己,约束和克制自己的言行,使之合乎礼、仁的规范。3、力行。孔子要求弟子不管治学还是修身都必须身体力行,注重实践。4、中庸。孔子要求弟子为人处事应遵循中庸之道。5、内省。孔子认为,不论道德认识或是道德实践,都需要有主观积极的思想活动,称之为内省。6、改过。(7)论教师。1、学而不厌,孔子认为这是教师的首要条件。2、温故知新。这里有两层意思:一是教师既要掌握过去的政治历史知识,又要借鉴历史经验认识当代的社会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二是指新旧知识之间的关系。教师负有传承文化知识的使命,同时又要开拓创新。3、诲人不倦。4、以身作则孔子把以身作则作为教育原则,对教师提出了严格要求。5、爱护学生。孔子把“仁者爱人”的精神倾注在学生身上,对学生充满深厚的感情。6、教学相长。孔子认为,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不是单方面的知识传授,而是可以教学相长的。影响:孔子一生大部分时间从事教育工作,积累了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提出了一系列教育教学原则,他在教育史上的贡献是巨大的:第一,他首次提出教育在社会和人的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强调重视教育;第二,他创办私学,开私人讲学之先河,打破了“学在官府”局面,成为百家争鸣先驱;第三,他实行“有教无类”的办学方针,扩大了受教育的范围,推动了文化教育的下移;第四,他提倡“学而优则仕”,培养德才兼备的从政君子,为封建官僚制度形成奠定了基础;第五,他重视古代文化的继承和整理,编撰了“六书”作为教材,保存了中国古代文化;第六,他在教学方法上有所创新,强调学思行结合,首倡启发式教学,实现因材施教等;第七,他重视道德教育,把“仁”作为最高准则,鼓励人们提高道德水平;第八,他提出道德修养应遵循的重要原则,如立志、中庸、自省、改过迁善等;第九,他要求教师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以身作则。以上经验和原则后来为他的弟子更系统地总结在《学记》一书中,成为中华民族一份宝贵的教育遗产。总之,孔子作为世界级的文化名人的地位早已确立,无论批孔还是尊孔都是片面的,只有客观地评价孔子才能从历史中汲取教益。8、稷下学宫。性质:1稷下学宫在性质上既不是传统的官学,也不同于当时的私学,它是一所由官家操办、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学校。一方面学宫的主办者是齐国的君主,办学目的也是为齐国培养人才;另一方面,学校的基本细胞由各家私学所构成,具体的教学和学术活动,由各家各派自主,官方并不加以干涉。2稷下学宫是一所集讲学、著述、育才活动于一体并兼有咨议作用的高等学府。特点:(1)稷下采取开放政策,欢迎各方学者来学宫游学。(2)学宫采取兼容并包政策,鼓励各家各派自由辩论。(3)礼贤下士,通过提供优厚的政治和物质待遇,吸引各方人才。(4)学宫是集教学、研究、咨政为一体的机构。9、孟子的教育思想。性善论与教育作用:孟子提出“性善论”,认为人性是先天所固有的,是至纯至善的,人之所以不同于禽兽,就是因为人有善性。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的作用就在于找回散失的善的本性,保存和发扬天赋的善端,孟子认为,任何人只要肯接受教育,肯于学习,就可以把先天的善端充分发挥,达到最完善的境界,这就是圣人。教育的社会作用在于得民心。教育对人的作用是扩充“善性”“素丝说”说明人性及其在教育下的改变和形成。墨子的这一思想较孔子的人性论,在社会意义方面显得进步了,因为他从人性平等的立场出发认识和阐述教育作用。孟子“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的思想,其“上说下教”的主张,都是以此为理论基础的。孟子主张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君子”、“圣贤”及“大丈夫”。从教育对社会的影响这个角度来看,孟子明确概括了中国古代学校教育的目的——“明人伦”。所谓“明人伦”,就是“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后世亦称为“五伦”,代表着五种最基本的人际关系,目的在于维护上下尊卑的社会秩序和道德观念。孟子对孔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孟子继承孔子关于德政、礼治的思想,提出施“仁政”的主张,并周游各国向当政者广为宣传;孟子继承孔子注重“仁”德的思想,同时提出另一个重要的范畴“义”,从而构建了仁、义、礼、智的伦理道德体系;孟子继承孔子“性相近”的思想,提出人性本善的主张,为伦理道德的范畴奠定了心学基础。孟子和荀子思想的异同:同:二人继承了孔子的“仁”的思想。孟子主张“仁政”,荀子主张“仁义”和”王道”。同时两人都强调了百姓的作用。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荀子提出“君者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亦则覆舟”。异:孟子和荀子思想的不同,首先表现在孟子提出了性善说,而荀子提出了性恶说,前者从性善论出发,大大的深化了孔子的修己,按人学说,如存心养性,反身而成,养浩然之气.而荀子站在儒家的立场上广泛的吸收先秦道法名阴阳等学派的思想成果,他吸收了道家的天道自然无为自然观天行有常,部位尧存,不为桀亡.孟子和荀子在王道上具有相同点,,但是荀子不象孟子那样强调统治者要启发民众的道德自觉,强调的是要以社会行为规范-礼约束民众,并且他并不排斥在治民中使用刑罚.孟子的性善是为修己提供人性根据,而性恶说则为修己时要约之以礼提供人性根据.荀子将人的生理本能称为性,将人为的称为伪.孟子将人天生具备的向善要求和可以为善的能力称为性[孟子强调内在修养的重要性,而荀子强调外在环境的重要性.并且有些学说认为孟子是传道之儒的代表,而荀子是传经之儒的代表,但这种区别不是绝对的.孟子强调天命,主张天人合一;荀子强调天道自然,主张天人之分.孟子的性善和荀子的性恶,在最终目的上是殊途同归的,都是为了引导人们在道德上加强修养,成为君子乃至圣人.荀子的思想更适合当时社会的发展,其弟子韩非和李斯都从于法家,这与荀子的思想部分并不反对刑罚是有一定影响的.10、荀子的教育思想。荀子出于儒家,但不受儒家束缚,他在继承孔子思想的基础上,兼取众家,尤其引法入儒,对传统儒家思想进行了改造,是先秦集大成者。性恶论与教育作用:荀子著《性恶》一文,认为人的本性都是好利疾恶的,并不存在仁义礼智等先天道德品质,如任其发展而不加节制,必然使社会产生混乱。荀子认为:人之所以能为善,全靠后天的努力。荀子认为教育的作用就在于“化性起伪”。教育的社会作用在于统一民心。教育对人的作用在于化性起伪。教育目的:在荀子看来,教育目的就是将士最终培养成圣人。“注错习俗”即指客观环境对人的影响与教育。论教师的地位和作用:1、教师参与治理国家是通过一个中介实现的,那就是他的施教。教师与师法—教育有着治理国家的作用。2、在教师与学生之间,荀子片面强调学生对教师的服从,主张“师云亦云”。提出当教师有四个条件,一般的传习学问,不在其列。一是有尊严,使人敬畏;二是年纪五六十岁,有崇高的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