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的校勘校勘与校勘学:古籍在传抄翻刻的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会出现文字上的讹误。用不同版本或其他资料通过比较或推理,发现并纠正古籍在流传过程中发生的文字讹误,此为校勘。研究校勘的科学就是校勘学。校,本义是“木囚也”,有比勘核对之意,引申指考核校订书面材料的文字异同。勘,“校也”(《说文》)。校勘一词出现于齐梁,此前有“校雠”一词,涵义颇广,包括目录、版本、校勘等内容。到清代,一般用“校雠”表示较广的涵义,用“校勘”表示校正文字。一、校勘的功用(一)有助读书治学校勘是指用不同版本或其他资料,通过比较和推理,发现并校正古书中由于抄写或翻刻等原因而产生的字句、篇章等错误,是文献和古籍整理的重要方法,同时也是查阅古籍者必须具有的基本功。有些古书,如果未经校勘,无法阅读,更谈不上研究。《吕氏春秋·察传》篇记载子夏纠正“晋师三豕涉河”为“晋师己亥涉河”之误,实际上就是校勘工作。到西汉时期,由于古书多出自壁中,竹简断损、帛书烂缺,造成的文字脱漏、错误,更为严重。刘向校书,《别录》是其成果的体现。阮元《礼记注疏校勘记·序》说:此《礼记》七十卷本,出于吴中吴泰来家。乾隆间,惠栋用以校汲古阁本,识之云:讹字四千七百有四,脱字一千一百四十有五,缺文二千二百一十有七,文字异者二千六百二十有五。羡文九百七十有一。上述《礼记》七十卷本是宋刻本,汲古阁本是清初刻本,两个本子相去四百多年,而汲古阁本的错误竟有如此之多,其他不属于官家经典的书,错误更甚,可想而知。《抱朴子·遐览》“書三寫,魚成魯,虛成虎。”王鸣盛《十七史商榷·序》:“欲读书必先精校书,校之未精而速读,恐读亦多误矣。”(二)有助文献整理与研究。校勘应是古籍整理诸方法中的先导,如果不先做好校勘工作而以误本做文献整理工作,则这些工作会相应地出现问题。《魏书·卢玄传》“卿等欲言,便无相疑难。”(中华书局1974年点校本)检《北史·卢玄传》,作“卿等欲言便言,无相疑难。”《册府元龟》卷156引亦同。校点者对此未加校勘,以误本为底本,也造成了标点错误。校勘也是古籍研究的先导工作。比如哲学史研究,都把“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归于老子,现通行本有十一处“无为而无不为”。但是,检马王堆帛书《老子》甲乙本,十一处“无为而无不为”皆不存在,只有“无为”。而郭店楚简则有一处作“无为而无不为”。由此可见,老子“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不能单纯依靠传本来断言。(三)有助于疏通文字词义,欣赏阅读。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木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张孝祥《西江月》上阕:胡云翼《宋词选》作“满载一船明月,平铺千里秋江。波神留我看斜阳,唤起鳞鳞细浪。”此出《六十家词》,检双照楼影宋版《于湖词》,“明月”作“秋色”,“秋江”作“湖光”,显胜此本。二、文献讹误的类型(一)文献错讹的类型。1.讹。即文字错误。段玉裁《戴东原先生年谱》:“先生言《水经注》‘水流松果之山’,钟伯敬本‘山’讹作‘上’,遂连圈之,以为妙景,其可笑如此。‘松果之山’见《山海经》。”根据王国维校,“上”字《永乐大典》本、明抄本均作“山”。宋周必大《二老堂诗话》:“江州《陶靖节集》末载:宣和六年,临溪曾紘谓靖节《读山海经诗》,其一篇云:‘形夭無千歲,猛志固常在。’疑上下文义不贯,……此句为‘刑天舞干戚’,因笔画相近,五字皆讹。”2.脱。脱文,也叫夺文。即漏掉文字。包括脱字、脱句、脱行、脱页、脱简等多种情况。《史记·吴太伯世家》:“吴太伯、太伯弟仲雍,皆周太王之子,而王季历之兄也。季历贤,而有圣子昌。太王欲立季历以及昌。于是太伯、仲雍二人乃奔荆蛮,文身断发,示不可用,以避季历。季历果立,是为王季。而昌为文王。太伯之奔荆蛮,自号勾吴,荆蛮义之,从而归之千余家,立为吴太伯。太伯卒,无子,弟仲雍立,是为吴仲雍。仲雍卒,子季简立。季简卒,子叔达立。叔达卒,子周章立。是时周武王克殷,求太伯、仲雍之后,得周章。周章已君吴,因而封之。乃封周章弟虞仲于周之北故夏墟,是为虞仲。”日本大阪杏雨书屋藏南宋绍兴十年邵武朱中奉宅刻《史记》(集解),脱去“之子,而王季历之兄也。季历贤,而有圣子昌。太王”共十九字(日本水泽利忠《史记会注考证校补》)。而南宋庆元建安黄善夫刻《史记》(集解、索隐、正义),脱去“伯、仲雍之后,得周章。周章已君吴,因而封之。乃”共十八字。从版本鉴赏来看,二本为南宋建本之精者,“铁画银钩”,“棱角峭厉”,文字校勘则未足为善本。脱简战国至汉代都用竹木简作为书写材料,因此古人校书常言脱简、错简,如刘向《尚书欧阳经叙录》说:“臣向以中古文校《欧阳》《大、小夏侯》三家经文,《酒诰》脱简一,《召诰》脱简二。”现代校书对象是刻印的古籍,一般只说脱文,少言脱简。出土文物中,脱简的情形比较多。3.衍。衍文就是多余的字。衍文的产生都是有原因的,或涉上文而衍,或涉下文而衍,或涉注文而衍,或涉篇名而衍,或臆改而衍,或妄增而衍等等。《汉书·儒林传》:“韦贤治《诗》,事博士大江公及许生。”注:“晋灼曰:‘大江公即瑕邱江公也。以异下博士江公,故称大。’”由注可知正文本无“博士”二字,“博士”二字是涉注文“博士江公”而衍。《经典释文·序录》:“韦贤受《诗》于江公及许生”,正本此文。4.倒。即文字颠倒。包括古代常见的错简以及通常所见的倒文、相邻文字互错其位等等。倒文之例,如《礼记·月令》:“制有小大,度有长短。”“长短”是“短长”误倒。《吕氏春秋·仲春纪》正作“小大”、“短长”,相对成文。相邻文字互错其位之例,如《管子·形势解》:“使人有礼,遇人有理。”《群书治要》引此作“使人有理,遇人有礼”。今本“礼”、“理”二字互错其位。张舜徽《中国古代史籍校读法·通论》中列举出他用《百衲本二十四史》与殿本《二十四史》互校,发现殿本讹、衍、缺、脱之处有下列10种情况。(1)复叶;(2)脱叶;(3)缺行;(4)文字前后错乱;(5)篇章前后错乱;(6)小注误作正文;(7)注文缺脱;(8)校语缺脱;(9)任意改易原文;(10)任意窜补原著。清代学者俞樾著《古书疑义举例》七卷,选取典型校记,归纳为88个类型。此后刘师培续作《古书疑义举例补》,以补俞氏之缺,又增11种类型;杨树达撰《古书疑义续补》二卷,又增28种类型。马叙伦撰《古书疑义举例校录》对俞氏所编作了校订。姚维锐撰《古书疑义举例增补》,又补15种类型。中华书局于1956年合编成《古书疑义举例五种》出版。此书汇集了古籍中各种类型的问题,对从事训沽、校勘工作最有裨益,可视为校勘的必读之书。三、校勘应具备的条件(一)主观条件校书者必须具备读懂古书的能力,否则强不知以为知,妄改古书,只能错上加错。要读懂古书,首先要精通古代语言学知识,包括文字、音韵、训诂。其次要有版本目录等文献学知识。再次要具备古代文学文化知识,诸如天文、历法、地理沿革、职官制度、风俗习惯(例如避讳)等。还要懂得古书的行文习惯,一般古书是繁体字竖写,自右至左,大字单行写正文,小字双行写注文,遇到当朝帝王相关的语句要抬头(提行)等等。《史记·鲁仲连列传》:“鲁仲连曰:‘吾将使秦王烹醢梁王。’新垣衍怏然不悦曰:‘噫嘻!亦太甚矣,先生之言也。’”金人王若虚校曰:“多‘先生言’字,必欲存之,当在‘太甚’字上。”王若虚不知感叹句谓语先出为古今语言同有之例,故有此言。杨慎《升庵诗话》卷五:宁戚《饭牛歌》:“康浪之水白石烂。”康浪水在山东,见《一统志》,可考。今《乐府》误作‘沧浪之水’。沧浪在楚,与齐何干涉也。骆宾王文曰:‘观梁父之曲,识卧龙于孔明,听康浪之歌,得饭牛于宁戚。’此可以证。敦煌曲子词中有《浪涛沙》一首,其首句,王重民《敦煌曲子词集》、饶宗颐《敦煌曲》均作“五里竿头风欲平”。任二北《敦煌曲校録》改作“五里滩头风欲平”。潘重规《敦煌词话》分析,根据伦敦斯2607号卷子,作“五雨竿头风欲平”,敦煌写本中“雨”“两”往往不分,所谓“五两”是古人测候风力的仪器,系于旗杆之巅。所以此句应作“五两竿头风欲平”。(二)广求异本。校书必广求异本,尤其必须广求古本。傅增湘《校史随笔序》:“窃惟史籍浩繁,号为难治,近代鸿著,无如王氏《商榷》、钱氏《考异》、赵氏《札记》。三君皆当代硕儒,竭毕生之力以成此书。其考辨精深,征引翔实,足为读史之津寄。然于疑误夺失之处,或取证本书,或旁稽他籍,咸能推断以识其乖违,终难奋笔以显为刊正。则以未获多见旧本,无所取证也。”《旧唐书·地理志》河南道河南府:“领洛、郑、熊、谷、嵩、管、伊、汝、管九州。”(武英殿本)钱大昕《考异》谓两“管”字必有一误。闻人诠刻本作“洛、郑、熊、谷、嵩、管、伊、汝、鲁九州”,后一“管”乃“鲁”之误。由此可见,考证虽然能发现古书脱误,但很难据以改正古书,只有根据旧刻善本,才能更准确地判定错误,并加以改正。(三)广求相关资料。凡校某书,应对所校古书的相关材料进行调查,达到相当程度,以便校勘时随时参证。例如校《汉书》可利用《史记》的西汉部分,校《后汉书》可利用《三国志》中相关的部分。校《晋书》可利用《三国志》中相关的部分,校《南史》应利用《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校《北史》应利用《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校《旧唐书》应利用《新唐书》,校《新唐书》要利用《旧唐书》,校《宋史》要利用《辽史》、《金史》及《元史》相关部分。另外,类书、旧注也是校勘常常使用的材料。《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云:“使黄河如带,泰山若厉。”王念孙《读书杂志》校云:“黄”字乃后人所加,欲以黄河对泰山耳。不知西汉以前,无谓河为黄河者,且此誓皆以四字为句也。……《史》表无‘黄’字,如淳注《高纪》,引《功臣表》誓词云‘使河如带,大山若厉。’此引《汉》表,非引《史》表也。而亦无‘黄’字,而‘黄’字为后人所加甚明。(四)精研所校之书。凡校一书,应对该书反复阅读研究,熟习内容和行文规律,以便前后互证。四、校勘的方法陈垣先生《校勘学释例》总结出校法四例:对校、本校、他校、理校。(一)对校法。对校就是将某一文献的不同版本进行对比,从而发现并改正书面材料错误的方法。刘向《别录》所谓‘一人持本,一人读书,若怨家相对者’,即此法也。此法最简便,最稳当,纯属机械法。其主旨在校异同,不校是非。故其短处在不负责任,虽祖本或别本有讹,亦照录之;而其长处则在不参己见,得此校本,可知祖本或别本之本来面目。故凡校一书,必须先用对校法,然后再用其他校法。对校中版本是关键。陈垣认为版本的种类、时代、优劣,直接关系到校勘工作能否成功。要充分利用古本和善本。如沈家本刻《元典章》之“刑部”卷1页5“延祐四年正月”,元刻本作“闰正月”。又如同一页“大德三年三月”,元刻本作“五月”。只看字句表面,没有版本之间的对校,不可能发现哪里有错误。如沈刻《元典章》之“户部”卷7页12“每月五十五日”,元刻本作“每五月十五日”。又如“兵部”卷3页7“该六十二日奏”,元刻本作“六月二十日奏”。文中的错误很容易发现,但如果没有版本之间的对校,则无法知道错在何处,搞不清是五日还是十五日,是六日还是十二日。由此可见对校的重要性。对校是校勘过程中必须经过的步骤,必须使用的方法。(二)本校法。《校法四例》云:“本校法者,以本书前后互证,而抉摘其异同,则知其中之谬误……至于字句之间,则循览上下文义,近而数叶,远而数卷,属词比事,抵牾自见,不必尽据异本也。本校法是在对全书内容、体例包括作者情况深入了解和研究的基础上,采用本书前后互证进行校勘,以发现矛盾之处。《离骚》有云:“乃年岁之未晏兮,时亦犹其未央。”闻一多《楚辞校补》曰:‘犹其’二字当互乙。上文‘虽九死其犹未悔’,‘唯昭质其犹未亏’,‘览余初其犹未悔’,‘览察草木其犹未得兮’,并作‘其犹未’可证。(三)他校法。用其他文献中的引文及相关文字来校勘某一文献的方法称为他校。《校法四例》云:“他校法者,以他书校本书。凡其书有采自前人者,可以前人之书校之,有为后人所引用者,可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