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明理学(正式)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课标要求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儒学产生初步发展春秋儒家思想演变线索魏晋南北朝—隋唐正统思想遭到打击西汉武帝秦朝战国宋明面临挑战,三教合一理学产生,儒学复兴1.魏晋时期2.唐宋时期3.唐宋佛、道民间传播,儒学在民间面临挑战儒学吸收佛道两家的思想,儒学家提出“三教合一”主张掀起入学复兴运动。逐渐确立了以“理”或“天理”为核心的观念体系,被称为“理学一、宋明理学兴起的背景:三教合一唐代中期,韩愈率先提出复兴儒学白马寺创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是佛教传入我国后第一座由官府建造的寺院,所以历来被尊为中国佛教的“祖庭”和“释源”,有“中国第一古刹”之称。白马寺(河南洛阳)佛道盛行的缩影──另类皇帝梁武帝梁武帝名萧衍,南朝梁开国君主。自幼饱读儒家经书。后一度信奉道教,对阴阳、五行、星算无所不通,经常屈驾拜访著名道士陶弘景,以至于时人将陶称为“山中宰相”。后来梁武帝又舍道释佛,随着他“舍身”同泰寺,要以皇帝之身出家,他推崇佛教达到戏剧性的高潮。江南春唐•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道教在民间传播:福建泉州老君岩道教圣地武当山东汉末期,道教开始主要在受苦受难的民众中流行,太平道和五斗米道是道教最早的表现形式。任何时代,苦难中的人民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是对暴政反抗,一是籍宗教信仰,寻找未来的幸福。自从二世纪黄巾农民大暴动以来,中国境内从没有停止过战争。从事战争的人投入战争,没有从事战争的人,如妇女、儿童和老年人,大都投入宗教,希望神灵能赐给在战场上作战的孩子们和在家的家人平安。柏杨《中国人史纲》同心出版社回处处留痕——三教合一孙悟空此图绘佛、道、儒三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老子、孔子三人于一图之中,似正在辩经论道,体现了中国古代“三教合一”的社会思潮。画面中,释氏坐于菩提树下成为画面主体,老子坐于蒲草之上,与一身士大夫装束的孔子相对。《三教图》(清·丁云鹏),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1.魏晋时期2.唐宋时期3.唐宋佛、道民间传播,儒学在民间面临挑战儒学吸收佛道两家的思想,儒学家提出“三教合一”主张掀起入学复兴运动。逐渐确立了以“理”或“天理”为核心的观念体系,被称为“理学一、宋明理学兴起的背景:三教合一唐代中期,韩愈率先提出复兴儒学理学的含义:北宋时期,儒家学者融合了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的义理。他们建立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称之为“理学”。1、理学的含义:2、基本流派:宋明理学兄程颢弟程颐朱熹陆九渊王守仁程朱理学陆王心学程门立雪(一)二程的观点•确定了理学的最高范畴“天理”•天理的核心和修养的最高境界都是“仁”•重视“孔颜之乐”——仁者能获得高度的主体自由和极大的精神满足二、宋明理学主要流派(二)理学的成熟1.代表人物:2.理论来源:3.主张和成就:(1)理气关系论:“理”第一性,“气第二性”(2)理学的修养论:格物致知;强调:仁;“仁”是人的爱心及一切道德价值的终极源泉;(3)社会政治理论:道统论为依据的社会实践理论(4)为《四书》注解,成为理学的经典著作朱熹(集大成者)二程+张载道——儒家的三纲五常、仁义道德;统——指圣贤相传之传统;核心——“正君心”•适应了统治阶级的需要,维护了封建专制统治;南宋以后成为官方哲学。•《四书章句集注》成为教科书。•学术思想流传海外。4.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归纳程朱理学的主要内容材料一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程颢像理学的宇宙观“理”是世界的本原其实质是客观唯心主义,即认为世界统一于人的意识之外的精神存在物如绝对精神、上帝的意志。程颐像材料二今日格一件,明日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脱然自有贯通处。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理学的方法论怎么才能通达“理”?—格物致知。材料三“所谓天理,复是何物?仁、义、礼、智岂不是天理?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岂不是天理?”“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学习和修养的目的就是“遏人欲而存天理”。朱熹像理学的道德观:存天理,灭人欲程朱理学“存天理,灭人欲”——道德观理的本质:世界的本原,天下万物都要遵循、永恒存在的普遍原则。“理”是世界的本原——宇宙观通过“格物致知”的方法把握“理”——方法论总结:•1、儒、道、佛三教合一形成于A、两汉时期B、魏晋时期C、南北朝时期D、隋唐时期•2、面对儒家思想受到道、佛两教的冲击,唐宋儒学大师的态度是A、放弃儒家思想B、对儒、道、佛三教平等对待C、坚持以儒家思想为本,吸收道、佛两教思想加以完善D、以佛学为主,吸收儒、道思想,形成一种新思想3、佛教能在中国广为流传,但始终没以取代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其根本原因是A、儒家思想是整个封建社会最进步的思想B、历代都有信奉儒家思想的人做大官C、儒家思想不断改造完善,一直能够适应加强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D、儒家宣扬的仁政思想得到了人民的拥护BC4.程朱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主要有()A.孔子、孟子、荀子B.程颢、程颐、朱熹C.陆九渊、王守仁、李贽D.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5.朱熹是继孔孟之后最重要的儒学思想家,是宋朝理学的集大成者。他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主要是指()A.世界万物的本原B.社会发展的规律C.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D.人的情感、感受5.魏晋南北朝时,儒学的发展出现危机的原因是()A.统治者反对儒学B.佛教、道教迅速传播C.佛教占统治地位D.儒学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B三:理学的发展——心学2.心学的基本特征:(1)强调学问的目的在于做人(2)主张扫除细枝末节,直奔主题1.陆九渊——“发明本心”(1)简介:南宋人,是心学的开创者(2)思想:①核心命题是“心即理也”,意思是本心即天理②“物欲”和“意见”是人心之弊,所以要将其剥落、扫除(3)影响:陆九渊的思想具有很大的冲击力,在当时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并深刻影响了后世的思想体系。“理”不需要到身心以外的事物上寻找,提出“心即是理也”,心是天地万物的渊源。故把其思想称为“心学”①人心是世界万物的本源(主观唯心论的宇宙观)②学以至圣的修养关键,在于“致良知”(人固有的善性)③求“理”的方法——强调“知行合一”3.王守仁——“阳明心学”(进一步发展)(1)简介:阳明先生,明代人,是心学的集大成者(2)思想:①标志着重建儒家信仰的理论任务已完成②理学的重心转向了在儒家信仰支配下的生命实践(3)意义:材料一王阳明同朋友在郊外观赏风景时,朋友指着山中开花的树木问:“你说天下无心外无物,山中树上的花自开自落,同我心何相关?”王阳明回答:“你不来看此花时,此花与你的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就说明此花不在你的心外。”材料二王阳明曾经多次参与镇压农民起义和平定地方叛乱,由此他认识到“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1)材料一中王阳明对“花”与“人心”关系的解释,反映了他的什么观点?你认为他的解释合理吗?(2)材料二中“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的意思是什么?王阳明要怎样解决这一问题?(参看教材P15学习思考)知识点拔共同点:1、内容相同:都是儒学的表现形式,都继承了孔孟“仁”“礼”的思想,都认为世界本原是“理”。2、影响相同:有助于统治者维护专制统治;压制、扼杀人的自然欲求;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了积极影响。不同点:1、对世界本原的具体认识不同:程朱理学认为世界本原是外在的“理”;陆王心学认为世界本原是内在的“心”,认为本心是“理”。2、把握“理”的途径不同:程朱理学主张用“格物致知”的方法去认识和把握“理”;陆王心学提出求“理”就是进行内心的反省,克服私欲,回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难点突破程朱理学陆王心学不同点世界观哲学范畴方法论共同点代表实质内容影响“理”是万物的本原“心”是万物的本原客观唯心主义思想主观唯心主义思想格物致知(外在)内心反省(内在)儒学的新形式;以儒家纲常约束社会,维护专制统治,遏制人欲“理”;唯心主义;继承孔孟的“仁”“礼”。?商场着火了--程朱理学代表陆王心学代表反复观察火情,寻找逃生方法闭目静坐,想象着火会自生自灭,千万不能乱了方寸。翻开历史一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鲁迅《狂人日记》贞洁牌坊的背后是血泪恐怖的三寸金莲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文天祥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明·于谦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清·林则徐•审视宋明理学,历经了数百年的沧桑,我们看到在礼教压制下哭泣的生命,我们也看到了无数因追求气节品德二变得提拔高大的灵魂。•理学,曾经充当过羁绊历史前进的枷锁,它也曾经在我们民族最危险的时刻,激发出每个人心中最后的吼声宋明理学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产生了消极影响(郭巨埋儿、三寸金莲、贞节牌坊)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求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到了积极作用。5.理学的影响对宋明理学应采取的态度:批判、继承、改造;去粗存精,去伪存真。宋明理学儒学的困境与儒学复兴运动理学的发展创立:北宋二程成熟:南宋朱熹发展:陆王心学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背景:知识·梳理对宋明理学的认识心安理得蛮不讲理天理何在理所当然天理难容理直气壮天理昭彰强词夺理理屈词穷知书达理通情达理伤天害理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同心同德心领神会心想事成心有灵犀心心相映心不在焉一心一意心猿意马人心齐泰山移眼不见心不烦心静自然凉比一比(2010年高考上海单科9题)宋代,儒学家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思考人间的伦理纲常。这个新的角度是A.从矛盾对立转换出发B.从天人感应出发C.从万物本源出发D.从人的本性出发(2010·广东文综)“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这首诗反映了A.孟子的“仁政”B.董仲舒的“独尊儒术”C.王阳明的“心学”D.顾炎武的“经世致用”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受到哪两种思想的挑战:A、佛教、基督教B、程朱理学、心学C、佛教、道教D、道教、心学北宋时期儒学的代表人物是:A、朱熹B、程颢、程颐C、李贽D、王阳明王阳明是明朝中期儒学的代表人物,他把理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号称:A、理学B、心性学C、心学D、理气论清人戴震说过:“酷吏以法杀人,后儒以理杀人”“人死于法,犹有怜之者;死于理,其谁怜之”。对这两句话的理解最准确的是()A.批判了清政府采用残酷的刑罚B.批判了宋明理学对人的自然欲求的压抑、扼杀C.认为违背理学观点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D.认为宋明理学有利于维护清朝的统治下列宋明理学家中,提倡“去人欲,存天理”观念的是A、朱熹B、程颢C、周敦颐D、王守仁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的思想都是从哪种理论而来的A、儒家学说B、道家学说C、宋明理学D、佛教如果有人向陆九渊请教为学的方法和态度,他应该会回答下列那一叙述:A、学问要求是尚实,方有助于国计民生B、学习先圣先贤的经验和心得C、要注重人内心的涵养工夫D、要勤于读书研究,努力用功ACC有一个佛偈故事:庙前佛幡随风而动,方丈以此考问众徒。甲徒曰:“风吹幡动!”乙徒曰:“幡何动?分时是你心动!心动才有幡动!“下面的思想与乙徒相近的是A、万物皆只是一个理B、有理而后有气C、宇宙便是吾心D、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存天理,灭人欲”,这里的“天理”主要指()A、儒家道德伦理B、自然规律C、人的良知D、上天的意志儒:负责年轻时求取功名“为万世开太平”社会佛:为失意时的安慰“胜者为王,败者为僧”未来道:为老年时的祈求“长生不老”人生•扇枕温衾:黄香,东汉人。九岁丧母,事父极孝。酷夏时为父亲扇凉枕席;寒冬时用身体为父亲温暖被褥。•恣蚊饱血:吴猛,晋朝人。八岁时家里贫穷,没有蚊帐,蚊虫叮咬使父亲不能安睡。吴猛总是赤身坐在父亲床前,任蚊虫叮咬而不驱赶,担心蚊虫离开自己去叮咬父亲。格物致知:探究事物(世界)的本原而得到其中的知(理)世界观:认为世界万物是如何产生的。判断标准是物质和意识谁先产生1、唯物主义:物质第一,意

1 / 4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