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睡眠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婴幼儿睡眠3睡眠的重要•是生命的重要生理过程•促进脑能量储存、脑功能的发育及记忆的巩固•婴幼儿睡眠昼夜节律的形成过程是神经系统发育的敏感指标•促进机体生长和延缓衰老•增强机体免疫功能,防病抗病•消除疲劳、恢复体力睡眠问题对婴幼儿影响•生长发育:影响生长激素在睡眠期间的正常分泌•智力/学习:注意力,记忆力,创造力等能力受损引发语言及抽象思维功能缺陷•情绪:攻击性强,多动,内控性差•行为:易怒,情绪低落•免疫功能受损•意外伤害发生率增高睡眠问题对家庭影响•父母睡眠不足•父母精神紧张•母亲情绪低落睡眠结构与婴幼儿睡眠特点睡眠是人类的一种正常的、有规律的休息状态。它是以身体活动减少、对周围事物的知觉降低为特征的相对的静止状态,但可被唤醒。睡眠结构人的正常睡眠有2种时相★非快速动眼睡眠(静态睡眠)(NREM)★快速动眼睡眠(动态睡眠)(REM)•两个时相循环交替进行,构成整个睡眠•平均每90-110分钟循环一次(3-5次循环/晚)•在两次循环期间伴有短暂的清醒,而后又转入睡眠•REM睡眠又叫“活动睡眠”处于非常活跃的生理和心理活动状态,是闭合的眼睑之下的急速眼球运动。REM睡眠中的脑电波近似清醒状态,心跳和呼吸相对较快,与大脑的高级活动及活跃的梦幻相一致。可以观察到REM睡眠中有眨眼、作鬼脸、说梦话等,这与觉醒后回忆梦境相关。睡眠结构•NREM睡眠,又叫“安静睡眠”是从清醒状态进入的第一个典型状态。其特征是没有快速动眼,肌肉及脑的血流减少,但不缺乏。在NREM睡眠中身体和脑都处于休息状态。婴幼儿睡眠特点•婴儿期动态睡眠占总睡眠时间的比例高(约50%)•动态/静态比例随年龄增长逐步减少•入睡后首先进入活跃-动态睡眠(每50~60min出现一次)•新生儿初睡时为动态睡眠,24内时醒时睡,非常随意•3个月后,婴儿进入静态睡眠状态,白昼界限分明,夜间睡觉苏醒渐少•至5~6个月期间,整夜睡着婴幼儿睡眠特点婴幼儿睡眠规律的形成•睡眠“规律化”–婴儿学会在就寝时间独自入睡(自我平静)–婴儿学会在夜间醒来后重新再次入睡–自我平静是婴幼儿成长中逐步学习获得的技能睡眠规律睡眠—觉醒周期基本形成:5个月夜晚睡眠稳定在1次的年龄:10个月白天睡眠稳定在1次的年龄:18个月睡眠次数睡眠就寝时间•幼儿睡觉,一般以晚八点左右睡觉最为适宜,最迟不能超过晚九点,但也不提倡过早上床,以免因过早上床而导致入睡困难,或因早睡而致晨醒•儿童身高与生长激素的分泌有重要关系,生长激素分泌有其特定的节律,即入睡后才能产生生长激素,且多在入睡后的第一个慢波睡眠期达到分泌高峰。对于正在长身体的儿童来说,如果睡得太晚,即便早晨起的晚,睡了足够长的时间,但可能大部分睡眠时间处于浅睡眠和快动眼睡眠期,很少处于深睡眠期,因此,身高也会受影响睡眠就寝时间婴幼儿睡眠充足的标准:(1)清晨自动醒来,精神状态良好。(2)精力充沛,活泼好动,食欲正常。(3)体重、身高能够按正常的生长速率增长。影响儿童睡眠的因素一、环境与睡眠声音温度湿度光亮度卧室布置1、声音长期暴露在噪音环境中,会引起儿童神经系统的敏感性和兴奋性增加,导致儿童难于入睡.如果无法有效改善噪声干扰,可戴耳塞或塞棉团也有助于入睡。单调的、慢节拍的助眠声音有助于入睡。如雨水声、催眠曲。20卧室温度20~25℃,相对湿度60%~70%;在快动眼睡眠时体温会急速下降,注意保暖;不宜穿太多和太紧的衣服睡觉,注意睡衣的舒适和吸汗性;睡觉时不宜蒙住头睡觉。2、温度与湿度3、光亮度夜间一般在光线较暗的环境中比较容易入睡;避免在明亮的环境下睡眠,以免长时间产生“光压力”;如果恐惧黑暗和产生不安全感,可以在卧室开盏小灯,但也应在睡后熄灯;如果早晨由于日光而导致早醒,可加挂遮光窗帘。214、卧房卧房颜色不要太鲜艳,以免孩子兴奋;家具摆置应有助于睡眠;不要放置导致儿童恐惧不安的物品和干扰睡眠的杂物;室内空气要保持流畅,确保夜晚睡眠时空气中有足够的氧气。22二、睡眠与喂养饮食与婴幼儿睡眠有一定的关系食物可促进睡眠,预防饥饿所致的半夜觉醒食物过敏也可干扰睡眠不良的饮食习惯影响睡眠昼夜节律的形成,食欲较差的孩子容易出现睡眠问题确保婴幼儿良好的睡眠,需重视进食的时间、时机及食物的种类等。23临睡前的饮食情况,与能否入睡、睡足和睡眠安宁很有关系睡前进食对小婴儿来说是必要的,这即可促进睡眠,也可维持夜间较长的睡眠时间,避免睡眠因饥饿而中断对于年长儿来说,不宜在睡前进食过量的固体食品,以免加重胃肠负担,肚子“撑”得难受而睡不安,影响睡眠质量;更不应在睡觉前喝酒、吸烟、喝咖啡等,避免被动吸烟24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科学合理安排儿童的睡眠、就餐、活动、排泄,形成一定的规律和良好的生活制度。•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分床睡,纠正陪睡、抱睡、哄睡的习惯。•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按时入睡,保证睡眠时间。小儿睡眠时间和次数2526•婴儿期帮助孩子学习识别白天和黑夜的差异,如:白天适当减少孩子的睡眠,室内光线要亮一些,逗他们玩睡觉时,把光线调暗些,尽量不要过多干扰固定喂奶时间,促进内在生物钟与外界环境同步可以在孩子生后第1周以后开始固定晚餐的时间3~4个月后,就可以让孩子逐渐适应定时的喂奶27•幼儿期白天和晚上在固定的时间上床睡觉每次睡觉前,至少要保持3个小时的清醒状态,晚上入睡前应保持4个小时的清醒时间每次坚持在孩子醒着的时候将他放到小床上准时上床,准时起床,既使是假期也维持固定的上床和起床时间2、睡前活动•睡前半小时应让婴幼儿处于安静的状态;•进行规律性的睡前活动,时间控制在20~25分钟内;•每天活动的内容基本保持一致、安排有条理;•活动简短又温馨,共同度过“愉快时光”;•活动结束时尽量确保孩子处于较安静的状态。3、入睡方式•自我平静是儿童学会从觉醒状态转入睡眠状态的基本前提。•当儿童掌握了许多可以让自己安静下来的方法后,父母参与就应越来越少。•儿童在学习自我平静的过程中,往往希望借助于某种安慰。“安慰物”奶瓶、奶嘴、毛巾等“安慰行为”拍抱、摇换等304、睡眠姿势•睡眠质量好坏与睡眠姿势密不可分。常用的仰卧、俯卧、侧卧3种睡眠姿势各有利弊•仰卧是婴儿经常采取的一种睡姿,有利于肌肉的放松,不会使内脏器官受压,内脏负担较小;但仰卧使舌根后坠,有时会阻塞呼吸道,使婴儿呼吸困难,并且有回奶习惯的婴儿有发生窒息的风险31•侧卧位的睡姿也婴儿常取的一种睡姿,尤其是右侧卧位是一种比较好的睡姿,对重要器官无过分压迫,又利于肌肉放松,婴儿溢乳时也不致吸入气管,但1岁以内的婴儿头颅骨缝还未完全吻合,长时间侧卧,容易发生脸部两侧不对称,并可能造成斜视4、睡眠姿势32•目前欧美国家的父母大都让新生儿采用俯卧姿势入睡。采取这种睡姿,可以增加婴儿头部、颈部和四肢的活动,并能使心肺受压程度最轻,呼吸自然而有规律,同时可预防回奶。但俯卧位睡姿也有其缺陷:•婴幼儿容易重复呼吸呼出的气体,且面部紧贴着的床容易窒息,与婴儿猝死综合征(SIDS)相关•长期俯卧,面部形状易变形,这种姿势只适宜1个月以上的婴儿•俯卧睡姿容易口水外流•近年来世界卫生组织主张采取这种睡姿,要求床要平,不要用枕,垫被不能太软33不同的年龄睡眠姿势有不同•新生儿宜采取侧卧位睡眠姿势•对于1岁以内的婴儿,最好3种姿势交替睡,不要总固定一个姿势。也根据孩子的特点和不同的情况,交替选择适合孩子的睡眠姿势•在正常发育的年长儿童,睡眠姿势无特殊要求,以舒适和易入睡,入睡后安宁为目的34•刚喂完奶应右侧卧,防止呕吐,有利于胃内食物顺利进入肠道•对于患病的孩子,宜选择舒适、有利于疾病康复的睡觉体位,以有助于安睡和病情康复。如有心脏疾病者,最好右侧卧;肺炎或咳嗽剧烈者应垫高枕头,转换体位以利痰液咳出•在睡眠不宜摇睡、陪睡、搂睡35睡床方式在西方比较推崇从小培养儿童单独睡眠的习惯;而在许多亚洲国家,儿童与父母同床睡眠是比较传统的认可方式。在我国,近2/3的儿童与父母同床睡眠,这样方便父母对孩子的夜间照料、喂奶,防止受凉、感冒等,并加深亲子感情36这种睡床方式,父母往往容易给予孩子过多的睡眠安慰,例如吃奶,拍抱,搂睡等,使得儿童形成依赖,不利于儿童自然入睡及夜间睡眠的维持,特别是夜醒后,常需要获得一定安慰后才能自行入睡;而且同床睡眠使婴幼儿在睡眠过程中接受的感知觉刺激要多得多,容易促使其夜间醒来;更重要的是使儿童养成离不开父母的习性,一发觉父母不在就焦虑、苦恼,无法安静入睡和进行深睡眠,这也不利于儿童独立人格的形成37父母应该从小培养儿童单独睡眠的习惯。在婴儿早期,可与父母同睡一个房间最好有自己单独的小床,安排在大人床旁,这样既满足婴幼儿的情感需求,也方便父母进行夜间照料同时克服了同床睡眠存在的弊端,给婴幼儿创造了一个相对独立的空间,为其过渡到单独睡眠奠定基础随着认知的发育,家长应逐步开始有意识的培养儿童独立能力的发展,有计划的减少睡眠过程中的帮助,使儿童适应绝对的单独睡眠常见睡眠问题及对策39一、入睡困难•入睡困难是婴幼儿期常见的睡眠问题。•入睡困难的孩子常常同时伴有夜醒问题,如果不及时纠正,往往会迁延影响较长时间,导致后期更多的睡眠障碍。•引起孩子入睡困难的原因多种多样,在不同的年龄段可能表现不一样。40原因家长没有给他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没有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精力旺盛充沛无处发泄与睡前看电视或听故事有关害怕恐惧心理气质类型41寻找原因固定就寝时间规律的睡前活动抚触注意:在昏昏欲睡的状态下单独放在小床上,不要让孩子在父母在场的时候睡着或在父母的臂弯、童车或沙发上睡觉孩子入睡时,应尽量放弃所有不良的助睡方法对策父母没有设立规律的作息时间,导致:故意拖延睡眠抵抗入睡延迟,睡眠时间缩短多见于2-6岁儿童强制性入睡困难•建立合理的睡眠常规•设定合适的就寝时间、睡前活动、作息制度等•到了常规就寝时间,父母要十分坚决让孩子上床,同时注意坚持治疗策略•采取一些奖励措施来强化良好行为对策44二、夜醒指儿童睡眠维持困难,不能连续地整夜睡眠。夜醒大多不是婴幼儿中枢神经系统发育的异常。随年龄的增长,正常的睡眠一般能很快建立,2~3岁后,晚上觉醒次数明显减少。反复出现夜醒会导致睡眠呈“碎片化”,对儿童生长发育不利。45原因环境因素:噪音、过强的光照、卧室过冷过热、不良的睡眠习惯、睡眠地点频繁改变、暴露在吸烟的环境等躯体疾患:脑损害和发育异常、中耳炎、消化不良、佝偻病等饮食因素:牛奶过敏或某种配方过敏,是最常见和最早期的原因,频繁腹痛而夜醒护理不当(不合适的干扰)46对策•不要立即安慰,给儿童一个自己安静下来的机会•部分小儿夜醒后会有再入睡困难,适当给予‘安抚’(3min)。•寻找原因,消除不良因素(便溺,噪声或灯光等)•对极个别睡眠少而父母又有焦虑症状,或脑损伤患儿,可短期使用弱安定剂。47•对于夜间需要喂奶、喝水、小便的婴幼儿,可采取提前唤醒法睡眠日记-何时上床、入睡、惊醒次数及晨醒时间•在其自然觉醒之前15~20分钟将其唤醒,再使其入睡,因是带着困意醒来的,不久就又会酣然入睡。三、夜哭夜哭环境因素如内衣太紧、太硬,室内温度、空气躁闷躯体疾病如肠道寄生虫,呼吸道感染喂养如过饱或过饥,口渴,尿床心理因素如白天受委屈,听惊险的故事睡眠节律紊乱如白天睡得多,作息不规律49对策目前尚无解决婴幼儿夜哭的有效方法。•父母不要为了让孩子安静下来,就不断喂奶,激烈地摇晃,推着童车到处跑,不断变换玩具等,这些只会给孩子灌输更多的刺激。•可以尝试用抚摸、温柔的摇动和轻声细语帮助孩子安静下来,或者让孩子处于一种舒适的体位,比如趴在妈妈肚子上等。50可推荐父母根据婴幼儿的实际情况予以采纳“忽视方法”:①完全忽视②渐进忽视51完全忽视•把小孩放到床上,跟他说晚安,然后离开•如果小孩哭,检查他是否尿湿了、弄脏了或是感到疼痛或是处于危险中•把小孩安顿下来后离开房间•如果小孩又开始哭,让他哭到睡着•如果小孩深夜醒来,重复上面的过程52注意点:需父母正确的执行计划需要有耐心和忍受

1 / 6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