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的成因及现代启示》(优秀毕业论文)【字号大中小】【打印】【返回】【上一篇】【下一篇】发布时间:2009-9-27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的成因及现代启示张乐[摘要]2007年夏天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发展到今天,已经演变成为百年一遇的国际金融危机,让人不禁将此次金融危机与20世纪30年代的那场美国经济大萧条相提并论。本文拟通过对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的成因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从而揭示其对现代国家预防和解决经济危机的启示。[关键词]大萧条;成因;启示2007年夏天,美国爆发次贷危机,很快波及全球,发展至今天,已经演变成为百年一遇的国际金融危机,其波及范围之广、扩展速度之快、持续时间之长、损失之惨重,让人不禁将此次金融危机与20世纪30年代的那场美国经济大萧条相提并论。有人更直接将这次国际金融危机喻为“21世纪的大萧条”。本文拟通过对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的成因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从而揭示其对现代国家预防和解决经济危机,特别是对克服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启示。一、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的成因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世界头号经济强国美国爆发了空前严重的经济大危机。危机期间,大量银行倒闭、工厂破产,数千万人失业,成千上万家庭无家可归,全国上下处于一派萧条和动荡之中。从1929年5月到1932年7月,美国工业生产下降了55.6%,国民生产总值从1044亿美元降到410亿美元,进口贸易由45亿美元降到13亿美元,出口贸易从53亿美元降为17亿美元。到了1933年3月,胡佛当政的最后一周,美国全国18600家银行大多数已没有支付能力,相继关门;黄金外流接近2.5亿美元,黄金储备已低于支付通货所需的最低数量;财政部已发不出联邦政府工作人员的工资,从法律上讲,美国已经破产。[1]发生在30年代的世界经济大萧条,对世界经济的打击之大,可以称得上是灾难性的。在美国,大萧条造成了将近12年之久的大规模失业与资源利用不足。在随后的几年中,大萧条像一种恶性瘟疫迅速席卷了其它资本主义国家,从1929年10月下旬到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了40%以上,失业率高达30%-50%,世界贸易额猛烈缩减,1933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贸易总额比1929年缩小了2/3,[2]回到1919年的水平,危机遍及工、农、商、金融等各行各业。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都笼罩在一片恐慌之中。对于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人们众说纷纭,不少人将所发生的一切归于一种超自然的力量在经济背后起着作用。经济学家则引发了一场现代宏观经济学革命,对大萧条的成因看法不一,争论激烈,但相同的是,大萧条无情地撕碎了蒙在古典经济学身上的面纱,使人们看到古典经济学的缺陷与局限性。以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作为假设和条件的经济自由主义,在经济政策方面主张自由放任和国家不干预经济的原则,认为资本主义经济通过市场机制的自动调节可以达到充分就业的均衡的古典经济学核心观点,被严重的经济危机和大量失业的现实置于难堪境地,使人们开始对大萧条的成因进行分析和反思。比较有代表性的看法是凯恩斯学派与货币主义学派两种观点,“有效需求不足”理论和货币主义都对大萧条的成因做出了相应的分析。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于1936年出版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首次从财政政策即政府通过税收和开支来影响整个经济的政策的角度,解释了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的成因。20世纪60年代,货币主义者从货币政策,即中央银行通过利率、贴现率、买卖债券等手段,调节货币供应以影响经济发展的政策这一角度,分析了美国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的成因。1963年,弗里德曼和施瓦茨出版了《美国货币史》一书,说明美国的中央银行—联邦储备体系,应对大萧条负重大责任。本来是一个正常的商业收缩期,被美联储货币政策的失误酿成了大萧条。美国新经济史学派杰拉尔德·冈德森1976年出版了《美国经济史新编》,对美联储货币政策的失误进行了具体分析。以上的成因分析都有所侧重,在此基础上,我将综合各方观点,较为全面地分析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的成因。第一,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即社会化大生产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无法根本解决,这是造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一再发生的根本原因。生产社会化使社会生产能力不断上升,创造的社会财富不断增加,但是社会繁荣并没有带来共同富裕,相反加剧了贫富差距。20世纪20年代,美国推广“福特生产方式”,使得美国生产能力迅速扩大,收入也大幅增加。按人均收入水平来看,美国在20年代末期,人均收入水平是世界上最高的。但是,收入的增加在各社会集团及家庭中的分配是不均匀的,财富与收入向少数人手中集中是市场经济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大量的生产资料和社会财富集中在少数人和大企业手中,劳动阶级的收入并未得到同步提高,贫富差距不断扩大。1929年,占美国人口5%的富人拥有的财富超过了美国全部国民财富的1/3,而全年收入大约在2000美元左右的贫困户占家庭总数60%,他们的总收入在全国总收入中尚不足24%,更有21%的美国家庭年收入不到1000美元,他们的收入在国民总收入中不足4%,[3]这使大多数人因为缺少钱而减少购买,少数富人的钱则用于兑换黄金作为财富积累而不去消费,大大限制了社会购买力,引发整个社会消费需求不足。消费减少,造成产品过剩,厂商利润下降,导致投资需求不足,为了降低损失,节约成本,积累财富,企业和资本家大量解雇工人,失业增加,收入水平减少,社会购买力更进一步下降,形成恶性循环,最终酿成经济危机。第二,美国政府一直奉行的自由放任主义并采取的相关经济政策,是导致并加剧大萧条的主要原因。“自由放任”是工业革命以来资本主义的传统经济思想,对资本主义发展有深刻影响。它认为市场机制是一只“看不见的手”,能够自动调节经济活动,政府的干预只能造成低效率和浪费,“只有管的少,才能管得好”,社会经济事务最好由不受国家权力干预的个人决定,政府扮演好经济“守夜人”的角色足矣。在经济危机爆发前,美国政府一直奉行自由放任主义,以此为指导经济发展、调节经济活动的主流思想,并采取相关的经济政策。例如,严格货币发行,恪守财政平衡原则,对濒临破产的银行和企业不采取救治措施,以及对失业和贫困袖手旁观等。这种自由主义的经济思想最终使经济一步步走向危机。而面对经济危机,美国胡佛总统更固守传统的“自由放任”,反对政府干预,“对解决这次危机束手无策,还主张‘无为而治’,让经济来个‘自我治疗’。”[4]这使得这场危机呈蔓延扩展的趋势。自由放任主义致使美国政府在应对这场经济危机时,采取了错误的经济政策。一方面,美国政府采取了不合时宜的财政政策。凯恩斯认为美国20世纪20年代的“经济繁荣”以汽车和电器的大发展为基础并受到房地产热的推动,受供求关系的影响,1929年开始降温,投资需求下降,从1929年到1932年,美国私人投资总额从158亿美元下降到9亿美元。[5]在私人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不足的情况下,政府应该介入经济,运用财政政策的工具,担负起稳定经济、增加有效需求的责任。当经济滑坡显示出要恶化成大萧条时,联邦政府本应用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减税和扩大政府支出来刺激投资需求。但是,美国联邦政府的财政政策却是软弱无力的,甚至是紧缩性的。1930年12月,胡佛政府才提出一项举办公共工程的计划,政府投资1.16亿美元,但这只不过是杯水车薪,远远不能弥补私人投资的骤减。1932年的《税收法案》实际上提高了征税,对生产百害而无一利。正确的政策应该是以减税来刺激投资。但当时不仅胡佛总统追求财政预算平衡,就连富兰克林·罗斯福也在1932年的总统竞选中把它作为竞选纲领。同时,州和地方政府也追求财政平衡,通过税收来弥补开支。提高征税,追求财政平衡,这一消极、紧缩的财政政策不仅没有缓解大危机,反而使得经济状况更加恶化,生产一片惨淡。直到罗斯福就任总统后,开始实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增加政府支出,特别是兴办公共工程,增加公共事业支出,如田纳西水利工程。尽管有人认为他的财政扩张政策力度不够大,但是,不可否认,罗斯福财政扩张措施对拉动需求、减少失业、缓解危机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自由放任”的经济思想导致货币政策不力,加剧银行的信用危机。美国银行业经过19世纪自由竞争时期到20世纪初私人垄断阶段的发展,金融体系已具相当规模。以1914年联邦储备体系的建立为标志,一个以联邦储备银行为中央银行、商业银行为主体和各种非银行金融机构共存的、完整的美国现代金融体系得以建立,但是联邦储备当局的金融权威地位尚未完全建立,相应的金融监管法规和机构设置较为欠缺。1914年建立的联邦储备体系,从法律上被赋予担负美国政府货币政策的制定与执行职能,以及督导商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遵循健全轨道开展业务活动的职能。但20年代的美联储尚处于创立的初始阶段,对银行法定准备金比率、贴现率及公开市场业务这三项政策工具的运用并非是完全有意识的;在技术上联储也对创造何种机制和监管体系来发挥调节经济的功能不甚明确。从20年代末开始,由于商业银行的过度信贷,部分贷款难以收回,造成银行系统呆帐增加,而联邦储备当局却采取了不可思议的紧缩货币政策:1.美联储实行高利率,抑制了投资;2.美联储没有采取措施制止银行破产,使货币供应量减少;3.美联储在美国1931年9月宣布放弃金本位制后,把贴现率从1.5%提到3.5%,收紧了对银行的放款,进一步削弱了银行的清偿能力。在30年代的大萧条期间,美国的货币供给量减少了1/3。银行准备金严重不足,联储又未能履行联邦储备制度所赋予的为银行体系提供周转准备金的职责,致使银行大量破产,破产的银行从1929年的659家增至1930年的1352家,到1933年情况仍然十分严重,破产加上停业整顿和改组的银行高达4004家,占银行总数的28.2%,[6]形成公众对金融体系的信用危机。到1933年每100元信用货币中就40.7元是公众手中所持有的现金。货币现钞持有量的持续增加,反映了公众对银行的不信任态度,同时也使货币的周转速度大大降低,导致实际货币供给量无法满足市场经济正常运转所必须的货币量,结果引发并加剧了经济大萧条。第三,美国20世纪20年代“经济繁荣”本身所潜伏着的深刻矛盾和发展失调,埋下了经济危机的隐患。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经过1920年年中至1921年末的短期经济萧条后,经济开始复苏,并逐渐趋于繁荣,从1923年到1929年秋,每年生产率增长达4%。[7]这一时期,美国工业生产增长近一倍,汽车工业实际生产量从1919年到1929年增长了255%,汽车数量从1921年的1050万辆增至1929年的2600多万辆,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使用的汽车81%是美国货。[8]另外,1919年,美国的资本输出额为70亿美元,1929年增至172亿美元(两者都不包括一战中的战债);1922年,美国的商品输出额为39.71亿美元,1929年增至51.57亿美元。[9]美国出现了历史上的“柯立芝繁荣”。但繁荣背后却潜藏着经济结构的失调。首先,农业长期处于不景气状态,一直延续到30年代。1919年农场主的收入占国民收入的16%,到1929年只占8%;1929年农民的人均收入只有全国平均数的1/3左右;1914年至1927年间,农场主的抵押债务增长一倍以上,许多农场主破产。[10]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后,农产品批发价格指数从1929年的104.9(1926年为100)下降到1932年的48.2,下降了54%,[11]比工业品价格下跌幅度大一倍,工农为产品的剪刀差扩大了37%[12]。为了维持农产品的价格,农业资本家和大农场主大量销毁过剩的农产品,用小麦和玉米代替煤炭作燃料,把牛奶倒进密西西比河,使这条河变成了“银河”。其次,“繁荣时期”的工业高涨主要在一些新兴工业部门,如汽车工业,电气工业等,这些行业的兼并之风盛行,成千上万家公司在竞争中消失,垄断财阀追逐利润,盲目扩大生产,造成产品积压;另一方面,一些设备陈旧的工业如采煤、造船等工业部门都开工不足,工业企业开工率迅速下降,1932年制造业的开工率由1929年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