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类文本阅读人物传记选择题解题指导传记的含义一、什么是传记?是遵循真实性原则,用形象化的方法记述人物的人生经历(典型事件)、精神风貌(品德、贡献)以及其历史背景(时代特征)的一种叙事性文体。二、5选2题目显性特点: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共5项),选择最恰当的两项分值有:3分,2分,1分,0分。满分5分。夺分基本方法:排除法,排除错误的选项(回顾本学期测试题)(一)0分项常见的陷阱A.梅贻琦学成归国,到清华任教,以极大的兴趣投入到教学中,以自己渊博的知识、埋头苦干的精神赢得了学生的好评。(0分)例1.《“终身校长”梅贻琦》原文第二段:1915年,梅贻琦到清华任教,工作半年后,回到天津,去见恩师张伯苓,表示对教书没有兴趣,想换个工作。三、5选2题目设题特点★人物:①曲解传主的兴趣第一段有关句子正当他博士论文接近完成时,国内岭南大学急需一位植物病理学教授,导师惠凑推荐了他,但建议他完成论文后再回去。邓叔群却认为,学到先进知识报效祖国,正是自己求学的真正目的,于是当即回国。B.考虑到岭南大学开学在即,急需一位植物病理学教授,邓叔群听从导师的建议当即回国,全然不顾自己即将得到的博士学位。(0分)例2.2014年新课标卷II《爱国科学家邓叔群》★人物:②曲解人物的建议例32014年新课标卷一《科学巨人玻尔》D.玻尔不但有科学家的直觉,也不乏政治家的远见。他预感到核武器的危害,试图尽力说服各大国首脑达成禁止使用核武器的协议。(0分)第6段在美期间,为抗击法西斯,他曾参加原子弹的研制工作。在研制过程中,他就考虑到这一研究成果对未来世界的影响,并曾多次接触英美首脑,建议他们及早与苏联达成控制原子武器的协议,但没有成功。★人物:③曲解传主的建议例4、《侯仁之:行走天下,守望大地》C.侯仁之在《〈中国沿革地理课程〉商榷》一文中,表达了对中国传统沿革地理学的全盘否定,标志着他与中国传统沿革地理学的决裂。第9段在这篇(《〈中国沿革地理课程〉商榷》)文章中,侯仁之写道:“照我所了解的,以往各大学中关于‘中国沿革地理’的讲授,主要是讨论历代疆域的消长和地方行政区划的演变,这些问题在一个专修中国历史的学生看来,也许的重要的,但除此之外,在和地理有关系的方面,有没有比这个更重要的问题呢?”★人物:④曲解传主的观点(绝对化)C.玻尔敏锐察觉到纳粹将要对犹太人实施迫害,及时转移了大批犹太科学家,后来还亲自参加了丹麦的抗敌组织,反对纳粹暴行。(0分)文本第5段希特勒上台后,玻尔以访问德国为名,暗地调查德国科学家的安全情况,然后设法把可能受到迫害的犹太科学家转移到安全地方。他还积极创立和参加丹麦救援组织,尽力帮助逃到哥本哈根的科学家与其他难民。例52014年新课标卷一《科学巨人玻尔》★人物:⑤传主的行为走样另有:无中生有,张冠李戴等原文13段:真正让杨敬年开始成为“名人”的,是《国富论》。这是他90岁时的译著。例6(2014年11月八桂大联考)《杨敬年:百岁经济学家的“慢人生”》D.杨敬年71岁时,名正言顺地成了大学教授,翻译《国富论》又让他成了“名人”,他感慨没有去台湾与美国,是人生的幸事。(0分)★人物:⑥曲解传主的年龄原文第四段邓叔群认为,水利和林、牧之间具有密切关系,要根治黄河水患,就必须三者并重。为保持黄河上游水土、减轻下游灾害,他提出了森林生态平衡理论。例72014年新课标卷II《爱国科学家邓叔群》E.邓叔群基于水利和林、牧并重的思想而提出的森林生态平衡理论,使得黄河上游的水土得以保持,并减轻了下游的水患灾害。(0分)★事件:⑦未然变已然A.和屈原同乡的杨敬年,做什么事都比别人“慢一拍”,这使他考大学时选择了中央政治大学行政系,后考入了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例8(2014年11月八桂大联考)《杨敬年:百岁经济学家的“慢人生”》原文第二段(杨敬年)一边教书养家糊口一边备考大学。1932年,因为其他大学都要交学费,他选择了中央政治大学行政系。★事件:⑧曲解事件的原因原文第四段他很欣赏亡友谢刚的一句名言“知道明天要死,今天的书还是要买的。”因之购书陈癖。别人说他“坐拥书城”,他说自己是于辞典的围城之中而“坐拥辞城”。那些索解的字句,冷僻的典故,他随时可以翻检。此种“妙境”,他打了一个比喻:“仿佛追随着春风杖履的老师,请教是听便当的。”例9《“补白大王”郑逸梅》(核按钮综合训练三)D.郑逸梅毕生以读书为最大乐趣,所以很欣赏朋友谢刚的一句“名言”:“知道明天要死,今天的书还是要买的。”(0分)★事件:⑨因果倒置3/24/2020(一)0分项常见的陷阱主要在人物(主要是传主)、事件上设陷阱。★人物:张冠李戴(对象)行为有偏差(行为)、曲解观点或建议(语言)★事件:张冠李戴(对象)篡改时间或时态(时间)以偏概全(范围)绝对化(程度)曲解原因、篡改结果、因果倒置(因果)•实战练习阅读2013年新课标一《“飞虎将军”陈纳德》,完成选择题。3/24/20203/24/2020《“飞虎将军”陈纳德》答案:C给3分,答D给2分,答B给1分;答A、E不给分。【解题策略】排除0分题,保3分。(A、E给0分)A.在霍勃鲁克的大力推荐下,国民政府航空委员会秘书长宋美龄亲自给陈纳德写去邀请信,陈纳德接信后当即决定来中国支援抗日。【解析】选项信息在原文第2第3段,信息是陈纳德到中国做了3个月的考察,“七七”事变后才决定留在中国。陷阱:曲解事件的时间3/24/2020E.为帮助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飞虎队在中国浴血奋战,作出杰出的贡献,因此被国民政府授予最高嘉奖。【解析】原文第7段信息:被国民政府授予最高嘉奖是陈纳德,而不是飞虎队。陷阱:张冠李戴【解题策略】排除1分题,争夺5分B.为扩建成都郊外的飞机跑道,三十多万民工只用三个月就完成全部工程,陈纳德认为,这是中国人民对飞虎队深厚友谊的最宝贵表现。【解析】原文信息见链接2。②中国人的友谊最宝贵的体现,莫过于在日军占领区冒着生命危险搭救被追杀的美国飞行员和从那些地区不断地送来情报……为了扩建在成都郊外的飞机跑道,那里一下子就聚集了三十余万民工,三个月就完成了全部工程。(《陈纳德回忆录》)1分题特点:以次当主3/24/2020例12014年新课标卷II《爱国科学家邓叔群》第一段有关句子留学期间,目睹同胞受到种族歧视,这激发了他为国争光的民族自尊心,决心在最短的时间内学到最精湛的科学知识。他不仅主科成绩都是A,而且荣获了全美最高科学荣誉学会颁发的两枚金钥匙。A.因为种族歧视使邓叔群深受伤害,激发了他的民族自尊心,他决心用最短的时间学到最精湛的科学知识,为国争光。(1分)(二)1分题特征伤害由间接变直接特点:内容稍有偏差原文第一段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正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攻读博士学位的谢希德从亲人的来信中得到这一消息。昂首屹立于世界东方的祖国母亲,像磁石般吸引着这个远在异国他乡的赤子。有人劝告谢希德不要回到当时生活贫困、科研条件差的中国去,她却视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决心在学习告一段落后,立刻回国参加建设。例22012年(全国新课标卷《谢希德的诚与真》A.新中国成立后,有人劝阻谢希德回国,是考虑她事业的发展,担心国内科研条件差影响她在物理学研究上取得成绩。(1分)信息有遗漏(三)正确选项的特征E.玻尔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为科学技术的国际间合作及和平利用原子能作出了卓越贡献,并获得了“原子为了和平”奖。(2分)文本第7段二战后,玻尔积极倡导和实施国际间的科学合作。l957年,美国福特基金会将第一届“原子为了和平”奖授予玻尔,以表彰他“在全世界迫切需要的原则上,以友好的精神进行科学探索,在和平利用原子能以满足人类需要方面作出了榜样”。2分题:信息较少,辨析难度较低例12014年新课标卷一《科学巨人玻尔》文本第3段抗战开始不久,为了使自己的研究与国计民生关系更为直接,邓叔群转向了林业研究。他带领助手深入云南、西康、四川一带,勘察森林资源状况。他们冒风雨,顶烈日日,忍饥寒,摸清了该地区森林资源的组成、分布、蓄积量及病虫害等情况,绘制了中国的早期林型图,并提出了合理经营、开发和管理原始森林的研究报告,为大后方建设提供了必要的参考。其中森林的材积估算、轮伐期、更新方法、造林方针等,至今仍有参考价值。D抗战时期,邓叔群与助手开展森林勘察,其研究成果不仅支持了当时的大后方建设,其中不少内容至今仍有参考价值。(2分)例2014年新课标卷II《爱国科学家邓叔群》2分题:信息表述比较概括(文本第4段)哥本哈根学派活动的大本营就是哥本哈根理论物理研究所。该所是玻尔在1917年申请,并于l921年正式成立的。他以著名科学家的身份为研究所作担保,筹集了大量资金。在任所长的40年间,他以特有的人格魅力,吸引了世界各地的青年才俊,使研究所成为当时全世界最重要、最活跃的量子力学研究中心。这里先后培养了600多名物理学家。玻尔使这个科学家群体中的每个个体的力量发挥到极致,形成了以集体讨论和自由探索为特征的研究风格。他还经常在此举办非公开的小型年会,邀请各国著名的物理学家出席,相互学习,启发交流。这里没有论资排辈,只有挑战与争鸣,形成了富有激情和活力、不断进取的学术精神,人们誉之为“哥本哈根精神”,这种精神至今仍在科学研究领域受到推崇。量子力学每前进一步,或多或少都与这个学派科学家的合作研究有关。可以说,玻尔领导的哥本哈根学派具备了一个科学学派应有的优秀特质。B.玻尔以自己创办的研究所为平台,通过邀请各国科学家前来交流学习,使团队的成员能有机会博采众长,不断发展量子力学理论(3分)3分题:信息较多4个,表述精确,辨析有难度2分值项:(无错)(①信息表述比较概括②信息量比较少③难度较小)3分值项:(无错)(①信息表述比较精确②信息量比较多③难度较大)1分值项:(有小错误)①信息有偏差②信息有遗漏③以次充主▲有分值项各项特点3/24/2020▲0分项常见的陷阱主要在人物(主要是传主)、事件上设陷阱。★人物:张冠李戴(对象)行为有偏差(行为)曲解观点或建议(语言)★事件:张冠李戴(对象)篡改时间或时态(时间)以偏概全(范围)绝对化(程度)曲解原因、篡改结果、因果倒置(因果)步骤:读原文——找原句——比原意不管是0分项、1分项,还是2分项,或3分项,我们都要根据选项内容找到文本对应句子,细心比较,来确定选项内容原文意思是否相符。策略:用排除法,先排除0分题选项,再排除1分题选项,最后验证正确选项是否正确。排除0分选项时,要特别留意人物(言行、观点等)、事物(时间、因果等)3/24/2020四、实用类文本人物传记选择题解题指导阅读2013年课标全国卷ǁ《一个不能忘记的人》完成选择题。五、巩固练习《一个不能忘记的人》答案:D得3分,答C得2分,答A得1分,答BE不给分。【解题策略】排除0分题,保3分。B.为了赶在长江枯水期到来之前将全部难民和机器设备安全撤离宜昌,卢作孚下令一律采用“三段航行法”,实行分段运输,大大缩短了航程。(0分)【解析】原文“除了最重要的军用物资及不宜装卸的大型机器设备直运重庆外,其他物资一律分段运输”。陷阱:“一律采用”以偏概全。3/24/2020E.在卢作孚看来,中国战后建设的首要目标就是减轻人民的痛苦,增进人民的幸福,急公众难,并为此身力行,全力趋赴。(0分)【解析】原文见链接2与链接3。“中国战后”不对,应为“乡村建设”。陷阱:张冠李戴,且“首要目标”的说法与原文不符。3/24/2020【解题策略】排除1分题,争夺5分。A.外国轮船分司垄断长江航运,外国商船在长江上横冲直撞,气焰嚣张,这直接促使卢作孚决心创办中国人自己的航运公司。(1分)【解析】原文信息见第一段: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按照“外国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往来的条款,外国轮船在长江上触目可见,令国人深感屈辱。”陷阱:程度有出入(“横冲直撞,气焰嚣张”夸大其词)结束语方法+读练=成功3/24/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