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德经》老子•帛书和通行本•文句释读•义理阐释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今河南鹿邑东)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摐,周守藏室之史也。《老子》其人孔子適周,将问礼於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於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孔子去,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於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老子脩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彊为我著书。”於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馀言而去,莫知其所终。•或曰:老莱子亦楚人也,著书十五篇,言道家之用,与孔子同时云。•盖老子百有六十馀岁,或言二百馀岁,以其脩道而养寿也。自孔子死之後百二十九年,而史记周太史儋见秦献公曰:“始秦与周合,合五百岁而离,离七十岁而霸王者出焉。”或曰儋即老子,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否。老子,隐君子也。老子之子名宗,宗为魏将,封於段干。宗子注,注子宫,宫玄孙假,假仕於汉孝文帝。而假之子解为胶西王卬太傅,因家于齐焉。世之学老子者则绌儒学,儒学亦绌老子。“道不同不相为谋”,岂谓是邪?李耳无为自化,清静自正。老子完书后便隐姓埋名,“莫知其所终”,所以留下的《老子》不能像《论语》那样通过师承关系得到解读。庄子可谓老子学说与思想的传播者,但他只根据自己的需要在文章里引用了《老子》中的一些原话及转述了《老子》中的一些观点。韩非子可谓专文研究《老子》的第一人,但他也只是择取了《老子》中的部分原话加以诠释(见《解老》、《喻老》)。可以说,《老子》全文的内在联系与整体结构在传世伊始便处于无人问津的状况。《老子》版本问题帛书《老子》甲乙本都没有分章而只有自然段落,此现象同韩非子《解老》及《喻老》中只记载原话而不记载分章是一致的。《庄子》同样如此。略早于帛书的郭店楚简《老子》节录本亦同样如此。这说明:《老子》在西汉初期还未被裁割,还基本保留着长篇论著的原貌。帛书《老子》甲本在篇首处没有篇名,故未将全书简单分为道篇与德篇。制书乙本同样如此,只是在其篇尾处写有“道”与“德”字样及原文字数,但显系抄写者所添加,并非原作者所为。《老子》版本问题•《史记》称:“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司马迁修《史记》于西汉中期,因此,《老子》大致在西汉时期才被后人误分为“道篇”与“德篇”两个组成部分。•严遵撰《老子指归》于西汉后期,此书中所据《老子》分为德经四十,道经三十二,共七十二章,并且各章还以起首几字为标题。•东汉时章句之体风行,学者竞相为古文分章别句,其中便有河上公所撰《老子》章句。河上公在《老子》上下篇的基础上将原文裁割为八十一章,并按照自己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为各章添加主题,由此全然分断了原文的内在联系与整体结构。•魏王弼按照上下篇八十一章的模式注释《老子》,他用“以无为本”的玄学观点置换老子“有无相生”及“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的辩证思想,但其注本却反因其注释之“玄”而传世。•河上公注本与王弼注本对后世影响较大,尤其是后者迄今仍为最普遍的通行本。历代袭用此“断章取义”法而鲜有怀疑者,所以《老子》全文的内在联系与整体结构终于无人问津。帛书《老子》与通行本《老子》的比较通行本《老子》版本具有语言上较为流畅,文字上较为完整、规范及通用的优点,但其内容却因后人的不同认识而被修改得颇多失真处,故而不乏这样或那样的毛病。(一)次序错误通行本里的重大次序错误有以下两处。1.帛书《老子》第41、42、43节在通行本《老子》中分别为四十章、四十二章、四十三章。帛书第41节(“反也者,道之动也。弱也者,道之用也”)、第42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与第43节(“天下之至柔,也骋天下之至坚”)是一个完整的论说过程。三者一脉相承,不仅在文字上,而且在内容上都是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通行本将第41节与第42节硬行隔开,使它们变成不相邻的四十章与四十二章,同时将第40节插到这两章中间,使之变成四十一章(“上士闻道,勤而行之”)。由于四十章与四十二章不再相邻而生出独立成文的可能,所以对它们亦相应生出断章取义的可能,结果自然形成“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而老子原意反倒无人问津的现状。•2.帛书第63节与第64节论述治国基本原则,第65节论述如何治理民众,第66节论述统治者如何自治,第67节则论述政治最高纲领。所以帛书这几节层次递进,构成一个完整的治国之道。•通行本却将第67节(“小国寡民”)挪至倒数第二章(八十章),使它与批判错误政治的部分混在一起。这不仅淡化了原文的论说逻辑,而且使原文显得杂乱无头绪,所以人们通常不认为第63节至第66节属于一个具体阐述“治国之道”的单元,同时也不认为《老子》的最后一部分是集中批判错误政治的单元。•(二)随意修改原著文字•例一:帛书第35节中有“乐与饵,过格止”句,通行本改为“乐与饵,过客止”。•“格”之义为:尺度,标准(如:合格,破格)。“过格”之义为:过分,超出适当的尺度。“过客”之义则为:过路之客,行路人。•帛书“乐与饵,过格止”的意思是:人不应过分追求精神与物质享受,而应将其限制在一个适度的范围之内。•通行本“乐与饵,过客止”的意思是:音乐与食物能诱使过往之路人止步不前。这里面存在两个问题(1)此处的“过客”为泛指,可以是饥者或饱者,可以是贫者或富者,亦可以或民、或官、或王。此处的“乐与饵”也为泛指,可以是“下里巴人”或“阳春白雪”,亦可以是粗茶淡饭或山珍海味。这些都是不确定的因素,所以通行本的这句话内容模糊,立意不明。例如,粗茶淡饭足以使饥渴者止步,“下里巴人”足以使寻常百姓驻足。但这又能说明什么呢?(2)“乐与饵,过客止”这句话同其上句(“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似无承接关系,并且同其下句(“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也似无承接关系,不伦不类插进来,恐怕连牵强解释都非易事。•例二:帛书本第81节有“圣人右介而不以责于人”句,通行本改为“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帛书之意为:圣人崇尚居中帮助他人,但不借此向他人索取回报。这显然合乎老子“生而弗有,为而弗恃”的基本思想。•通行本之意则为:圣人虽拥有左契,但他却不逼人还债。古时刻木为契,剖为左右,左契为债务,交债权人收执,右契为债权人所立,交债务人收执。期限到时,债权人凭左契向债务人索取欠债。•通行本的问题是:圣人虽不强迫别人偿还,但他毕竟与别人立有契约,毕竟拥有债权,所以债还是要还的,至少他不会拒收别人主动之偿还,否则根本无需契约。这样,此处身为债主的圣人便矛盾于《老子》中其他各处的圣人,如矛盾于“圣人无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予人己愈多”中的圣人(第68节),矛盾于“不以其无私与?故能成其私”中的圣人(第7节),以及矛盾于“圣人为而弗有,成功而弗居也”中的圣人(第79节)。帛书“邦利器不可以视人”可直译为:国家的暴力工具不可以用来处置人(视:处理,治理。如“视事”)这反映了老子的基本思想:贵柔守弱,因循自然,无为而治,反对用暴力维持秩序,因为那样做会遭致民众反抗而生乱,故非安邦之本。例三:帛书本第36节中有“邦利器不可以视人”句,通行本改为“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通行本“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可直译为:国家的暴力工具不可以公布于众。由此派生出这样两种观点(1)老子赞成以国家的暴力工具为秘密不宣的武器,暗中伤害人,借此达到统治天下的目的。(2)老子主张搞阴谋,行韬晦之术,其目的依然是主宰天下人。问题•孔子的“圣人”、老子的“圣人”、庄子的“圣人”和柏拉图说的“哲人王”的异同在哪里?•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故]恒无欲也,以观其眇(妙);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噭(徼)。•两者同出,异名同胃(谓)。玄之又玄,众眇之[门]。《《老子》第一章(帛书本)•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老子》第一章(通行本)•比较:•一、帛书为:“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通行本改为:“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黄瑞云在其校注《老子本原》中叙述了这一更改过程:•自汉严遵、魏王弼以来,都以“无名”、“有名”为逗。宋王安石乃以“无”、“有”为逗。王氏之言曰:“无,所以名天地之始;有,所以名其终,故曰万物之母。”(容庚《王安石老子注辑本》)王说甚是。•张松如《老子说解》:•梁启超《老子哲学》从司马光、王安石、苏辙等说,谓“以无,名彼天地之始;以有,名彼万物之母”。高亨《正诂》依其说,读作“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并引四十章“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地无”,以为明证。近人多依之。蒋锡昌曰:“司马光、王安石、苏辙辈读此皆以‘有’字‘无’字为逗。不知‘有名’、‘无名’为老子特有名词,不容分析[拆]。三十三章‘道常无名……始制有名’;三十七章‘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四十一章‘道隐无名’;是岂可以‘无’与‘有’为读乎?《庄子·则阳》:‘万物殊理,道不私,故无名。无名,故无为,无为而无不为。’《文子·原道篇》:‘有名产于无名。’《史记·日者列传》:‘此老子所谓无名者,万物之始也。’古人皆以‘有名’、‘无名’为读也。”如按:今验之帛书,高读误,当从蒋。•二、帛书为:“恒无欲也,以观其妙。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通行本改为:“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第二章(帛书本)•天下皆知美为美,恶已。•皆知善为善,斯不善也。•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也,•恒也。•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昔而弗始也,•为而弗恃也,成功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第二章(通行本)•天下皆知美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或:万物作焉而不始),•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第三章(帛书本)•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不乱。•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恒使民无知,无欲也。•使夫知不敢,弗为也。•则无不治矣。第三章(通行本)•不上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第四章(帛书本)•道冲,•而用之,•有弗盈也,•渊呵,•始(似)万物之宗。•锉其锐(兑),•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呵,•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也,•象帝之先。第四章(通行本)•道冲而用之又弗盈也,•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也,象帝之先。附注:“挫其锐”四句可能是第五十六章窜入•第五十六章(帛书本)•知者弗言,言者弗知。•塞其闷,闭其门,•和其光,同其尘,•锉其锐,解其纷,•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亦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亦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亦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第五十六章(帛书本)•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竞,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第五章(帛书本)•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与。•虚而不淈,动而俞出。•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第五章(通行本)•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