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的鼎盛与创新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六章中医学的鼎盛与创新明-清·鸦片战争前(公元1368年-公元1840年)[目的要求]了解中医药学在传统方向上继续积累新经验,高度成熟;而在药物学、温病学、解剖生理学方面出现了革新的趋势。[内容要点]社会背景和文化状况传统医药模式的惯性发展医药学的革新成就中外医药交流情况封建社会后期,国家长期统一稳定,封建经济高度发展,文化科学成就推动中医学发展至鼎盛时期。基础理论和临床各科丰富和成熟,产生一批综合性著述和集古代医学大成的成果,成为我国古代医学发展的高峰。明代造纸业和印刷术进步,为医书大量刊刻,尤其大型医书印刷创造条件,医著如雨后春笋。清出现“乾嘉考据学派”,影响中医学古代经典著作研究热潮,也压抑了医学创新精神。明末清初西方科学技术随传教士进入中国,知识分子始接受介绍西方科学文化知识。后满清统治者闭关锁国,阻碍了外来文化传播。中医学在明清已进入全面、系统、规范的总结阶段。第一节传统医学的成熟与昌盛一、医学著述、医学杂志、学术团体明清时期,医书种类日趋丰富,呈现四个特点:尊经复古思想影响,对《内经》《伤寒论》经典注释著作大量出现。大型综合性著作纷纷出现。大型类书、全书、丛书先后刊刻问世。医书由博返约,出现许多小型普及性著作,如药性赋、汤头歌诀等。宋代医书以官刻官修为主,明清以民间私家刻本(或有官宦资助)为主,少量官刻官修御纂。藩府刻本质量高,如朱肃主持编纂《普济方》收方61739首,集15世纪以前方书之大成,是古代最大方书。现存规模最大,体例完善的古代类书是清政府诏修的《古今图书集成》其《医部全录》多达520卷,约950万字。清太医院判吴谦奉旨“御纂”《医宗金鉴》90卷,是教材性普及性医学丛书。明王肯堂辑、吴勉学校《古今医统正脉全书》为较早汇刻的重要医学丛书。嘉靖万历间名医徐春甫编集《古今医统大全》100卷,达140万字,综合性医学巨著。明万历年间王肯堂编撰《证治准绳》广涉各科。楼英《医学纲目》李梴《医学入门》等属全书中有影响者。薛已《薛氏医案》16种,汪机《汪石山医书》8种,万全《万密斋医学全书》10种,沈金鳌《沈氏尊生书》陈修园的《南雅堂医书全集》属著名医学丛书。明清医案著作渐多,著名的汪机《石山医案》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最有影响。最早的医学杂志十八世纪末苏州医家唐大烈编辑《吴医汇讲》。从乾隆五十六年(1792)至喜庆六年(1801)逝世停刊,连续10年将苏州、无锡、常熟、太仓等地医家文章结集,先后出版《吴医汇讲》11卷,合订为一册,共41位作者94篇文章,为我国最早医学杂志性质刊物。《吴医汇讲》内容广泛涉及医学各领域,不拘体裁。重新意,“发前人所未发”。提倡学术民主,选文不以年资分先后,按来稿早晚定次序。《吴医汇讲》及时推出有学术价值的文章,叶天士《温证论治》,促进温病学说交流发展。集中反映了江南尤其常州地区医家经验以及疫病流行与治疗情况。最早的民间医学团体隆庆二年(1568)或稍前,徐春甫在北京建立我国最早的民间学术团体“一体堂宅仁医会”。时徐客居京城,“……集天下之医客都下者立宏宅仁医会”,先后参加者46人,来自安徽、江苏、河北、湖北、四川、福建等地名医。医会宗旨在探讨医药学术,要求会员深入研究《内经》《伤寒论》及四家学术奥秘,切磋提高医术,精益求精,讲求医德修养,深戒循私谋利,会员间直诚相待,批评帮助,团结互助。提出22项会款,即诚意、明理、格致、审证、规鉴、恒德、力学、讲学、辨脉、处方、存心、体仁、忘利、自重、法天、医学之大、戒贪鄙、恤贫、自得、知人、医箴、避晦疾。从治学内容、方法、态度到医家思想素质、道德品质、处事接物方法、对待患者态度等,都有具体规定。二、临证各科的充分发展诊断学方面,重视问诊与舌诊。李梴《医学入门》指出,初学医必先学会问诊,并列举应问事项55条;张介宾《景岳全书》特设“十问篇”专讲问诊,并编成《十问歌》。随着温病学说形成,舌诊也被重视,舌苔白、黄、燥、腻渐定为诊断寒证、热证、伤津、湿痰重要指征。脉学方面注意同类异脉鉴别,李时珍《濒湖脉学》把27脉中同类异脉鉴别点和各脉象主病,编成歌诀。鉴于有医家仅凭脉象诊病,明、清不少医籍强调四诊全面应用的必要性。(一)内科学明代温补派医家薛已、张介宾、赵献可等针对刘完素、朱震亨主张展开论争,强调温补肾阳养生治病重要性,反对寒凉攻伐肾阳。薛已(1488—1558年)字新甫,号立斋,吴县人。医学世家,造诣较深,著述甚多。著《内科摘要》,是我国医学史上第一本以内科命名的医籍。学术思想受张元素、李杲脾胃论影响,注重脾胃虚损证,又受王冰、钱乙的影响,重视肾中水火与脾胃的关系,因而注重温补,脾肾并举,以补中益气丸和肾气丸为治。兼通内、外、妇、儿、眼、口齿等科,很多医著后被编辑为《薛氏医案》。张介宾(约1563—1640年)字景岳,又字会卿,号通一子,浙江山阴(今属绍兴)人。青年从戎幕府,中年后再度“肆力于轩歧“。反对刘完素和朱震亨以寒凉药攻伐肾阳,认为真阳、真火是生命之大宝,经常维护尚不足,岂可滥事攻伐?针对朱震亨“阳常有余,阴常不足”观点,提出了“阳非有余”、“真阴不足”及“人体虚多实少”等论点,主张温补肾阴肾阳,慎用寒凉与攻伐,创左归丸、右归丸以代替六味丸和八味丸,加强补肾之力,对后世产生较大影响,甚至有滥用温补方剂的偏向。张景岳晚年著《景岳全书》(1640)系综合性医籍,其“伤寒典”“杂证谟”各卷所述病证,多属内科,有不少正确见解。把卒中“中风”和外感“中风”区别开来,“卒倒”非风所致,“多由昏愦,本皆内伤积颓败而然,原非外感风寒所致,而古今相传,咸以中风名之,其误甚矣”。认为此证主要由真阴亏损,元气虚脱所致,治疗“只当培补元气为主”。李中梓(1588—1655年)字士材,又字念莪,著《医宗必读》,在李杲、薛已、张介宾影响下,提出“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和“气血俱要,补气在补血之先”、“阳阴并需,而养阳在滋阴之上”、“乙癸同源,肝肾同治”等概括性论断。“治先天根本,则有水火之分,水不足者用六味丸,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火不足者用八味丸,益火之源以消阴翳。治后天根本,则有饮食劳倦之分,饮食伤者,枳术丸主之;劳倦伤者,补中益气丸主之。”重视脾肾互济同治,有较大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赵献可(16世纪下半叶)字养葵,鄞县人。对薛已温补学说十分推崇,发挥命门之说,认为命门是人身之主和至宝,强调“命门之火”重要《医贯》(1687)以保养“命门之火”论点贯穿于养生与治疗等一切问题之中用药多采六味丸、八味丸等补阴补阳方剂。但过分强调温补命门,不免失于片面。清徐大椿、陈修园对温补派提出反对观点,对峻补辛热药剂力加抨击。徐大椿认为温补派“全不知古圣制方之义,私心自用,著书成家”,“古人病愈之后,即令食五谷以养之,则元气自复,无所谓补药也”,“若果元气欲脱,虽浸其身于参附之中,亦何所用”。撰《医贯砭》对《医贯》论述猛烈贬斥。陈修园则撰贬斥温补派专书《景岳新方砭》对张景岳温补学说力加抨击徐、陈对温补派评述,对纠正滥用温补的偏向起了一定作用,但也难免门户之见。虞抟(1438—1517年)浙江义乌人。私淑丹溪,受祖父医学经验。为“使后学知所适从,而不蹈偏门以杀人,端本澄源”,以《素》、《难》为依据,参考各家学说,结合40年临证经验,著成《医学正传》。首列“或问”50条,阐明前人未尽之意,然后分门先论证,次脉法,次方治。附以家传方、亲验方、验案及心得。虞氏推崇朱震亨,但认为朱氏“不过发前人所未发,补前人所未备耳。若不参以诸贤所著而互合为一,岂医道之大成哉?”把“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加以发挥,阐发气血关系,阳有余是气中之阳有余和血中之阳有余,阴不足是指气中之阴不足和血中之阴不足;人参、黄芪作为补血必备,谓其寓气而生血,熔李杲、朱震亨之学为一炉。王纶,字汝言,号节斋,明慈溪(浙江宁波市)人,晚年著《明医杂著》(1549)论述各科证治。认为《内经》是医学渊薮,张仲景、李杲、刘完素、朱震亨等在《内经》基础上各有发挥。学医必先钻研《素》《灵》再取各家之长,才能掌握真谛。临证主张“外感法仲景,内伤法东垣,热病用完素,杂病用丹溪”,有一定指导意义。王肯堂(1549—1608年)著《证治准绳》,以证治为主,每证引《内经》、《伤寒》及金元医家学说,结合已见,内容丰富,条理清楚,议论持中,选方精审,为临床医生所喜读。李用粹著《证治汇补》(1687)记述80余种病证证治。对证候定义和病因从理论上分析综合,引文和方剂均有出处,本人之言则标“汇补”二字。对朱震亨气、血、痰、郁诸证论述较重视,并加发挥。龚廷贤著《寿世保元》卷1介绍诊断、用药基本知识,其余分述内、外、妇、儿各科病证诊治,对急救、杂治、灸疗及一些疾病预后亦有论及。龚氏对中风防治有见地:“中风者,俱有先兆之证,凡人如觉大拇指及次指麻木不仁,或手足少力,或肌肉蠕动者,三年内必有大风之至。……当预防之,宜朝服六味地黄丸,暮服竹沥枳术丸与搜风顺气丸,二药间服,久而久之,诸病可除。”对内伤病论述较为精当:“内伤之要,有三致焉。一曰,饮食劳倦即伤脾,宜补中益气汤主之;二曰,嗜欲而伤脾,……宜加味六君子汤加红花三分、知母盐炒一钱主之;三曰,饮食自倍,肠胃乃伤者,宜保和丸、三因和中丸权之”。记载“延年良箴”等老年病学内容。《红炉点雪》阐述阴虚火动虚损病证。《慎柔五书》胡慎柔(1572—1636年)分虚劳为虚损和痨瘵,是虚劳证治的发展。《理虚元鉴》(约1644)著者汪绮石,明末医家,提出虚劳“三本二统论”。“三本”即指肺、脾、肾,治法为清肺、调脾、补肾。将虚劳的阴虚、阳虚两类病证分统于肺、脾两脏,即所谓“治虚二统”。对后世治疗以痨瘵为主的虚损病证深有影响。(二)外伤科学明清时期外、伤科有明显的新进展,主要成就有三:一是对外科理论日益重视,形成不同流派;以陈实功为代表的,称为“正宗派”;以王维德代表的,称为“全生派”;以高秉钧为代表的,称为“心得派”。二是发明一些手术与医疗用具;三是关于麻风病和梅毒病认识提高,出现最早专著陈实功《外科正宗》(1617)代表“正宗派”。在临床上强调内外治结合,“内之证或不及于其外,外之证则必根于其内”,治法上主张内外并重,“消、托、补”三法相结合,内服药与外治法兼施。在外治方面,常用腐蚀药品,或用刀针清除坏死腐肉,放通脓管,强调扩创引流,使毒外出。设计制造许多简单有效器械,提高外科手术水平。如治疗误吞针铁、骨刺鲠于咽部,用一个像龙眼大小的麻线团,系上丝线,用温水淋湿,让患者急速吞下,然后扯住留在外面的丝线,徐徐拉出,针、铁、骨刺就会刺入麻团而被扯出。陈氏在截肢、气管缝合、落耳再植、下颔骨脱臼复位等大小外科手术,及痔瘘用枯痔散、枯痔钉、护痔膏、挂线等,都有发现和提高。《外科正宗》对皮肤病、肿瘤有不少记载,如最早提到奶癣病名,及粉瘤、发瘤与失荣描述失荣为:“其患多生肩之以上,初起微肿,皮色不变,日久渐大,坚硬如石,推之不移,按之不动,半载一年,方生阴痛,气血渐衰,形容瘦削,破烂紫斑,渗流血水,或肿泛如莲,秽气薰蒸,昼夜不歇,平生疙瘩,愈久愈大,越溃越坚,犯此俱为不治。”最早颈部恶性肿瘤(包括原发与转移)详细记载。王维德《外科症治全生集》(1740)代表“全生派”。把外科病证分为阴阳两类,认为“痈发六腑”、“疽发五脏”,二证截然两途,不可混称。痈发六腑,其毒浅,多火毒之滞,属阳属实。疽发五脏,其根深,因寒痰之凝,阴毒深伏,属阴属寒。治疗上,阳证治法当用寒凉;阴证治法,则“阳和通腠,温补气血”,强调“以消为贵,以托为畏”,反对用寒凉清火之品治疗阴证。创“阳和汤”、“犀黄丸”等治疗属阴证外科疾患。介绍消肿散结小金丹,确有疗效,对痈肿反对施用刀针和腐蚀药治疗,认为陈实功一派“尽属刽徒”。与“全生派”主张相近的有汪机《外科理例》(1531)强调若“治外遗内,本末倒置,殆必误人”。主张以调理元气为先,固其根柢,不轻用寒凉攻剂和刀针之术,并提出托里、疏通、和

1 / 16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