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乐府民歌【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魏晋南北朝乐府民歌的发展历程及兴盛原因、乐府民歌的体制特点与影响。【重点难点】魏晋南北朝乐府民歌的体制特点与影响。【教学内容】一、魏晋南北朝乐府民歌的发展历程二、魏晋南北朝乐府民歌兴盛的原因三、魏晋南北朝乐府民歌的体制特点与影响四、乐府民歌选读一、魏晋南北朝乐府民歌的发展历程1.东晋:吴声歌曲的兴起《晋书·乐志》:吴歌杂曲,并出江南。东晋已来,稍有增广。其始皆徒歌,既而被之管弦。盖自永嘉渡江之后,下及梁、陈,咸都建业,吴声歌曲起于此也。《世说新语·言语》:桓玄问羊孚,何以共重吴声?羊曰:以其妖而浮。《晋书·王恭传》:“会稽王道子尝朝士,置酒于东府。尚书令谢石因醉为委巷之歌。恭正色曰:居端右之重,集藩王之第,而肆淫声,欲令群下何所取则?总结:以吴声歌曲为代表的乐府民歌经历了由“徒歌”到“披之管弦”的过程,东晋时在上层社会已经颇有影响,但还没有得到完全的认可。2.宋齐:吴声歌曲影响扩大与西曲的兴起(1)西曲的兴起(2)吴声西曲列于乐官(3)从帝王到文士的大量创作(4)宫廷中的大量演出《宋书·乐志》:“随王诞在襄阳,造《襄阳乐》;南平穆王为豫州,造《寿阳乐》;荆州刺史沈攸之又造《西乌飞哥曲》,并列于乐官。哥词多淫哇不典正。”《乐府诗集》:《读曲歌》者,元嘉十七年袁后崩,百官不敢作声歌,或因酒宴,止窃声读曲细吟而已,以此为名。《南齐书·王俭传》:“上(齐高帝)曲宴群臣数人,各使效伎艺。褚渊弹琵琶,王僧虔弹琴,沈文季歌《子夜》,张敬儿舞,王敬则拍张。《南史·王敬则传》:江左有蔡邕焦尾琴在主衣库,上(齐明帝)敕五日一给仲雄(王敬则之子)。仲雄在御前鼓琴,作《懊侬曲》,歌曰:‘常叹负情侬,郎今果行许。’又曰:‘君行不净心,那得恶人题。’帝愈猜愧。3.梁陈:乐府民歌的雅化(1)宫廷中大型组曲的表演(2)精致高雅的歌词(3)吴声西曲基础上产生的新音乐二、魏晋南北朝乐府民歌兴盛的原因1.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繁荣为清商俗乐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2.士庶关系的变化。3.汉魏时期宫廷娱乐音乐的衰微。三、魏晋南北朝乐府民歌的体制特点与影响1.体制特点(1)情感的直接抒发(2)多用虚词,句式灵活,节奏轻快(3)谐音双关、反复、顶针手法的运用(4)特殊结构:两句叙述,两句双关或比兴说明2.影响(1)作为背景或典故进入文人诗(2)文人诗对双关与反复手法的吸取(3)对永明体与宫体的影响四、乐府民歌选读《华山谶》:啼著曙,泪落枕将浮,身沈被流去。《子夜歌》:落日出门前,瞻瞩见子度。冶容多姿鬓,芳香已盈路。《子夜歌》:芳是香所为,冶容不敢当。天不夺人愿,故使侬见郎。《襄阳乐》:朝发襄阳城,暮至大堤宿。大堤诸女儿,花艳惊郎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