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上海外滩、陆家嘴金融业区的变迁——金融建筑与金融地理聚集的空间过程王红曼(华东政法大学,商学院,上海,200042)内容摘要:上海自近代以来,就是全国的金融中心,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更是一度成为远东国际金融中心。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发展,上海外滩、陆家嘴两岸日益成为吸引国内国际各类金融机构的特定地段,形成以金融建筑为主体的金融地理聚集效应,致使两岸金融业区的空间结构不断发生变迁,从一个侧面揭示了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动因、金融机构区位选择的决定因素和政府在金融中心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关键词:外滩;陆家嘴;金融建筑;金融地理空间变迁作者简介:王红曼(1972—)女,副教授,专业:中国近现代金融法制史。联系方式:手机:15000845219,E—mail:whmsky@sina.com,邮政地址:华东政法大学商学院,松江大学园区龙源路555号,邮编:201620对任何一座有着历史积淀的城市而言,由建筑所构成的景观总会体现一种时间上的延续与空间上的扩展,传递着这座城市所特有的历史记忆和时代气息。上海作为中国城市近代化的开端与城市现代化的标志,其本身即蕴孕着丰富的人文精神与历史内涵,并作为一种近代文化与现代文明象征而存在。其中,外滩早在近代时期即被誉为“东方巴黎”,是近代上海的重要标志之一,而陆家嘴作为开发开放后之金融贸易区更是饮誉世界,甚至被称为“东方曼哈顿”、“中国华尔街”,完全可视为现代上海的门户。它们隔着黄浦江两岸遥遥相对,一边是外滩众多的近代金融建筑群,另一边则是陆家嘴的现代高层金融建筑群,两岸大量规模化、集约化的各类金融机构,呈现出最具特色的金融地理集聚①形态,客观反映着上海金融业区自近代以来的变迁过程。“金融地理集聚”作为金融地理学②的一个核心概念,国内学者主要将其运用于考察各区域金融成长差异的现状和金融成长态势的空间布局,集中探讨金融①在20世纪70—80年代,西方经济学界掀起了研究金融中心金融集聚现象的热潮。国内近几年,随着上海、北京等城市提出建立国际金融中心之后,一些学者也开始关注金融产业集聚的研究。②金融地理学作为经济地理学的一个分支,是在金融学研究中纳入地理因素,重点考察金融资源的空间性,即考察金融资源的空间过程、结构、演化,以及与环境的互动。可以归纳为空间差异、空间过程与空间的相互作用三个层次。2中心的聚集效应和外部规模经济效应等问题①。这些研究成果对本文研究对象的提出和今后研究工作的开展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但是目前学界对上海外滩、陆家嘴两岸的金融地理聚集仍缺乏微观分析,特别是对两岸金融建筑为主体所提供的文化积淀、历史声誉、经验与信心的价值仍认识不足。故此,本文以两岸金融建筑为主体所构成的金融地理聚集为切入点,对两岸金融业区的空间扩展和变迁进行历史的考察,从一个侧面揭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动因、金融机构地理选择的决定因素和政府在金融中心形成过程中的作用。一、外滩金融建筑的空间格局与金融地理聚集过程外滩,英文名“TheBund”,位于两江交汇外(处)的江畔区域以其位于黄浦江下游而得名,东起中山东一路,北起外白渡桥,南至金陵东路。长久以来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及近百年来在金融贸易活动领域对上海乃至中国的影响,使其具有十分丰富的文化内涵。在英、法租界建立后,外滩区域日益成为租界“十里洋场”及整个上海的中枢。租界最早的道路、最早(的)码头、最早的外侨建筑、最早的城市公共空间均位于此,这里成了上海近代最繁华的地方。外滩的发展始于航运贸易。港口停泊区和租界土地租用方式决定了外滩区域最初的空间形态。自上海1843年开埠以来,外滩经历了两次重要的金融集聚期②:第一次可以溯自1844年起,外滩沿江土地基本上被最早来上海的洋行③租赁完毕,租用沿江土地的洋行是:一号地块怡和洋行、二号地块和记洋行、三号地块仁记洋行、四号地块义记洋行、五号地块森和洋行、六地块裕记洋行、七号地块李百里洋行、八、九号地块宝顺洋行。这些全部来自英国的洋行迅速在所租地块内建设起了多为二层、坡顶的多用途房屋,且呈现出类似的空间关系,主要建①主要有:高印朝、姚洪心:《基于“金融地理”观的金融中心形成理论的经济学评述》[J],《上海金融》,2007年第6期;刘卫:《上海金融中心的形成与现状分析——金融服务业地理集聚》[J],《上海经济研究》,2007年第11期;李小建:《金融地理学理论视角及中国金融地理研究》[J],《经济地理》,2006年第5期;潘英丽:《论金融中心形成的微观基础——金融机构的空间聚集》[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赵晓斌、王坦:《跨国公司总部与中国金融中心发展——金融地理学的视角与应用》[J],《城市规划》(增刊),2006年第30卷。②世博网,李庆:《从外滩开埠到建设现代金融集聚带》,2009年6月24日。③洋行是近代外商在中国从事贸易的代理行号,它们几乎既经营货运,又兼营银行与保险业务。从而形成若干洋行资本集团。3筑在前,仓栈在后,建筑前拥有较大的院落。①经过七八十年的发展,到上世纪三十年代左右,英法德日俄美意荷等国洋行纷至沓来,1936年上海洋行达791家,加上华商进出口行达千家之多,大多在外滩地区。洋行聚集,引来了银行和保险,仅外资银行达27家,还有131家华资银行和钱庄,几乎全在外滩。同时,催生了政府机构进驻。外滩形成了完整的贸易、运输、保险、证券、银行产业群,与央行、海关、金管、港务等政府管理机构相互依存,构成一条服务链。上世纪三十年代外滩的金融集聚带就是这样形成的。到1949年的时候,外滩一线集聚的金融机构有400多家,应该(可以)说当时是仅次于纽约和伦敦[可以说(是)当时仅次于纽约和伦敦],号称是远东的金融中心和世界第三大的金融中心。第二次集聚期始于1979年,持续到今天。新建各类金融机构大多在外滩开设,目前外滩7号、12号、15号、16号、23号、24号、29号等多处老大楼为泰国盘古银行、浦发银行、交通银行暨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招商银行、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光大银行等金融机构使用;各类金融市场如上海证券交易所、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等大多在外滩发端;外资银行以新的姿态重回外滩。外滩现存老建筑面积118.6万平方米。其中有三分之二以上是金融建筑,如表1所示:表-1上海外滩金融建筑列表建筑地址年代设计者现金融机构地址德华银行外滩14号1890礼和洋行大楼江西中路251号1898年轮船招商局外滩9号1901年通和洋行中国通商银行华比银行外滩20号1902年荷兰银行外滩21号1903年华俄道胜银行大楼外滩15号1904年倍高洋行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大北电报公司外滩7号1907年通和洋行泰国盘谷银行大清银行汉口路50号1908年通和洋行永年人寿保险公司广东路93号1910年通和洋行中国通商银行大楼外滩6号1906年玛礼逊洋行东方汇理银行大楼外滩29号1911年通和洋行光大银行亚细亚大楼/麦边大楼外滩1号1916年太平洋保险公司日清公司大楼1921年德和洋行华夏银行怡和洋行大楼外滩27号1922年思九生洋行汇丰银行大楼外滩12号1923年公和洋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总①张鹏:《都市形态的历史根基——上海公共租界市政发展与都市变迁研究》[M],第118页,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8年。4部麦加利银行大楼外滩18号1923年公和洋行花旗总会福州路209号1923年邬达克横滨正金银行大楼外滩24号1924年公和洋行中央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字林西报大楼外滩17号1924年德和洋行友邦保险公司台湾银行大楼外滩16号1926年招商银行上海分行四行储蓄会大楼四川中路261号1926年邬达克联合大楼老沙逊洋行外滩24号1929年公和洋行中国工商银行金城银行江西中路200号1929年庄俊交通银行中国企业银行四川中路33号1931年哈沙德洋行大陆银行九江路111号1933年基泰工程司投资信托公司恒利银行天津路100号,河南中路495、503号1933年华盖建筑师事务所永利大楼三菱银行九江路36号1934年德和洋行三井银行九江路50号1934年公和洋行建设银行上海分行华商证券交易所汉口路422号1934年陆谦受浙江兴业银行北京东路、江西中路1935年华盖建筑师事务所聚兴诚银行江西中路250号1935年基泰工程司交通银行上海支行中国银行大楼外滩23号1937年公和洋行交通银行大楼外滩14号1947年鸿达洋行浙江第一商业银行汉口路151号1948年华盖建筑师事务所德商俱乐部外滩23号1931年中国银行安达银行外滩28号1934年公和洋行资料来源:根据《上海重要历史建筑列表》;薛理勇:《外滩的历史和建筑》[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第264—268页外滩机构示意图;谈正鸥:《外滩与外国银行》[J],《上海金融》1993年第1期,等不同资料综合整理而成。作为一种建筑文化的移植,上海外滩具有非常典型的意义。这段全长约1.5千米的街道,已完全成为金融一条街,主要有哥特式、罗马式、巴洛克式、中西合璧式等风格各异的大楼,组成被称为“万国建筑博览”的建筑群。这些大多形成于20世纪初至30年代的西方传统风格建筑,反映了当时世界建筑设计潮流、审美取向和施工技术的一流水准,许多中国及世界著名的设计师或机构参与了外滩建筑的设计,营造队伍也堪称一流,使上海在20世纪30年代左右成为紧追芝加哥、纽约的世界第三大高层建筑群。以今天的眼光去观察,可以发现它们以非常具体的形象见证了世界建筑文化发展的脉动,更可举一反三地勾画出上海与世界潮流的关联,其历史与文化价值已经远远超过了它们的使用价值,它们已然是这座城市中一份不可再生的人类文化遗产。5上表充分显示外滩建筑群的历史意义与现实价值。根据调查,国内外金融机构对外滩金融文化、金融生态的认可度超过90%。事实上,黄金交易中心、外汇管理中心,短期资本拆借市场都在黄浦(外滩)。外滩凭借其浓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印迹,让不少国际金融巨擘找到了强烈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例如:美国友邦保险,作为改革开放后首家进入中国大陆营业的外商独资保险企业,最初是在南京西路上海商城5楼成立的,后来还是迁回外滩17号友邦大厦。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上海市政府即着手对外滩实施改建。1986年批准的《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提出,上海中央商务区由浦东、浦西两块组成。以对原有历史建筑的保存、保护为主,通过房屋置换和再开发,充实城市基础设施,使之符合21世纪经济中心功能的要求。1988年,编制《外滩地区综合改建规划》,规划于1992年实施,改建后的外滩于1994年被评为上海十大新景点之一。1995年,《外滩金融贸易区详细规划》编制完成,规划范围东自黄浦江,西至河南中路,南起延安东路,北至苏州河,用地面积84.4公顷。规划总建筑面积约240万平方米(其中保留建筑约130万平方米,重建建筑面积约110万平方米,净增建筑面积约40万平方米),其中金融贸易建筑面积达70万平方米。在2000年《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中又将紧邻外滩地区南侧的延安东路——新开河地区,确定为外滩金融贸易区的延伸。2005年,规划编制了新一轮规划范围的《外滩金融贸易区详细规划》,外滩地区的功能定位是以金融贸易、商业商务为主导功能,同时提供文化、娱乐、服务、会展、博览、咨询、信息、旅游、居住等一系列商务服务和延伸功能。其中,金融贸易区位于四川中路以东、九江路以南区域。规划旨在加强传统金融功能,延续外滩风貌及完善都市形象。此外,推进外滩老大楼的置换改造也是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面临的重大课题。随着中国银行大厦改建装修工程、外滩六号工程、外滩风貌延伸段改建工程等项目的顺利完成,目前上海市政府继续将改建区域扩展到外滩二、三线老大楼的功能置换,用于金融机构的入驻和发展。同时,市政府还大力推进十六铺、董家渡地区的建设,加强与市两岸开发办协调合作,尽快形成北部外滩源、中部204地块和南外滩8-1地块、南部董家渡滨水商务区等4个重要功能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