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整体构建新课程背景下株洲二中德育课程体系----株洲市“快乐德育”特色学校申报材料我校坚持以学生为本、德育为先,立足我校十多年来成熟、厚重的的育人模式,不断完善和充实德育内容,不断改进德育方法,做实德育过程,坚持做实了养成教育,并按照新课程理念,进一步挖掘德育资源,完善德育课程,强化实践教育功能,整体构建了与新课程相适应的独具我校特色的德育课程体系,实现了我校学生“人格高尚、言行高雅、气质高贵、发展多元”的培养目标。一、建立和完善学校德育课程体系构建与实施的保障机制。1、学校的办学理念和育人目标,为实施德育课程点奠定了基础。在深入挖掘五十多年的办学经验和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坚持“以人为本,一切为了让学生更富有,让学生更聪明,让学生更高尚,让学生更健美”的办学理念、遵循“保证优良、培养能力、发展个性”的办学思路、逐步形成“培养素质全面、基础扎实、特长明显、有科学精神的一代新人”的育人目标。学校的办学理念和育人目标,凸显了学校德育目标中培养思想政治道德品质、个性心理素质和综合素质与能力三个层面的功能。并通过德育课程的设置与实施,分级、分类实现学校德育的各项具体目标,为构建学校德育课程的目标体系奠定了厚实的基础。2、加强组织领导,完善了德育课程化的德育队伍建设。成立了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由张辉校长担任组长,由书记肖翔和德育副校长赵振翔牵头,包括学生科、教务科、教研科、团委、年级组、教研组、班主任等机构形成的工作小组,在以书记、校长为首的党委会、行政会领导下,德育副校长主管、指导下,学生科、团委、年级组为主具体实施,其它科室协同配合。以班主任、副班主任为核心,发挥任课教师的德育协同作用;大力推行导师制,将德育工作抓实、抓细;成立健教中心和家长学校,负责学生的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工作;成立学生会、团委会,社团联合会、发挥学生的自我管理功能,每期进行多次学生干部的培训;发挥家长学校的作用,动员他社会成员参与学校德育活动,举办家长学校和警校共建,形成德育合力。从组织上保证了创建工作的落实到位。3、制定了德育课程体系相关的规章制度。建立上至学校课程发展规划,下至某门学校德育课程实施细则等一系列规章制度、管理办法,对德育课程体系进行宏观的把握和构建过程中的精细管理,促进学校德育课程体系健康快速有序发展。建立学分制,对德育课程进行严格的学分认定,作为学生毕业的必修课程。4、抓好了养成教育,为德育课程的实施提供基础保障。2加强常规教育,促进学生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根据年级学生的特点,抓住学生一日常规和仪表、礼仪、举止、交往等关键环节,有计划、有组织地反复强化。坚持教育与管理,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的原则。建立富有生机和活力的教育与管理机制,广泛开展“文明班级”、“纪律示范班级”、“卫生示范班级”、“两操示范班级”评选等专题教育活动,一月一总结,以教育为先导,以制度为保证,以检查督促为抓手,以行为训练为基础,以习惯的内化与养成为目标,从最基础的小事情抓起,一点一滴地积累,二中的校园整洁、学生着装规范,仪容质朴大方,学生行为文明,待人礼貌友善,跑操整齐,口号响亮,升旗高唱国歌,庄严而肃穆,就餐排队整齐,主动送还餐具,校园看不到乱丢乱扔、乱涂乱画的现象,财物爱护有佳。校园文明而高雅,氤氲着浓厚的文化气息。5、建立了与学校德育课程和人才相配套的多元化评价体系。建立年级德育评价体系,班级德育评价体系,班主任评价体系,导师评价体系,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形成具有与德育课程相适应的和谐德育评价体系。创建学生成长记录袋,落实过程评价,发挥评价的导向、激励和鉴定功能,调动工作的积极性,促进年级、班级德育工作不断创新。建立多元的学生评价体系,设立“校园之星”的评选,从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评选出“科技之星”,“体育之星”,“才艺之星”,“文学之星”,“文明之星”,“学习之星”,“管理之星”。评选“三好、优干”“学习标兵”,“感动校园十佳人物”,评选“英才奖学金”等。凸显二中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确保德育课程落到实处。二、加强德育队伍的专业培养。1、加强德育教师队伍建设。一方面,通过加强德育教师培训和班主任工作论坛,成立陈金娇、朱玲、王琼辉等班主任名师工作室,每周五召开班主任会议学习,每期组织2—3次班主任论坛,定期组织班主任外出培训,如赴西安听取任小艾的班工作经验交流。促进德育教师的专业发展;另一方面,通过全员动员,在学校的统一领导下,组建了一支以班主任为核心、副班主任和导师为主、全校所有教职工共同参与的德育课程实施团队,实现学校德育课程建设全员化。2、全面推行了“导师制”。制定导师计划。学校对导师的工作职责、工作内容、工作方法、工作程序以及工作制度进行了明确的规定,按照双向选择进行选导,导师不仅是学生的学习指导老师,更是学生在高中阶段的人生发展的导师,主要职责是了解学生个性和特点、知识现状和能力,指导学生学习、选课、制作成长记录袋,定期找学生谈话,协调与同学、教师、社会的关系,配合班主任工作等。导师制和班主任、副班主任负责制同时并行,互为补充,使德育工作更扎实、更深入,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3三、做实常规德育活动课程1、学校集会、例会、每周一的升旗仪式活动都是每个学生必须参与的学校常规活动。学生每期有开学典礼,休学典礼,高三有成人宣誓和毕业典礼,高一、高二每期期中有小结和家长会。这些常规德育活动的开展形式虽然相对固定,但却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有组织地逐步落实学校德育内容的最佳途径之一。其中,升旗计每年1学分,三年3学分。2、固定学校的常规活动,使之成为传统德育活动课程,建立学校德育的长效机制。上半年,组织好义务植树活动、演讲比赛或辩论赛和科技节。下半年,高一组织篮球赛、高二组织足球赛、高三组织排球赛,师生共同参与,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交流。还组织好一年一度的读书节、体育节、艺术节三大传统节庆活动,从节庆主题的拟定、内容的安排,到活动项目的策划、组织实现学生在老师指导下自行安排。读书节---通过读经典、看名著、看电影、评选“读书之星”图书展销会、学生讲堂等活动,增加同学们的阅读量和文学元素,提升学生的品味和内涵。科技节——以“实践·创新”为主题,倡导学习探索和研究相结合,实际应用与科技创新相结合。邀请中南大学、湖南大学等知名学府的教授为学生进行高新科技系列讲座;举行“生活中的小百科”知识竞赛、举办“自制水火箭”“鸡蛋撞地球”等科技小创造比赛等,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开阔知识视野,培养科学创新意识和精神,增强为振兴祖国而努力学习的责任感。艺术节——以“真、善、美”为主题,组织校舞蹈团、合唱团、交响乐团等社团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艺术活动;积极主办学生书画展等活动,整个活动延续两个月,展示学校艺术教学和课外活动的教育成果,提高学生的组织能力,合作意识和表演技巧,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精神。体育节——以“运动,让青春更美丽”为主题,通过组织运动会开幕式(班级入场式表演)、班级篮球赛、师生足球赛、田径比赛、广播操比赛、体育知识竞赛等,激发学生积极拼搏、为班争光的意识,展示师生精神风貌,弘扬校园体育文化,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二、立足株洲本土资源,实施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课程我校在实施学生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中,立足学校现有的课程资源,深度挖掘株洲本土资源,建立了一套适合我校学生发展的“124”学生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课程实施体系。4“1”指的是学生自主社团特色实践课程;“2”指的是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活动基地;“4”指的是服务社会、体验生活、感受责任和发展自我等四个系列活动内容。我校立足株洲本土,不断挖掘适合学生开展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课程资源,近年来先后建立了攸县罗家坪学农社会实践基地、南车集团机车与城轨车辆制造和唐人神食品加工学工基地和“动力前线”和“博军管理培训”心理拓展基地。另外我校与株洲市泰山街道办事处的云里社区、株洲市规划展览馆和株洲市儿童福利院等单位共建,共同开发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课程资源。我校除了学生自主的社会实践活动外,还集中开展服务社会、体验生活、感受责任和发展自我四个系列的活动内容。高一年级开展“走进农村”的感受责任社会实践活动;高二年级开展“感受工业”的体验生活的社会实践活动;高三年级开展“心理拓展”的社会实践活动。我们还开展了意在磨练意志、完善自我的社会实践活动。高一年级的军训培养了学生的集体意识,让学生了解军事知识。高三年级的心理拓展和登山励志让学生树立了远大理想,明确了奋斗目标,缓解了心理压力。我校按照自行参加和统一组织的形式认真开展公益性社区服务活动。学校利用寒假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开展社区服务。要求高一、高二的学生在家庭所在的社区每学年至少参加不少于4个工作日(一个工作日不少于6小时)的社区服务,并依据相关证明进行学分认定。学校还通过青年志愿者、义工联等组织形式,在学校或家庭所在社区范围内开展活动。我校的学生或走进社区敬老院慰问老人,或清洁社区环境,或上街进行环境保护意识等的宣传,或开展以奉献爱心为主题开展捐助活动。学校还统一组织学生到综合实践课程共建单位—云里社区开展公益性的社区服务。三、3、依托社团,开展学生“自助式”德育课程。学校经过50余年的探索,确立了着眼于学生终生发展为本的办学理念,突破了唯高考论、唯分数论的狭隘教育观,而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终身发展的宏观视角,大力推进学生社团建设。1990年,我校第一个学生社团成立,历经20余年,学生社团不断壮大和成熟,成为了株洲市中学生社团工作的排头兵,2011年4月,我校成功申报学生社团特色项目,市教育局投入70万元用于学生社团硬件建设。我校学生社团工作由学生科、团委共同主持,倡导学生社团“自我教育、自主活动、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从而形成学生“自助式”的德育活动。明确社团建设方向,创立社团品牌,宏观指导,微观搞活,要求各社团有章程、有计划地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并5鼓励优秀社团申报活动课程,形成校本教学成果。目前我校已经成立了文学艺术、科技创造、体育健身、环境保护、英语俱乐部等五大门类二十多个社团,如校园之声广播电台、校园电视台、蓝天文学社、光影社、创造发明协会等。成立以学生为主的社团联合会,逐步实现指导老师引导、社团联合会自主管理的社团管理模式。倡导健康成熟的社团文化,定期总结各社团发展中具有自身特色的优秀成果,定期组织社团的展示活动,重点打造蓝天文学社、光影社两个精品社团。2011年11月社团指导老师远赴山东曲阜参加“首届全国校园文学研究高峰论坛暨全国校园文学成果展览会”,获得不少荣誉:蓝天文学社被评为“全国优秀校园文学社”,文学社社刊《丛中笑》被评为“全国示范校园文学社报刊。光影社摄影至少10个作品获省市级奖励。五、充分利用主题班会课程,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本着问题即课题的原则,展开德育校本研发,学校利用四年的时间,连续开发了两个专题的班会课程,一个是将德育课程内容细化为24个指标,开发54个德育班会的主题,制定课程计划,制作教案和课件。使德育主题班会课程成为全校学生的必选课程,每月3节课,修习时限为三年,其中,高一、高二每学年各24课时,高三6课时,合计为54课时,修习完成后学生获得3个学分。第二个是针对二中学生的实际情况,广泛开展人格教育,落实了“人格—最高学位”的校本教材的开发,该课题已申报为市级课题,已完成开题工作,已进入实施阶段,已完成工作的绝大部分,年底完成结题。六、创新德育短课程。我校利用这读报课15分钟开展正面教育,对读报课进行常规管理,对每周内五天的读报主题作了统一安排,星期一“每周一法”“一周要闻”;星期二“每周一歌”;星期三“常规教育”;星期四“读报”;星期五“班主任总结”等;具体读报内容由班主任、学生自主选择。高一、高二共计2学分。七、坚持“劳动风纪值日”德育校本课程。“劳动风纪值日”是我校的特色德育课程,承担劳动风纪值日任务的班级称为劳动班级,主要工作分为劳动卫生打扫和校园风纪管理两大部分。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管理能力,此课程安排进学生课表,统一管理,每学期的课时不少于30节,以班级为单位集中安排,一般情况下,每班每期劳动2-3天。并计0.25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