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最新初中精品语文教学课件:《音乐巨人贝多芬》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人物介绍路德维希·凡·贝多芬(1770-1827)德国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出身于德国波恩的平民家庭,很早就显露了音乐上的才能,八岁便开始登台演出。贝多芬22岁时来到维也纳深造,艺术上进步飞快。贝多芬信仰共和,崇尚英雄,创作了大量充满时代气息的优秀作品,如:交响曲《英雄》、《命运》;钢琴奏鸣曲《悲怆》、《月光》、《暴风雨》、《热情》等等。贝多芬一生坎坷,没有建立家庭。二十六岁开始耳聋,晚年全聋,只能通过谈话册与人交谈,但孤寂的生活并没有使他沉默和隐退,在一切进步思想都遭禁止的封建复辟年代里,依然坚守“自由、平等”的政治信念。他一生写下许多不朽名作,他被尊称为“乐圣”。贝多芬(1770——1827)()国()家、()家。维也纳古乐派代表人物之一。主要作品有()()等九部,另有歌剧、戏剧、钢琴协奏曲等。德国音乐(作曲)钢琴《命运交响曲》《田园交响曲》检查预习正确朗读下列词语门槛厌恶捏弄围裙流氓清晰重荷纽扣蹲伏蓬勃深邃踌躇头颅磐石喧嚣kǎnwùniēnòngqúnmángxīhèniǔdūnpéngsuìchóuchúlúpánxiāo少年贝多芬青年贝多芬中年贝多芬老年时的贝多芬贝多芬的墓碑分角色朗读课文。女佣贝多芬来访者了解内容,整体把握客人拜访贝多芬的过程是怎样的?期间写了哪几件事?来访者来访——女佣开门——女佣介绍贝多芬的情况——来访者参观贝多芬的工作室——贝多芬与来访者谈话——贝多芬和来访者共进晚餐——贝多芬回忆往事。1.女佣介绍贝多芬的情况。2.“客人”参观贝多芬的工作室。3.贝多芬和“客人”会面。4.贝多芬和“客人”共进晚餐。5.贝多芬回忆他最后一次指挥音乐会的情形。女佣从不同的视角看贝多芬(日常生活的见证人)孤独和安静不拘小节生活基本能独立自理客人(一个陌生人的观察)外貌描写从不同的视角看贝多芬外貌描写之外貌品读他的脸上呈现出悲剧,一张含蓄了许多愁苦和力量的脸;火一样蓬勃的头发,盖他的头上,好像有生以来从未梳过;深邃的眼睛略带灰色,有一种凝重不可逼视的光;长而笨重的鼻子下一张紧闭的嘴,衬着略带方形的下颏,整个描绘出坚忍无比的生的意志。外貌描写之写法指导1、抓住最能反映人物个性的外貌特征重笔刻画,以形传神,切忌面面俱到,切忌脸谱化。2、外貌描写后要加上提示性格特点的语言。3、进行外貌写作可用修辞,如比喻、夸张,以其更好地表现人物性格。外貌描写之智者猜谜人物速写。选取同班同学为描写对象,三五十字即可,不能提及姓名,写完后朗读大家一起猜。贝多芬自己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展现内心世界)从不同的视角看贝多芬通过这些描写,谈谈你眼中的贝多芬。通过读——————————,我觉得贝多芬是一个————的人。凡人贝多芬丑陋生活的窘迫不拘小节被人捉弄,嘲笑暴躁被打扰时不耐烦会感动得落泪软弱、孤独、苦闷、绝望最大的痛苦:耳聋伟人贝多芬外貌对不幸遭遇不妥协、不屈服的坚韧无比的生命意志动作对音乐狂热的挚爱,视音乐为生命语言意志坚强,与命运殊死搏斗凡人贝多芬伟人贝多芬真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我要紧紧的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让我屈服。小结贝多芬的形象:独立而骄傲,沉郁而坚强,严肃而善良,热爱自然,追求自由,献身音乐。理解含义1、一株树也比一个人好。2、你可能想到我——一座已倒落了的火山,头颅在熔岩内燃烧,拼命巴望挣扎出来。一是耳聋后交流困难,被人误解,不如一株树;二是耳聋后远离喧嚣和纷争,心灵纯净安宁,社会人不如树好。把耳聋的自己比喻“倒落的火山”,“熔岩”指创作激情。意思:正当创作欲望强烈,却遭打击,但不甘心放弃。“拼命”“巴望”表明他与不幸作斗争的决心。3、“他诚然孤独,可是有‘永恒’为伴”,“永恒”指什么?“永恒”指音乐。虽然耳聋,交流困难,但可以直接感知心灵,感悟音乐。朋友会离去,但音乐不会,音乐将永远陪伴他。作业:1、像贝多芬这样“扼住命运咽喉的人”很多,结合自己的阅读和生活见闻,再举出一些例子来,并简要介绍他们的事迹。2、推荐阅读书目:《张海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吴运铎》、《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霍金传》、罗曼·罗兰的《名人传》。

1 / 2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