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制临床医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适应医药卫生事业发展需要,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初步临床工作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和进一步深造基础,能在各级医疗卫生保健机构从事安全有效医疗实践的高素质应用型专业人才。二、培养要求(一)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1、遵纪守法,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热爱祖国,忠于人民,愿为祖国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生。2、珍视生命,关爱患者,具有人道主义精神;将预防疾病、驱除病痛作为自己的终身责任;将提供临终关怀作为自己的道德责任;将维护民众的健康利益作为自己的职业责任。3、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认识到持续自我完善的重要性,不断追求卓越。4、具有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交流的意识,使他们充分参与和配合治疗计划。5、在职业活动中重视医疗的伦理问题,尊重患者的隐私和人格。6、尊重患者的个人信仰,理解他人的人文背景及文化价值。7、实事求是,对于自己不能胜任和安全处理的医疗问题,应该主动寻求其他医师的帮助。8、尊重同事和其他卫生保健专业人员,有集体主义精神和团队合作开展卫生服务工作的观念。9、树立依法行医的法律观念,学会用法律保护患者和医者自身的权益。10、在应用各种可能的技术去追求准确的诊断或改变疾病的进程时,应考虑到患者及其家属的利益,并注意发挥可用卫生资源的最大效益。11、具有科学态度、创新和分析、批判精神。12、履行维护医德的义务。(二)知识目标1、掌握与医学相关的数学、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行为科学和社会科学等基础知识和科学方法,并能用于指导未来的学习和医学实践。2、掌握生命各阶段的人体的正常结构和功能,正常的心理状态。13、掌握生命各阶段各种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病原因,认识到环境因素、社会因素及行为心理因素对疾病形成与发展的影响,认识到预防疾病的重要性。4、掌握生命各阶段各种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及防治原则。5、掌握基本的药理知识及临床合理用药原则。6、掌握正常的妊娠和分娩、产科常见急症、产前及产后的保健原则,以及计划生育的医学知识。7、掌握全科医学基本知识,掌握健康教育、疾病预防和筛查的原则,掌握缓解与改善疾患和残障、康复以及临终关怀的有关知识。8、掌握临床流行病学的有关知识与方法,理解科学实验在医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9、掌握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了解中医学诊疗基本原则。10、掌握传染病的发生、发展以及传播的基本规律,掌握常见传染病的防治原则。(三)技能目标1、全面、系统、正确地采集病史的能力。2、系统、规范地进行体格及精神检查的能力,规范书写病历的能力。3、较强的临床思维和表达能力。4、内、外、妇、儿科各类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处理能力。5、一般急症的诊断、急救及处理能力。6、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使用合适的临床技术,选择最适合、最经济的诊断、治疗手段的能力。7、运用循证医学的原理,针对临床问题进行查证、用证的初步能力。8、从事社区卫生服务的基本能力。9、具有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有效交流的能力。10、具有与医生、护士及其他医疗卫生从业人员交流的能力。11、结合临床实际,能够利用图书资料和现代信息技术独立研究医学问题及获取新知识与相关信息,能用英语阅读医学文献。掌握计算机基本知识和技能,通过计算机二级统考。12、能够对患者和公众进行有关健康生活方式、疾病预防等方面知识的宣传教育。13、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三、培养方式和学习年限2学制5年。实行弹性学制,允许学生分阶段完成学业,但累计修业时间不低于4年、不超过7年。四、主干学科和主要课程主干学科: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主要课程:系统解剖学、组织胚胎学与病理学、生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医学微生物学、医学遗传学、医学免疫学、药理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传染病学、神经病学、精神病学、急诊医学、循证医学等。五、实践教学结合专业教育,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在各课程教学过程中,加大实验、见习课程的学时比例,强化实践技能培训和实践能力培养;在专业实习中,强调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增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六、课外培养计划结合专业培养目标,通过专题讲座、学术报告、技能比赛、演讲比赛、文艺活动等第二课堂活动,以及开展社会调查和社会实践,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增强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突出本专业特色(见表2)。七、学业考核、毕业与学位授予严格进行学业考核,实行学分制记分。修满教学计划规定最低学分、通过毕业综合科目和技能考试、并达到学校规定的毕业条件者,准予毕业。达到《成都医学院学士学位授予细则》规定的标准,授予医学学士学位。未修满规定学分者以及有其它不符合毕业的条件者,按学位及学籍管理实施细则和《学生手册》有关规定办理。八、教学计划1、教学周计划表学年教学假期节日毕业工作合计授课实习复习考试入学教育军训一3422211152二38211152三38211152四386251523五42244合计1484882238422522、课程设置与学时、学分分配本专业学分要求为240学分,其中必修课为170学分(含通识教育课58学分,专业基础课55学分,专业课57学分);选修课46学分(含通识选修课12学分、专业选修课34学分);毕业实习48周(24学分)。表1:课程结构与学分分配总表课程类别课程内容学分占总学分比例备注必修课通识教育课思想政治、外语、体育、军事理论等5824.17%专业基础课学科、专业基础课程(含实验课程)5522.92%专业课专业课程(含实验、实践系列课程)5723.75%实践环节毕业实习2410%选修课通识选修课125%专业选修课Ⅰ2410.00%专业选修课Ⅱ104.16%课外培养计划参见课外计划培养表累计不超过6学分课外培养计划的学分可替代选修课学分。表2:课外培养计划表项目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要求学分社会实践活动1、参加学校、二级院系统一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如“三下乡活动”等,并写出调研报告,评审优秀者,得1分;2、学生个人利用假期进行社会调查等,并写出调研报告,评审优秀者,得1分;3、学习期间同一类实践活动不得重复记分,总分不超过2分。2.0其他专业实习活动学生利用假期到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机构从事“早临床”实践活动1周以上,撰写“活动心得”(1000字以上),并出具活动所在单位证明者,得1分。学习期间可以重复记分,总分不超过2分。2.0竞赛、比赛校级(只含社会实践、学科、第二获一等奖2.04(含社会实践、各类学科、文化、体育比赛)课堂比赛)获二等奖1.5获三等奖1.0省、部级获一等奖3.0获二等奖2.5获三等奖2.0国家级获一等奖4.0获二等奖3.0获三等奖2.0科研活动与创新实践参加创新性实验项目并结题验收者2.0在本专业统计源及统计源以上级别学术刊物发表论文第一作者2.0第二作者1.0获得专利第一作者3.0第二作者2.0表3:专业选修课Ⅰ序号课程名称学分学时(含实验)开课学期1医学伦理学23652医疗文书写作11853医学统计学236(12)54临床药理学23655交流与沟通学236(12)56卫生法学23657流行病学23668专业英语23669基本治疗与护理技术118610医学心理学236611社会医学236612全科医学概论236713康复医学2367合计24432(42)5表4:专业选修课Ⅱ序号课程名称学分学时(含实验)开课学期1医学史23632人体表面解剖学1.52733生命科学导论23634神经生物学23635人力资源管理学23636实验动物学23647毒理学基础23648临床哲学思维23649病毒的奥秘1.527410自然医学概论236411卫生经济学118512医学微生态学1.527513医学信息收集与处理118514卫生事业管理学236515临终关怀118516临床治疗药物监测技术236617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与安全防护236618普通心理学236619社会心理学236620基因治疗236721针灸学236722输血与输血技术236723美容外科学236724疼痛治疗学236725ERP原理与实施2.545826肝脏疾病诊断与治疗236827肺部疾病诊断与治疗236828内科疾病与肾脏2368合计529366表5:5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学进程表课程类别课程性质序号课程名称学分课时分配各学期周学时分配学时总数理论实践第一学年第二学年第三学年第四学年第五学年1234567891020周20周20周20周20周20周20周20周24周24周必修课通识教育课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35436184毕业实习48周2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59054364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354361844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354361845形势与政策23232226大学英语1628814414444447体育59090222228计算机应用基础61085454449军事理论23636210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11818211就业指导11818212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23636313医用高等数学35454414医用物理学3543915615医用化学35439156小计581040632408专业基础课16医学文化概论23636417系统解剖学61086048618细胞生物学23636319医学生物实验学1.52727320局部解剖学3.56363621组织胚胎学与病理学590906622医学形态实验学3.563633323生理学与病理生理学61081086624医学机能实验学354543325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47272626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2.54545627医学遗传学1.52727328医学微生物学35454629医学寄生虫学23636330医学免疫学35454631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实验23636332药理学4.5818167小计55990654336专业课33预防医学35454634外科手术学基础2.545936635物理诊断学3543321636实验诊断学1.527189337心电图学11899338医学影像学2361818339中医学354459340内科学918090906641外科学918090906642妇产科学3542727343儿科学3542727644眼科学1.5271512345口腔科学1.5271512346耳鼻喉科学1.5271512347皮肤性病学1.5271512348传染病学2.5452421349循证医学1.52727350老年病学236279351急诊医学236279352神经病学1.527243353精神病学1.5272433小计571062633429合计170309219191173选修课专业选修课3461257042通识选修课12216216合计4682878642毕业实习48周24总计2403920270512158五年制临床医学本科(肿瘤方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适应医药卫生事业发展需要,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初步临床工作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和进一步深造基础,能在各级医疗卫生保健机构从事安全有效医疗实践的高素质应用型专业人才。二、培养要求(一)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1、遵纪守法,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热爱祖国,忠于人民,愿为祖国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生。2、珍视生命,关爱患者,具有人道主义精神;将预防疾病、驱除病痛作为自己的终身责任;将提供临终关怀作为自己的道德责任;将维护民众的健康利益作为自己的职业责任。3、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认识到持续自我完善的重要性,不断追求卓越。4、具有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交流的意识,使他们充分参与和配合治疗计划。5、在职业活动中重视医疗的伦理问题,尊重患者的隐私和人格。6、尊重患者的个人信仰,理解他人的人文背景及文化价值。7、实事求是,对于自己不能胜任和安全处理的医疗问题,应该主动寻求其他医师的帮助。8、尊重同事和其他卫生保健专业人员,有集体主义精神和团队合作开展卫生服务工作的观念。9、树立依法行医的法律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