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轿车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研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中国轿车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研究作者:窦艳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大学相似文献(10条)1.期刊论文晓茹中高档轿车走下神坛--NF御翔演绎性价比新标杆-中国汽车市场2005,(11)近两年,中高档轿车市场持续增长的利润,吸引越来越多的厂商将目光聚集至此.就在今年,先后有北京现代NF御翔、锐志、新马自达6等超过5款中高档车型上市.和老一代车型相比,这些新品牌从价格定位到技术创新、性能提升,部更加贴近大众消费者.尤其是NF御翔,再次体现了北京现代牢牢把握中国市场潜在需求的营销之道,无论是从定价还是从性能配置上,它都彻底刷新了广本雅阁创造的性价比记录,从而以全新的设计理念树立了中高档轿车市场的新标杆.2.学位论文杜蕾中国轿车工业发展研究2005一、论文的主要内容和观点;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国内轿车市场需求逐年增加,轿车工业迅速发展,近年来更是呈现高速增长。以轿车增长为主要推动力的汽车工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不再只是理论推导,而已成为现实。但是,看似繁荣的产业发展后面,却有着深深的隐忧:目前国内80%左右的轿车市场被合资企业的产品占领,民族轿车企业的自主品牌轿车只占市场份额的两成左右;合资企业中,由于外资股东掌控着核心技术、知识产权、上游渠道等关键环节,实际上掌握着合资企业的控制权,合资企业的大量收益被外方以技术转让、知识产权转让、内部贸易等方式获取,而中资企业在合资中却没有增强自主发展的能力。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潜在轿车市场,轿车进入中国普通家庭并逐渐普及,是人们提高生活水平的必然要求,是推动我国轿车工业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巨大动力。但是,在这个难得的发展机遇中,中国能从中得到怎样的利益?中国是否能如各发达国家一样,利用国内巨大的市场培育出自主发展的强大的民族轿车工业,从而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汽车制造强国?还是仅仅成为国外跨国公司全球战略中暂时的加工组装基地和产品销售市场?本文从分析国内轿车的现状和问题入手,指出我国轿车工业发展目前有两大主要问题需重点关注,一是民族轿车工业弱小,缺乏自主发展能力;二是轿车使用带来的负外部性。这两个问题又是彼此联系的。此后,本文围绕着这两大问题展开分析和探讨。通过国际比较、理论推导和实证分析等,本文指出中国轿车工业要实现持续健康发展,要保证国民福利和国家利益,必须走追赶型自主发展道路,必须大力发展和振兴中国民族轿车工业,必须增强自主开发能力,打造自主品牌。而目前正是中国民族轿车工业是否能成功实现自主发展和强大的关键时期。本文通过对民族轿车工业自主发展优劣势的分析,认为本国轿车工业发展最大的障碍就是缺乏自主技术和自主品牌,指出中国轿车工业自主发展的关键是创新尤其是技术创新,并构建了产业从自主开发到自主品牌的创新链,分别从创新链外部环境、各环节、各行为主体的角度进行分析和研究,力图设计出促使各主体积极创新、各环节顺畅高效运转的创新机制。另一方面,本文指出在我国轿车工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必须重点关注轿车使用增加给社会经济带来的负外部性,这个问题由于中国人口多、人均资源和国土面积少的现实而显得尤其突出和重要。本文全面分析了汽车消费与石油需求、与环境污染、与交通的关系,并提出可以较好解决负外部性的轿车消费模式及相应的对策。最后,本文在总结融合前面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提出我国轿车工业发展的方向、阶段性目标及基本原则。并指出由于轿车工业发展极大的正外部性和明显的负外部性,由于民族轿车工业是典型的幼稚产业,政府必须在其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借鉴国外政府的相关政策并反思以往政策的不足,最后提出了政府行为的基本原则和政策思路。本文共有六章,具体内容如下:导论:从论文研究的背景引出本文写作的目的和意义、文章的基本思路、框架结构和研究方法,某些概念的界定以及必要的说明。第一章:将论文中应用较多、较为重要的理论作一个综述和简评,包括后发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竞争优势理论,幼稚产业保护理论,外部性理论。第二章:我国轿车工业现状和问题。简要回顾我国轿车工业发展历程,从产品、厂商结构、价格和利润、进入和退出、进出口情况等方面概括了国内轿车工业的现状,并指出,我国轿车工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民族工业弱小、缺乏自主开发能力和自主品牌、零部件工业还比较落后、以及轿车业快速发展带来的负外部性。通过分析和总结,文章认为,目前我国轿车工业发展的主要矛盾有二:一是民族轿车工业弱小,缺乏自主开发能力和自主品牌;二是轿车业迅速发展带来的负外部性。论文后面的研究正是围绕这两个矛盾而展开。第三章:大力发展我国民族轿车工业的必要性与紧迫性。本章首先介绍了世界轿车工业的发展趋势,日本、韩国及巴西、墨西哥等后起国家轿车工业发展的不同模式、不同效果和经验教训,以供我国轿车工业发展参考。通过分析,指出民族轿车工业的强大是中国轿车工业健康发展的需要,是国民利益和国家利益的必然要求,而当前,我国轿车工业正处于“不进则退”的关键时期。第四章:我国民族轿车工业走追赶型自主发展道路的创新机制设计。本章首先分析了我国民族工业自主发展的有利条件和障碍,指出民族轿车工业有着美好的前景,但也要克服较大的困难,尤其是技术和品牌的缺乏。而本文认为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创新,尤其是技术创新,以及最终打造自主品牌的整个创新链的顺畅运转。由此围绕创新链的各个环节、各个主体进行分析研究,力图设计出促进各主体积极创新、各环节顺利运转的创新机制。第五章:轿车消费(使用)的负外部性及其治理。伴随轿车工业的快速发展,我国轿车消费迅速增长,而人口密度大、人均资源少的国情,使轿车使用对我国经济社会的负外部性表现得突出。因此,研究和治理、预防轿车业发展的负外部性就成为我们研究轿车工业发展中必不可少的重要任务。本章分析了轿车使用过程中对石油大量消耗、对环境污染、对道路占用的外部性表现,提出能有效减轻外部性的轿车消费模式,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第六章:结论及政策建议。本章是全文研究成果的一个总结,但并不是简单的概括,还有进一步的深入。本章得出结论,认为我国轿车工业应该选择追赶型自主发展道路,进而指明了民族轿车工业自主发展的总目标及阶段性目标,提出了自主发展应坚持的几条基本原则。同时在以上各章研究的基础上为民族轿车企业指出了几大发展方向。最后,指出,我国政府应该在本国轿车工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并提出了政府促进本国轿车工业发展的基本原则和政策思路。二、本文的主要贡献1、全面系统地研究我国轿车工业的发展问题。长期以来,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和国家政策的限制,我国轿车工业在汽车工业中的份额都较小,1984年,轿车产量仅占汽车产量的1.9%,直到2001年,轿车产量还不足汽车产量的1/3。因此,迄今,尚未见到专门研究我国轿车工业发展的专著,对轿车工业的研究通常包含在汽车产业研究中,不成体系较零散地提及;某些文章专门研究轿车工业,但只限于其中的某一小部分。但是,轿车与其他汽车品种相比,无论是在使用对象、产品技术还是产品特性乃至产业特性等方面都有着显著的区别。在今天轿车工业高速成长(2004年轿车年产量达到232万辆,已占汽车总产量的45%),并已成为汽车工业增长主要动力的情况下,单独对轿车工业进行系统研究和深入分析,己变得十分重要和迫切,这正是本文的研究目的,也是本文的创新之点。2、澄清我国轿车工业发展中的模糊认识,明确提出大力发展和振兴民族轿车工业的产业路线。多年来,由于种种因素的制约,我国轿车工业没有清晰的发展战略和目标。在如何发展轿车工业,是否大力支持民族轿车工业自主发展,民族轿车工业发展前景等问题上,处于摇摆和模糊不清的状态。在目前,民族轿车工业面临重要机遇和重大挑战的关键时期,本文通过理论和现实分析,明确提出走追赶型自主发展道路,支持和振兴民族轿车工业的产业路线。指出自主发展的民族轿车工业对于产业发展和国家利益具有无可替代的意义,并指出目前民族轿车工业发展正处于“不进则退”的关键时期。3、构建轿车工业自主发展创新链,并较系统深入地探讨了保证和推进创新链顺畅高效运转的创新机制。论文以创新理论、后发优势理论、营销理论等等为基础,以民族轿车工业自主发展的四个基本环节及自主品牌发展路径为线索,提出了以企业为中心的产业发展创新链。围绕此创新链的各环节及相关主体进行解剖分析,较系统深入地构建出保证各主体创新积极性、促进创新链各环节顺利高效运转的创新机制。4、指出中国资源和环境限制凸显轿车消费的负外部性,并提出一套相应的对策建议。以产业可持续发展为原则,从轿车消费负外部性的角度来关注轿车工业的发展,提出化解负外部性的消费模式和政策建议。5、将我国轿车工业发展中需重点关注的问题确定为加快民族轿车工业发展和尽量减轻轿车消费负外部性上,全文以此为主线开展讨论,指出政府在我国轿车工业发展中,在支持民族轿车工业发展中必须承担的责任和重要的作用,及指导其相关行为的原则和思路;提出我国轿车工业发展的目标、指导原则;指出我国民族轿车企业今后发展的几大方向等等。无论从汽车工业有关研究的结构还是从轿车工业已有研究成果来看,这都是本文在观点和结构上的创新。3.学位论文李继戎4S店以客户为导向的运营模式研究2008中国市场在融入全球化进程中,已经成为世界汽车企业市场争夺的主战场之一。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06年1-10月汽车销售情况显示,汽车销量较去年同期增长了25.7%,达到577万台。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汽车销售市场和第三大汽车制造国。专家预计,在未来10年里,全球汽车市场增长的50%将来自中国。中国轿车市场的蓬勃发展以及潜在的销售能量,吸引了众多国际汽车品牌的加入。根据J.D.Power的2006年汽车市场研究报告可以看出,在加入WTO以后,中国轿车市场的需求急剧增长,但是,竞争也增加了8倍之多!汽车行业之间的竞争重心已从供应链的前端移至了后端,从生产环节的竞争、技术创新的竞争、管理的竞争逐渐移向了后端销售的竞争、服务的竞争及客户的竞争。作为国际与国内的汽车销售主要渠道——4S店,它们之间的竞争已成为各品牌汽车竞争的焦点。本文通过对A品牌4S店的研究,从供应链后端探察汽车行业的竞争,力求摸索出一套最佳的4S店运营模式,以在实践方面能够给予业内人士一些参考。同时,也希望能藉此抛砖引玉,让更多的专家学者关注和研究。4.期刊论文王瑞武驾御高飞翱翔世界--北京现代NF御翔引发中高级轿车品质革新-城市车辆2006,(1)近两年来,中高档轿车市场持续增长的利润,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厂商的目光.仅在2005年,先后有北京现代NF御翔、一汽丰田锐志、新马自达6等超过5款中高档车型上市.和老一代车型相比,这些新品牌无论是在价格定位、技术创新,还是性能提升等方面,都更加贴近大众消费者.尤其是NF御翔,再次体现了北京现代牢牢把握中国市场潜在需求的营销之道.5.学位论文施中华中国轿车产业组织演化研究2006汽车产业发展过程中蕴涵着丰富的竞争内容,围绕该产业展开的研究在国内外产业经济学的理论应用探索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聚焦于中国轿车产业1979年至2005年的发展时间段,运用产业组织理论的方法和框架来研究其演化过程及其原因。沿着从实践中发现问题、总结规律、理论解释的研究思路,本文首先运用SCP的分析方法,对二十年多来中国轿车产业变迁过程进行归纳和总结;然后运用博弈论和系统论的基本思路,从内部竞争均衡和外部影响因素两个角度诠释其演变的原因,从而完成中国轿车产业组织演变理论框架的构建。中国轿车产业变迁过程大致将其分为五个阶段,分别是产业引入期、首次价格战、密集进入期、井喷增长期和品牌扩散期。1994年《汽车工业产业政策》出台之前,中国轿车生产处于引进国外车型、填补各档产品空白时期,即产业引入期。此时生产能力无法满足市场需求,企业之间的竞争以数量竞争为主,生产能力扩张成为企业的主要竞争手段。中央和地方的一些汽车生产企业通过合资合作形式争相生产轿车,当这些厂商积累了一定的生产规模之后,生产能力逐渐超过了市场需求,价格竞争逐渐替代了产能竞争,轿车产业自然步入价格战期。1996年至1998年期间,即使在轿车价格实行国家指导价的严格管制下,轿车产业经历了几次大的价格战

1 / 6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