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北宋的政治课件(共21张PPT)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五代(907—960)(中原地区、黄河流域)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907亡960兴十国(891—979)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北汉唐玄宗统治后期朝政腐败安史之乱藩镇割据黄巢起义由藩镇割据演变而来,武力夺权北方战乱多南方相对安定第6课北宋的政治回顾:历史上结束分裂,使国家统一的朝代?秦朝、西晋、隋朝——北宋1.北宋的建立•时间:960年•建立者:赵匡胤(宋太祖).事件:陈桥驿兵变(“黄袍加身”)•都城:东京(开封--汴梁)“黄袍加身”赵匡胤是后周禁军的统帅,负责防守京师。960年初,朝廷派他北上抵抗辽军。军队行至开封以北的陈桥驿时,谋士和诸将拿出预备好的黄龙袍披到赵匡胤身上,叩头便拜,口称“万岁”,赵匡胤就这样当了皇帝。随后,周恭帝禅位。赵匡胤即位后,改国号为“宋”柴氏子孙有罪,不得加刑,纵犯谋逆,止于狱中赐尽,不得市曹刑戮,亦不得连坐支属。一、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2.北宋的统一•统一方针:先南后北•结果:消灭南方割据政权,结束了中原和南方的分裂局面北宋陈桥驿东京北宋结束五代十国局面965年灭后蜀966963年970年978年9793、加强中央集权地方权力大,中央势弱夺其权、制钱谷、收精兵。宋太祖问宰相赵普,导致唐末以来政权更替频繁,战乱不息的原因。普曰:“此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矣。今欲治之,唯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A、赵普认为唐末以来政权更替频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B、赵普提出了怎样的解决方案?兵财权3、加强中央集权措施:兵权、行政权、财政权①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杯酒释兵权)②控制对军队的调动,将领有握兵之重无发兵之权中央地方①取消了节度使收税的权力,税收由中央掌控③经常调换军队将领,定期换防,割断将领与士兵和地方的联系。兵财权②设转运使,收缴地方财税归中央③知州三年一换④设通判,分知州权力②任用文官担任州县长官①分化事权,削弱相权,增设多职分割宰相权利(分割民政、军政和财权)•《宋史·职官志》记载,宋初“始置诸州通判”,“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根据材料,说说通判的职权和作用。职权:地方一切行政和司法事务,知州发布的各项官文需要通判一起署名才能生效。作用:分散知州的权力并对其进行有效监督。4、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影响:目的措施影响军事中央地方1、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2、控制军队调动,统兵权和调兵权分离3、经常调换军队将领,“兵不识将,将不专兵”(换防)加强了对军队的控制但是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削弱宰相的权力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分割宰相的民政、军政和财政大权加强了皇权但造成了机构臃肿1、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长官2、设置通判分割知州权力3、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利,设置转运使,收缴地方财权加强了中央集权但造成了机构臃肿中央集权强化到前所未有的程度,皇权大大加强。消除武将专权的积弊积极影响:①地方的行政权、财权和军权都收归了中央,②官员的权力比以往收到制衡和约束,③武人干政的风险降低,士人受到普遍尊重。消极影响:①削弱了军队战斗力,这是宋代形成“积弱”局面的原因之一。②导致官僚机构膨胀,官俸和军费开支庞大。冗官、冗兵和冗费导致北宋形成“积贫”的局面。谈一谈北宋中央集权的影响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五代十国以来)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北宋后)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宋)《退将诗》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宋)谚语武将发出上述这样的感慨,而文人发出了“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慨叹?为什么当时的人不以从军为荣?论从史出:北宋的科举文官和武官待遇比较•宋朝太祖时进士科最多一次是31人,诸科最多是96人;到太宗时的977年,进士109人,诸科200人,又赐进士180多人,总录500多人。真宗时继续增加,如在1000年录取进士409人,诸科更高达1129人。武举每3年一次,每次最多30人。后来逐渐增额,以至于3取1。1110年规定限额,每次考试只能取10人。武将地位低,待遇低重文轻武。•1.目的:•2.做法:3、影响/作用: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①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②抑制武将,提升文臣的地位③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发展科举。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岳麓书院二、重文轻武的政策A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B促进宋朝科技、文化的发展;重文教兴科举重文轻武C扭转五代十国尚武轻文之风,杜绝武将兵变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定和社会的安定。•《励学篇》•——宋真宗•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神童诗》——汪洙……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科举制:开始时期:发展时期:成熟时期:1、隋文帝: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2、隋炀帝:创立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形成3、唐太宗:增加考试科目,进士科最重要4、武则天:创立殿试5、宋朝: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欧阳修欧阳修,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天圣八年进士。以翰林学士修《新唐书》。宋英宗时,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兵权1.文臣掌握军政大权文臣统兵行政权论从史出①文臣掌兵,不熟悉军务,而将不专兵,兵无常帅,导致军队战斗力减弱为北宋埋下积弱的祸根知识拓展P32:重文轻武的弊端3.、北宋年间政府的收入和支出表格2.宋初的时候,设中书门下作为最高行政机构,最高长官行使宰相权。后来又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君权、财权。但北宋时候官僚和军费开支太大,政府财政入不敷出,形成冗官、冗兵、冗费局面,为北宋埋下积贫积弱的祸根。②政治机构重叠,相互牵制,官吏冗多,人浮于事,既导致办事效率下降,又增加了朝廷的财政支出为北宋埋下积贫的祸根课后活动2.对下列关于宋朝重文轻武的表述作出正误判断。中央机构的要职由文人出任。文臣主持国家的军事大权。派文人担任地方的知州。知州的权力很大,不受牵制。扩大科举考试录取的名额。武将只有调动军队的权力。√×√√√×1.唐朝末年,中原地区战乱不止,形成五代十国,人民生活困苦不堪。结束五代十国,人民生活困苦不堪。结束五代十国分裂割据局面的是()A.后梁B.后周C.南宋D.北宋2.丞相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官职,往往担任这一要职的人,都是皇帝的肱骨之臣。宋太祖时对丞相采取的措施是()A.采取分化事权的办法削弱相权B.扩大宰相额权力C.加大宰相军政、财政大权D.宋朝的宰相位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DA3.宋太祖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制衡知州的权力,设置的是()A.刺史B.节度使C.转运使D.通判4.宋代开国后实行重文轻武的国策,普遍受到人们尊重的是()A.文臣B.武将C.手工业者D.商人DA5.赵匡胤当皇帝的第二年,大臣赵普针对“方镇太重,君弱臣强”的状况,提出:“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赵普所说的“权”“钱”“兵”,指的是什么?宋太祖对此采取了哪些措施?6.小试牛刀材料北宋通过改革,采取了以文立国的国策,实行文人统治。宋太祖把科举制度作为人才选拔的基本制度。学习与探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北宋实行什么政策?有什么影响?学习与探究宋朝科举制的发展的影响有哪些?重文轻武影响: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和社会的安定。促进了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重文轻武社会安

1 / 2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