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ME-Y14.5-2009-之最新阐释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ASMEY14.52009之最新阐释2009-07-312012-03-06Author:BillTandlerTranslator:JasonYuanMultiMetrics&SmartGD&TColsonCasterGuangzhouLimited1.简介2009年3月,ASME发行了最新版本---Y14.5标准,自从它1994年首次面世以来,此标准贡献良多。为了帮助广大潜在用户决定是否有必要使用它,我们想对其最重要的新编内容进行阐明。首先,为了确保以下内容便于理解,我们将从GD&T的整体定义开始说起;接着我们要讨论一下,为什么新标准是很有益趣的;最后,在深入讨论细节前,我们还提供了这篇评估内容的简短概述。什么是GD&T?GD&T是一种符号语言,是需要经过研究、定义、最终加码到机加工零件每个要素功能的符号,以指定允许的偏差来保证零件的可操作性,可装配性,可制造性,以及可检验性。CAD被用于表达零件的几何特性,而GD&T被用于表达零件的功能性要求。我们为什么需要新版标准?因为这些标准代表了那个发行时代的人们对这一课题的最佳理解。大多数情况下,我们一直边走边学,从1994年开始,我们学到了很多GD&T的知识。在Y14.52009版本中的许多变化代表了行之有效的进步和进一步的阐释。这些变化将会使设计者更加充分可靠的表达机加工零件的预期功能。特别是对于尺寸链叠加分析,制造目的的流畅沟通,增强三坐标测量软件,都会带来莫大益处。然而,我们也怀疑,新标准中并不是所有需要注意的地方都能被完美解决,有一些不尽人意之处也需要被记录。最重要变化之概述:在2009版标准中,最重要的变化表现为三个方面。为了充分理解这片概述的诸多内容,最好有一本2009版的新标准在手,以便于研究下面阐释中谈到的图例,限于篇幅,这里不再复制标准原文。2.新旧概念定义2a.实体要求补偿因子2b.几何公差值补偿因子详述2c.实体边界补偿因子详述2d.基准要素模拟2e.基准2f.实际配合包容3.新的优良工具3a.基准(要素模拟)平移因子:►3b.约束度修正因子:[u,v,w,x,y,z]3c.明确的基准要素模拟大小和位置补偿因子:[BSC]/[Ø15]3d.可移动的基准目标(模拟)符号3e.复合要素控制框–增加了层叠数量3f.基准参考框轴线标识符:X[A,B,C],Y[A,B,C]andZ[A,B,C]3g.不对等分布的轮廓度补偿因子:(U)3h.不均匀的补偿因子:[NON-UNIFORM]3i.全包括要求:(())3j.连续特征要求:CF3k.独立要求(I)3l.真实要求:TRUE4.遗憾之处24a.RFSandRMB补偿因子符号(S)的取消4b.未能清理或淘汰同心度及对称度工具4c.未能清理圆角控制工具4d.未能澄清“基准要素偏移”的概念4e.不完整的标题索引4f.对“几何公差值”[公差带大小]补偿因子(L)实用功能的不完全阐述4g.需要淘汰术语“极限状态”和改良术语“实效状态”4h.对于理论尺寸的不精确定义4i.需要终止术语“True”的使用2.新的和改良的术语,定义及效果2a.实体要求补偿因子-(S),(M)和(L)符号介绍:概念的澄清,并将修正因子分成两类:“几何公差值”和“实体边界”因子,但同时淘汰了清晰定义的因子(S).索引位置:§2.8pp.29and§4.11.3–4.11.8pp.59-63.符号作用:将之应用到几何公差和相对应的基准要素,能清楚地区分这些因子的使用和效果。评定等级:有效性[高]为了重点阐明他们之间的不同效果,2009版标准把实体要求补偿因子(S)[不再定义],(M)和(L)分成如下所述的两类:1)与公差值相关的“几何公差值”补偿因子,和2)与基准要素相关的“实体边界”补偿因子。遗憾的是,2009版标准禁用了符号(S)的使用。至于细节,参见章节4.a).“几何公差值”补偿因子:这些因子与在要素控制框中的公差值相关联,固定或允许在公差带尺寸中有一定增加。它们在要素控制框中作如下解读:RFS=“与要素尺寸无相关”–默认因子[无符号]MMC=“最大实体要求”–符号(M)LMC=“最小实体要求”–符号(L)参见本文章节2.b,进一步阐明它们的功用。“实体边界”补偿因子:这些因子在要素控制框中与参考基准要素相关,在基准参考体系建立过程中,决定基准要素模拟的稳固或移动效果。它们在要素控制框中作如下解读:RMB=“实体边界无相关模拟”–默认因子[无符号]MMB=“实效最大实体边界模拟”–符号(M)LMB=“实效最小实体边界模拟”–符号(L)参见本文章节2.b,进一步阐明它们的功用。详述尽管2009版新标准对于个别补偿因子的术语变化取得了实质性的提高,最终能够用这些因子来区分不同的使用范围,但最终,我们仍旧推荐按如下方式重新命名,这样能与它们的使用功能建立彻底紧密的关联:31)当前:“几何公差值”补偿因子推荐:“公差带大小”补偿因子2)当前:“实体边界”补偿因子推荐:“公差带移动”补偿因子要素控制框的本质意义是为了定义公差带的形状和大小,以及与被定位和定向的公差带相关的坐标体系。新命名的“几何公差值”补偿因子的作用,是为了详细说明公差带是否需要随不同因子而调整,如出现RFS时,公差带的大小被固定,而出现MMC或LMC时,公差带可以随意扩张。所以,它们实际上是表示“公差带大小”的补偿因子,为什么不能这样叫呢?新命名的“实体边界”补偿因子的作用是为了限定基准参考体系允许的移动,而该参考体系通过明确指定基准要素模拟的方式,与特定的基准要素有关。但是RMB补偿因子“稳固”了与指定基准要素有关的基准参考体系,MMB补偿因子“移动”了基准参考体系,LMB补偿因子“松动”了与指定基准要素相关的基准参考体系。由于公差带被理论尺寸附在基准参考体系中,“实体边界”补偿因子的作用是稳固或移动公差带,以及和零件的基准要素相关的基准参考体系。加注这类因子,或是使零件配合互有盈余,或不利于装配。因此,这些因子实际上是表示“公差带移动”补偿因子,为什么不能这样叫呢?2b.“几何公差值”补偿因子详述符号介绍:计算“补偿”公差值的方法.索引位置:§2.8.1到§2.8.5pp.29-31.符号作用:进一步阐明在“几何公差值”在补偿因子(M)和(L)的影响下,决定公差带有效边界的过程。评定等级:有效性[高]在“几何公差值”补偿因子(M)和(L)的影响下,决定公差带有效边界的方法在以下段落说明详述特别是当补偿因子(M)出现时,最大实体要求的尺寸要素,和它未受限制的、在空间上的实际配合尺寸,这二者之间绝对差值扩展了指定的公差;当补偿因子(L)出现时,最小实体要求的尺寸要素,和它未受限制的、在材料上的实际配合尺寸,这二者之间绝对差值扩展了指定的公差。2c.“实体边界”补偿因子详述符号介绍:适用性扩展和便于说明索引位置:§4.11.3p.59到§4.16p.74.Figs.4-29到4-32pp.71-74符号作用:就平面和非包容的基准要素来说,改良了基准要素参考体系的建立过程评定等级:有效性[高]除了常见的尺寸要素,2009版标准还制定了RMB[无符号]、MMB(M)和LMB(L),“实体边界”补偿因子适用于受限位置的、平面的和非包容的、转动限制的基准要素,因此,结束了所有以前标准的版本中存在的显著“黑洞”。它允许设计者用以前从未有的方式来清楚的区分目标功能。至于详细内容,参见Y14.52009第71-74页的图表4-29到4-32。42d.基准要素模拟器术语介绍:概念升级,旧版为“正确几何对应形体”索引位置:§1.3.17p.3+§4.5&4.6p.53+§4.11到4.17pp.59-75.术语作用:进一步澄清基准要素参考体系建立的过程.评定等级:有效性[高]为了定义基准要素参考体系建立的过程,2009版标准用术语“基准要素模拟”代替了“正确几何对应形体”,新术语分为对应于基准要素的“理论正确”和“实际基本正确”两种模式,这个概念的更新,极大增强了对基准参考体系建立过程的深入理解。详述特别是,一个基准要素模拟形体或者是理论正确的,或者是实际“基本”正确的,这样一种描述能被清楚地理解:从模拟形体中提取对应的基准,在模拟形体中,首先要建立基准参考体系,通过基准要素和模拟形体的结合,把基准参考体系转移到实际零件中。这些概念,再加上“实体边界”补偿因子这样的新术语,显著提高了对提取要素和基准参考体系建立过程的理解。2e.基准术语描述:概念澄清索引位置:Fig.4-3p.50和§4.11pp.59-65.术语作用:提高用户对这些概念的理解,以便更好地在设计、制造和测量领域中贯彻应用。评定等级:有效性[高]2009版标准重点阐释了基准的概念,首次说明了基准是从基准要素模拟形体提取,而不是提取于基准要素。一个基准可以是以上展示的六种图例之一,准确来说,什么样的模拟形体就决定什么样的基准类型。新标准更进一步说明当作为第一基准时,每一种基准类型所限制的自由度。–参见Fig.4-3p.50。详述遗憾的是,新标准并没有说明从基准要素模拟中提取要素这样简单通用的规则,也就是说,“基准是一系列单个数学参考点,和/或轴线,和/或平面的最小集合,这些充分的描述了基准要素模拟的定位和定向特征。”因而,有六种可能的基准类型,1)一个单点,2)一条单线,3)一个单面,,4)一个在一条线上的点,5)一条在面上的线,和6)点在线上,线在面内。尽管失掉了一些重要的图例,这些还是清楚地显示在图Fig.4-3p.50中。2f.实际配合包容(AME)术语描述:概念澄清.索引位置:§1.3.25和§1.3.26pp.4-5.术语作用:能够提高使用者对这些概念的理解,以便更好地在设计、制造和测量领域中贯彻应用。评定等级:有效性[高]52009版标准中进一步阐释了“实际配合包容”的概念,尽管一些术语显得晦涩难懂,但还是对于制造和检验过程控制有重要帮助。实际上,对于实体要素来说,“实际配合包容”这个概念在表达“空间上”或“材料上”包容是非常有效的,在三种不同条件下,它包含或不包含要素表面所有的点:1)未限制的,2)限制方向,或3)限制位置。参考了以上列举的三种情况,术语理解困难源于两个词的使用“不相关的”和“相关的”并随着“最小实体”的使用而难度增加。三种表达“空间上”概念的案例由以下图表说明:实际配合包容实际配合包容这个概念主要有两种应用:1)当出现“几何公差值”因子(M)和(L)时,它是计算公差带大小补偿的基础。2)在包容规则的作用下,它是决定要素的“实际配合尺寸”的基础,而这个要素受到尺寸控制。3.新的几何公差控制工具基准参考体系的建立3a.基准(要素模拟)平移因子:►.符号描述:一种建立新基准参考体系的工具索引位置:§3.3.26p.44&§4.11.10p.63,Fig.4-19p.64&Fig.4-32p.74.符号作用:能提高设计者的能力,以便准确适当的表达与零件配合有关的功能设计目的评定等级:有效性[高]“平移”因子是一种可以添加到要素控制框中的基准要素符号,它表明在基准参考体系约束过程中,相关的基准要素模拟(以及和它有关的基准)应能朝向或背离主基准轴,或一个局部建立的基准参考体系的起点方向自由平移。而“平移”因子的出现,允许设计者能明确地区分“同步”基准要素和“对齐”基准要素之间的功能,也就是一个通过它的定位(同步)来约束旋转自由度的要素,和一个通过它的定向(对齐)来约束自由度的要素,它们之间是有区别的。参见2009版标准中,第74页的图例Fig.4-32,在图(a)中没有平移因子,这使得基准要素B成为一个“同步”基准要素,换句话说,该基准要素的定向对于转动来说没有约束效果。而图(b)中出现了平移因子的符号,这就使得基准要素B变成一个“对齐”基准要素,换言之,该基准要素的定向限定了基准参考体系中剩余轴的对齐。注意:在图Fig.4-32中,右边的两个图例都意在表现一个真实的零件,而遗憾的是,两个轴孔都没有绘成“弯弯曲曲的”,所以看起来显得不真实,但还是能理解其含义。更令人遗憾的是,如果图(b)中的零件与图(

1 / 1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