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5产业集群、区域创新体系与中小企业政策聂鸣*(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湖北省武汉市,430074)摘要本文采用国家创新体系分析法,以产业集群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产业集群与区域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作者认为,产业集群为创新过程中交互式学习创造了条件,从而提高了区域创新绩效。在借鉴已有的产业集群政策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基于集群化中小企业政策的构想。关键词产业集群中小企业创新体系1.引言随着经济全球化以及科学技术进步的速度不断加快,无论是国际间还是各国国内的区域之间的竞争不断加剧,由此引起对竞争力的广泛关注。近年来,由于中小企业在各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益提高,如何提高中小企业的竞争力再次成为理论界与政府共同关注的焦点。与大型企业相比,中小企业由于规模小,在资源获取、研究开发以及市场开拓等方面处于劣势。但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不可或缺性要求中小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能够发展与壮大,这就构成了政府对中小企业必须援助的理由。但如何才能够培育中小企业的持续发展能力,这是近半个世纪来一直在探索的问题。传统的中小企业政策是基于市场失效的理论,由此所设计的政策侧重于通过政府的作用增加对中小企业的资源供给。然而,随着竞争优势的源泉从低成本转向创新能力,这些政策的局限性日益显露出来。从80年代中期开始,一些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并且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产业集群引起人们的关注,如“第三意大利”的传统产业集群、美国硅谷的信息产业集群、中国台湾的计算机产业集群以及印度班加罗尔的软件产业集群等。与此同时,技术创新理论与竞争力理论的发展为重新审视中小企业政策提供了新的思路。如波特(M.Porter)在分析国家竞争力时采用了集群分析法,认为一国在某些产业的竞争力与该国在这些产业中的产业集群优势有关[1]。而由弗里曼(C.Freeman)、伦德瓦尔(B.A.Lundvall)等人所倡导的国家创新体系理论[2][3],强调创新过程中的交互式学习作用,可以用来解释为什么集群化有利于创新绩效的提高。90年代中期,一些国际组织和一些国家的政府开始有意识地推动产业集群的实践,并以此作为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新途径,如联合国工发组织在拉丁美洲的一些国家进行了实践,并将所获得的经验向发展中国家推广[4]。丹麦、荷兰等欧洲国家由政府启动若干集群化项目,随后OECD也组织其主要成员国对集群化的效果以及基于集群化的政策进行研究。本文将对以中小企业为对象的集群化政策进行探讨。文中第二部分分析集群化对创新能力的影响,第三部分讨论基于集群的中小企业政策的设计。*聂鸣,1962年出生,博士,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技术创新管理,科技政策。Email:nieming@public.wh.hb.cn。7362.产业集群与创新过程中的学习效应创新作为从研究开发到研究成果成功实现商品化的过程,有关其实现的机理和规律一直处在探讨和争论之中。从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中期,线性创新过程模型处于主流地位。这一理论认为,创新过程始于研究开发活动,序贯经过设计、制造和营销等阶段,最终实现研究成果的商品化。按照这一理论,推进创新活动的重点应放在增加研究开发的资源投入,政策作用对象以大型企业和大学、科研机构为主。虽然这一理论仍然有较大的影响,但同时也受到越来越多的批评。首先,研究开发活动虽然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并非是创新发生的必要条件。从数量上来看,大量的创新是渐进式的创新,这类创新对研究开发活动的依赖程度较低,而数量上较少的根本性创新则对研究开发活动依赖性较大。施穆克勒(J.Schmookler)等人用实证研究证明了市场需求在许多场合是技术创新的主要源泉;其次,创新过程中的信息流动也非像线性创新过程模型所描述的那样,以单向方式流动。克莱因(B.Klein)和罗森伯格(N.Rosenberg)的链状创新过程模型表明,在创新主体内部的各个环节之间以及创新主体与外部环境之间存在大量的信息反馈,各种活动主体之间能否有效地进行信息交流是创新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按照这一模型所给出的结论,创新政策的重点应放在促进与创新活动相关的各种机构之间的信息交流。传统创新理论的一个主要缺陷在于将信息与知识混为一谈。技术在主流经济学理论中一直被作为公共物品看待,并且认为技术等同于信息。因此,只要获得有关新技术的信息,就能够将其运用于生产过程之中,进而实现技术创新过程。事实上,获取信息与有效的实用信息并非是等价的,就如同面对一组试验数据,一流的学者能够从中作出许多有价值的推论,而末流的研究人员却得不到多少有价值的东西。此外,知识按其形态可以划分为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显性知识可以用编码化,通常用文本的形式来表达,因而易于传播。而隐性知识则难以编码化,不易用文本的形式表达,其获得途径主要是通过“干中学”(learningbydoing)和“用中学”(learningbyusing)。那种认为信息技术的发展将使得空间距离不再是技术扩散主要障碍的观点过于乐观,因为这只是加速了显性知识的传播,而隐性知识的扩散仍需要面对面的接触,这也就是企业在地缘上聚集后可以促进知识扩散的主要原因之一。不仅研究开发活动是创新的源泉,而且用户、供应商亦在创新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希普尔(EricvonHippel)对若干产业的实证研究表明,在不同的产业中,制造商、供应商以及用户在创新过程中的作用有较大的差异,因此,在每个产业的价值链上各个环节都可能成为创新的源泉。如果将创新过程仅仅局限于制造商,将难以把握创新过程的本质。当我们试图解释为什么研究开发成果不能够转化为竞争优势时,知识生产组织、知识传播组织以及知识应用组织之间的联系就成为关键。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是一种积累过程,其中学习活动构成了获得能力的唯一途径。企业不仅从自身的实践过程中进行学习,而且向用户以及供应商学习,甚至向竞争对手学习。而企业之间的相互学习将有利于提高所有企业的创新能力。当产业价值链上的每个环节都可能成为创新的源泉时,企业之间的长期密切合作必然会促进创新绩效的提高。此外,随着市场竞争程度的不断加剧,导致每个企业必须建立核心竞争力。任何一个企业都无法在其所涉及的技术领域保持领先水平,即便是那些大型跨国公司。近年来迅速增737长的战略联盟就是一个例证。为了保持竞争力,每一个企业将会越来越多地寻求合作,通过将参与合作的企业的能力加以整合,以达到加快创新速度。因此,产业集群并非仅仅是大量企业的简单聚集,更重要的是在这些企业之间形成密切合作的关系。通过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将进一步促进企业之间进行深度专业化分工。分工与合作互为条件,最终实现提高整个区域竞争力的目标。与大型企业相比,中小企业虽然更富于创新性,但在创新能力方面却处于明显的劣势地位。在创新资源投入方面,中小企业在各国企业总数中的比例一般在90%之上,但在研究开发经费上的所占比例却不到30%。由于规模较小,绝大多数中小企业无法像大型企业那样雇用高素质的研究开发人员,企业内通常也缺乏专门的信息收集、分析机构。随着技术进步的速度加快,除高新技术中小企业外,传统产业中的中小企业依靠自身的力量越来越难以跟上技术发展的步伐。而产业集群为中小企业扬长避短创造了一条有效的途径。当大量的中小企业在地缘上聚集后,可以沿着生产链进行深度分工,其结果是每个企业都有可能获得单独生产无法获得的规模经济。企业还可以通过合作联合投资建设公共基础设施,解决了单独投资时所面临的不经济问题。此外,产业集群的形成将能够吸引大量的供应商和用户,并且形成专门人才市场。产业集群的形成,也为政府对企业的政策援助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要求,有助于政策制定部门针对特定产业发展的需要,创造适宜于产业发展所要求的环境和条件。从企业和大学、培训机构之间的关系来看,产业集群的发展必然会诱导与产业集群相关的研究开发活动和专门人才培养的扩大,从而为集群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外部知识资源。从根本上来讲,发展产业集群可以提升区域的整体竞争力。虽然集群内部的企业在单个意义上并非有较大的市场影响力。但所有的企业都按专业化原则构建核心竞争力,将这些核心竞争力进行整合后,就获得了整体大于局部之和的协同效应。3.基于集群化的区域创新政策由于已经获得成功的产业集群基本上都不是通过政府主动规划的方式所形成,而是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才逐渐明确产业集群的地位。对于产业集群能否采用政策推动方式来建立,仍然存在争论,但这种途径为制定创中小企业政策提供了新的思路。传统的中小企业政策是建立在两种理论基础之上,即市场失效理论与线性创新过程理论。前者要求政府对创新过程进行干预以解决由于不确定性、非独占性所造成的创新资源投入不足的问题,而后者指出政府干预创新过程的重点应放在推动研究开发方面。按照国家创新体系的观点,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区域的创新能力不仅取决于创新资源的投入规模,更重要的是取决于创新体系的知识资源配置能力,而这种能力又决定于区域内知识生产、知识传播以及知识应用机构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以及由这些作用所产生的学习效果。这两种理论所隐含的政策设计思想的差异如表1所示。表1线性创新模型与创新体系模型的政策含义比较738线性创新模型创新体系模型主要政策目标纠正市场失效纠正系统失效主要政策手段支持R&D活动促进合作与网络化主要政策对象大型企业、研究机构国家或区域创新体系主要政策类型R&D基础设施、减税、补贴等企业网络化、中介网络化基于集群化的创新政策将政策设计的着眼点从增加资源的投入转向对现有的资源运用能力进行整合,即通过与创新活动相关的各种组织之间的协调,产生系统协同效应,从而提高整个区域的创新能力。这种政策思路对于发展中国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为发展中国家受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在短期内很难大幅度增加创新资源的投入强度。即使创新资源的投入强度能够增加,由于创新资源配置效率较低,也难以有效地提高技术创新的绩效。如何设计基于集群化的创新政策?从政策制定者的角度来看,希望有一种明确的政策设计框架。然而,按照创新的进化理论,这种框架不可能存在。因为每一个系统都有其独特的进化过程,系统的未来状态与系统的现状以及系统的能力密切相关,这就是所谓的“路径依赖”(pathdependence)性。罗兰德(TheoJ.Roelandt)和赫托格(PimdenHertog)在总结了OECD国家的集群政策后指出,发达国家成功的经验未必就适用于发展中国家,因为它们在对集群化效果有重要影响的社会文化因素方面有很大的差异[5]。尽管如此,从各国的实践中仍然可以获得很多可以借鉴的经验与教训。首先,政府政策制定者的观念必须转变。这种转变包括:从直接对中小企业干预转向间接干预、从以少数大企业为重点支持对象转向对大多数企业的支持、从以供给政策为导向转向需求政策为导向、从以创新项目为作用对象转向以改善创新环境为对象。其次,创造一种能够让所有创新活动主体对未来有稳定预期的政治与经济环境。缺乏这种环境,容易造成企业行为短期化和机会主义倾向,而通过合作所获得的好处则需要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才能够显现出来。第三,政府在企业之间以及企业和大学、研究机构之间建立合作关系的过程中充当媒介;第四,培育社会中介组织。政府在合作中的中介作用主要在集群形成的初始期,而不能长期以政府的介入为主。当集群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应主要由社会中介组织在促成各种合作中发挥主要作用,如行业协会。第五,为了提高产业集群的竞争力和生命力,集群应尽可能加入国际生产体系,通过与国际性企业特别是跨国公司的合作,可以获得先进的技术,并且在国际市场竞争的压力下不断寻求创新。然而,仅仅依靠政策是无法保证产业集群能够获得成功,因为企业之间的合作是促进创新能力提高的关键。社会文化传统对企业的合作行为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但这一方面却难以在短期内改变。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一个产业集群从孕育到初具规模,至少需要4年以上的时间,这对希望在短期内就见到成效的政策制定者是一种考验。4.结论739与传统的观点所不同,集群化不但可以克服中小企业在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方面的劣势,而且通过网络化组织可以获得灵活性及对市场变化的快速反应能力,从而提升中小企业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