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刘三姐与歌圩习俗的关系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龙源期刊网简述刘三姐与歌圩习俗的关系作者:彭林生来源:《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2009年第04期【摘要】刘三姐是民间传说中的“歌仙”、“歌圣”,是广西壮族、汉族、瑶族、毛难族人民有口皆碑的智慧女神,而至今仍在广西大部分地区盛行的壮族歌圩,与刘三姐传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关键词】刘三姐;歌圩习俗;传说【中图分类号】J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270(2009)4-0121-02“唱山歌,这边唱来那边和,山歌好比春江水,不怕滩险弯又多,……”这一曲久唱不衰的《山歌好比春江水》,让人联想到的往往是歌曲的原唱者——壮族“歌仙”刘三姐。刘三姐,是广西壮族的一个标志性人物,是壮族人民的骄傲。近百年来,刘三姐的故事被人们口耳传承着,而刘三姐调式的山歌也深受广大群众喜爱,并在壮族的歌圩上为壮族儿女所世代传唱。作为壮族的民间传说之一,刘三姐的传说也与其他传说一样,因受当地民风民俗及时间、喜好的不同,在各地有着不同的版本。桂西宜山地区传说宜山下枧河边中枧村,有一姓刘女子,乳名善花,排行第三,因名刘三姐。三姐系黄莺投胎,聪明伶俐,喜唱山歌。远近青年与三姐对歌,无能胜者。涧村守米碾青年李示田,勤劳朴实,要求向三姐学歌。莫村财主莫仁怀,见三姐貌美善歌,欲纳为妾。觅来广东水客三人与三姐对歌,为三姐所败。此时,李示田已学得一口好歌,常与三姐对唱。莫仁怀又污以有伤风化,处处刁难,最后砍断葡萄藤,使三姐坠入河中。三姐飘至柳州,与李示田在柳州鲤鱼峰对歌,连唱三天三夜。后又在桂林七星岩对歌,连唱七天七夜,变为一对黄莺飞去。广西贵县、恭城、扶绥等县的刘三姐传说,与宜山传说在情节上大同小异。古代宜州下涧河边传说龙源期刊网传说古代宜州下涧河边的壮族山村,有一个聪明伶俐、年轻美丽的农家姑娘,因排行第三,人称三姐。她自由失去父母,与二哥相依为命,打柴种田过日子。刘三姐从小爱唱山歌,心灵手巧,勤劳艺精,以至方圆百里的后生慕名而来,对歌求婚。可是三姐爱上了同村的歌手李小牛。财主莫海仁以三姐和小牛伤风败俗为罪名,而对他们进行谋害。李小牛被淹死于河中,刘三姐则顺水漂流到柳州,为一个老渔翁所救。刘三姐到柳州后,能歌善唱的名声又很快传开。莫海仁闻讯后,气急败坏,用重金请来了陶、李、罗三位秀才,装了满满的一船歌书,专程到柳州来找刘三姐赛歌,妄想唱倒刘三姐。没想到三位秀才大败而归。于是莫海仁便派打手乘夜深人静,将刘三姐捆绑起来,放入猪笼,淹死在江中。乡亲们知道后,把刘三姐葬在柳江边,并供祭了两条大鲤鱼。正当大家含悲唱悼念歌时,坟墓裂开,只见复活了的刘三姐闪跳出来,骑在一条鲤鱼背上,跃然而起,飞升上天,成了歌仙。而另一条鱼来不急起飞,便成了屹立在柳江边的鱼峰山。深受群众喜爱的歌舞剧《刘三姐》及同名影片是根据民间流传的传说改编的,与原来的民间传说有所不同(主要是结尾的不同,民间传说中结局都是三姐死后化仙,而影片则为三姐与阿牛在人间喜结连理),可以认为是另一个版本的刘三姐故事。不论是哪一个版本的故事,刘三姐传说属于民间传说,民间传说有着历史的影子,时代的踪迹,一般还以历史为基础,它是过去的回声,历史的投影。刘三姐传说在北部的桂林、桂西北的宜州、桂中的柳州、桂南的贵港等地都有广西历史的影子,有广西歌圩的影子,它是广西壮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先民们的生产、生活、娱乐的真实反映。很早的时候广西就有较有规模的唱歌场所,它是以情歌为主要内容,以对歌为主要表达方式。关于歌圩的起源,广西民族学院的农学冠教授在《壮族歌圩的起源》一文中认为歌圩起源于“择偶”。而钟敬文先生曾说过“刘三姐是壮族歌圩的女儿”也认为歌圩起源于“择偶”。歌圩起源于择偶说,是因为人类社会从群婚制向对偶婚转变后,禁止同族的男女相互结婚,为了促进青年男女的交往,部落间由头人出面共同协定,选择适当的时间、地点,以便他们相会,这便形成了歌圩。首先从歌圩的场所来看,歌圩里表达的爱情发生都与山、水有关。从最熟悉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就可以发现,爱情依着河畔。据《诗经·郑风》中的《溱洧》是一篇关于远古郑国(今河南中部)三月上巳节群众游春联聚会诗其记载是: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兰兮!女曰:“观乎?”龙源期刊网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于且乐。”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芍药。……这一段文字的意思是“溱水与洧水,下淼淼呵!男的和女的,正拿着兰草呵!女的说:‘去看看热闹么?’男的说:‘已去过了!’‘再去看看吧!洧水的那边,真是宽阔而又快乐。’呵,男的女的,他们相互说笑,相互赠送香草芍药。”这则诗表现了歌圩的雏形。拿兰草的,是为了消灾求福;相赠芍药的,是为了表示爱情。洧水岸边挤满的男男女女,相当多一部分是借乐神之机来谈情说爱。刘三姐与歌圩习俗密不可分,这点可以从她被尊为“歌仙”、“歌圣”看出来。至于是先有刘三姐还是先有歌圩,有过学术论争。一说刘三姐是歌圩的始祖。这一说法由来已久,明末清初文人学者的著述中,曾经一再涉及。如《广东新语》的著者云:“新兴女子有三妹者,相传为始造歌之人。”又如《峒溪纤志》的著者云:“诸溪峒初不知歌,善歌自三妹始也。”此后一些学者沿袭此说。近年来,有学者经考证认为,“刘三姐乃歌圩风俗之女儿”持这种观点的学者颇多,如蓝鸿恩先生、农学冠先生、潘其旭先生等等,这种观点比较科学合理,是歌圩风俗造就了众多“刘三姐式”的民间歌手,“歌仙刘三姐的产生是歌圩形成的标志”。歌圩风俗孕育了刘三姐,没有歌圩风俗就没有刘三姐,也就不会出现刘三姐文化现象,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刘三姐文化也就是歌圩习俗文化。歌圩是广西壮族的习俗,这种习俗有着悠久的历史。“壮家处处是歌海,人人都爱唱山歌”,壮族人民自古以来就以善歌著称,他们往往遇事即歌,以歌述志,以歌传情,蔚成风气。春秋时代壮族先民唱的《越人歌》就是以歌代言;古老的花山崖壁画所画的,就有古代人们聚会时欢歌狂舞的热烈场面。壮族的这种歌唱风习,在历代的汉文古籍中都有所记载。如“凡有吉庆,必唱歌以为乐”“善唱歌者,能博得全社会一般民众的尊誉”“广西诸郡,人多能合乐,城郊村落,祭祀婚嫁喜葬,无不用乐,虽耕田亦必口乐相之。”又,壮人“选歌相和,含情凄婉……皆临机自撰,不肯蹈袭,其间乃有绝佳者。”清人王锡祺在《小方壶斋舆地丛钞》中说“峒宫之女曰天姬,春秋胜日,布花果笙箫于名山,五丝同心结为百纽鸳鸯囊,选少好者伴女名天姬队,余者三三五五采芳拾翠于山椒水湄,歌唱为乐。男亦三五群歌而赴之,解衣结带相赠,以去三月之歌曰‘浪花歌’”。壮人好歌,在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的三月,在青山绿水之间,清脆悠扬的山歌起伏不断。这不是斗牛、赛马、摔跤的热烈场面,而是测试少男少女的诗才和头脑的考场。歌圩上大都即兴问答,“临机自撰”,没有灵活的头脑,没有敏捷的诗才是很难应付的。可以说,歌圩习俗反映了壮族机敏灵活的本质力量和审美特龙源期刊网征,表现出一种活泼灵巧的心灵,一种跳跃动荡的思维,一种清爽伶俐的韵味。在歌唱活动中,壮家青年男女活泼的性格、骚动不安的心灵表露得淋漓尽致,而他们的歌声是那样的柔和宛转,悠然轻逸,余音袅袅,体现一种飘柔灵动之美。在壮民族中,人们喜欢在盛大的歌圩场上唱山歌,更多的则是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处都爱唱。高兴时唱,忧愁时唱,人多时唱,独自一人时也唱。无论是春夏秋冬,人们单独在山野劳作或走路,为了驱赶寂寞,也往往唱山歌,自行其乐,如“分水滩头泊满船,红花妹子坐船边,连情不用媒人讲,妹笑三声哥靠前。”悠然而深情,像在诉说情意,又像在询问别人,而倾诉是没有对象的,询问也不求回答。这歌声如山顶闲逸的白云,如山间清莹的流泉,如带着花草芳香的和风,令人陶醉。这种无人不唱、无处不唱、无时不唱的歌唱习俗,给人带来的是一种轻松、自由、活泼的情趣,一种悠然、飘逸、柔婉的审美感受。壮族歌唱习俗沿袭至今,久传不衰,有它深厚的民族文化历史原因,在近代刘锡蕃的《岭表纪蛮》中有这样的记述:壮乡“无论男女,皆认唱歌为其人生观上之主要问题。人之不能唱歌,在社会上即枯寂寡欢,即缺乏恋爱求偶之可能性,即不能通今博古,而为一蠢然如豕之顽民。”可见壮族人民把善于唱歌视为聪明才智的一种标志,因此壮家人人爱唱山歌。壮族的歌唱活动不仅形式多样,而且内容也丰富复杂,这些丰富的内容,有的要有很强的记忆,有的要靠敏捷的诗才。因此,歌唱活动实际上是一个考场,考出人的才智和应对能力,反映出人的机敏灵活的性格特征。这种歌唱习俗体现的不是一种粗犷、强悍或以力和勇为其核心的民族性格,而是以机灵活泼的民族特性为基础。因为人们在以追求两性之爱为主要内容的歌唱活动中,以自由活泼的心情抒发自己的情感,施展自己的才能,以取悦自己所喜爱的异性,活泼、机敏成了壮族歌唱习俗的内在依据。它们的外在表现形态也不是那种悲慨苍凉、激越旷远的音响,而体现的是一种清新柔丽、悠扬婉转的特色,宋人周去非和明人张祥诃分别用“含情凄婉”和“曲折宛转,喃喃呢呢”来形容之。“那一声声带柔情流,轻如游丝向空袅。有时被风忽吹断,曳过山前又袅袅”的山歌,体现一种灵动飞扬的审美情致,展示了壮族文化的飘逸之美。由此观之,作为一种歌圩文化的刘三姐民俗文化,体现了壮族人民伶俐活泼、灵动飘逸的审美趣味,折射出壮民族文化的灿烂光辉。作为壮族的儿女子孙,我们有义务把本民族的民俗文化承传并发扬光大,让壮民族文化源远流长,熠熠生辉!【参考文献】[1]诗经.郑风[2]钟敬文.钟敬文民间文学论集(上)[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龙源期刊网[3]蓝鸿恩.歌圩[N].南宁晚报,1962-6-24.[4]农学冠.壮族歌圩之源流[A].广西民间文学丛刊[J].1981(1).[5]潘其旭.歌仙刘三姐的产生是歌圩形成的标志[A].红水河文化研究[J].广西人民出版社,2001[6]李调元.粤东笔记·粤俗好歌.[7]刘锡蕃.岭表纪蛮·歌谣.[8]周去非.岭外代答.【作者简介】彭林生(1972-),男,重庆万州人,汶川县教育局中学语文教育一级教师。

1 / 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