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1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3.1农业的区位选择1、农业区位的含义:①农业生产的位置;②农业与地理环境各因素的联系。2、农业区位选择的实质:对农业土地的合理利用3、对农业活动主导区位因素的判断自然因素气候光照昼夜温差新疆的瓜果甜份大,西北地区农业优势热量海南岛天然橡胶、松嫩平原的甜菜水分东耕西牧地形平原—耕作业;山地、较陡丘陵—林业、畜牧业;低缓丘陵—梯田(①扩大耕地面积②利于水土保持)土壤例如:东南丘陵的酸性红壤适宜种植茶树;平原土层深厚肥沃适合发展种植业,如黑龙江的大豆水源河西走廊的粮棉、南疆的棉花,西北(如宁夏平原)的灌溉农业,新疆的绿洲农业社会经济因素交通园艺业、乳畜业等产品易变质的农业要求便捷的交通市场市场需求量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与规模如城郊农业(花卉园艺业、蔬菜、乳畜业等)政策惠农政策,商品粮基地等劳动力多少、价格。中国的蔬菜和水果在国际贸易中处于有利地位,得益于(廉价劳动,成本低)。科技加大科技投入,成为提高农业产出的重要手段①机械──提高农业生产率,②化肥、良种──提高单位面积产量,③冷藏、保鲜技术──扩大农产品销售范围。(无土栽培等)4、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自然因素比较稳定,社会经济因素发展变化较快。(1)改造自然因素例子:培育良种促进农业发展(袁隆平杂交水稻、橡胶树种植范围的扩大);改善局部自然条件发展农业(①北方地区大棚种植反季节蔬菜----热量;②宁夏平原-----水分;③修梯田发展种植业——地形;④南方水稻田施用石灰改良酸性红壤----土壤(2)交通条件的改善、冷藏保鲜技术的发展使市场影响的范围大大扩展5.农业生产主导因素的判定农业生产受多种因素的制约,但具体到某特定区域,各种因素的影响不同,其中有一个因素起关键作用,这个因素就是主导区位因素。判定角度典例分析主导因素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2某区域存在的相对于其他区域来说具有明显优越性的区位因素西北地区虽整体干旱,但河西走廊有丰富的地下水水源海南地处热带,可种植多季稻热量新疆光照强,昼夜温差大,瓜果糖分高,品质好气候东北平原的黑土有机质含量高,大豆产量高、质量好土壤某种农业类型或农业生产方式的直接成因珠江三角洲地势低洼,改造后形成“基塘农业”地形江南丘陵以红壤为主,适宜茶树生长土壤南稻北麦、南甘北甜的农业布局气候城市对农副产品需求量大,郊区以肉、蛋、奶生产为主市场南方瓜果蔬菜可大量长途运往北方地区保鲜技术6、在图中①②③④处应如何布局花卉种植业、乳牛业、小麦种植业、林果业。7、农业地域的含义:在一定的地域和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在自然、社会、经济和科技等条件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农业生产地区。农业地域的形成,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合理利用农业土地的结果。6、混合农业——以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为例区位条件自然①气候温和,降水适中②墨累达令盆地,地形平坦,③河流堆积,土壤肥沃④临近河流,灌溉便利社会经济①国际市场广阔;②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③生产方式、技术先进④政府鼓励扶持⑤机械化水平高⑥临近港口,交通便利⑦市场广阔主要特征①生产结构:种植业与畜牧业结合的混合农业(小麦—牧羊);②经营方式:家庭大农场;③科技应用:划区轮牧、种植优质牧草、轮作制;④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商品率高发展优势①土地交替使用,农场成为一个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②生产交替进行,农民可有效地利用时间安排农业活动;③有很大灵活性和对市场的适应性限制灌溉水源不足,解决措施是跨流域“东水西调”考虑因素农业区位的选择农业类型和单位产值从单位产值看,园艺业饲养业粮棉生产地价距城镇越近,地价越高。城镇周围宜布局单位产值较高的农业类型,如花卉业、乳牛业、禽蛋业、蔬菜业等需水量需水量大的花卉、蔬菜种植等应布局在接近河流、湖泊等水资源丰富的地方交通运输鲜花需要保鲜,鲜奶容易变质,乳牛业、花卉业等应布局在离城镇较近和交通方便的地方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33.2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一、季风水田农业农业类型种植业∕(劳动)密集农业∕自给农业分布亚洲的季风区(东亚、东南亚、南亚都有分布)作物水稻为主(水稻的习性:好暖喜湿)区位条件自然:①气候以季风气候为主,雨热同期,适合水稻生长②位于河流中下游平原、三角洲,地势平坦③河流堆积,土层深厚、土壤肥沃④河网密布,水源充足社会:⑤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⑥喜食稻米⑦水稻生产的历史悠久,经验丰富特点一大一小一高三低(根本原因是:人多地少)1、小农经营----人多地少2、单产高---精耕细作商品率低---人多地少,需求量大3、机械化水平低----田地规模小科技水平低-------经济水平低4、水利工程量大----水旱灾害频繁二、商品谷物农业农业类型种植业∕密集农业∕商品农业分布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阿根廷、乌克兰作物小麦、玉米经营方式家庭大农场(我国东北和西北的商品谷物农业主要为国营)典型代表美国中部平原(多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北部为春小麦区,南部为冬小麦区,)主要特点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机械化和科技水平高区位因素区位优势自然因素地形中央大平原,地势平坦开阔土壤黑土,土层深厚,土壤肥沃(世界三大黑土区之一)水源五大湖及密西西比河提供灌溉水源,水源充足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温和,降水丰富,夏季潮湿社会经济因素交通五大湖及密西西比河航运与发达的公路、铁路相衔接,构成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人口地广人稀,生产规模大,竞争优势大工业工业发达,为农业生产提供现代化机械及电力、化肥、农药科技农业科技水平高,科技成果推广快我国应从美国的商品谷物生产中吸取哪些有用的经验?①扩大规模,提高农业生产专业化、区域化水平;②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加快农业科技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4成果的推广,实现农业现代化;③加强农业一体化经营,延长产业链,提高经济效益。3.3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1、大牧场放牧业农业类型畜牧业∕密集农业∕商品农业分布牧牛美国、阿根廷牧羊澳大利亚、南非气候多分布于干旱、半干旱气候区(植被稀疏,适宜用于放牧牲畜)经营方式家庭大牧场典型代表阿根廷的潘帕斯草原主要特点生产规模大,专业化水平高,商品率高区位条件①气候温和,草类茂盛,优良草场;②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利于大规模经营③距海港近,交通便利,促进商品性经营发展措施“水交饲料牧牛”①围栏放牧、划区轮牧②种植饲料③开辟水源(打机井等)④改善交通(修贯通肉牛外运的铁路)⑤培育良种牛二、乳畜业农业类型畜牧业∕密集农业∕商品农业分布北美洲五大湖地区、西欧、中欧、澳大利亚、新西兰生产对象奶牛产品牛奶及其制品区位要求多紧邻消费市场(牛奶及大部分乳制品不耐贮藏,且运输不便)典型代表西欧主要特点集约化生产,专业化水平高(规模不大),商品率高区位优势饲料因素气候:西欧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气候温凉、潮湿,多雨多雾,日照少,不利于谷物的成熟,但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市场因素西欧经济发达,城市化水平高,市场需求大;食物结构中乳畜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5产品比重大三、乳畜业与大牧场放牧业的区别农业地域类型乳畜业大牧场放牧业气候气候温和湿润干旱、半干旱气候草场人工草场为主天然草场为主分布城市人口密集地区地广人稀的地区产品牛奶及其制品肉、皮、毛为主经营方式家庭经营家庭经营生产规模较小大牧场机械化程度高较高市场以本地市场为主以外地市场为主五大农业地域类型比较表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地区其他概况典型案例混合农业欧洲、北美、南非、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①作物:小麦、玉米②畜种:牛、羊①农场成为一个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②可以有效利用时间安排农业活动;③有很大灵活性和对市场的适应性季风水田农业东亚、南亚、东南亚季风气候区①高温多雨的气候②平坦的地形③劳动力丰富①小农经营;②单位面积产量高,但商品率低;③机械化和科学水平低;④水利工程量大;商品谷物农业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阿根廷、乌克兰①基本特征: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②作物:小麦、玉米①自然条件优越(气候温和、地形平坦、土壤肥沃);②交通运输便利;③市场广阔;④地广人稀;⑤机械化程度高;⑥农业科技先进大牧场放牧业美国、阿根廷(牛)澳大利亚、南非(羊)气候:大面积干旱、半干旱气候区潘帕斯草原①气候温和,草类茂盛,优良草场;②地广人稀;③距海港近改进措施:①改善交通运输条件;②开辟水源;③种植饲料;④培育良种牛乳畜业北美洲五大湖地区、西欧、中欧、澳大利亚、①生产对象:奶牛②产品:牛奶及其制品①商品率高;②机械化程度高③集约化程度高④多分布在大城市周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