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减法的定义及各部分间的关系第一单元四则运算中国新世纪四大工程之一。青藏铁路青藏铁路全长1956千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穿越冻土里程最长的高原铁路。问题:1.读题,你知道了什么?2.用线段图表示题目中的数量关系。一列火车从西宁经过格尔木开往拉萨。西宁到格尔木的铁路长814km,格尔木到拉萨的铁路长1142km。西宁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1)一列火车从西宁经过格尔木开往拉萨。西宁到格尔木的铁路长814km,格尔木到拉萨的铁路长1142km。西宁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多少km?求西宁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用什么方法?你是怎么想的?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相加的两个数叫做加数。814+1142=1956(km)加得的数叫做和。加数+加数=和多少km?问题:格尔木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用什么方法?你是怎么想的?(2)西宁到拉萨的铁路全长1956km,其中西宁到格尔木长814km。格尔木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西宁到拉萨的铁路长1956km1956-814=1142(km)?km问题:求西宁到格尔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用什么方法?你是怎么想的?1956-1142=814(km)(3)西宁到拉萨的铁路全长1956km,其中格尔木到拉萨长1142km。西宁到格尔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西宁到拉萨的铁路长1956km?km问题:与第(1)题相比,第(2)、(3)题分别是已知什么?求什么?怎样算?814+1142=1956(km)1956-814=1142(km)1956-1142=814(km)(1)一列火车从西宁经过格尔木开往拉萨。西宁到格尔木的铁路长814km,格尔木到拉萨的铁路长1142km。西宁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2)西宁到拉萨的铁路全长1956km,其中西宁到格尔木814km。格尔木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3)西宁到拉萨的铁路全长1956km,其中格尔木到拉萨长1142km。西宁到格尔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问题:用你自己的话说一说,你认为什么是减法?(1)814+1142=1956(2)1956-814=1142(3)1956-1142=814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在减法中,已知的和叫做被减数。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和=加数+加数加数=和-另一个加数差=被减数-减数被减数=减数+差减数=被减数-差问题:你认为加法与减法间有什么关系?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巩固练习加数=()-另一个加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差加数+()=和一、填空和减数减数加数3043-2468=3043-575=说一说你是根据什么得出结果的。24681.根据2468+575=3043,直接写出下面两道题的得数。5752.利用加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求()里的数。900+()=1500()+300=520()+22=88150+()=2206001206070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87-()=59()-64=78()-94=37125-()=1052814213120被减数=差+减数减数=被减数-差2.利用加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求()里的数。四、巩固应用,拓展提高。二.基本练习。1、下面各题应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1)滑雪场上午卖出86张门票,下午卖出59张门票。滑雪场全天一共卖出多少张门票?86+59=145(张)答:滑雪场全天一共卖出145张门票。四、巩固应用,拓展提高。二.基本练习。1、下面各题应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145-86=59(张)答:下午卖出59张。(2)滑雪场全天卖出145张门票,其中上午卖出86张,下午卖出多少张?四、巩固应用,拓展提高。二.基本练习。1、下面各题应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630-370=答:运来360包。(3)华光文具店运来一批练习本,卖出370包,剩下630包,运来多少包练习本?360(包)四、巩固应用,拓展提高。二.基本练习。1、下面各题应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843-418=答:女生有425人。(4)兴华小学一共有学生843人,其中男生418人,女生有多少人?425(人)四、巩固应用,拓展提高。2、根据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写出另外两个算式。28+19=4747-19=2847-28=19203+147=35067-55=12850-239=61155+12=6767-12=55239+611=850850-611=239350-203=147350-147=203四、巩固应用,拓展提高。三.综合练习。猜猜我是几?我减去56得120。483加上我得数是792。120+56=176792-483=309四.填表格。500200328651154357111273五、计算下面各题,并利用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进行验算。340+190=254+297=586-98=712-455=作业•1、优化设计P1.•2、预习新课P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