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背景:194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已经过去了整整十年,抗日战争正处于十分艰苦的阶段,流亡在关内的东北人依然无家可归。作者怀着难以抑制的思乡之情写下了这篇文章。作者简介端木蕻良(1912-1996),现代作家。辽宁省昌图县人,原名曹京平。中国的30年代,是动荡不安的年代,曹京平为避免国民党迫害,决定给自己起个既不被人猜疑,又让人难以模仿的笔名。于是,用了“端木”这个复姓,又把他东北家乡红高粱的别称——“红粱”移作名字。这样他的名字就成了“端木红粱”。可是,他当时身处白色恐怖之中,公开使用“红”字,很容易招来嫌疑。于是改用谐音“端木蕻良”。1、如何理解本文的标题——“土地的誓言”?作者面对土地发出誓言,而不是“土地自身发出誓言”。2.作者向家乡的土地发出了什么誓言?用原文回答。我必定为她而战斗到底!我要回到她的身边,我答应过我一定会回去。为了她,我愿付出一切。我必须看见一个更美丽的故乡出现在我的面前——或者我的坟前。而我将用我的泪水,洗去她一切的污秽耻辱。3、理清本文的结构,明确作者的写作思路。第一段:我想起关东原野上的一切,听见故乡的呼唤,内心为此热血沸腾!(思念故乡)第二段:故乡美好的生活令我梦萦魂牵,我发誓要为故乡母亲战斗而牺牲!(发出誓言)理清本文的结构明确作者的思路回忆故乡、思念故乡(为何发出誓言)为故乡战斗、牺牲(发出誓言)4、怎样理解文中“我常常感到它在泛滥着一种热情”中的“泛滥”这个词语的确切含义?“泛滥”原意是“江河水溢出,淹没土地”,又引申为“思想、事物到处扩散”。写出了作者的心情正如决堤之水不可遏抑地向四下泛滥奔流,表达了作者无法控制的思乡之情。(较之用“澎湃”“涌动”等词语更多了几分野性和难以驾驭的力量。)5、文章第一段为何多次写“这种声音”?为什么说“这种声音”来自“亘古的地层”?“这种声音”是故乡的声音,是故乡的召唤,多次写“这种声音”,表达了对故乡的无比眷恋和怀念。“来自亘古的地层”是一种联想,在任何一块大地的深层,都涌动着沸腾的岩浆,这岩浆就是文中所说的“红熟的岩浆”。作者思乡的心情就像地下沸腾的岩浆一样在燃烧,在沸腾,就要喷涌而出。6、文章起初写“关东大地”用“她”来称呼,而到了后面却改口说“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为什么?人称变化实际上是情感变化的结果,是因为起初情感比较平稳,但随着作者情绪一步步激动,作者就不满足于第三人称“她”了,于是抛开读者,直接与叙述对象进行对话交流。对土地用“你”相称,感情显得更加直接而迫切。这在修辞手法上叫“呼告”,具有强烈的抒情效果。呼告:是在行文中直呼文中的人或物的一种修辞方式。也就是对本来不在面前的人或物直接呼唤,并且跟他说话,一般可把它分为呼人、呼物两种形式。例子:雷锋啊,你虽然生活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但人们从你身上,也从千千万万革命战士的身上,看见了未来的人类,共产主义的人类。(呼人)啊,电!你这宇宙中最犀利的剑呀!我的长剑被人拔去了,但是你,你能拔去我有形的长剑,你不能拔去我无形的长剑呀!(呼物)7、文章结尾一句“为了她,我愿付出一切。我必须看见一个美丽的故乡出现在我的面前—或者我的坟前。而我将用我的泪水,洗去她一切的污秽和耻辱。”的含义是什么?污秽和耻辱指故乡被日本侵略者蹂躏、强占而至沦丧。作者愿意为了土地不惜奋斗,为了美丽的东北故乡而奋斗,甚至不惜牺牲自己。表达了强烈而深沉的爱国热情和为祖国奉献一切的精神。对故土的深切怀念。对故乡优美景物的赞美。离别故土无尽的凄苦和无奈。收复家园恢复国土的激情与信念。艺术特点:叙述与抒情相结合——形成文章的波澜起伏,节奏鲜明。排比——连用“当我…”把各种有意味的事物组成一个个画面,电影似的展现关东大地的丰饶美丽,造成一种连贯的、逐渐增强的气势。比喻——“地层里的洪流象我的心喷涌的血液”,使“关东大地”有了生命有了感情,可以象人一样召唤我,激励我为之奋斗为之牺牲,使感情愈发强烈。呼告——“她”转为“你”的人称转换,是情感变化的结果,情感从平稳~到激动,情感显得更加直接而迫切,具有强烈的抒情效果。我爱这土地艾青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