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这一章我分为个5个小段:PP一、金融工具的概念金融工具是指形成一个单位的金融资产(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并形成其他单位的金融负债(应付账款、应付票据)或权益工具(股票投资)的合同。可以看出金融工具的本质属性就是一项合同,而且该合同可能涉及两方或涉及多方。二、金融工具的分类金融工具分为两类:一是基础金融工具,二是衍生金融工具1、基础金融工具:本质属性在于投资性。2、衍生金融工具:具有下列特征的合同(1)衍生金融工具价值随着特定利率、金融工具价格、汇率而变动(2)衍生金融工具不要求初始净投资(3)在未来某一日期结算衍生金融工具主要有四种:远期合同、期货合同、互换和期权,其本质属性在于风险管理。信用社暂时还商有开展这样的业务,只需要理解。开始我们抻到了金融工具的本质是合同,合同由两方或多方签字,因此形成A方的资产必然就成了B方的负债。因此金融工具的确认就是当企业成为金融工具合同的一方时,应当确认一项金融资产、金融负债或权益工具。三、金融工具的确认(一)明确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包括的内容。1、金融资产是某一特定个体由于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所取得或者控制的可能的未来经济利益。包括:现金、持有的其他单位的权益工具、从其他单位收取现金或其他金融资产的合同权利、将来须用或可用企业自身权益工具进行结算的非衍生工具的合同权利,企业根据该合同将收到非固定数量的自身权益工具;将来须用或可用企业自身权益工具进行结算的衍生工具的合同权利,但企业以固定金额的现金或其他金融资产换取固定数量的自身权益工具的衍生工具合同权利除外。因此可以理解为是一种合同权利。体现在信用社会计科目中的有:现金、应收帐款、应收票据。2、金融负债需要向其他个体转移资产或提供劳务的可能的未来经济利益的牺牲。包括:向其他单位交付现金或其他金融资产的合同义务、在潜在不利条件下,与其他单位交换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合同义务、将来须用或可用企业自身权益工具进行结算的非衍生工具的合同义务、企业根据该合同将交付非固定数量的自身权益工具、将来须用或可用企业自身权益工具进行结算的衍生工具的合同义务,因此可以理解为是一种合同义务,体现在信用社会计科目中的有:短期借款、长期借款、应付债券等。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二)明确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分类。1、金融资产分为四类:一、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二、持有至到期投资;三、贷款和应收款项;四、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为便于理解说下这四者相关的概念:1、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包括交易性金融资产和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1)交易性金融资产是核算企业短期投资所购入能交易变现的有价证券,属于企业的资产。有以下特点:①企业持有的目的是短期性的,即在初次确认时即确定其持有目的是为了短期获利。一般此处的短期也应该是不超过一年(包括一年);②该资产具有活跃市场,公允价值能够通过活跃市场获取。2、持有至到期投资:指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且企业有明确意图和能力持有至到期的非衍生金融资产,1。2。3类的非衍生金融资产除外。3、贷款和应收款项:指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的非衍生金融资产。4、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初始确认时被指定为可供出售的非衍生金融资产。2、金融负债分为两类一是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包括交易性金融负债、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二是其他金融负债相应概念:1、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包括:交易性金融负债、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交易性金融负债的概念:指满足以下条件之一的金融负债:A、承担该金融负债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近期内出售或回购。B、金融负债是企业采用短期获利模式进行管理的金融工具投资组合中的一部分,在这种情况下,即使组合中有某个组成项目持有的期限稍长也不受影响。C、属于衍生工具。但是,被指定为有效套期工具的衍生工具、属于财务担保合同的衍生工具与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且其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工具投资挂钩并须通过交付该权益工具结算的衍生工具除外。其中,财务担保合同是指保证人和债权人约定,当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保证人按照约定履行债务或者承担责任的合同。2、其他金融负债:指除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以外的金融负债:如企业发行的债券、因购买商品产生的应付账款、长期应付款等。四、金融工具的计量一、金融资产的计量1、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2、持有至到期投资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是采用实际利率法,按摊余成本计量。3、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且其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工具投资,以及与该权益工具挂钩并须通过交付该权益工具结算的衍生金融资产,应当按照成本计量。二、金融负债的计量1、交易性金融负债和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以公允价值计量2、其他金融:先按其公允价值和相关交易费用之和作为初始确认金额,再采用摊余成本进行后续计量。开始说到金融工具的概念时就提出了金融工具包括金融资产、金融负债或权益工具,权益工具相对而言份量比较轻,所以我简略提下:权益工具:是指证明拥有某个企业在扣除所有负债的资产中的剩余权益的合同三、衍生金融工具的计量一律以公允价值计量,并从表外移到表内反映。金融资产减值这一块中,我分为三大点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对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以外的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进行检查,有客观证据表明该金融资产发生减值的,应当确认减值损失,计提减值准备。这里所提到的客观证据是指:金融资产初始确认后实际发生的、对该金融资产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有影响,且企业能对该影响进行可靠计量的事项。包括这几项:1、发行方或债务人发生严重财务困难2、债务人违反了合同条款,如偿付利息或本金发生违约或逾期等;3、债权人出于经济或法律等方面因素的考虑,对发生财务困难的债务人作出让步4、债务人很可能倒闭或进行其他财务重组5、因发行方发生重大财务困难,该金融资产无法在活跃市场继续交易6、无法判断金融资产中的其中一项的现金流量是否已经减少,但根据公开的数据对其进行总体评价后发现,该组金融资产自初始确认以来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确已减少且可计量。如该组金融资产的债务人支付能力逐步恶化,或债务人所在国家工地区失业率提高、担保物在斯民在地区的价格明显下降、所处行业不景气。7、债务人经营所处的技术、市场、经济或法律环境等发生重大不利变化,使权益工具投资人可能无法收回投资成本。8、权益工具投资的公允价值发生严重或非暂时性下跌9、其他表明金融资产发生减值的客观证据。其实这9点简单的说来就是金融资产由于内因或是外因的影响,使得财务发生困难或资产无法收回产生的减值情况。减值准备计提的范围准则规定的共12个:存货、固定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长期股权投资、在建工程、投资性房地产、无形资产、商誉等二、金融资产减值的计算如果发生减值,一般情况下,金融资产的减值等于金融资产的期末账面价值减去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差额,或者等于金融资产的期末账面价值减去公允价值的差额,根据具体情况,这里的公允价值主要是股票、债券的市场价格。公式:资产减值准备=账面价值—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关键词:(1)资产的账面价值(2)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关键中的关键)未来现金流入、折现率(初始确认时的实际利率)、折现年数三、金融资产减值的处理1、金融资产发生减值的情况,对象共有5个。1、以摊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发生减值时,应当将该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减记至未来现金流量(不包括尚未发生的未来信用损失)现值,减记的金额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2、对单项金额重大的金融资产应当单独进行减值测试3、对单项金额不重大的金融资产可单独进行减值测试,或包括在具有类似信用风险特征的金融资产组合中进行减值测试。4、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且其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工具投资,或与该权益工具挂钩并须通过交付该权益工具结算的衍生金融资产发生减值时,应当将该权益工具投资或衍生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与按照类似金融资产当时市场收益率对未来现金流量折现确定的现值之间的差额,确认为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5、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生减值时,即使该金融资产没有终止确认,原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因公允价值下降形成的累计损失,应转出计入损益。累计损失=初使取得成本—已收回本金和已摊销金额-当前公允价值-原已计入损益的减值损失后的余额2、金融资产予以转回的情况如有客观证据表明该金融资产价值已恢复,且客观上与确认该损失后发生的事项有关(如债务人的信用评级已提高等)1、以摊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原确认的减值准备应转回,计入当期损益。但是转回后的账面价值不应当超过假定不计提减值准备情况下该金融资产在转回的摊成本。2、对于已确认减值损失的可供出售债务工具,原确认的损失应转回,计入当期损益3、可供出售权益工具投资发生的减值损失,不得通过损益转回金融资产发生减值后,利息收入应当按照确定减值损失时对未来现流量进行折现采用折现率作为利率计算确认。本章的重点难点1、公允价值2、实际利率摊余成本法3、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其实这三点全是计量中的问题(一)公允价值中华会计网为了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新会计准则在诸多方面实现了突破,其中最为显著的就是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谨慎运用。在我国已发布的38个具体准则中,有存货、固定资产、投资性房地产、无形资产、生物资产等17个程度不同地运用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范围涉及一般工商业及农业、金融业等特殊行业。新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有明确的定义。公允价值亦称公允市价、公允价格。指熟悉情况的买卖双方在公平交易的条件下所确定的价格,或无关联的双方在公平交易的条件下一项资产可以被买卖的成交价格。在公允价值计量下,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公允价值从本质上讲是一种面向市场、强调公平的计量属性。活跃市场活跃市场是指同时具有下列特征的市场:(1)市场内交易的对象具有同质性;(2)可随时找到自愿交易的买方和卖方;(3)市场价格信息是公开的。在活跃市场就是想卖就能够卖得出去,想买就能购买得进来,而且市场上都有价格,且都是合理的价格。在这种理想市场下,提倡零库存。在需要的时候购进,节省了库存管理的成本,也加快了资金流动,降低了库存品占用流动资金的比率。公允价值的确认(1)对于存在活跃市场的非现金资产,通常将其市价视为公允价值(2)对于不存在活跃市场,但与其类似的资产存在活跃市场的非现金资产,可以比照相关类似资产的市价确定其公允价值;(3)对于资产本身及与其类似的资产均不存在活跃市场的非现金资产,可以适当的贴现率计算现值的方法确定其公允价值;(4)存在合同或者协议价格,合同价格或协议价格也可作为其公允价值。(5)我国非流动资产减值的计量属性中的公允价值可以是资产的销售协议价格、资产的市场价格或者交易双方自愿提供的交易价格等,体现出公允价值并非是一种具体的计量属性,而是多种计量属性的统称。同时也可以看出公允价值取得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四点:(1)活跃市场报价(2)第三方机构价格(与金融工具无直接关系)(3)使用模型估值(4)询价(询价对象要经过管理层批准)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影响1、增加核算成本2、影响会计信息质量(体现了相关性却忽略了可靠性)3、扩大了财务影响的波动性因为企业可以基于风险管理需要或为消除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在会计确认和计量方面存在不一致情况等,可以直接指定某些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以公允价值计量。这也意味着,如果企业能够较好地把握市场行情和动向,其业绩即会随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增加而提升;相反,如果企业的投资策略与市场行情相左,其当期利润就会因此受损。所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可以被认为是一把双刃剑(二)实际利率摊余成本法1、实际利率的概念:是指将贷款在预期存续期间或适用的更短时间内的未来现金流量,折现为该贷款当前账面价值所使用的利率。信用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