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教研学习材料:校本课程开发1如何撰写《校本课程纲要》教师层面的校本课程方案,其编制技术与教学方案的编制技术大致相同。所不同的是,校本课程方案更加关注总体上的课程目标,教学方案更加关注比较具体的教学目标,而目标表述的技术则是相同的。校本课程的方案有详案和略案之分,从丰富教学方式和学校实际情况来考虑,我们更多地主张校本课程的方案采用略案的形式,给教师和学生都留下更多的活动余地。确定开设校本课程的教师,须按一般格式编写所开设课程的详尽的《课程纲要》。大致说来,教师层面的校本课程方案应该包括两个基本部分:一是一般项目,二是具体方案。一般格式如下:●一般项目开课教师/教学材料/课程性质或类型/学习时限(建议18或36学时,即1-2学分)/授课对象●具体方案或内容1.课程目标或意图陈述(要求写4~6点;必须全面、适当、清晰;涉及目标的三大领域与学习水平)2.课程内容或活动安排(要求重点明确、按从易到难排序;涉及选择哪些内容与怎样组织这些内容,或安排活动;处理好均衡与连续的关系)3.课程实施建议(含方法、组织形式、课时安排、场地、设备、班级规模等)4.课程评价建议(主要是对学生学业成就的评定,涉及评定方式、记分方式、成绩来源等)。下面节选江苏省锡山高中吴伟昌、许中华老师的校本课程方案,供参考:一般项目:课程名称:感受吴文化授课对象:高二学生课程类型:人文素养类,任选课教学材料:自编纲要(共18讲)授课时间:一学期(每周1课时,共18课时)具体方案:一、课程目标1.感受吴文化(人物、歌谣、山水、语言等),提高人文素养。校本教研学习材料:校本课程开发22.经历吴文化研究步骤(选题、搜集、整理、利用各种吴文化资料,形成吴文化研究成果)。3.选取有关吴文化的某个问题进行探究。二、课程内容与活动安排……第三讲吴地人物研究之一教学目标:描述吴地状元、杰出人物的基本特点。教学方式:教师主讲,学生分小组讨论。教学要点:1.科举考试种种(童试、乡试、会试、殿试)。2.状元的由来。3.吴地状元四特点(会元状元连元多、同门状元形成一大景观、状元门类广而全、状元中堪称杰出的大家多)。4.吴地状元多有其源,勤奋好学是主因(勤奋苦读、经济繁荣、越、藏书盛行)。第四讲吴地人物研究之二教学目标:描述泰伯首开吴文化的情况;列举无锡、苏州两地状元的基本情况。教学方式:学生搜集资料、信息,小组讨论,教师指点。教学要点:1.泰伯首开吴文化。2.无锡地灵人又杰(无锡历史上第一位状元蒋重珍,明末状元周廷孺修撰《康熙字典》的状元王云锦)。3.状元辈出姑苏城(唐代“五子登科”门第状元归仁翰、兄弟状元归仁绍、父子状元归仁泽、状元归黯、明代状元吴宽、清代状元陆肯堂)。4.查阅、搜集信息,整理和积累资料。第五讲吴地人物研究之三教学目标:描述常熟、上海两地状元的基本情况。教学方式:学生搜集资料、信息,小组讨论,教师指点。组织形式:校本教研学习材料:校本课程开发3学生分小组讨论。教学要点:1.常熟故地名人多(宋代状元周虎、清代状元应栓、清代两朝帝师翁同和)。2.上海状元出郊外(宋代状元卫径、明代状元钱福、清代状元王敬铭)3.查阅搜集信息,整理和积累资料。……第十八讲学习总结教学目标:总结学习情况,交流学习吴文化的心得体会。教学要点:1.交流研究成果或心得。2.相互评价教学方式:小组讨论.,教师指点。场地设备:大教室,分5个小组活动。学生成绩构成:1.学生出勤情况和作业完成情况各占50%。2.课程成绩分优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4个等级。附:关于校本课程(讲义)的编写要素讲义内容大体上应该包括名称、目录、前言、单元(章)引言如本单元学习的重点、学习方法的指导、本节学习的主体内容(建议分框体)、课后练习或活动建议、版权页等。教材每一课时的文字量不宜过多,大约在3000字左右。可以把相关的材料另外编辑,以供教师教学参考使用。一、课程说明的撰写为了帮助校本课程小组和学生更好地了解教师所要开设的校本课程,教师最好能够撰写一份针对学生的课程说明。课程说明要尽量突出课程内容与活动安排的意义和特点,增强课程的吸引力。例如下面提供的江苏省锡山高中的课程说明实例,就可以供我们参考。周宏斌老师的《时事沙龙》课程说明:“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是任何时代的青年都需要具有的一种良好品质。当今世界形势错综复杂,我们的祖国日新月异,我们身边不断有新闻事件发生,我们青年学生都有探究其背景原因、结果的冲动,那我们就共同来到时事沙龙,一起讨论。分析和评述。唐黎明老师的《军事史话》课程说明: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战争始终是一个影响极深远的因素。本课程就兵器、兵家、兵事三大要素对中国战争史的发展展开描述,具体涉及生产力的发展对武器的变革产生的影响,并由此导致作战方式,作战理念的变化;介绍一些著名的军事家以及他们卓越的军事思想,作战理论在战争进程和国防建设中所起到的重大作用;对一些有代表性,影响力的重大战争进行全景式的再现,并阐释战争的结果在政治、经济,文化、国际关系等各方面所带来的重大影响,以提高正确运用辩证的历史唯物主义评价,分析战争的能力,增强国防意识。并且,针对高二学生的特点和需要,本课程将重点涉及中国近现代史。校本教研学习材料:校本课程开发4二、课程目标的表述课程目标是指学生所要达到的学习结果的某种程度,一般来讲课程目标都是对于学生学习结果的基本要求,是必须保证的学习水平的下限。在同一门课程中,对于不同的内容所要求达到的学习水平可能是不相同的,不同要求的学习水平通过学生的行为表现以及行为所涉及的内容来界定,其中主要通过不同的行为动词来界定。这里的行为是广义的,既包括外显的行动,也包括内在的思维和情感等。其中,行为的主体是学生,不是教师,因而“培养学生……”,“让学生……”的表述是不恰当的。此外,行为动词要尽可能是外显性的行为动词,而要尽量避免内省性的动词。基于上述认识,这里所要探讨的主要是有关课程目标中学习水平和行为动词的一些具体技术问题。(一)学习水平与行为动词课程目标应该有层次性,课程目标应该通过教学目标来得到贯彻落实,不同的学习内容应该有不同的水平要求,同样的学习水平要求也应该通过丰富多样的行为动词来予以表达。因为学生要学习的内容很多,所以不可能作面面俱到的要求,而应该是有一定的梯度,有所侧重的。这不仅是表述课程目标的一个原则,它更需要反映在课程方案的编制技术上。否则,课程方案就难以反映课程的重点和难点,特别是它的可操作性将会受到削弱。不同的学习水平既通过行为动词来体现,也通过行为条件和内容的难度等因素来体现。其中,主要通过丰富多样的行为动词来体现。这实际上提示着课程实施途径的多样性,以及课程评价的可操作性。因为课程评价在很大程度上是对课程目标的实现程度所做出的判断。有关知识技能方面的行为动词既可以是结果性动词,也可以是过程性动词。关于体验性要求的目标动词也包括这两类动词。我们分别给出了这方面动词的水平划分和可供选择参考的行为动词。行为动词所表达的水平要求是指各个学习水平所包括的相应选项中的一项,而不是指全部选项。有些行为动同可用来反映两种以上的学习水平,这种情况就要结合具体学习内容的难度来判断学习水平的要求。为叙述上的方便,后面给出的供选行为动词原则上没有包括反映两种以上学习水平的行为动词。在制定和表述课程目标时,要尽可能避免通篇只使用少数几个行为动词。因为这样一来课程目标的可操作性相对来讲比较差,容易导致教学活动变得单一和呆板,考试和评价很难把握一个明确的尺度。这也是长期以来教学大纲存在的一个重要缺陷。在长期的教学大纲以及教学过程的设计中,比较缺少明确的目标意识,往往只使用了解(知道),理解,掌握,运用等少数内省性的动词,至于这些动词究竟是什么含义和要求,没有明确的界定,使得课程编制人员、教学人员和考试编制人员对课程目标和学习水平要求的理解常常大相径庭。由于这些动词丰富的内涵和外延,教学和考试评价时都只能进行猜测,特别是教学人员和考试出题人员在课程目标的理解上的差异,导致教学在难度上往往大大超过或脱离了课程目标的要求,从而走向了难、繁、偏、旧、所以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在课程目标中表述学习水平要求时,行为动词的选用要尽可能丰富,具体和准确,并且具有理解上的一致性,即要尽可能做到可理解,可操作和可测评。在选择丰富多样的行为动词时,要考虑是否反映该内容应有的水平要求,作为技术环节,这一工作绝不是可有可无的,不能绕开它,必须通过它进行学习水平的合理性论证。这是落实课程目标可操作性要求的主要支撑技术,它同时也给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和恰当的考试评价活动提供着明确的标准。校本教研学习材料:校本课程开发5(二)学习水平的比例结构对不同水平层次的课程目标究竟应该形成怎样的结构,应该设计几类学习水平以及各类学习水平应该占多大的权重或比例等问题,因为各个课程门类的具体情况不同,很难形成统一的规定。从一般的原则上来说,以知识内容为主要取向的课程目标,其主体部分应该是知识技能的获得,学习水平的比例结构应该是了解和模仿水平的要求多于理解和操作水平的要求,理解和操作水平的要求多于应用和迁移水平的要求。以往中小学的一些主要课程偏难偏深,跟课程目标在学习水平上的要求不清晰、比例结构不合理有着密切关系。至于以经历和活动为主要取向的课程目标,其主体部分应该是获得某些经历和感受,学习水平的结构应该是经历(感受)水平多于反应(认同)水平,反应(认同)水平多于领悟(内化)水平。在课程方案编制过程中,应该就不同学习水平的内容比例结构进行反复推敲,最好能够经过讨论,从而确定使用具体行为动词的科学依据。这样可以避免使用行为动词的随意性,保证行为动同使用的科学性。或者还可以对不同学习水平的行为动词进行统计处理,结合行为的条件和内容难度等因素加以综合考虑,判断其是否反映了学生的实际和课程目标应有的要求。通过类似的技术环节的反复运用,确保学习水平的层次结构科学合理。(三)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课程结构上做出重大调整,在微观结构上强调除继续关注知识与技能外,还要重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课程目标。当然,关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的划分维度,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三者之间有交叉关系甚至是一个有机整体,所以这种划分在逻辑上是有一定困难的。这种划分的合理性在于它说明问题的需要。也就是说,它要强调学生在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素质培养问题。学生在这方面的素质,我们长期重视不够,而在现代社会公民素质结构中却越来越重要。重视这方面素质的培养是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要贯彻的一个重要思想。这一设计思想主要关注的重点是实践中的问题,而不是严密的逻辑体系。实际上,三者在学校教育实践中应该是融为一体的。一方面,知识、技能的获得是课程特别是教学的基本目标,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和发展基础。但知识与技能的获得,如果不能和过程与方法方面的素质培养协调起来,抛开了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养成,就会变成机械的训练和记忆,这样基础教育为学生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打基础的价值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削弱,甚至完全丧失或适得其反。另一方面,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素质的培养,必须以相应的知识技能的获得力依托,与知识技能的获得过程统一起来,才能落到实处,离开知识技能的获得来考虑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素质的培养,只能流于空谈。因此,我们必须以更加整体的观点来看待和处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的关系。校本课程的开发也应该注意处理好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之间的关系。(四)关于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水平与行为动词知识与技能是基础教育中长期比较重视的学习内容,在学生今后的学习中仍然会占有重要地位。但值得注意的是,时代的发展对于现行的知识与技能的获得方式提出了挑战,要求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特别强调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生活经验,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校本教研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