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优秀教学设计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教学设计-中学语文论文《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教学设计徐昌才【教学目标】(1)精心设计问题,引领学生研讨、品味诗文语言,感知人物情思意趣、风度胸襟,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紧紧咬住语言的好习惯。(2)遵循认知规律,由浅及深,层层推进,实施教学,既引发学生研讨兴趣,又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教学过程】一、通读全文,重点研读第3段——倒嚼甘蔗.体会缘由学生粗读文本,疏通字词,感知大略之后,探究以下三个问题:①第3段中哪句话交代作者的创作契机?哪句话交代作者创作此文的目的?②该段引用桥公“车过腹痛”之典故有什么作用?③结合全文来看,哪段集中描述了作者和文与可交往的趣事?学生集体朗读文段,然后个别回答上述问题,最后师生小结:①创作契机:“是岁七月七日,予在湖州曝书画,见此竹,废卷而哭失声。”注意分析“废卷…‘哭失声”两个细节,它们表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痛悼之情。创作目的:“而余亦载与可畴昔戏笑之言者,以见与可于予亲厚无间如此。”换言之,以戏笑之言反映友情珍贵,更见缅怀之深。注意:记载戏笑之言是手段,是方式,显见二人亲厚无间是目的。2②以曹操和桥公的忘年之交亲密无间、性情相映的关系来类比作者与表兄文与可的深厚情谊,一言一笑皆性情,无拘无束见友谊。③第2段集中描绘作者和与可的交往趣事,由此过渡到第2段文本的研读。二、研读第2段——品味笑话,见情见性①请同学围绕“趣”事划分层次,概括层意,说说每件事“趣”在何处。明确:第一层:从开头至“袜材当萃于子矣”,写与可视绢为袜,拒绝作画的故事,表现他淡泊名利、狂放不羁的性格特点。第二层:从“书尾复写一诗”至“而有万尺之势”,写苏轼和文与可书往信来,围绕“二百五十匹绢”和“万尺竹”的话题展开辩论的趣事,阐明两人共同的美学观点。第三层:从“筼筜谷在洋州”至“失笑喷饭满案”,写诗中所写与现实活动的巧合,表现朋友之间的默契和理解、机智和风趣。②第一层中写道:“近语士大夫,吾墨竹一派,近在彭城,可往求之。袜材当萃于子矣。”请同学设想一下,如果真的有人持缣素请东坡作画,东坡会怎样做?他为什么会这样做?文与可笑话东坡,又告诉我们什么?明确:东坡与文与可一样,尽管画艺精湛,但不重名利,淡泊自处,同样会拒绝作画。此句玩笑表明与可对东坡的信任和理解,而且这种理解是建立在性情相投、坦率相见基础之上的。足见出两人友谊根基之深厚。③第二层中苏轼与文与可诗书唱和,有关竹的描绘多次引用了“万尺竹”之语,试找出来说说它们的含义有什么不同?由此又看出二人怎样的情趣?A.“拟将一段鹅溪绢,扫取寒梢万尺长。”这是文与可写给苏轼的诗句,表明他想用名绢给苏轼画一幅墨竹图,诗中“万尺长”乃是艺术想象,意味尺幅千里,尺水兴波,以方寸竹枝表现万尺气势,凸现画竹的生机气韵。3B.“竹长万尺,当用绢二百五十匹,知公倦于笔砚,愿得此绢而已!”此苏轼答语,表面是说,竹长万尺,依此作画,耗绢不少,累死人也,是戏笑之言,苏公故意以虚为实,笑话朋友,并非真的不理解与可诗句含义。C.“吾言妄矣,世岂有万尺竹哉?”此为与可之言,在苏轼的狡辩之下,与可表面上承认说错了话,世间根本没有万尺长竹,实际上是将计就计,将错就错,和苏轼开了一个玩笑,他心里明白苏轼在狡辩,他也明白自己的诗句没有写错,答语貌似直率诚实,其实机智聪明。D.“世间亦有千寻竹,月落庭空影许长”,这是苏轼又一次偷换概念,故意狡辩,上文是与可承认世间没有万尺竹,这里苏轼偏说有万尺竹,与朋友作对,并作诗证明,诗中所言乃艺术想象,夸张虚构,而非现实之竹,最后与可会心一笑,说了一句话“苏子辩矣”。E.“此竹数尺耳,而有万尺之势”,这是文与可赠画给苏子时所说的一句话,表明“数尺之竹”显“万尺之势”的构思艺术。小结:两人围绕“万尺竹”展开辩论,虚虚实实,真真假假,饶有风趣。苏子偷换概念,故意曲解,调笑与可;与可从容不迫,将错就错,回敬苏子。苏子显得活泼机敏,幽默风趣,与可则显得含蓄内敛,老成稳重。二人心有灵犀却又藏而不露,共同演绎了一曲高雅脱俗、性情相映的友谊之歌。他们的玩笑背后还隐藏着一个共同的创作见解,那就是艺术创作神似高于形似的美学观点。④苏轼的《筼筜谷谷》(其一),表面意思是什么?深层含义又是什么?明确:表面意思是说,洋州(文与可任职的地方)修竹遍地,贱如篷草,难以逃脱文太守的斤斧砍伐厄运,我料想文太守清贫艰苦又嘴馋好吃,恐怕千亩修竹嫩笋早被太守吃在胸中了吧。深层含义是讲,文太守爱竹入迷,静观默察,4烂熟于心,胸有成竹,其画当然卓然不凡。朋友一看,大笑之余心领神会,暗自佩服,可见朋友的机智敏慧,才情横溢,也可看出苏子对与可的理解认同,乃至欣赏佩服。朋友之间性情相通,心心相印,知心知音,多么难得!⑤全段追忆二人交往的三件趣事,大多诙谐幽默之语,读来给人以生动、好笑之感,是否会冲淡全文悲哀、痛悼友人的气氛?这种写法与韩愈的《祭十二郎》有何不同?明确:不会冲淡悲痛、哀伤的气氛,这是以乐衬悲,以乐写悲的手法。此手法运用有现实生活为基础,我们痛悼亲人或朋友的时候,总是想起与他们交往、相处的许多事情,悲伤的,欢乐的,不幸的,无所不有,越是欢乐有趣的生活情景,就越让人伤心,因为那种快乐欢愉现在不在了,斯人已去,哀痛长留。韩愈的《祭十二郎》也是缅怀、痛悼亲人兼朋友,主要是以悲写悲,不见欢乐,也欢乐不得,两篇文章,手法各异,情感效果实质上是一致的。小结第2段:此段通过追忆二人交往过程中的三件趣事,表现了文与可为官清廉,漠视名利,恬淡狂放的性情;亦可看出二人感情的深厚,关系的亲密和见解的一致。⑥问题:此段可否与第1段调换顺序?为什么?(由此过渡到对l段的学习)三、研读第1段——品读文意,把握理论①朗读全段,划分层次,归纳层意。明确:全段分为三层:开头至“少纵则逝矣”为第一层,介绍文与可“胸有成竹”的绘画理论;“与可之教予如此”至“岂独竹乎”为第二层,写作者对与可理论的实践体会;“子由为《墨竹赋》”至结尾为第三层,写子由的艺术实5践体会。②学习第一层,说说文与可的理论主张是什么?时下流行的画竹理论又是什么?二者不同在哪里?明确:文与可主张意在笔先,反对临画敷衍;主张整体神似,反对枝节形似;主张观察自然,积累生活,做到成竹在胸,反对脱离自然,违背规律,机械切割的做法。③苏轼的实践体会是什么?明确:苏轼学习与可理论有两点体会:一是明白与可所讲的理论,但是不能完全做到,内外不一,心手不适,“乃不学之过也”;二是由绘画体验引申开去,得出在社会生活中也要重视实践,不断积累经验。这些体会充分表明,作者对与可绘画理论的认可和赞同,流露出对与可的钦佩之情。④子由的艺术实践体会是什么?这对写与可有何作用?明确:表兄文与可画墨竹就像庖丁解牛、轮扁斫轮一样,是依托绘画技艺传达出一种精妙、深邃的道理,三者都充分重视生活实践,重视观察积累,这是艺术之道,也是技艺之道。子由的认识从一个侧面突出了与可的经验、见解高人一等。⑤找出本段运用了哪些反问句式,并体会它们的表达作用。明确:A.岂复有竹乎?(用反问句批评、否定那种脱离生活,违背规律的画竹方法。)B.故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平居自视了然,而临事忽焉丧之,岂独竹乎?(用反问句延伸拓展,表明画竹如此,做其他事情莫不如此,眼高手低,6缺乏实践,万万不行。富有哲理。)C.今夫子之托于斯竹也,而予以为有道者,则非耶?(用反问句强调文与可画竹理论是有道之识,与庖丁养生思想和轮扁斫轮的道理是一样的重要。)D.若予者,岂独得其意,并得其法。(用反问句强调我学习与可理论,得其意,又得其法,比苏辙收获更大,从而突出了对与可的远见的佩服。)⑥文章开篇即介绍文与可画竹的理论,有何作用?这段顺序与第2段可以调换吗?明确:第1段开头不是直接就抒写悼念之情或两人的交往,而是从文与可的画竹理论写起,突出了与可的巨大理论贡献,突兀不凡,别开生面,给人一种新鲜感。表现出作者对文与可的敬佩、赞许之情。此段不可与第2段调换顺序,因为先写理论,再谈在此理论指导下的创作实践,这是自然之理。(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410007)

1 / 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