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坡支护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3二、边坡支护设计数据…………………………………………………………….4三、土方挖运………………………………………………………………….4四、支护施工………………………………………………………………….4五、质量要求………………………………………………………………….6六、边坡及民房监控……………………………………………………….6七、土方施工过程中遇紧急情况的处理措施…………………………………….7附图1:土方开挖及护坡范围示意图附图2:土钉护坡剖面图1、工程概况:本工程开挖面积为xx平方米,总土方量约为xx立方米;地基勘察报告显示如下:1)、地形地貌:本场地位于xx。场地地貌表层为人工填土,其下为第四纪冲洪积成因的粘性土、粉土、砂类土和碎石土,地面标高xxm。2)、地层概况:拟建场地表层为人工堆积层,厚度0.30~3.60米,包括粘质粉土、粉质黏土(1)层和房渣土(1)1层。第四纪冲洪积土层:粘质粉土(2)层:褐黄色,湿,中~密实,夹粉质粘土(2)1层透镜体,局部接近砂质粉土,该层层顶标高44.89米~46.73米;粉质粘土(3)层:黄褐~褐灰色,可塑,含氧化铁、云母及少量有机质,该层层顶标高41.73米~43.73米;中砂(4)层:褐黄色,湿,中~密实,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长石和云母,该层层顶标高39.79米~40.64米;中砂(5)层:褐灰色,湿,密实,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长石和云母,含少量圆砾,夹粉质粘土(5)1层透镜体及粉细砂薄层,该层层顶标高36.57米~48.44米;中砂(6)层:褐黄色,湿,密实,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长石和云母,含少量圆砾,夹粉质粘土(6)1层透镜体及粉细砂薄层,该层层顶标高32.85米~34.64米;圆砾(7)层:杂色,湿~饱和,密实,亚圆形为主,一般粒径1~2厘米,最大粒径4厘米,圆砾含量约50%~55%,填充中粗砂,母岩成分以灰岩、砂岩、石英岩为主。该层最大揭露厚度为4.0米。3)、地下水:历年最高水位曾接近自然地表,近3~5年最高水位标高为40.00m左右(不包括上层滞水)。可不考虑地下水对混凝土的腐蚀性问题。4)、场地土类型:场地土为中软场地土,抗震设计不考虑液化。5)、场地类别:场地类别为Ⅲ类。6)、勘察建议:选择粉质粘土(3)作为地基直接持力层,综合考虑的地基承载力标准值fak=170KPa。基础开挖后必须进行普遍钎探,并会同勘察,设计单位验槽合格后方可进行基础施工。局部槽底标高未达到持力层的,继续下挖至持力层,用3:7灰土回填至持力层,夯实系数不小于0.95,处理后的地基承载力标准值fak≥170KPa。地下室的基底设计标高为-6.00米(未考虑集水坑深度),考虑室内外高差,施工现场实际土方开挖深度为5.40米。由于东侧、西侧各有一户居民房屋未拆除,且房屋位于土方开挖线内,其中东侧居民房屋距建筑物外墙皮只有4m左右,西侧居民房屋距建筑物开挖线只有不到4m,由于现场情况的限制,以及工期的要求,该两处基坑必须采用边坡支护措施(其它部位土方开挖采用自然放坡)。根据我们的经验,基坑护壁采用喷锚支护。土方开挖时需分层进行,挖一层作一层喷锚,分3层开挖,每层约1.5米左右。在基础大面积土方开挖前,应先做基坑护壁,然后再进行基础大面积土方开挖。开挖顺序:基坑开挖根据喷锚支护设计排数,分3步开挖,每步首先开挖喷锚支护施工工作面。工作面宽度按该位置设计喷锚土钉长度并结合工作要求适当留置(8~10m)。基坑中部土方可分2步开挖到底。总体计划从西北角向东南开挖,基坑北部、西部向东南部收土,最后再由东南角马道口运出。2、基坑支护设计数据喷锚支护:放坡系数1:0.2,土钉分3层,呈梅花型布置,土钉锚固体直径120mm,土钉钢筋为1Φ18。喷锚面层为φ6.5@250mm×250mm钢筋网和1Φ14横向压筋,喷射80mm±20mm厚的C20细石混凝土,混凝土配合比为水泥:砂子:碎石:速凝剂=1:2:2:0.3(重量比)。坡顶四周做1.0m宽散水,做法同喷锚面层,坡比0.02:1。土钉支护设计数据见下表。层序锚孔直径(mm)垂直间距(m)水平间距(m)土钉倾角(°)锚筋直径(mm)锚筋长度(m)压筋直径(mm)一1201.501.5010Φ186.00Φ14二1201.501.5010Φ186.00Φ14三1201.501.5010Φ185.00Φ143、土方挖运土方施工流程:设备进场→场地平整→施工放线→地上、地下障碍物清除→开挖喷锚施工工作面→支护施工后下步土方开挖→开挖至槽底→清槽收土→后续施工。运土施工流程:挖土装车→出口处清土→清扫(冲洗)轮胎→出场外运挖土施工:挖土机挖土应配合喷锚支护施工进行,挖土大致分为3步,每步开挖至相应喷锚施工标高,每步挖深与喷锚施工竖向间距相符,施工时首先开挖喷锚施工工作面(周边),然后向中间开挖。土方与喷锚施工的配合:每步土方施工先给喷锚支护施工开挖工作面,土方开挖切坡时由支护看坡人指挥确定边坡留土厚度,减少人工修坡工作量,提高工效。对于边坡一般障碍物可由挖土机直接挖除,支护时再进行处理。施工中全力配合边坡支护,对于边坡开挖深度控制、险情回填处理等安排应积极响应,一切为整体安全考虑。4、支护施工施工工艺流程:开挖工作面→修整坡面→放线定位→用洛阳铲成孔→插筋→堵孔注浆→绑扎、固定钢筋网→压筋→喷射砼面层→砼面层养护坡面施工:基坑开挖过程中与土方队及时协调密切配合,按设计坡比开挖,严禁超挖,及时修坡,保证坡面平整度。坡面稳定性不好的部位减少每步开挖深度和长度,或先喷射一层细石混凝土后再进行锚喷施工。土钉施工:坡面经检查合格后,放线定锚孔位置,用洛阳铲成孔(直径100mm);检查孔深、孔径、锚筋长度合格后,及时插入锚筋和注浆管至距孔底250~500mm处,及时注水泥浆并二次压浆,孔口部位宜设置止浆塞;水泥浆水灰比宜为0.45~0.50,水泥浆强度等级不低于M10,注浆压力不得小于0.3MPa。钢筋设计长度包括弯钩长度,弯钩长20cm;弯钩处采用冷弯,与锚筋成90°;锚筋沿长度方向每隔2m用φ6.5钢筋焊一个三角形托架,使土钉居于锚孔中心。混凝土面层施工:在锚筋头部做喷射混凝土厚度80mm的标记。将φ6.5的钢筋编成@250mm×250mm的网片,用插入土中的钢筋固定,用加强筋压紧与锚头焊接。钢筋网片均应与上部搭接,给下步留茬,搭接长度不小于30cm,接茬避免在同一直线上,经检验合格后喷射80±20mm厚C20细石混凝土。5、质量要求:修坡应平整,在坡面喷射混凝土支护前,应清除坡面虚土。土钉定位间距允许偏差控制在±150mm范围。成孔深度偏差控制在+200mm~-50mm,成孔直径偏差控制在+20mm~-5mm范围。成孔倾角偏差一般情况不大于3º。喷射细石混凝土时,喷头与受喷面距离宜为0.6~1.2m,自下而上垂直坡面喷射,一次喷射厚度不宜小于40mm。钢筋网保护层厚度不宜小于20mm。严格按施工程序逐层施工,严禁在面层养护期间抢挖下一步土方,面层养护24小时后方可进行下步土方开挖。喷锚支护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由于地质条件、施工的复杂性,基坑各边坡地坪标高不一致,基坑深度也不同,边坡土钉的实际排数,土钉长度和间距应根据实际情况由技术人员做相应调整。因地下障碍物而无法按设计孔位或设计长度进行成孔施工,可适当调整土钉入射角度、间距和位置,以避开地下障碍物。当土钉间距调整幅度超过500mm或成孔深度比原设计孔深少2000mm以上时,施工现场技术人员应与设计人员协商解决。基坑开挖过程中因土质较松散而发生局部土体不稳定时,可采用的方法有:1)视土质情况减小土方开挖深度。2)可在土方开挖后立即喷射一层40mm厚的砂浆或混凝土,再进行土钉施工。3)若不稳定土体已塌落,视塌落土体大小用编织袋或草袋等物体装土填充密实后,挂钢筋网或进行压力注浆,再进行下一步工序施工。6、边坡及民房监控监控目的:在基础施工及维护阶段阶段,可能会出现基坑变形和相应引起的周边建筑的变形,为确保边坡的安全稳定和工程顺利进行,及时掌握基坑边坡变形动态,便于采取各种保护措施,我们在基础施工过程中对边坡及周边建筑进行水平位移和变形监测。监测项目:1、基坑边坡水平位移、沉降、裂缝。2、基坑周边相邻较近建筑的变形。3、观测周期基坑开挖前对基坑边坡观测一次,在开挖过程中,每天观测一次;如发现位移量较大或有突变时,加强观测,每间隔1小时观测1次,将观测结果上报监理;观测分节段,分别为土方开挖阶段、直至土方回填。观测周期:观测周期拟为2天。观测分节段,分别为土方开挖阶段、直至土方回填。首次观测时,对各观测点连续观测2次,2次高差之差不宜大于±0.1mm,取中数作为初始值,以后每次观测值均应与初始值进行比较,以求得垂直位移量。周边建筑物变形监测报警值:建筑基础的倾斜报警值为3%。7、土方施工过程中遇紧急情况的处理措施1、立即停止施工,疏散相关人员。2、当边坡出现明显垮塌迹象,立即进行土方回填,稳住边坡。3、检查护坡施工情况,查明原因,制定补救方案。4、当边坡出现较大裂逢时,可对边坡进行支护加固处理。5、当坡顶大量堆载引起险情时,须立即清除坡顶重载,严禁坡顶堆重载。6、施工现场需有专人进行看护,并负责统一协调指挥。7、夜间施工有足够的照明。8、严禁在边坡上抛扔材料和其它物品。9、特殊作业人员需持证上岗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