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交通大学武旭姓名:武旭办公室:交通运输学院8501办公电话:010-51688354电子信箱:wuxu@jtys.bjtu.edu.cn课程前言一、学习目标二、教学安排三、考核方法四、教材和教学参考书一、学习目标1.了解发达国家的交通政策法规;2.理解交通运输政策法规的定义、框架;3.理解交通运输政策的理论依据;4.理解我国在交通建设、管理等方面的主要政策建议;5.了解交通运输能源、环境政策方向。二、教学安排第一章交通运输政策概论第二章美国交通运输政策与法规的演变第三章交通运输政策法规基本理论第四章发达国家的交通运输政策文件第五章中国交通运输政策的历史沿革二、教学安排第六章交通运输管理政策第七章交通运输建设政策第八章交通发展政策和技术政策第九章交通运输能源、环境政策三、考核方法1.平时考核(占40%)。考核内容包括:(1)上课出勤、听讲、回答问题情况;(2)课后作业情况。2.期末考核(占60%)。采用论文方式。四、教材和教学参考书1、季令,交通运输政策.中国铁道出版社,2003年2、黄民,张建平.国外交通运输发展战略及启示,2007年3、王庆云,交通运输发展理论与实践,2006年引子中国的交通税收政策改革——燃油税燃油税养路费取代引子中国的交通税收政策改革——燃油税1994年正式提出开征燃油税的动议;1997年7月3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首次提出以燃油附加费替代养路费等,拟从1998年1月1日起实施;1998年10月,国务院提请全国人大审议的公路法修正草案里,将燃油费改为燃油税;引子1999年10月,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最终审议通过了《关于修改公路法的决定》的修正案,将该法案的第三十六条改为:“国家采用依法征税的办法筹集公路养护资金,具体实施办法和步骤由国务院规定”;2005年初,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布报告称,我国已经制定了征收汽车燃油税的方案;但是改革一推再推交通部、财政部连续几年发文继续征收养路费。引子中国的交通税收政策改革——燃油税1、实施征收燃油税的原因?2、征收燃油税的是否合理?第一章交通运输政策概论第一章交通运输政策概论第一节交通运输政策的概念和特点第二节交通运输政策的目标及表现形式第一节交通运输政策的概念和特点1、交通运输政策的概念政策是指国家或国际组织为实现一定历史时期的任务和目标而制定的约束人们行为的行动依据和行为准则,其通常以具有强制性的规章、制度、法令、条例、政府文件等形式出现。1、交通运输政策的概念交通运输政策是指在交通运输领域里的政策。交通运输政策是国家或国际组织对交通的规划、建设、养护和营运管理的指导原则和工作方针,具体体现在与交通运输有关的法律、条例、规章或具体文件中。目标在于维护公共利益和提高交通运输的投入产出效率。2、交通运输政策的主要内容政策目标的设定政策手段政策实施政策目标的设定是政府内部确认所提政策方案的合法性、制定相关法令、针对不同时期和不同经济发展阶段所面临的不同运输问题,最终由政府立法提出实施措施。3、交通运输政策的特点国家介入交通市场的表现与市场环境相互影响体现交通运输的公共性属于经济政策4、交通运输政策与交通运输法规的关系交通运输政策是交通运输法规的灵魂。交通运输法规是交通运输政策的表现。5、交通运输政策存在的必要性运输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亚当·斯密《国富论》论述了运输对城市和地区经济繁荣所起的促进作用,政府在交通运输方面的开支等相关问题;李斯特将交通作为影响国民生产力的一个因素进行研究;马克思《资本论》论述了铁路和航运对资本主义大工业的作用;孙中山《三民主义》如中国交通运输之事业发达,则凡于铁路集中之地,水陆交汇之区,大市镇必从而生焉。5、交通运输政策存在的必要性运输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各国运输业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若干国家运输业产值占GDP的比重变动趋势图5、交通运输政策存在的必要性运输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运输业所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各国居民运输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重若干国家居民运输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重变动趋势图6、交通运输政策的作用导向功能协调功能控制功能激励功能再分配功能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第二节交通运输政策的目标及表现形式1、交通运输政策的基本目标国民经济目标:以社会资源的最合理分配,实现交通运输结构的合理化;综合利用一切可利用的交通运输手段实现运输高效与安全。促进地区交流目标:通过运输改善所涉地区差别;环境目标:消除交通公害和地球温室效应,保护环境,抑制生态破坏等。2、交通运输政策的具体目标与常见措施缓和通勤、上学高峰时段的拥堵状况实行分时段通勤。实施公交优先策略、严格违章行车处理。加强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促进地区间的交流构建铁路、水路、公路、航空大运量快速运输网络。丰富休闲生活积极发展旅游交通,改进观光地区的交通工具,提供价格低廉的交通工具。实现高质量的运输服务旅客运输物流服务年老、残疾人、弱势群体服务改进地球环境构建环境负荷小的交通体系采用单位运量废气排放量小的交通方式3、交通运输政策的影响因素交通政策地理和资源条件国家及国际社会政治状况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国家经济发展战略4、交通运输政策的表现形式国际会议文件国家文件地方政府文件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文件相关部委共同制定的文件国家集团文件专家组文件包括国家集团(联盟)的议定书、内部协议、备忘录等包括国家的法律、法案、法规、国家综合开发计划等包括政府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的法令、法案或白皮书包括政府相关部门共同制定的方针、标准、纲要、建议第二章美国运输政策的变迁第二章美国运输政策的变迁第一节美国运输概况第二节美国运输政策变迁第一节美国运输概况1概况2004年美国624万公里的公路320万公里的石油和天然气管道19.2万公里的铁路4万多公里的商用内河航道5000多个公共机场2004年中国187.07万公里的公路3.82万公里的管道7.44万公里的铁路1.5万公里的高等级内河航道133个民航国内通航机场1概况2002年运输业产值占GDP的6.6%;居民在运输方面的消费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11.4%;运输从业人员约占全部就业人员的13%。2、组织体制国会管制机构司法总统消费者运输企业其他利益集团运输政策运输业2、组织体制立法机构5个常设委员会:商业、科学与运输委员会环境与公共事业委员会州际与国际贸易委员会公共事业与运输委员会商船和渔业委员会参议院众议院2、组织体制行政机构总统、国务院、联邦海运管理局、联邦能源部、陆军工兵部队、环境保护局、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运输部运输部联邦航空管理局联邦铁路管理局联邦公路管理局公共交通管理局国家公路交通安全局圣·劳伦斯航道发展公司海运管理局海岸警备队、运输安全局(归国土安全部)2、组织体制司法机构法院负有解释法律、调解冲突的责任。运输业者、货主、旅客和一般公众,都可以通过求助法院对法律进行解释,以改变现行的运输政策。2、组织体制运输管制机构州际商务委员会(InterstateCommerceCommission简称ICC)联邦海事委员会联邦能源管理委员会民用航空委员会美国地面运输委员会(Thesurfacetransportationboard,简称STB)2、组织体制产业联合会美国铁路协会美国公路协会美国航空运输协会美国水运经营者协会货运代理协会全国大客车经营者协会美国轮船公司委员会全国产业运输联盟美国运输协会第二节美国运输政策变迁“为对所有运输方式实行公正而有效的管制,特宣布国会的国家运输政策。国家运输政策承认和保持每一种运输方式的固有优势;促进、保护适当而有效的运输服务;并在运输中和各运输企业间培育良好的经济环境;鼓励建立和保持合理的运价,不许有歧视、不适当的优惠或与各州及其主管官员合作进行不公平的或破坏性的竞争;保护运输业工作人员在工资待遇和劳动条件方面的合法权益。其目的是为了发展、协调和保持一个由水路、公路、铁路及其它运输方式组成的全国运输系统,以满足美国商业、邮政和国防的需要。各种法规的所有条款,都应贯彻执行上述政策。”1、扩大运输能力早期收费公路18世纪末开始出现了主要由私人投资修建的收费公路1806年出台了国家收费公路法使公路的收费合法化19世纪初开始对公路实行直接资助的政策1、扩大运输能力运河建设1807年蒸汽船的发明促使运河建设进入大发展时期各州和地方政策都积极修建运河并对运营公司实行资助和补贴政策至1850年,联邦政策共向州政府划拨出2.73万平方公里土地用于运河的修建和运输,25.9万平方公里土地用于洪水控制。1860年运河达到6437公里,成为美国第一个运输网络,蒸汽船每年在密西西比河运输的货物价值达到3亿美元。1887年全部由联邦政府拨款治理河流,变天然航道为人工渠化航道。由工兵清理和疏浚航道由海岸警备队负责提供导航支援1、扩大运输能力对铁路建设的资助与扶持政策为铁路无偿赠送土地是联邦政府资助政策的最重要形式。在19世纪50年代至19世纪末铁路建设高潮时期,美国联邦政府共向铁路赠送了多达19.8万平方公里土地。据1940年成立的调查研究委员会估计,到1940年各铁路公司从联邦无偿获得的土地价值超过了4.4亿美元,其中出售土地的净收入超过了3.8亿美元。为铁路提供贷款担保和税费减免允许铁路公司出售债券和股票等指定由铁路承担所有的邮政运输美国铁路里程变化图1、扩大运输能力1870年格兰其法规定最高运价表禁止地方差别待遇,取消价格歧视禁止铁路合并禁止向公务员发放免票1、扩大运输能力1、扩大运输能力1874年温道姆报告与1886年库劳姆报告铁路的垄断和差别待遇问题1872年参议院温道姆委员会(WindomCommitte)1874年“通向沿海地区的运输通道”报告(WindomReport):从公众角度出发,提出竞争是运价最好的调节办法,建议政府修建并经营铁路,并积极发展内河水运。里根议案(TheReganBill)1、扩大运输能力1874年温道姆报告与1886年库劳姆报告1885年库劳姆委员会(TheCollomCommitees)1886年调查报告(CollomReport),一方面铁路仍存在着垄断权利及大量的差别待遇问题,另一方面1874年以来发生的许多变化(如1870年代的价格战、1879年总体经济的复苏、机械的巨大改进和铁路运输的规模经济等)引起了货运运价的普遍下降,所以建议通过立法解决铁路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公开运价而不是降低运价作为补救措施。1、扩大运输能力1886年瓦巴什案件(theWabashCase)美国最高法院裁决州政府不能管理关系到公共利益的州际运输的运价。1887年管制商务法指导思想:联邦政府通过建立一个独立的管制机构对铁路实行管制,防止其垄断和差别待遇问题,使其行为符合公共利益的标准,即确保运价的公平合理。州际商务委员会(ICC)1、扩大运输能力1887年管制商务法基本指导原则是运价应该公平、合理。四个“禁止”:禁止对人的不公平差别待遇;禁止不正当或不合理的特殊优惠及不正当或不合理的损害;禁止对运程较短者比较长者收取或接收任何较多的报酬;禁止联营缔结任何契约、协议或联合;一个“公开”:公布运价表以便公众查阅。1903年爱尔金斯法反回扣法旨在控制对于旅客或货主的差别待遇问题。该法规定,给予或接受回扣、背离公布的运价或者坚持法院禁止的运价均为非法,并规定了相应的刑事处罚条款。1、扩大运输能力1906年赫伯恩法旨在继续加强对运输的管制和增强ICC的权力,以制止铁路部门滥用垄断权力的行为。ICC有权通过规定最高运价以限制运价的变化;增加ICC审核联运线路和联合运价的权力;规定改变运价要有30天的通告期;扩大ICC对于个人差别待遇的管制;有权制定对运输企业有约束力的规章制度;委员会的裁决对运输企业有严格约束力。1、扩大运输能力1910年曼恩——爱尔金斯法规定ICC有权中止运输企业改变运价的企图,并对已经支付运费的托运人给予补偿。建立商业法院以加速对ICC案件的审理,ICC还被授权可自行组织听证以确定运价的合理性。1、扩大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