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知识就是力量”到“创新才是力量”——关于“知识就是力量”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武汉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从“知识就是力量”到“创新才是力量”——关于“知识就是力量”的反思与重建姓名:肖静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科学技术哲学指导教师:李锐锋20070510从“知识就是力量”到“创新才是力量”——关于“知识就是力量”的反思与重建作者:肖静学位授予单位:武汉科技大学相似文献(10条)1.期刊论文田闯.王紫琳科技创新战略研究-法制与社会2008,(31)本文简要介绍了创新、科技创新、战略、科技战略的概念,进而提出了科技创新战略的概念,并将科技创新战略分为:科学知识创新战略、技术系统创新战略、科技管理创新战略三个部分.2.期刊论文陈卫国.谢子书.CHENWei-guo.XIEZi-shu基于科技创新与编辑人才的互补关系-水科学与工程技术2009,(6)创新是科技期刊的生命之本,科学的本质是创新.科技进步、社会发展,都要不断地有所发现,有所发展,有所创新.作为传播科学技术信息的科技期刊,要适应当今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起到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的媒介和导向作用,关键要具备广博的科学知识,强烈的时代意识,创新性的思维能力的科技期刊编辑人才队伍,才能完成新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该文从科技创新,专业人才与科技期刊的关系,论述了信息时代对编辑素质的要求,以及创新体制下科技期刊的发展.3.期刊论文孟响创新文化:科技创新的导引-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5,(10)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文化则是这个灵魂生长的土壤.文化影响着科技的生成、发展与传播,影响着创新的进程和结果.先进生产力的出现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总要寻找它的落脚点,而且往往在最适宜的文化环境里实现突破.一个社会的文化氛围不仅影响科技知识和成果的出现,更会影响到科学知识的传播以及科技成果向现实的转化.4.期刊论文郭金霞.张小风.张春民.张英妹植物保护科技创新面临的障碍与对策-农业科技管理2005,24(3)中国加入WTO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步伐加快,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农业是时代的要求.植物保护是农业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农业、农村经济和环保事业的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随着国内外农产品市场的变化,中国农业发展模式必然从数量型增长转向质量型增长,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出口比例,其根本性战略性措施是提高我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获取全球农业科学知识和技术能力及广大农民使用技术的能力.国际经验和中国的实践表明,对农业R&D的长期投资回报率相当高,加之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生产国,任何农业科技创新和技术扩散都有明显的规模效应,科技进步是推进经济及社会各项事业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撑,科技投入是加速科技进步的必要保障.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因素存在,农业技术创新对农业增长与发展的贡献并不尽如人意,有待解决的问题依然严峻.5.期刊论文王林增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农村经济2002,(7)一、农业科技要创新必须重视知识经济的挑战农业科技创新包括农业科学创新和农业技术创新.前者指通过农业科学研究,获得新的基础科学和农业技术科学知识的过程;后者指学习、革新和创造新农业技术的过程,农业科学创新是农业技术创新的基础,农业技术创新是农业科学创新在农业生产中的实际应用.目前,知识已开始成为主要的生产要素进入社会和经济各个领域,特别是在农业方面,转基因抗病虫植物品种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石油农业带来的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等严重局面,预示着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在农业上的加速应用,正孕育着一次世界范围的新的农业科技革命.我国农业也正在由资源依存型向科技依存型转变,高新技术正逐步地走进农业的每一个领域.6.学位论文沈娟科技创新的伦理学思考2007科学活动充满创造性,创新是科学活动的生命。通过创新,不断的造福社会和全人类。科技创新的目的在于其普及性和应用性,特别在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成为社会化的创新活动,在创新同时把科技的成果、知识迅速地传播给整个社会,从而推动社会文明的进步。科学是实证的知识系统,它追求的目的是“真”,它发现的是客观规律,解决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但科学技术的应用在客观上存在两面性,即“双刃剑”问题。科学知识及技术发明成果总的来说应是中性的,并不会对社会生态、自然生态带来坏的影响。但是什么人掌握它,通过什么方法去研究它;以什么目的去应用它,所带来的后果可能完全不同。而伦理道德正是规范性的,它追求的是“善”;阐明的是人与人应该怎样相处,解决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科技总是在创新,而创新总会引起人类生活与利益关系的改变。因此,有必要在科技创新的过程中,强调科技伦理道德的问题.而这对目前建设创新性国家更有其现实意义。本课题旨在揭示当代科技创新与伦理道德的冲突与困境;深入阐述科技创新与伦理道德产生冲突的根源与具体表现;通过理论分析科技创新与伦理道德之间的关系,结合当前实践问题,明确指出实现科技发展与伦理道德协调发展的途径。本课题的研究,对科技创新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研究科技创新与伦理道德的协调发展以及实现,有利于发挥伦理道德在科技创新中的调节功能,从而促进我国科技事业健康发展,保证科技创新朝着有利于社会主义建设和造福与人民的方向发展。7.期刊论文张玉台全面推进科技创新-科学咨询2003,(5)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要使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要形成比较完善的科技创新体系,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全面提高公民素质的新阶段,也是对科协工作的新要求.加强科普工作和继续教育工作,对于建立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科协要结合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履行科普工作主要社会力量的职责,大力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为在全社会形成崇尚科学、鼓励创新、反对迷信和伪科学的良好氛围,不断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而努力.8.期刊论文王霞图书馆知识服务与科技创新-中州学刊2007,(5)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为最宝贵的资源,最重要的资本.通过知识创新将人类原有的知识进行创造性的变革,获取新的科学知识、技术知识为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新理论和新方法,成为人类文明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9.期刊论文《科技之窗》栏目组从《科技之窗》栏目看青海科技创新与进步-青海科技2006,13(2)科技之窗栏目作为青海省惟一一个科教类电视栏目,以传播科学知识,服务社会发展为节目宗旨.十五期间,栏目一如既往地履行宣传职责,以电视宣传工作者的视角和对科技事实观察的敏锐性时刻关注着青海科技工作的发展,关注着科技体制的改革,也关注着科技成果的推广所取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意义.对于青海科技发展来说,十五是收获颇丰的五年,也是创新不断的五年,作为科技电视类栏目,我们有幸用镜头记录下了累累硕果.10.学位论文马林慧上海市青少年生物科技创新与实践活动现状的调查与研究2006上海市中等教育课程改革比较活跃,一直处于全国课改之首,在创新教育和活动形式的教育中更是走出了自己的特色。本文主要通过文献及资料统计、问卷调查、访谈、行动参与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上海市的高中生物科技创新与实践活动发展现状进行了调查和分析,从各个角度发现上海市该教育领域的特色及发展要求,并提出相关建议。论文通过查阅资料获得了对相关概念比较权威的界定,并探讨了生物科技创新与实践活动重要的理论支撑。对于现有研究基础,分国外、国内和上海市三个层次综述了生物科技创新与实践活动的开展情况。论文的研究部分分为对研究方法的介绍,以及数据和信息的搜集及结果的初步展示部分,按照学生问卷、教师问卷、访谈和行动参与分别描述。最后笔者通过对资料和调查结果的讨论分析,为今后生物科技创新与实践活动的开展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学生卷随机来自上海市各区7所中学,有效问卷共379份;教师卷半随机地来自上海市12所中学,有效问卷共35份。访谈对象为上海市青少年科技教育中心两位负责老师,以及上海科技馆公众教育部负责老师。通过本次调查与分析,上海市生物科技创新与实践活动的总体开展情况有以下总结:上海市高中生参加生物科技创新与实践活动的比例不令人满意;学生感兴趣的课题多为生态和环境考察等基础研究领域;上海市每年举办的中学科研专家咨询会效果很好,值得继续发扬;中学生物教师参与辅导活动及获奖情况良好,说明生物科技创新与实践活动有较乐观的支持基础;教师对相关的理论认识近几年有了飞速的提高,但仍有1/4的生物教师没有特别思考过这个问题,教育目标相关的理论往往被忽视;受重视的程度还有待加强;学生科学知识、态度、技能情况良好,但不同类型学校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对生物科技创新与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形式有以下总结:校内主要以研究性学习和拓展课为最见成效的形式,重点中学形式较普通中学更加丰富,但存在学科间比较割裂、学科分布不均的情况;校外生物科技教育中科学普及性活动(项目设计类)占的比例更大,存在高中生积极性不够高的情况。对于选题的特征有以下总结:教育者普遍认识到学生从身边发现课题的重要性,教材知识的拓展和社会热点问题也是主题的常见来源;大型科学普及活动课题的来源更多受到专家指点的影响;课题研究具有科学规范性、研究性和创新性的特点,而普及活动偏向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培养学生的生态道德观念。生物科技创新与实践活动的开展中存在以下问题:应该继续加强高中生研究能力锻炼,另外还有资源相对缺乏、教师对学生看法不乐观、评价体系不成熟等问题。在课题和主题确定过程中也存在个别问题,如课题选择偏高于学生当前的认知、思维和技术水平,学科间的综合程度较低,学生社会交往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培养不够。通过问卷结果和专家建议,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以下补救途径: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渗透科学素养教育观念,使学生提高创新和研究的意识与自觉性;完善学校实验及教学设备;学校及教育部门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扩大奖励面积,扩大对学生的奖励面积。据此,本论文提出以下建议:加强师生相关理论学习,正确认识生物科技创新与实践活动的重要性;进一步落实课堂教学改革;加强上海市普通中学研究性学习与拓展课的开发及实施力度;进一步认识和加强生物科技创新与实践活动中的个性化教学成分;增大该领域的投资;对课题研究型活动的课题选择要结合地方和学生特色;活动中曾强对技能培训的重视;完善评价体系。本文链接:授权使用:上海海事大学(wflshyxy),授权号:4c339c55-11ed-46f2-96af-9dec00b0b076下载时间:2010年9月9日

1 / 4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