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学与教的研究刘海香瑞金市壬田初中邮编:342500【内容提要】在教育信息化的今天,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能充分挖掘学校资源,激发学生的参与性,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创立开放式教学模式,构建良好的学与教关系,进行研究性学习,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佳化。得以实现发展性学习,这是现代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学与教的一大特色。【关键词】教育信息化学与教研究性学习发展性学习依据二十一世纪对教师素质的要求,在落实国家课程计划的前提下,教师要按照新课程的理念、课程标准、课程功能,对语文、数学等分科设置的课程进行教学,把握其在以上方面以及教学方式上的重大变化。在现代教育信息化的背景下,充分挖掘学校资源,开发建设与课程相关的物质、文化、人力资源,加强校内多种资源的建设,如设备资源、文化资源、教师资源、学生资源、网络资源等等,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教育信息化的今天,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能协调学与教的关系,强化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佳化。一、背景分析新程的实施,重在教学过程的推陈出新。传统教学中,由于教师无法同时顾及众多个性相异的学生,往往采用统一的、标准化的教学方法,抑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不利于学生综合性学习能力的培养。而新课程的实施,要求我们建构生命形态的课程观,把握“教的方式”和“学的方式”两个重点,整合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等目标,致力于推进课程改革的过程性创新,让课堂焕发个性的魅力。现代教育的信息化。现代教育中,计算机多媒体信息技术使得教材变得丰富多彩,教学信息用文本、动画、声音、图片、影像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呈现,五彩缤纷的信息化多媒体世界对于追求新鲜、刺激,喜爱创造的学生的吸引力远胜于刻板、枯燥无味的讲授。另外,多媒体信息技术对教学内容中重难点的突破明显优于教师的口头讲授,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越来越小了,教师的教学权威逐渐的被削弱了。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一个人不可能毕生在学校接受教师的指导,他必须具备独立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不断地充实所需的知识、技能,学会探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和发展性学习,以适应时代环境。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创造了条件,拓展了学习和教育的时空界限,为学生进行自主探索提供资源支持,为发挥学生自主性提供了时间和空间,能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成为教学活动自觉的、积极的参与者,成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与发现者,成为自己主体建构与发展的主宰者,并实现其自主性、主动性与创造性的发展。学习个体的主体化、个性化。现代教育中,网络教学为学生提供了符合个性发展的学习平台。借助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信息技术,学生拥有更多的学习主动权。他们可以根据需要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内容,自定步调地进行学习。这种学习方式与传统教室里教师的“广播式”教学相比更能满足学生的千差万别的需要。为学生提供了一种充分展现个性的舞台。在现代教育信息化的背景下,教育资源得以共享,学生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对任何课程、于任何起点进行学习,充分利用丰富的资源,进行探索研究,使因材施教真正成为可能,从而得以实现发展性学习,这是现代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学与教的一大特色。二、研究内容:《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教师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我认为,其实质是学生探究出了什么并不重要,关键是通过让学生对某一问题的研究,让学生了解并掌握研究问题的方法,培养研究问题的意识。现代教育技术可以支持教师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组织形式,改变传统教育教学的格局,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学习,从而为自主学习、自主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使学与教的关系处于最佳发展状态。(一)、激发学生的参与性在信息化教育的今天,学生主体性的发展,是通过学生参与实施的,教师利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改变传统教育中学与教的关系,指导学生积极参与教育教学活动,实现学生主体建构与发展的过程,全面发展,特别是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达到学与教的最佳状态。在教与学的活动中,传统教学只研究“传授”,自然也就谈不上研究学生参与意识的激发与培养,事实上,教师的作用是学生参与意识形成的外部条件因素。教师的问题的提出,便是对学生参与意识的培养。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信息技术,注意学生学习兴趣的唤起,设计导言,创设的浓烈学习氛围。挖掘教材的兴趣教学因素,注意语言的把握,讲究情感感染,悬念渲染和引人入胜,努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都是激发学生参与性的有效手段。1、创设信息化、网络化的教学环境探索是发现的前提和基础,发现是探索的结果。从学生“发现”的本质意义上讲,学生的探索过程即是学生创造思维发展的过程。在关于网络教学与传统课堂教学的对比研究中发现:通过网络课堂的合作学习,学习者能较为熟练地掌握学习内容,满意度更高,并且积极地评价自己的学习表现。现代信息网络技术是人们与现实世界沟通的纽带,丰富的信息,可以提供给学生自我建构认知结构和人生观、价值观的素材,为语文个性教育的课堂教学开拓新的天地。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和学习者合作,依靠网络在更广泛的基础上选择教材与教法,让学生的学习行为成为中心,使学生从被动的学习者转变为积极的参与者,在强大的交互功能下,在接受的同时也进行表达,使学生在信息化的学习环境中获得经验和体验,创造性思维、创造力得到充分激活和发挥.发展学生的个性,提高学习能力。在教学信息化的背景下,要求学生有更高的学习策略和学习能力,教师应通过信息化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动力,指导学生建构自己的学习活动,不断改进学习活动,如选择自己的学习项目,设定自己的学习步骤,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2、营造民主、轻松的课堂氛围课堂氛围是指学生或教师对所处班级或课堂的知觉或感受,是决定学生发展的潜在因素。课堂教学中,如果忽视了师生双方的交往,过分强调求同思维的训练,会严重挫伤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积极性,也影响学习主动性的发挥,阻碍了学生主观能动性以及思维的发展。实践中,我认为优秀教师与普通教师的差别之一是所营造的课堂学习环境的不同,如果没有一个生动活泼的、激发学生思维与学习主动性的学习氛围,将极大地限制学生创造性的发展,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独立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不到很好的培养和锻炼。因而,在现代教育信息化的背景下,积极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放松学生紧张的情绪,都能为营造民主、轻松的课堂氛围的有效手段,将大为改变学与教的关系。3、培养协作学习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提出问题、回答问题、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小组讲座,参与观察,参与操作,让学生在相互交往中成为主动学习者,是新形势下师生之间的学与教关系发展的一个方面。小组成员即协作者(学生)之间在教师的指导下,首先明确讨论共同解决的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协作者可借助网络查阅资料,通过阅读、协作、分析、比较等方式,为解决问题提供较充分的材料依据,协作者之间相互沟通、相互协调、相互配合,小组成员运用已掌握的知识信息分工协作,教师及时总结,使各种见解与观点趋于丰富与完善,通过讨论,在主动探究.合作学习中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习惯,提高全体成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在共享集体思维成果的基础上达到对当前所学概念比较全面、正确的理解,即最终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这就使学与教的关系又处于一个新的层面上了。4、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主体教育理论告诉我们,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学生主体建构与发展的过程,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实现学生高效参与的保证。人的个性发展不仅依赖于人的先天素质和外部环境,还依赖于自觉意识和能动作用。现代教学设备的运用使教学具有了直观、形象、生动的特点,它充分利用画面和音响刺激学生感官功能,激发学生兴趣。教育信息技术以声像结合的基本特点吻合了少年儿童认识事物的规律和心理发展水平。运用电教手段,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注意力,提高教学质量。因此,在教学中,积极运用现代教学设备创设情境,能激发和培养学生的积极参与学习的兴趣,把学生的认识能力与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有机的结合起来,强化其主体作用,促进思维,强化语感,对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创新能力,促进综合性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有着积极的意义。教学中,我们认识到,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把教学内容变得生动有趣,直观形象,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唤起学生的需求感,以趣来激发学生的寻求知识、钻研知识的兴趣,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现代信息技术如电子邮件、音频、视频技术和数据资料库明显地扩展和方便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互以及访问各种信息源,使学生能从事比以往更为复杂的和深奥的学习任务。现代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信息化学习环境促进了投入学习所需的创造性和人际交流,而且这种促进作用在其它环境中是难以达到的。1、建立专门的网站资料现代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学与教的活动需要学生大量的寻找、收集有关的信息资料,为研究性学习提供依据。全球信息网()能快速地提供关于任何主题的大量信息,从而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巨大的支持资源。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学生收集、处理和总结信息能力的培养,根据学生不同的个性特点,适应不同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整合不同的教学信息,提供相关的信息资源。因此,师生共同收集、建立专门的网站资料,以利于学习者进行查询就非常必要了。2、设计学生自己的网页在教师的指导下,每位学生建立自己的微型课题研究,进行研究性学习。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校图书馆或书店,或通过上网,去搜集学习材料,完成学习任务。在这一过程中.重要的不是研究成果,而是学会获取知识,掌握研究问题的方法。如通过走街串巷,拍摄照片,用文字说明一个城市的历史变迁;用绘画来介绍家乡的人情风俗等,教师再指导学生通过设计自己的主页,让学生把自己的考察结果放到自己的网页上,既可展示自己的成果,也可做到资源共享,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自豪感与兴趣。3、拓展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空间学生的学习与实际生活之间的断层,会导致学生的学习因缺少对现实生活的认识与体验而变得枯燥乏味。教师积极运用现代教学设备来拓展学生的学习生活空间,如建立活动课程,让学生在动手动脑中展示他们的才能,拓宽他们的视野,调节学与教的关系,可发展学生的个性,提高学习者的动手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三)、创立开放式教学模式学生不仅在课堂上,也可以通过课外来进行学习,即开放式课堂教学,它是针对封闭的、合僵化的、缺乏活力的教学模式而提出的,1、淡化教本的样本性,开放教学内容《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我们要改革课程内容中的难、烦、偏、旧和过于重视书本知识的现状,要注意对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东西。在现代教育信息化的背景下,教师要逐步形成大教育的观念,打通学科之间的壁垒,变单一的学科教研活动为综合的课堂教研活动,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淡化教材的样本性,强化其参考功能,重点加强教育观念、学习内容、教育形式、教育技术和教育资源的整合,处理好基础性知识与最新信息技术的整合,基础性内容与发展性内容的整合,促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普遍应用,改变传统的教学管理方式。为此,我们需要“量体裁衣”,敢于跳出课本,积极寻找与课文相关的信息源,创设新的学习情境,和课文比较着阅读,让学生学会辩证的思维,并引导学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不同层次的学习任务,从而实现差异性发展。与此同时,我们还要注意弱化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多注意开发学校校本课程,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2、自主探究,开放学与教的目标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现代教育,教学目标具有多元性,除了知识领域的目标外,还应强调发展性目标。让学生自己去选择学习目标,自主探究学习,教师利用各种现代化教育技术指导学生围绕具体问题,以个人或小组合作形式,以类似研究的手段去动手实验,利用各种渠道收集信息,应用各种材料,经整理分析后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形成初步的科学精神和态度。使学与教的活动成为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师生共同探索新知的学习过程。研究内容的确定、方法的选择以及问题的解决,都是通过师生的相互合作和交流而实现,改变了传统教育中师生间学与教的关系。学生可以学会留心周围事物,学会向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