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谈中国人口的特征摘要:中国是人口大国,人口问题影响和制约着中国的发展。我们对中国的人口进行了解、分析和总结中国的人口特征具有重要意义。关键词:中国人口转变特征一、中国人口概况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1999年底,在中国大陆上居住着125909万人(不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约占世界总人口的22%。中国每平方公里平均人口密度为130人,且分布很不均衡:东部沿海地区人口密集,每平方公里超过400人;中部地区每平方公里为200多人;而西部高原地区人口稀少,每平方公里不足10人。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中国大陆人口为54167万人。由于社会安定、生产发展、医疗卫生条件改善,以及对控制人口增长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和缺乏经验,致使人口迅速增长,到1969年已达80671万人。从70年代初开始,中国政府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人口增长过快对经济、社会发展不利,还会对居民的就业、住房、交通、医疗等方面造成极大困难;如果不能有效地遏制人口的过快增长、不能缓解人口增长对土地、森林和水资源等构成的巨大压力,那么未来几十年后的生态和环境恶化将不可避免,这无疑危及人民起码的生存条件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于是,中国政府根据国家大、底子薄、人口多、耕地少的基本国情,决定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的政策,以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这一政策实施后,人口出生率逐年下降。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同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1990年7月1日0时的113368万人相比,十年零四个月共增加至13215万人,增长11.66%。平均每年增加1279万人,年平均增长率为1.07%。二、人口结构总人口:1,321,290,000(2007年年末)2年龄性别结构,2000年(灰)和2050年(白)1,306,313,812(2005年7月估计)年龄结构:0-14岁:19.4%(256,600,000)15-59岁:69%(911,290,000)60岁或以上:11.6%(153,400,000)其中65岁或以上:8.1%(106360000)(2007年度)0-14岁:21.4%(男性148134928;女性131045415)15-64岁:71%(男性477182072;女性450664933)65岁或以上:7.6%(男性47400282;女性51886182)(2005年统计)年龄中位数:(2005年)平均:32.26岁男性:31.87岁女性:32.67岁人口增长率:0.505%(2009年度)0.517%(2007年度)0.58%(2005年度)出生率:12.13/1,000人(2009年度)12.10/1,000人(2007年度)13.14/1,000人(2005年度)死亡率:7.08/1,000人(2009年度)6.93/1,000人(2007年度)6.94/1,000人(2005年度)性别比(男性/女性)婴儿:1.1215岁以下:1.1315-64岁:1.06365岁或以上:0.91总人口:1.06(2005年统计)婴儿死亡率:总计:24.18/1000人男性:21.21/1000人女性:27.5/1000人(2005年统计)寿命:平均寿命:72.27岁男性:70.65岁女性:74.09岁(2005年统计)总人口出生率:1.72个子女/妇女(2005年统计)人口统计资料显示目前中国的总和生育率很低,1.22,城市为0.86,乡镇1.08,农村1.43。其中佳木斯市的一个区只有0.43为全世界最低。最高的县都在西藏。三、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国的人口转变过程在现在对人口转变的研究中,大多从人口统计学意义的角度来分析中国人口转变的历程。而本文主要从“制度——政策——发展”的综合角度看建国以来中国的人口转变历程。图一、1949-2004年中国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变动趋势图(单位:‰):010203040505055606570758085909500出生率死亡率4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3年)和《中国统计年鉴》(2004年)的数据制作。图二、1949-2004年中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动趋势图(单位:‰):-100102030405055606570758085909500自然增长率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3年)和《中国统计年鉴》(2004年)的数据制作。以1973年国家全面推行计划生育方案开始算起,根据几个主要年份的数据,可以很明显地把中国的人口转变分分成几个阶段,从而使我们更清晰地看到了社会主义制度、计划生育政策和经济社会发展不同的历史作用。结合图一和图二,我们知道:建国初期的死亡率转变和70年代初期的出生率转变是两次意义重大的转变。但显然,70年代前,出生率已经有下降趋势。进入80年代以后,出生率下降的空间实际上已经不大,进一步的下降预计会是一个缓慢和渐进的过程。而到20世纪中叶以后,人口增长转入转变阶段,使得粗出生率和粗死亡率的差距拉大,人口增长急剧加快,形成了现代人口的高速增长,形成现代中国的人口爆炸。1950-1995年间,中国人口实际的年平均增长率达到17.3‰,是历史上和平时期年平均增长率(以7‰计)的2.5倍。考虑到70年代以来计划生育因素的影响,这样,就不妨以1970年为分界计算进入现代以后两个时期的人口增长率:1950-1970年年平均增长率为20.48‰,1971-1995年为14.75‰,前者比后者高出近6个千分点。如果1971-1995年继续保持1950-1970年的高增5长率,那么1995年的总人口将是13.85亿,而不是12亿,多出近2亿人。任何一个经历过人口转变过程的国家必然有一个人口增长加速的过程,所以现代中国人口的急剧膨胀有其客观必然性。综上所述可见,从2O世纪中叶算起到中国在21世纪上半叶实现人口零增长,中国人口的百年转变可以清晰地分出这么几个阶段:(l)死亡率主导的人口转变,(2)生育率主导的人口转变,(3)统计学意义的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4)实质性的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5)最后的转变是人口增长类型的转变——从“增长型的人口”转变为“缩减型的人口”,在这个阶段,“稳定低水平生育”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同时可以看出,中国人口转变的不彻底性,主要是在政府手段,社会经济发展还不充分的条件下实现的。在这种情况下,生育观念转变不彻底,中国传统生育文化的烙印远未消灭。同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低下,产生旧观念的经济基础和文化土壤还存在。从人口转变的规律可以看出“稳定低生育水平”的重要性、长期性和艰巨性。四、当前中国人口九大特征我国今天所面临的人口问题,不仅有人口数量控制的问题,更重要的是面临着复杂的人口流动、管理、保障和发展的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如何遵循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遵循经济规律和人口变动规律,最大限度地实现社会公正,是新时期人口发展和管理面临的新课题。正确认识人口变动特征,则是解决人口问题的前提。一、人口增速减缓,经济社会发展推动生育率的进一步下降2005年,我国经济总量达到18.23万亿人民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影响,我国人口生育率持续下降,人口增长速度也在不断减缓。应当引起关注的是,生育率的下降,很大程度上是由经济社会发展达到较高程度所致。我国目前已经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从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到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历史性转变,进入了低生育水平国家行列。上个世纪70年代,我国大致每年净增人口2000万。而进入21世纪后,每年净增人口已经下降到不足1000万。全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已经下降为5.89‰。按照这样一个增幅,从13亿达到14亿人口的时间,需要13年时间,即2017年达到14亿二、“未富先老”,人口老龄化面临重负6在人口增速减缓的同时,我国人口老龄化日益严峻。2005年,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已经超过1亿,与总人口的比重已经达到7.7%。我国人口老龄化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人口老龄化速度和老年人口的绝对数量增长快;二是人口老龄化超前于经济发展水平而提前出现。预计今后相当长时间里,我国老年人口将以年均3%至4%的速度递增,且成为21世纪人口老龄化最快的国家之一。据预测,到2040年,中国老年人总数将达到4亿人,超过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和英国目前人口的总和。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不断增加,支撑老年人口的抚养费用也在不断增加,养老支出比例不断上升。如何解决“未富先老”及由此带来的经济社会发展等一系列问题,将是十分严峻的挑战。三、城市化水平提速,中国已经进入城市人口快速增长期在人口总量增长趋缓的同时,我国人口城镇化水平则在快速增长。改革开放初期的1978年,城镇化水平只有17.9%,到2005年则提高到43%,并呈现进一步加速趋势。按照国家统计局2005年统计公报提供的数据,在过去一年里,中国城市人口增加了1500多万。到2005年底,我国城市人口总数已经达到了5.6亿。由于城市人口的增加,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迅速增加,特大城市人口尤其显著。上海、北京这两个中国最大的城市,常住人口规模都已经超过1500多万。自进入21世纪以来的5年里,这两个城市年均吸纳人口超过了35万。城市人口持续增加,加剧了人口与城市基础设施和资源环境的矛盾,比如,人口高密度聚集,不仅导致交通拥堵,城市效率降低,也对城市居民安全提出了严峻挑战;另外,如何使大量外来人口,特别是农村居民融入城市,给他们以市民待遇,进而体现社会公正,在各种约束条件下,如何对人口进行合理调控,无疑对城市管理者的管理水平提出严峻考验。四、失地农民总量增加,需要提供可持续的发展生计在人口城市化高歌猛进的同时,城市规模的扩张和工业化对土地的需求,导致了大量的土地被占用。自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全国失地农民总数已经超过了4000万。在很多地区,农民土地被征用后,拿到手的土地征用费只有全部土地征用费用的5%左右。面临新一轮城市化热潮,城市空间规模会进一步扩7展,失地农民总量会进一步增长,如何妥善处理好失地农民,为他们提供可持续的发展生计,提供稳定的就业岗位和社会保障,而不是一次性给予农民土地征用费用,将直接影响和谐社会的建立。五、非农化水平正进入快速上升轨道随着经济的持续增长,我国的非农化水平也在不断上升,即从事第二、第三产业的就业人口在全部就业人口中的比重不断增加。改革开放初期,我国非农业水平只有20%左右,绝大多数就业人口聚集在第一产业,呈现典型农业社会特征。而到2005年,非农化水平达到54%左右。全国就业人员7.5亿人,有4亿就业人员从事第二、第三产业,其中,至少有1.3亿农村就业人员从事非农产业。与此同时,也有一系列因素影响非农化水平的进一步提升,比如横亘在城乡之间的二元经济结构等等。我国目前只需要2.2亿农业劳动力就可以支撑对农业生产的需求。“三农”问题的本质是农民的问题,如果将绝大多数的农民转移出来,成为第二、第三产业的劳动者,成为城市居民,这是现代化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解决“三农”问题治本之策。六、就业压力日趋严重按人口年龄结构推算,2000年到2010年,中国19—59岁劳动年龄人口将增加9.3亿,年均增加930万。全国每年能够提供的新增就业岗位只有800万,就业岗位的供给与需求相差100多万,就业压力十分沉重。2005年,全国城镇就业人员新增加97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2%。而且随着城市化的进一步发展,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城市就业压力将更加沉重。全国7.5亿就业人员,从事第一产业的3.5亿中至少还有1亿多需要向城市转移,向非农产业转移。我国就业压力将进入新的高峰期,并对改革、稳定和发展形成巨大的影响,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所面临的严峻挑战。失业问题将长期困扰21世纪初叶的中国。七、农村贫困人群减少,城市贫困人群增加随着国家对农村贫困人群的攻坚,我国农村绝对贫困人群在减少。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至本世纪初,全国贫困人口平均每年减少600万—700万;进入新世纪后,平均每年减少贫困人口只有100万;而近几年,又出现了绝对贫困人口的脱贫反弹的状况。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