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地理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中文/英文):城市地理学/UrbanGeography课程编码:7441610课程类型:专业选修课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适用范围:03地理科学学时数:54学分数:2先修课程:区域地理、人文地理考核方式:考查制订单位:广州大学理学院地理系制订日期:2003年执笔者:李文翎审核者:周仁言一、教学大纲说明(一)课程的地位、作用和任务城市既是一种复杂的动态现象,又是一种区域现象,因此,城市地理学既是人文地理学的重要分支,又是城市科学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最重要的任务在于揭示和预测世界各国、各地区城市现象发展变化的规律性。(二)课程教学的目的和要求在学习和研究西方城市地理学理论的基础上,总结和分析我国城市发生与发展的独特特点,揭示与预测我国城市现象的变化规律,从而提高对城市问题的认识以及解决城市问题的能力。(三)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以课堂教学、讨论、课外调查相结合的方法,结合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四)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城市地理学既是人文地理学的重要分支,又是城市规划研究的基础,还是区域信息研究的落脚点。(五)教材与教学参考书教材:许学强、周一星、宁越敏编著,《城市地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教学参考书:于洪俊、宁越敏,《城市地理概论》,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年。许学强、朱剑如,《现代城市地理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8年。周一星著,《城市地理学》,商务出版社,1995年。阎小培等,《地理·区域·城市》,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二、课程的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一)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和内容第二节城市地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第三节西方城市地理学的发展简史第四节中国城市地理学的发展第二章城乡划分和城市地域第一节城市概念及标准第二节城乡界线的划分和大都市带的出现第三节中国市镇建制标准和统计口径第三章城市的产生和发展第一节城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第二节城市产生与发展的地域基础第三节城市地理位置与城市的产生和发展第四节不同类型城市的形成和发展第四章城市化原理第一节城市化定义第二节城市化的机制第三节城市化的类型和测度第四节城市化的近域推进第五章城市化的历史进程第一节世界城市的发展史第二节当代世界的城市化第三节中国城市发展史第四节当代中国城市化的特征第五节中国城市化水平的预测第六章城市职能分类第一节城市经济活动类型划分与城市发展第二节城市职能分类方法第三节中国城市职能分类第七章城市规模分布第一节城市规模分布理论第二节对城市规模分布的解释第三节中国的城市规模分布第四节城市规模发展政策的讨论第八章城市空间分布体系第一节空间相互作用和空间扩散第二节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理论第三节廖什景观第四节对中心地学说的发展、验证及评价第五节核心与边缘理论第六节中国城市空间分布第九章区域城镇体系规划第一节城镇体系规划的提出第二节区域城镇体系规划的主要内容第三节城镇体系规划流程和工作方法第十章城市土地利用第一节自然环境与城市土地利用第二节城市土地利用结构第三节中心商务区第十一章城市市场空间、社会空间和感应空间第一节城市内部市场空间结构第二节城市社会空间第三节城市感应空间分析第十二章城市问题第一节城市环境问题第二节城市交通问题第三节城市住宅问题第四节城市社会问题(二)重点和难点重点:城市化、城市化的近域推进、城市规模分布理论、空间相互作用和空间扩散、核心与边缘理论、城市土地利用结构、中心商务区难点:中国城市化水平的预测、中国的城市规模分布、核心与边缘理论、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城市社会空间、城市感应空间分析三、学时分配教学内容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采用何种多媒体教学手段章节主要内容讲授实验讨论习题课外其它小计第一章绪论22文本、图形第二章城乡划分和城市地域44文本、图形第三章城市的产生和发展33文本、图形第四章城市化原理617文本、图形第五章城市化的历史进程66文本、图形第六章城市职能分类33文本、图形第七章城市规模分布33文本、图形第八章城市空间分布616文本、图形第九章区域城镇体系规划44文本、图形第十章城市土地利用617文本、图形第十一章城市市场空间、社会空间和感应空间44文本、图形第十二章城市问题44文本、图形合计51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