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以党建创新为动力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健康发展中共密云县高岭镇委员会高岭镇位于密云水库北岸,镇域面积111.4平方公里,共有21个行政村,7520户,18151人,有31个基层党支部,党员1108名。近几年来,镇党委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依托区域资源优势,积极转变党组织职能和履职方式,增强党组织服务功能,推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了农民增收。但是,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在农村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下,农民一家一户经营的产业规模小、销售渠道不畅、产品附加值低,导致农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影响了主导产业的快速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的步伐。针对这些问题,镇党委着眼于增强党组织党员引领和服务发展的功能,把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作为推进“两个创新”的重要内容,不断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帮带农民群众增收致富。一、主要做法(一)加强领导,政策扶持,构建党组织引领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领导和工作机制镇党委把发展专业合作社作为推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重点工作来抓,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为组长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分工。制定出台了《关于在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中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的意见》,明确了村党支部的宣传发动、领办创办、服务扶持、指导监督、领导管理等职责,并将合-2-作社发展作为村级年度重点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内容,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实施、组织部门协调、各部门密切配合的领导和工作机制。同时,为提高党员干部和群众对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认识,镇党委采取三项措施加强宣传和引导:一是政策宣传。以“新八大员三进”活动为载体,组成宣传队深入到每个行政村、集贸市场,采取印发宣传材料、聘请专家授课、集中培训等形式,宣传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有关知识和县内外创办专业合作组织的成功经验及典型事例。二是分级培训。一方面培训基层干部增强他们带领农民增收致富的能力,目前103名村两委干部中获得绿色证书的76人,获得农村经纪人证书的52人。另一方面利用党员电教室、成人学校和田间学校组织党员群众进行实用技术培训,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致富本领和实用技能。三是外出参观。共组织外出参观学习20余批,1300人次。使镇村党员干部进一步解放思想,拓宽思路,提高了干部群众对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制定出台了《关于发展生态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的扶持奖励办法》,积极引导基层党组织把专业合作社建在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经济效益明显的优势产业上,对紧密结合主导产业发展、管理规范、带动作用强的合作社给予扶持奖励,同时,争取其他支农项目向合作社倾斜,极大地激发了党组织党员领办创办专业合作社的积极性。目前,全镇共兑现合作社各类奖励扶持资金累计520余万元。(二)典型引路,规范管理,发挥党组织在发展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中的引领作用为使基层党组织切实担负起“组织带动、领导管理、服-3-务监督”的职责,让农民切实得实惠。2004年,镇党委针对上甸子村板栗面积大,果品质量好,种植户较多,村党支部组建专业合作组织积极性高的实际,指导、扶持上甸子村党支部领办创办了板栗合作社,并带领专业合作组织负责同志赴河北遵化、兴隆等地联系销路、跑市场。同时为提升果品档次,率先在上甸子村建设5000亩有机板栗基地,聘请专家授课、田间学校等形式,提高社农的实用技术水平和致富能力,社农的收入逐年递增,社员由原来的300多户发展到1215户,服务范围扩展到周边7个行政村。在上甸子板栗合作社的示范带动下,目前全镇共成立专业合作社31个,其中党组织党员领办创办的21个,入社会员4468户,带动农户2474户,占全镇总户数的92.3%。随着合作社数量的不断增多,镇党委以规范运行机制为重点,指导合作社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帮助专业合作社建立理事会、监事会等管理机构,建立健全内部管理、财务制度、分配制度等,确保了合作社发展更加适应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北京奥金达蜂产品专业合作社,通过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和《社章》,实现了合作社的规范化管理。去年,该合作社投资300万元,新建厂房3000平方米,购进国际先进蜂蜜产品加工流水线,生产蜂蜜、蜂胶、花粉等“花彤”牌有机蜂蜜系列产品,并在北京燕莎等地建立11个销售网点,形成了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的产供销一体化产业经营格局,实现了蜂产品产业化、规范化经营之路,2008年实现销售收入740万元,社农分红33万元,蜂农年均增收在10000元左右,蜂农高兴地说:“合作社把我们蜂农组织起来,收入逐年增加,年终还可得到盈余返还,合作社简直是我们农民的金库。”2007年-4-该合作社被确定为农业部示范单位,《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宣传月启动仪式也在该社举行。(三)强化培训,突出服务,不断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的水平镇党委积极与市农科院、县科协、林业局等单位取得联系,与他们建立了长期的科技合作关系。根据生产不同时期,定期聘请专家、教授和专业技术人员对社农进行培训,提高了社员的技术水平。特别注意把党员培养成经纪人,把党员经纪人培养成专业合作组织的负责人,发挥党员在推动合作社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中的作用。几年来,累计培训82期次,546名党员掌握了实用技术,有132人获得绿色证书,43人获得经纪人证书。同时,各村党支部结合产业发展,成立了涉及养猪、板栗、糯玉米等8个“农民田间学校”和实训基地,专家与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现场传授技术,对生产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使广大社农在生产实践中得到锻炼。在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基础上,我们把拓展农副产品的销售渠道作为推进合作社健康发展、促进增收的重点工作来抓,主动协调上级有关部门,引进绿色有机食品基地项目,通过示范、推广改善农产品的品质,提高市场的竞争力。同时,鼓励和支持各村支部、党员农民经纪人闯市场、找销路,分别与北京百花蜂产品公司、北京家田食品有限公司、河北栗源公司、北京正大集团等农副产品深加工企业签订了购销合同,为密云县板栗联社、奥金达蜂产品合作社争取项目和资金,引进农副产品加工生产线,延伸了产业链条,增加农副产品附加值,拓展了销售渠道,解除了社农的后顾之忧。(四)健全机制,创新载体,不断探索党组织党员引领-5-和服务合作社发展的新途径一是创新党组织设置方式。按照有利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贯彻落实,有利于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有利于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健康发展的原则,在符合条件的合作社和产业链上建立党的组织,目前共建立党支部1个,党小组12个,为党组织党员发挥引领作用奠定了组织基础。二是积极推进“双向进入、交叉兼职”。鼓励村党支部书记通过合法程序进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担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负责人,涌现出一批懂合作、善经营、会管理的合作组织带头人。目前,全镇共有15个村党支部书记领办创办了专业合作社,担任了合作社社长职务,上甸子村党支部书记在领办创办密云县板栗联社的同时,被选举为理事长,使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得到充分体现。三是进一步规范合作社党组织生活。根据合作社的工作性质和特点,规范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加强党员的教育培训,定期组织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党员服务群众的意识和能力;加强合作社党组织活动阵地建设,全部建立了党员活动(电教)室,为党员开展组织生活奠定基础。四是积极搭建党组织党员发挥引领作用的平台。以专业合作组织为依托,高标准、高起点建设了7个党员科技致富示范基地,涉及板栗、速生杨、仁用杏等多个行业,从业党员268名;积极引导基地中的党员开展争当科技示范户、致富带头户、诚信经营户,帮带贫困户活动,鼓励党员深入学习科学技术,提高致富本领、诚实守信、帮带群众,在专业合作组织中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同时在基地中深入开展了“双培双带”活动,努力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使党员带头-6-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仅2008年开展实用技术培训22次,2380人,党员帮带群众1634人,培养党员致富能手3人,13名致富能手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建立党员科技服务队,紧密结合主导产业、专业合作组织现状和农民群众的需要,将有一技之长的党员组织起来组成党员科技服务队,全镇21支党员科技服务队共为群众提供技术、信息、政策、销售等服务6580人,帮扶困难党员群众3245人。二、取得成效一是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增强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镇党委始终坚持以“打造特色品牌、发展合作组织、带领农民致富、推进新农村建设”为开展农村党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立足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针对市场需求,认真调研分析,明确产业定位,形成了有机板栗、蜂产品等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特别是在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带动下,全镇板栗种植快速发展,种植面积达到4万亩,其中有机板栗基地2.3万亩,成为全县名副其实的板栗之乡和有机板栗基地。为打造密云板栗品牌,促进农产品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成立了第一家农民专业合作的联合组织——密云县板栗联社,入社栗农4400户,带动社外栗农2500户,注册了“坛岭”牌有机食品商标,2008年投资300万元建成800吨保鲜库和板栗生产加工车间,彻底解决板栗保鲜、储藏、深加工问题,并以每吨比周边地区高2000元的价格进行收购,共销售板栗645吨,销售收入693万元,为社农增加收入173万元,2008年密云县举办的国际板栗文化节在密云县板栗联社(上甸子村)召开。二是保护了农民利益,增加了农民收入。农民专业合作-7-社参与市场竞争,强化了市场主体地位,使农户与专业合作社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共同体,在合作社的组织下,提高了农民群众的组织化程度,增强了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合作社坚持把为社员服务作为办社的根本宗旨,在对内服务上做到统一采购、统一技术培训、统一认证和统一包装销售四个统一,提高了市场竞争能力,使社员得到了更多的实惠,维护了农民群众的利益,从而充分调动了农民群众发展生产的积极性,加快了主导产业的发展和农民群众增收致富的步伐。上甸子村村民冯德臣承包荒山200多亩,栽植栗树4000多棵,过去由于缺乏技术,板栗总产量始终停留在3000多公斤左右,而且果品质量低下。参加合作社后,他坚持边学习边实践,2008年板栗总产量达5000公斤,好果率达到95%以上,收入5万多元。栗榛寨村冯长富属于低保户,依靠300多棵板栗为生,但由于劳动力少、技术差,果树效益低,2008年栗榛寨板栗科技服务队义务为他修剪、技术管理、提供农药和有机肥,并以市场最高价4.2元的价格收购了板栗,增加收入2万元,节省开支3000元,切实解决了他的困难。三是拓展了党组织党员的服务空间,增强了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领办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把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优势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技术、信息、市场、资金上的优势有机结合起来,为农村基层党组织成为“三个代表”的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和党员在推动产业发展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搭建了舞台,扩大了党支部的工作覆盖面,使党组织工作融入到产业发展和促进农民增收之中,密切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8-系,树立了党组织党员的形象,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普遍增强。瑶亭村党员苏月清通过培训,获得了经纪人证书,并掌握了糯玉米栽培技术,在全镇9个自然村进行推广种植,发展农户480户,人均增收300元。下河村党员科技示范基地积极引进燕红、燕丰等优质板栗新品种,率先在30户党员科技示范户中推广种植,通过党员示范、技术推广,社农效益明显提高,社农李福贵有板栗1100株,树龄已近十年,通过科技示范,按照科学方法管理果树,连续两年获得了好收成,2008年产量达到5100公斤,收入5.2万元。几年来,镇党委坚持把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作为党组织党员引领推动地区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载体,通过专业合作社将农民有效组织起来,把一家一户的零散经营整合为规模优势,彻底解决了产品质量差、农民销售难的问题,增强了农民在市场中的主动性,形成了“支部+合作社+基地+公司+农户”的产业发展格局,在党组织党员的示范带动下,农民群众真正得到了实惠。